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奥匈帝国」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奥匈帝国(英语:Austria-Hungary;德语:Österreich-Ungarn;匈牙利语:Ausztria-Magyarország)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立宪制二元君主国…”)
 
(rollbackEdits.php mass rollback)
(1 個標籤回退)
 
(未顯示由 2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6 次修訂)
行 1: 行 1:
奥匈帝国 (英语:Austria-Hungary;德语:Österreich-Ungarn; 牙利语:Ausztria-Magyarország)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立宪制二元君主国,由奥地利 帝国 和匈牙利王国组成,其建立源于1867年奥匈折衷方案,1918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而解体。
+
[[File: 奥匈帝国.jpeg|有框|右|<big>奥 匈帝国</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13/31a7058b73b24a5f87ca814da3dcaa70.pn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346738218_665634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奥匈帝国 由哈布斯堡王朝统治,奥 两国分别管理内部事务,双方在法定意义 是平等 ,两国在 法、行政、司法、税收、海关、铸币等领域分别享有自 外交和国防事务统一 由帝国 的中央政府处理。 奥匈 帝国是当时 世界 列强之 一,国 土地跨东欧、中欧和南欧 面积 欧洲次于俄罗斯的第二大国,人口总数居欧洲第三 次于俄罗斯和德国
+
''' 奥匈帝国'''(英语:Austria-Hungary;德语:Österreich-Ungarn; 牙利语:Ausztria-Magyarország)是[[欧洲]]历史 上的 一个 宪制二元君 ,由 奥地利 帝国 和匈牙利王国组成,其建立源于1867年 奥匈 折衷方案,1918年因[[第一次 世界 大战]]战败而解体<ref>[https://www.sohu.com/a/229756236_276265  战结束后 庞大的奥匈帝 国,为 啥会解体?] 搜狐,2018-04-28</ref>
  
1908年, 奥匈帝国 兼并波 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地区 为帝 存续期间少有 的领 土扩张 酿成波斯尼亚危机,间接为1914年萨拉热窝 爆发埋下祸根。事件 ,皇储约瑟夫·斐迪南大公被19岁的塞尔维亚黑手党的激进民族主义者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刺杀,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奥匈帝国 和德国同属同盟国 于1918年战败而解体,奥 利第一共 国和匈牙利王国成 奥匈帝国 法理继承 国, 而在奥匈帝国故土上建立起来的独立民族国家还包括捷克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 、克 地亚人 塞尔维亚人 等;亦有部分领土被波兰第二共和国和罗马尼亚继承
+
奥匈帝国 由哈布 堡王朝统治 奥匈两 分别管理内部事务,双方在法定意义上是平等 ,两国在立法、行政、司法、税收、[[海关]]、铸币等 域分别享有自主权 外交和国防 务统一由帝国 的中 央政府处理 。奥匈帝国 是当时[[世界]]列强之 一, 国土 跨[[东欧]]、中欧 南欧,面积 欧洲次于[[俄罗斯]] 第二大 国,人 口总数居欧洲第三,次于俄 国。
  
 奥匈帝国还是多民族国家,其内政事务常需要由其国土范围内12个民族代表共同商议决定。其存续末期期间欧洲民族主义思潮逐渐盛行,各地民族独立思想已趋至成熟,国内民族起事和民族纠纷不断,民族问题严重,由之产生的语言分歧也使得战时军队指挥效率低下。虽然奥匈帝国在民族问题上举步维艰,但在它所存在的约50年间整个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实现了近代化,许多开明的改革得以施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奥匈帝国保有世界规模第四大的机械制造业体系,次于美国、德国和英国,尤其是军火制造业中异常发达;其家用电器、电力工业设备及发电厂发电装置的制造量和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三,次于美国和德国。
+
1908年,奥匈帝国兼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地区,为帝国存续期间少有的[[领土]]扩张,酿成波斯尼亚危机,间接为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的爆发埋下祸根。事件中,皇储约瑟夫·斐迪南大公被19岁的塞尔维亚黑手党的激进[[民族主义]]者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刺杀,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和[[德国]]同属同盟国一方,于1918年战败而解体,奥地利第一共和国和匈牙利王国成为奥匈帝国的法理继承国,而在奥匈帝国故土上建立起来的独立民族国家还包括捷克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国等;亦有部分领土被波兰第二共和国和罗马尼亚继承。
 +
 
 +
 奥匈帝国还是多[[ 民族]] 国家,其内政事务常需要由其国土范围内12个民族代表共同商议决定。其存续末期期间欧洲民族主义思潮逐渐盛行,各地民族独立思想已趋至成熟,国内民族起事和民族纠纷不断,民族问题严重,由之产生的[[ 语言]] 分歧也使得战时军队指挥效率低下。虽然奥匈帝国在民族问题上举步维艰,但在它所存在的约50年间整个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实现了近代化,许多开明的改革得以施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奥匈帝国保有世界规模第四大的[[ 机械]] 制造业体系,次于[[ 美国]] 、德国和英国,尤其是军火制造业中异常发达;其[[ 家用电器]] 、电力工业设备及发电厂发电装置的制造量和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三,次于美国和德国。
  
 
==建立==
 
==建立==
  
1867年2月建立奥匈帝国的原因是一种和解。在此之前,奥地利帝国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单一制国家(1804年—1867年),而且是凌驾于普鲁士之上,能左右德意志统一和意大利统一步伐的中欧霸主。但19世纪中叶,这个帝国的国力被大幅削弱:1859年的第二次意大利独立战争使它丧失了在意大利的所有非奥地利历史领土,1866年的普奥战争迫使它被排除德意志邦联之外,虽然德国地区和意大利地区从来就不是奥地利的领土,但是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一直透过王室联姻和占据神圣罗马帝国与德意志邦联的主导地位的方法(作为永久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德意志邦联主席国)来控制非本国领土地区并把她们加入自己的势力范围;随着德国和意大利的统一,奥地利失去了全部在中欧的势力范围,因为自己和德国俄国是盟友(三帝同盟)而意大利王国和法国德国亦是盟友关系,所以奥地利已经不能再插手已经被层层联盟关系所捆绑住的自己原本的势力范围(除普鲁士王国外的整个德国,尤其是南德,意大利王国的伦巴地-米兰和威尼斯地区,俄国的小波兰地区,被法国保证中立的瑞士),进而只能转向由孱弱不堪的“欧洲病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控制的巴尔干地区来弥补自己的损失。
+
1867年2月建立奥匈帝国的原因是一种和解。在此之前,奥地利帝国是一个高度[[ 中央集权]] 的单一制国家(1804年—1867年),而且是凌驾于普鲁士之上,能左右德意志统一和意大利统一步伐的中欧霸主。但19世纪中叶,这个帝国的国力被大幅削弱:1859年的第二次意大利独立战争使它丧失了在意大利的所有非[[ 奥地利]] 历史领土,1866年的普奥战争迫使它被排除德意志邦联之外,虽然德国地区和意大利地区从来就不是奥地利的领土,但是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一直透过王室联姻和占据神圣[[ 罗马帝国]] 与德意志邦联的主导地位的方法(作为永久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德意志邦联主席国)来控制非本国领土地区并把她们加入自己的势力范围;随着德国和意大利的统一,奥地利失去了全部在中欧的势力范围,因为自己和德国[[ 俄国]] 是盟友(三帝同盟)而意大利王国和法国德国亦是盟友关系,所以奥地利已经不能再插手已经被层层联盟关系所捆绑住的自己原本的势力范围(除普鲁士王国外的整个德国,尤其是南德,意大利王国的伦巴地-米兰和威尼斯地区,俄国的小波兰地区,被法国保证中立的[[ 瑞士]] ),进而只能转向由孱弱不堪的“欧洲病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控制的巴尔干地区来弥补自己的损失。
 +
 
 +
奥地利帝国境内的匈牙利对[[维也纳]]的统治也非常不满(尤其是以匈牙利贵族为代表),在帝国的其它许多地区民族主义思想也不断加强,造成了空前的叛乱。匈牙利人对奥地利的统治不满出于多种原因,其中之一是奥地利在俄罗斯帝国的支持下对1848年匈牙利革命的镇压,在1848年革命中奥皇[[斐迪南一世]]也被退位。匈牙利的马扎儿民族是奥地利帝国中第二大民族<ref>[https://dy.163.com/article/DL353U820525Q04A.html 奥地利成近代一次性损失国土比例最高的国家,高达超87%],网易,2018-6-24</ref>,而且它的面积占了帝国的约二分之一;为了保障奥地利[[皇帝]]在匈牙利的地位,和防止这么一个强大的国家脱离奥地利独立,新登基的[[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弗朗茨·约瑟夫]]皇帝不得不与匈牙利的贵族举行安抚性质的谈判,寻求一个可以使他们支持他的折衷方案。
 +
 
 +
==视频==
 +
===<center> 奥匈帝国  相关视频</center>===
 +
<center>高晓松:奥匈帝国选了一套最差的瓦解方式,将自己国家逼到崩溃</center>
 +
<center>{{#iDisplay:g3057ha1f19|560|390|qq}}</center>
 +
 
 +
<center>奥匈帝国:一个抱强国大腿欺负人的短命王朝
 +
</center>
 +
<center>{{#iDisplay:p0519gmrzip|560|390|qq}}</center>
 +
 
 +
==参考文献==
  
  利帝国境内的匈牙利对维也纳的统治也非常不满(尤其是以匈牙利贵族为代表),在帝国的其它许多地区民族主义思想也不断加强,造成了空前的叛乱。匈牙利人对奥地利的统治不满出于多种原因,其中之一是奥地利在俄罗斯帝国的支持下对1848年匈牙利革命的镇压,在1848年革命中奥皇斐迪南一世也被退位。匈牙利的马扎儿民族是奥地利帝国中第二大民族,而且它的面积占了帝国的约二分之一;为了保障奥地利皇帝在匈牙利的地位,和防止这么一个强大的国家脱离奥地利独立,新登基的弗朗茨·约瑟夫皇帝不得不与匈牙利的贵族举行安抚性质的谈判,寻求一个可以使他们支持他的折衷方案。
+
[[Category:740 歐洲史 總論]]

於 2022年8月25日 (四) 13:07 的最新修訂

奧匈帝國(英語:Austria-Hungary;德語:Österreich-Ungarn;匈牙利語:Ausztria-Magyarország)是歐洲歷史上的一個立憲制二元君主國,由奧地利帝國和匈牙利王國組成,其建立源於1867年奧匈折衷方案,1918年因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而解體[1]

奧匈帝國由哈布斯堡王朝統治,奧匈兩國分別管理內部事務,雙方在法定意義上是平等的,兩國在立法、行政、司法、稅收、海關、鑄幣等領域分別享有自主權,外交和國防事務統一由帝國的中央政府處理。奧匈帝國是當時世界列強之一,國土地跨東歐、中歐和南歐,面積為歐洲次於俄羅斯的第二大國,人口總數居歐洲第三,次於俄羅斯和德國。

1908年,奧匈帝國兼併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地區,為帝國存續期間少有的領土擴張,釀成波斯尼亞危機,間接為1914年薩拉熱窩事件的爆發埋下禍根。事件中,皇儲約瑟夫·斐迪南大公被19歲的塞爾維亞黑手黨的激進民族主義者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刺殺,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奧匈帝國和德國同屬同盟國一方,於1918年戰敗而解體,奧地利第一共和國和匈牙利王國成為奧匈帝國的法理繼承國,而在奧匈帝國故土上建立起來的獨立民族國家還包括捷克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亞人、克羅地亞人和塞爾維亞人國等;亦有部分領土被波蘭第二共和國和羅馬尼亞繼承。

奧匈帝國還是多民族國家,其內政事務常需要由其國土範圍內12個民族代表共同商議決定。其存續末期期間歐洲民族主義思潮逐漸盛行,各地民族獨立思想已趨至成熟,國內民族起事和民族糾紛不斷,民族問題嚴重,由之產生的語言分歧也使得戰時軍隊指揮效率低下。雖然奧匈帝國在民族問題上舉步維艱,但在它所存在的約50年間整個國家的經濟不斷發展,實現了近代化,許多開明的改革得以施行。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奧匈帝國保有世界規模第四大的機械製造業體系,次於美國、德國和英國,尤其是軍火製造業中異常發達;其家用電器、電力工業設備及發電廠發電裝置的製造量和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三,次於美國和德國。

建立

1867年2月建立奧匈帝國的原因是一種和解。在此之前,奧地利帝國是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單一制國家(1804年—1867年),而且是凌駕於普魯士之上,能左右德意志統一和意大利統一步伐的中歐霸主。但19世紀中葉,這個帝國的國力被大幅削弱:1859年的第二次意大利獨立戰爭使它喪失了在意大利的所有非奧地利歷史領土,1866年的普奧戰爭迫使它被排除德意志邦聯之外,雖然德國地區和意大利地區從來就不是奧地利的領土,但是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一直透過王室聯姻和占據神聖羅馬帝國與德意志邦聯的主導地位的方法(作為永久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和德意志邦聯主席國)來控制非本國領土地區並把她們加入自己的勢力範圍;隨着德國和意大利的統一,奧地利失去了全部在中歐的勢力範圍,因為自己和德國俄國是盟友(三帝同盟)而意大利王國和法國德國亦是盟友關係,所以奧地利已經不能再插手已經被層層聯盟關系所捆綁住的自己原本的勢力範圍(除普魯士王國外的整個德國,尤其是南德,意大利王國的倫巴地-米蘭和威尼斯地區,俄國的小波蘭地區,被法國保證中立的瑞士),進而只能轉向由孱弱不堪的「歐洲病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所控制的巴爾幹地區來彌補自己的損失。

奧地利帝國境內的匈牙利對維也納的統治也非常不滿(尤其是以匈牙利貴族為代表),在帝國的其它許多地區民族主義思想也不斷加強,造成了空前的叛亂。匈牙利人對奧地利的統治不滿出於多種原因,其中之一是奧地利在俄羅斯帝國的支持下對1848年匈牙利革命的鎮壓,在1848年革命中奧皇斐迪南一世也被退位。匈牙利的馬扎兒民族是奧地利帝國中第二大民族[2],而且它的面積占了帝國的約二分之一;為了保障奧地利皇帝在匈牙利的地位,和防止這麼一個強大的國家脫離奧地利獨立,新登基的弗朗茨·約瑟夫皇帝不得不與匈牙利的貴族舉行安撫性質的談判,尋求一個可以使他們支持他的折衷方案。

視頻

奧匈帝國 相關視頻

高曉松:奧匈帝國選了一套最差的瓦解方式,將自己國家逼到崩潰
奧匈帝國:一個抱強國大腿欺負人的短命王朝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