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哈萨克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英語: Kazakh ),民族语言为哈萨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普遍信仰伊斯兰教

哈萨克族主体在中亚、西亚,主要分布于哈萨克斯坦中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蒙古等国。

我国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州、木垒县、巴里坤县,少数分布在昌吉博州等地,另外在甘肃青海也有少量分布。

起源和历史[1]

关于哈萨克族的起源和早期历史,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哈萨克族与塞种人、乌孙大月氏康居奄蔡匈奴悦般突厥葛逻禄易萨回鹘哈剌契丹克烈乃蛮钦察以及蒙古人等等,有着历史渊源关系,亦即哈萨克是我国古代西北以突厥部落为主体的、融合很多其它游牧部落组成的民族;这些也可从现代哈萨克族尚保留的许多部落名称中得到证实,如哈萨克族至今仍保留着乌孙、康里、卡尔鲁克、克烈、乃蛮、钦察、弘吉刺等部落名称,其足以说明哈萨克族是源远流长的古老民族。

早在汉朝时期,乌孙人就在伊犁河流域建立了乌孙国。张骞出使西域曾到达乌孙国,汉朝和乌孙国通好,汉公主细君和解忧相继嫁给乌孙王,所以伊犁的哈萨克族有称汉族是他们的“舅舅”一说。

我国历史典籍中称哈萨克为: "阂萨"、"曷萨"、"阿萨"、"可萨"等。据民间传说,哈萨克为“ 白天鹅”之意。在突厥语中KAZAK一词为刀剑锋利之意;隋炀帝时,西突厥部族首领泥撅处罗可汗跟随隋炀帝东征高丽有功,被封为“曷萨那可汗”,意为锋利可汗,由此也可以推测或者引申为“锋利”、“勇健”之意。

关于哈萨克族名称的来历有一个美丽动人的民间传说:在古代,有一位深受人们拥戴的首领名叫卡勒恰哈德尔,因战争身负重伤,独行在烈日炎炎的戈壁上,正当饥渴难忍时,天上飞来一只白色雌天鹅,她给了首领几滴口涎,首领的伤病好像完全消失。顷刻间,这只白天鹅变成了一位美丽的少女,于是两人结为夫妇。婚后生下一个男孩,取名哈萨克,意即“白天鹅”。后来,哈萨克长大后生下三个儿子,长子名别克阿尔斯,次子名阿克阿尔斯,三子名江阿尔斯。他们的后裔分别为哈萨克族的大、中、小玉兹(玉兹, 相当于地域性的部落联盟);由于三个玉兹都是“哈萨克”的后裔,所以大、中、小玉兹的人们便以“哈萨克”为自己的民族名称。??

宗教信仰[2]

哈萨克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原始信仰和伊斯兰教。哈萨克族相信万物有灵,因而天、地、日、月、星宿、水火都成为崇拜的对象。马、牛、羊、驼等牲畜都有其主宰的神。青草是象征生命之神。河边的树是神木。人若死后,灵魂不灭,所以祖先崇拜在哈萨克族也有很大影响。他们认为,世间万物都由神灵支配,善神给人们带来幸福,恶神给人们带来灾难。

在游牧区哈萨克族当中,也信奉“巴克斯”、“巴力格尔”、“杜压纳”、“察依克”。实际上,这些神类似北方民族中的“萨满”。“萨满”是神的化身和代理人。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在牧区跳神、占卜和念咒,从而为病人驱鬼,为猎手祈福,求风调雨顺,保人畜平安等等。15世纪始,哈萨克族皈依了伊斯兰教后,萨满教在活动中也采用了伊斯兰教的一些形式,但在牧区至今仍有保留。

哈萨克族的先民曾信奉过萨满教、袄教、景教、佛教、犹教等,8世纪后开始接受伊斯兰教。由于受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制约以及部落制度、传统习俗根深蒂固的影响,伊斯兰教在哈萨克族中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直至16世纪才基本上成为全民族信仰的宗教。

服饰文化[3]

哈萨克族是以草原游牧文化为特征的民族,服装要便于骑乘。男子主要有皮大衣、皮裤、衬衣、长裤、坎肩、袷袢等。皮裤肥大,主要是冬季穿用。衬衣、长裤多选用白布为原料制作而成,衬衣采用套头式,青年男子还喜欢在衣领处绣有花纹图案,五颜六色,十分漂亮。妇女多穿以绸缎、花布、毛纺织品缝制的连衣裙,喜欢选用红、绿、淡蓝色。姑娘和少妇的连衣裙,袖子绣花、下摆缝花边,十分艳丽。妇女的帽子、头巾颇为讲究。哈萨克传统的手工艺术是颇具盛名的刺绣,手法有挑、贴、补、钩、刺等,各种美丽图案处处可见,颜色五彩斑斓。

建筑特点[4]

哈萨克族从古至今一直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坚固耐用、居住舒适、防风、防雨、防寒的毡房就成为千百年来哈萨克族喜爱的传统民居形式。哈萨克族一般春、、秋季住毡房,冬季住土房或木房。

被称为草原“白色宫殿”的哈萨克族毡房由围墙、房杆、顶圈、房毡和门五部分组成。毡房取材与当地自然环境有极大关系:毡房的骨架由戈壁滩上的红柳木做成圆栅和顶圈构成。围墙用横竖交错相连的红柳木栏杆构成。毡房上半部为穹庐顶,用几十根红柳木撑杆搭成骨架。屋架搭好后,在围墙及顶部铺盖毛毡。天窗在顶部中央,上有活动毡盖,平日通过天窗通风采光,风雪天则盖上天窗以避风寒。

哈萨克族牧民冬季所住的房屋用木头、土坯和石块构筑,房屋外形为四方平顶。还有一种圆顶房,围墙用土坯和石块砌成,房顶呈穹庐形。哈萨克族房屋四周有篱笆或土墙相围,用以圈放牲畜。

节庆文化

哈萨克族的节日与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一样,与宗教信仰密切相关,主要节日除肉孜节和古尔邦节外,还有"那吾肉孜"节。

"肉孜节"和"古尔邦节"虽然源于宗教,但已变成哈萨克族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节日,为国家法定的民族节日。

"那吾肉孜节"则是哈萨克族信奉伊斯兰教之前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春节。哈萨克族很早以来就使用十二生肖的日历。这些生肖纪年的起点是日夜相等的春风(3月22日),叫"ULES"或者"那吾肉孜"(NAW-REZ)。"那吾肉孜"是"新年"的意思。生肖从"那吾肉孜"这一天开始转换,这一天算作新旧更替,叫"春分"(ULES KUNI)。"那吾肉孜"日,家家做"那吾肉孜"粥。哈萨克人成群结队,走村窜户,挨家喝粥,吟"那吾肉孜"诗,拥抱贺岁,祝愿新年牲畜旺盛,庄稼丰收。专为那吾肉孜节准备的份肉煮好后,需端到受人尊敬的长者面前,老人致祝词,祝牲畜兴旺,乳汁丰盈 。

饮食文化

哈萨克族的饮食与游牧生活有密切联系,主要有茶、肉、奶和面食。在哈萨克人的日常饮食里,可以一日无菜,但决不能一日无茶。一日三餐,白天的两餐,主要是饮用砖茶和茯茶煮出来的清茶或奶茶,奶茶的做法是在煎好的浓茶里加点盐,兑点奶和奶皮、酥油,伴之以馕或炒面、炒小麦,这是早餐和午餐。晚上吃一顿带有肉、面的主食,大量饮茶,冬可驱寒,夏可解暑。因为食肉多,喝茶可帮助消化和增加营养。

在冬季来临,大雪即将封山的时候,哈萨克人要宰杀一些马、牛、羊,再把部分肉加工成马肠子、牛肉灌肠和熏肉、炒肉片等作为冬储肉,这样加工出来的肉可以吃到来年的春天。

哈萨克族的奶制品主要用羊奶、牛奶、马奶、骆驼奶制成。有谚语说:"奶是哈萨克的粮食"。可见奶制品在哈萨克族食品中的分量。奶制品的种类主要有鲜奶子、酸奶子、奶皮子、奶豆腐、奶疙瘩、酥油、奶糕、马奶酒等等。因游牧生活需不断搬迁,哈萨克族面食的制作方法也简单、方便,不受条件限制,传统面食主要有烤饼,油饼、炒小麦、"那仁"(把煮熟的羊肉切成小块覆盖在面条上的一种手抓饮食)、"包尔沙克"(羊油炸面团)等。

相关视频

哈萨克族 大草原上的赛马活动

参考资料

  1. 哈萨克族的历史简介 360个人图书馆,2010-12-16
  2. 哈萨克族的宗教信仰是啥 精英家教网,2016-10-28
  3. 哈萨克族服饰 中国网,2009-05-07
  4. 哈萨克族的建筑风格介绍 快资讯,2018-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