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四川民族学院农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四川民族学院农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由原旅游系、环境与生命科学系、职业技术教育系合并组建而成,现有旅游管理、动物医学[1]历史学和园艺4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近1000人,已培养毕业生4200余人。学院多次被学校评为教学质量综合考评先进单位、优秀科研单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并荣获优秀服务型党组织、甘孜州“群众工作”先锋基层党组织、甘孜州先进基层党组织、四川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师资力量

现有专兼职教师60余人,高级职称[2]2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20余人,全国优秀教师1名,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1人,四川省旅游业青年专家2名,教学名师4名,教学标兵3名,专业带头人4人,学术带头人5名,学科/学术骨干10余名。

实验实训:学院建有旅游、康巴旅游文化模拟实训、园艺、动物医学等4个大型实验教学平台,实验室面积5000余平方米,实验设备总价值近2000万元;新建“横断山区生态修复与特色产业培育实验室”;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和种养基地30余个。

教研科研

学院建有“康巴历史与旅游”“康巴特色生物”两个研究所,“川藏茶马古道”“川藏滇青大型野生真菌”“川藏滇青林草抚育和利用”“康巴牦牛”“康巴特色畜禽疾病防控和诊治”“横断山区生态修复与特色产业培育”六个研究中心。围绕“两所六中心”,结合甘孜藏区特色旅游发展、历史文化研究、动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中藏药材的引种驯化和人工栽培技术、特色园艺物种植、特种动物养殖等方面积极开展研究,先后承担国家、省、州级科研、教研项目50余项,发表论文、出版著作或教材500余篇(部),获得专利4项,建设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项,省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1项,省级管理学实践教育基地项目1项。

人才培养

学院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支持并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及大学生科研项目,近5年立项近100项,学生发表论文达50余人次;每年定期举办导游风采、礼仪风采、园艺专业技能、插花、动物医学专业技能、康巴历史文化讲坛等专业技能大赛,适时组织学生参加国、省、州等技能大赛,如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挑战杯大赛、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导游服务)大赛、“生泰尔杯”全国动物医学专业技能大赛等活动,屡获佳绩。学院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积极拓展学生就业渠道,毕业生就业态势良好。

学生就业

学院致力于培养应用创新型复合人才,着力服务地方,积极探索学校与地方及行业合作办学的新路子,专业人才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积极拓展学生就业渠道,毕业生就业一直保持良好态势。

视频

四川民族学院农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相关视频

四川民族学院2017届毕业生毕业纪念视频
四川民族学院教育科学系学前教育1441班宣传片+片尾重制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