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乐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农乐舞朝鲜族农乐舞,辽宁省铁岭市传统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1]。
农乐舞是朝鲜族传统舞蹈之一,在朝鲜族民间广泛流传。辽宁省北部的铁岭市是多民族聚居区,朝鲜族人口达到23434人。在铁岭及周边出土的墓葬中发现的5世纪前后的壁画中,形象描绘了朝鲜族先民欢快舞蹈的场景。 铁岭朝鲜族农乐舞源于祭祀性活动,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一种自娱性舞蹈,现流传在铁岭一带的朝鲜族中,每逢喜庆之日都要进行表演[2]。
2008年6月14日,朝鲜族农乐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Ⅲ-24。2009年,中国朝鲜族农乐舞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历史渊源
农乐舞是中国朝鲜族人流行的民间舞蹈形式之一,其起源可追溯到中国古代朝鲜族人的宗教仪式歌舞。在原始种族的狩猎劳动和祭祀活动中已略具雏形,随着农耕时期水田劳动的发展,使农乐舞日渐丰富完善,并被作为推动生产的一种手段承袭下来从古代到现代,雇农和小农往往以农乐队为中心,团结在一起,用农乐舞带动农耕生产和生活,从此成为农民自己适应生产和生活需要的一种组织形式。
“农乐舞”是朝鲜族代表性的传统舞蹈形式,历史悠久,并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它源于农业生产,体现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多在节日和喜庆佳期,由农民高举上书“农者天下之大本”的农旗,手持各种农乐乐器集体欢歌作舞。朝鲜“三国”(高丽、百济、新罗)时期,民间盛行“都列闹里”活动。“都列”指农民互助作业的劳动组织。“闹里”意为农民的自娱游戏,含歌舞、戏剧、杂耍等多种表演。每逢农历正月初一,端午节、中秋节以及春播、夏锄、秋收时节,同一都列的农民就通过闹里活动进行自娱,借以抒发欢乐情感,鼓舞生产斗志,表达渴望丰收的心愿,称为“农乐游戏”。后来遂以“农乐”命名成为民俗歌舞。农乐舞形成之后,在朝鲜半岛广泛流行,几乎村村都有自己的农乐舞队。舞队除在本村活动之外,还因各种庆贺的需要到邻村演出,节日期间,常见一个村落同时有两个或几个舞队表演,呈现热火朝天的竞赛局面。由于农乐舞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故在民间盛传不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随着朝鲜族人口大量移居中国而将农乐舞带入吉林省,流行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其他朝鲜族聚居区。此后除在岁时节日及农时季节照例活动之外,还在群众性“索战”(拔河)、“掷骰游戏”、“摔跤”和“夺农旗”等文体活动,以及“拜月”等民俗祭祀中欢跳助兴。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后,农乐舞更加显得生机勃勃,不仅民间随处可见,而且也成为专业文艺团体的舞台节目。专业与民间的互相学习,起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使农乐舞的表演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很多新的发展。
在20世纪50年代,舞蹈家赵德贤对活跃于田间地头的象帽舞做了改编,并将其搬上了舞台,对朝鲜族农乐舞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舞蹈特色
表演形式
朝鲜族农乐舞生活气息浓厚,一般有两种演出形式:一种是以舞蹈和哑剧形式进行的情节性演出,一种是在庆祝丰收或过节时以传统舞蹈为主的群舞。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象帽舞、乞粒舞和长鼓舞。
朝鲜族农乐舞·象帽舞是群体表演,它的表演非常讲究,分一定的步骤和程序。首先音乐响起,先甩短象帽,配以手鼓,做较简单的舞蹈动作;接着再换中象帽,配以长鼓,做转圈、旋子、扶地翻转等肢体动作;最后,由一至三人甩长象帽,做跳纸条、上台阶、圈人等高难度动作,使舞蹈达到最高潮。
朝鲜族农乐舞·乞粒舞入场时,舞队的前面,是头戴“象帽”的小伙子和老人,他们不停地摇动着帽子上的彩色长绸。紧跟其后的便是整个舞队的总指挥,一位在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他手中拿着铜钹,边走边击打着节奏,引导着舞队出场。依次是两个圆鼓手和两个长鼓手及舞队中的男女青年和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在舞队最后面,是表演“双层舞”的男演员。在他们的肩上,站着个小孩,小孩的手中拿着彩绸(或鲜花),不停地舞动。在“双层舞”里,也要有位年逾花甲的老人。舞队出场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大圆圈,圆鼓手、长鼓手、男女青年和老年,依次来到场中,表演自已最拿手的技艺。高潮过后,表演者又会在总指挥的铜钹声中,重新回到自己的位置列队退出。乞粒舞主要在朝鲜族的重大节日或大型活动中演出,多通过家族传承。
舞蹈动作
朝鲜族农乐舞·象帽舞舞者以颈的力量频频摇动头部,使所戴象帽的飘带旋转如风,似车轮飞转般在舞者头顶和身体前、后、左、右划出种种彩环。甩象帽动作花样翻新,含“平甩象”、“左右甩象”及“立甩象”和“抖露珠象”等,能够边甩边跳跃,表演出“甩象跨步”和“俯身甩象”等高难度动作,带动帽子上的飘带形成线条流畅的一幅幅动态圆环。
朝鲜族农乐舞·乞粒舞是中国朝鲜族代表性舞蹈,充分体现了“白衣民族”的特点,如喜穿白衣而舞,男舞者头系白布巾、身穿白色短上衣、穿肥大白色灯笼裤。女舞者穿白色短上衣、白色长裙、白色勾鞋;女青年梳一根辫,中年妇女梳发髻,老年妇女头扎白头巾。舞蹈的手臂基本动作有:围腰手、横杠手、斜上下手、扛背手、绕扛手、斜上甩手、翻腕弹手、耸肩、弹肩等。舞蹈的基本步法有:沉颤步、垫步、交叉步、点步、前后踢步等。此外,每一角色还有自己的基本动作,如象帽舞者的基本动作有:背手转帽、沉颤步转帽;执钹老汉的基本动作有:沉颤步击钹、点步弹钹;圆鼓手的基本动作有:单击鼓、双击鼓、沉颤步击鼓、抬腿击鼓、跺脚击鼓等;男青年的基本动作有:点步踢脚、沉颤步击掌、扛横手垫步、跳弹腿、跳前吸腿;女青年的基本动作有:扛横手垫步、横手沉颤步、跑跳击鼓等;老太太和中年妇女的基本动作有:扛横手垫步和横手沉颤步等。从以上不同角色的基本动作体态来看,沉颤步、扛横手为代表性动作,这两个动作均来自稻作生产劳动,沉颤步源自栽秧动作,而扛横手源自甩秧苗动作。
舞蹈音乐
农乐舞的音乐具有独特的多样旋律,称作“十二拍”。“十二拍”是按照舞蹈构成的方法排列的,并以此规定它的舞蹈动作和构图,农乐舞是大型的综合性舞蹈,其全部演出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
表演乐器
农乐舞的伴奏乐器有小锣(两种,一名“上锁”,二名“时锁”)、锣、长鼓、小钹、唢呐、鼓等,以小锣为主,它起着指挥的作用。旋律部分主要是唢呐吹奏,打击乐的分量较重,情绪很热烈。
以手鼓、长鼓、边鼓以及大锣、小金、洞箫短笛和朝鲜族唢呐等乐器伴奏。
演出过程中铜锣、铮、大鼓、小鼓、洁鼓、长鼓、大平箫、喇叭、螺角等演奏的旋律称为“十二拍”,它可以决定舞蹈的动作和队形变化。
主要分支
“农乐舞”俗称“农乐”,是一种融合音乐舞蹈、演唱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主要流传于黑龙江、吉林、辽宁等朝鲜族聚居区。农乐舞最早起源于农业劳作,并具有古代祭祀成分。其中以象帽舞和乞粒舞最具代表性。
农乐舞演出时,各个村寨都派出自己浩荡的舞队,参加当地的庆典。舞队的最前方由令旗和一面写有“农业为天下之本”的农旗为先导,随后是一名在队首敲打小锣担任总指挥的男子。在他的带领下,手拿太平箫、喇叭及各种鼓类乐器的乐队和各种乔装人物组成舞队的仪仗部分。接下来是表演小鼓舞、扁鼓舞、长鼓舞、扇舞、鹤舞、象帽舞、面具舞及哑剧的演员队伍,参加人数不限。象帽舞是农乐舞中的一种重要形式,种类繁复,舞技多样,分“长象帽”、“中象帽”、“短象帽”、“线象帽”、“羽象帽”、“尾巴象帽”、“火花象帽”等种类。其甩象尾的技巧包括左右甩、前后立象尾,有单甩、有双甩、甚或三甩,有站立甩、蹲甩、跪甩、扑地甩等多种。象尾有几尺长的,亦有几丈长的。象帽舞是中国朝鲜族的代表性舞蹈,应当妥善地加以保护和利用。
流传于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的朝鲜族乞粒舞有悠久的历史,它源于祈求农业丰收的民俗活动,原是农乐舞的一种,随着时代发展,逐渐形成融自娱性和表演性为一体的舞蹈。乞粒舞有着相对稳定的传统程式,但又不受传统程式的限制,表演者可以根据现场情绪起舞,整个舞蹈具有很强的即兴性。当表演者情绪高涨时,大家各显神通,男性晃动象帽,使顶端长缨飞旋,划出美丽的弧线;姑娘边敲击长鼓边快速旋转,以形体的动感和美感传情达意;老年的扮演者不仅注重舞之韵味,而且注重姿态,动作变化繁多,能通过即兴表演将心底的欢悦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乞粒舞参与人员多,影响广泛,是朝鲜族农民群体舞蹈的典型代表。
乞粒舞主要在朝鲜族的重大节日或大型活动中演出,如作周(一周岁生日)、回甲(六十大寿)、回婚(结婚60周年纪念日)或婚礼、店铺开张、建造和修缮庙宇时,村里老人都会牵头,组织歌舞表演。乞粒舞多通过家族传承。
乞粒农乐舞,同用于祈神的“踩地神”农乐舞和用于自娱的农乐舞相比较,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它具有鲜明的表演性,是供人观赏的农乐舞形态。其舞蹈形态复杂,动作洗练,技艺高超,因此在朝鲜族舞蹈中享有独特地位。但是,这种古老艺术由于受到现代文明的猛烈冲击和老艺人相继离世的影响,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和保护。
参考文献
- ↑ 列举18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人值得珍藏!,搜狐,2017-08
- ↑ 表演,中国教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