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短冠龍屬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原短冠龍(屬名:Probrachylophosaurus),是一屬短冠龍族的鴨嘴龍科恐龍,來自白堊紀晚期坎潘階蒙大拿州的朱迪斯河組(Judith River Formation)。
本屬的重要意義在於,牠是介於沒有頭冠的始無冠龍演化成有頭冠的短冠龍之間的過渡物種,展現了鼻骨形態的演變。[1]
發現及命名
1981年和1994年,加州大學古生物博物館的馬克·古德溫(Mark Goodwin)在蒙大拿北部的Rudyard附近,最初由岸恭子發現的化石點,挖出了肢骨和脊椎。在一個學校班級發現了更多骨骼之後,2007年和2008年,洛磯山博物館的一個團隊將剩下的鴨嘴龍類骨骼含頭骨給包固起來。標本由土地所有者Nolan和Cheryl Fladstol、John和Claire Wendland捐贈給洛磯山博物館,這項發現在科學報導上刊載為短冠龍的可能新種。2015年,模式種博氏原短冠龍(Probrachylophosaurus bergei)由伊麗莎白·福里曼·福勒(Elizabeth A. Freedman Fowler)和傑克·霍納(Jack Horner)正式命名及敘述。
屬名以短冠龍的屬名加上拉丁字首pro(之前)來表示牠位於比短冠龍還要下層的地層。種名紀念土地擁有者之一的山姆·博格(Sam Berge),他的朋友們也贊助了研究。原短冠龍是2015年以來於免費開放存取的期刊中發表的18種恐龍之一。[2]
正模標本MOR 2919發現於朱迪斯河組地層,年代為坎潘階,約介於7980萬至7950萬年前之間(誤差小於正負二十萬年)。包含一個成年個體的部分骨骼含頭骨:右前上頜骨、成對上頜骨、左顴骨、部分右淚骨、左鼻骨後部、右鼻骨中部、頭蓋骨由額骨至外枕骨、成對鱗狀骨、成對方骨、下頜的前齒骨、成對齒骨、右上隅骨、十一個頸椎、十一個背椎、二十九個尾椎、十九個人字骨、十九個肋骨、整個骨盆、成對的後肢、第二節及第四節右蹠骨。骨骼被發現關節不連接。
MOR 1097標本是一個亞成體的頭骨碎片,發現於距模式標本1公里處,也被歸入本屬。
敘述
原短冠龍是種大型鴨嘴龍科,牠的正模標本是已知體型最大的短冠龍族。因為其體型標本常被暱稱為"Super-Duck"。身長9公尺,體重超過5噸。
2015年的研究建立了數個鑑別特徵,其中兩個是自衍徵:頭冠成分為磈骨,並完全由鼻骨構成,成年個體的鼻骨位於上顳孔上方不到2公分處;頭冠中線高度加厚,而在尖角三角形剖面上構成額骨後部的過度生長位,後視其上角小於130度。其他特徵構成獨特的特徵組合,但這些特徵本身並不獨特:淚骨後部橫向加寬,如同始無冠龍但不同於短冠龍;顴骨前支上角位於下角水平之後,如同始無冠龍但不同於短冠龍;鱗狀骨彼此在頭骨中線接觸,如同始無冠龍但不同於短冠龍;鼻冠很大,幾乎與短冠龍一樣水平朝後,而不同於始無冠龍。
參考文獻
- ↑ Fowler, Elizabeth A. Freedman, and John R. Horner. "A New Brachylophosaurin Hadrosaur (Dinosauria: Ornithischia) with an Intermediate Nasal Crest from the Campanian Judith River Formation of Northcentral Montana." PLOS One 10.11 (2015): e0141304.
- ↑ The Open Access Dinosaurs of 2015. PLOS Paleo. [2016-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15). 已忽略未知参数
|url-status=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