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長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長鼓常見的有三種,一種是朝鮮族長鼓,另一種是瑤族長鼓,還有一種是福州狼串。朝鮮長鼓主要流行于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及其它朝鮮族聚居地區,又名伏鼓瑤族長鼓於宋代已流傳,多以燕脂木製作,工藝精細,主要用於舞蹈伴奏。福州狼串,也稱為福州長鼓,是福建民間傳統打擊樂器,多用於福建民間音樂。[1]

中文名 長鼓 發源地 高句麗
別 名 伏鼓 應用學科 音樂學、音樂表演等
拼 音 Chang Gu

朝鮮族長鼓

朝鮮族長鼓,又稱杖鼓、兩杖鼓。流行于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及其他朝鮮族聚居地區。

長鼓為古代細腰鼓的變體。隋唐時期已用於宮廷九、十部樂中。宋代《樂書》:「杖鼓、腰鼓、漢魏用之。大者以瓦,小者以木類,皆廣首纖腹。」沈括《夢溪筆談》:「唐之杖鼓,本謂之『兩杖鼓』,兩頭皆用杖。今日杖鼓,一頭以手拊之」。元代記載尤詳,《元史·禮樂志》:「杖鼓,制以木為匡,細腰,以皮冒之,上施五彩繡帶,右擊以杖,左拍以手」。

鼓身木製,呈圓筒形,兩端粗而中空,中段細而實。全長(70—80厘米,鼓面直徑約40厘米。兩端鼓腔大小不一,蒙皮也有別。粗的一端蒙牛皮、馬皮或豬皮,細的一端蒙鹿皮、白色魚皮或狗皮,皮膜以鐵圈為框,由皮條或繩索繃緊並可調節張度。鼓身外塗紅漆。因鼓腔大小和蒙皮薄厚有別,可發出兩種不同音色,粗端為柔和深沉的低音,細端為清脆明亮的高音,一般為四度或五度音程關係,並可根據需要調節音高。

演奏時,坐勢,置鼓於架上;立勢,將鼓掛於奏者身前,右手執鼓棰敲擊細端鼓面,鼓棰用細竹條做成,長40厘米左右,棰頭稍大;左手拇指放在粗端鼓框邊,用其餘四指拍擊。演奏技巧豐富,左手有單鼓點、單花點、雙花點和悶鼓點四種,右手有單鼓點、單花點、雙花點、滾奏、震奏等多種。演奏者往往是10至20歲的年輕姑娘。

=結構

鼓身圓形,木製,蒙皮,中間細實,兩端粗空,可發兩種不同的音色。

鼓身用一段椿木,呈圓筒形,樺木楊木多塊木料拼合,也可掏空或旋制而成。全長56厘米~70厘米,兩端鼓腔粗而中空,中間鼓腰細而實心,呈兩個倒接的腳杯狀。左端鼓腔長18厘米~22厘米、鼓口直徑24厘米~26厘米,右端鼓腔長16厘米~20厘米、鼓口直徑22厘米~24厘米,中間鼓腰直徑10厘米~12厘米,從而形成兩個大小不同的共鳴腔。鼓身外表塗以紅漆,繪有描金花紋圖案。兩端鼓腔大小不一,蒙皮也有別。左端鼓腔稍大,多蒙一塊較厚的牛皮馬皮驢皮豬皮,以使其發出柔和、深沉的低音;右端鼓腔略小,多蒙一塊較薄的鹿皮、羊皮或狗皮,以使其發出清脆、明亮的高音。用繩索繃緊並可調節鼓皮的張緊度,因而每個長鼓可以發出兩種不同的音色,粗端發出柔和深沉的低音;細端發出清脆明亮的高音,還能根據演奏的需要來定音。皮面縫在兩個直徑41厘米~48厘米的圓鐵圈上,分別蓋於兩端鼓口,鐵圈四周各置八個鐵鈎,拴以皮條或鼓繩,相鄰兩繩間穿以可活動的皮套,又稱浮轉,左右移動皮套可調節鼓皮張力。鼓身外塗紅漆。鼓棰用細竹條做成,長40厘米左右,棰頭稍大。左右兩端分別稱為手鼓面、棰鼓面,都無固定音高,因鼓腔大小和蒙皮薄厚有別,可發出兩種不同音色,粗端為柔和深沉的低音,細端為清脆明亮的高音,一般將其調成四度或五度音程關係,並能根據演奏的需要來定音。鼓棰用竹條或細竹製作,棰長40厘米。 古代的長鼓,用獐皮做左邊的厚鼓皮,用狗皮做右邊的薄鼓皮,鼓筒採用木材或多層紙、薄鐵等材料製成。長鼓有沙市6個銅製的龍頭形鈎子,鈎住鬆緊繩。鬆緊繩用三股真絲線製成,每隻鼓上裝有8全套袖,即用來調整鼓繩的皮套。 [2]

瑤族長鼓

長鼓簡介

瑤族長鼓,流傳於瑤族地區的細腰鼓,主要用於舞蹈伴奏。早在12世紀的宋代,瑤族人民已能製作長鼓。但不相送、不出售,並且寨寨都有。古時稱為「鐃鼓」或「銃鼓」。明清兩代仍以鐃鼓為名,至今有的瑤寨還將長鼓叫作鐃鼓。

瑤族長鼓製作精細,外形美觀,多以燕脂木製作,鼓身呈一長筒形,長83厘米左右,系用一整塊木料車旋而成,中腰較細而實,兩端稍粗面空,蒙以羊皮或山兔皮。通體彩繪着雲頭、日月、龍鳳、花草或鳥獸等圖飾,油漆色調鮮明,極富民族風格,有的還在鼓的兩端和腰間繫着8個小銅鈴。

民間舞蹈

在瑤族的民間舞蹈中,《長鼓舞》是最為著名的。舞蹈者將鼓斜掛腰側,雙手拍擊,或左手執鼓中部,用右手拍擊,邊擊邊舞,長鼓既是伴奏的樂器,又是舞蹈的道具。在瑤族村寨,每年逢10月16日這天,人們便會如醉如痴地跳起長鼓舞。

歷史傳說

長鼓瑤語稱"播公",其歷史悠久。南宋紹興二年(1132)五月三日頒發的《十二姓瑤人進山榜文》載:"天子殿前,國王長衫大袖,長腰木鼓,斑衣赤領,琵琶吹唱。"據此已有800多年歷史。傳說瑤族始祖盤瓠上山打獵,與一野牛搏鬥時跌落懸崖,死在一棵樹權上。人們便挖空樹心,剝下牛皮蒙成長鼓,日夜敲打以祭盤王。

形狀分類

長鼓按其形狀分小、中、大三種。小長鼓亦稱短鼓,長約70-90厘米,鼓腰直徑為4-6厘米,兩端鼓面直徑為8-10厘米;中長鼓亦稱長腰鼓或黃泥鼓,長約110-150厘米,鼓腰直徑約15-20厘米,兩端鼓面直徑約25-30厘米;大長鼓亦稱賽鼓,長約 180-240厘米,鼓腰直徑約20-25厘米,兩端鼓面直徑約30-50厘米。無論哪種長鼓,均由木質鬆軟的樹作材料,牛、羊皮蒙鼓面,塗上油漆,繪上龍鳳圖案

擊鼓動作

長鼓的擊鼓動作有72套,大多是表現生產、生活內容,如建房造屋、犁田種地、摹仿禽獸動作等,形象生動,富有生活氣息。擊鼓有文打武打之分。文打動作柔和緩慢,武打粗獷豪放;有2人對打、4人對打,也可大群人圍成圓圈打,氣氛熱烈,鼓聲洪亮。演奏者大多是壯年男子,現也有女子敲打。

相關風俗

瑤族打長鼓大多在農曆三月三、六月六、八月十五、十月十六日舉行。尤以十月十六日瑤族"盤王節"最為盛行。"還盤王願"三年一小願,十二年一大願;小願打長鼓三天三夜,大願則打七天七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此類活動由同姓宗族組織進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則以村為單位組織,而且不限 於上述節日,國慶節、春節或慶賀豐收時,均可打長鼓。[3]

福州狼串(福州長鼓)

狼串又名狼帳狼杖(狼丈)、福州鼓、福州長鼓、福建長鼓、弄杖、狼鼓蓬蓬鼓

福建民間傳統打擊樂器,與朝鮮長鼓、壯族蜂鼓一樣都是中國古代細腰鼓類樂器的遺存。多用與閩劇伴奏和福建民間器樂合奏「籠吹」、「福州茶亭十番音樂」、「漳州南詞」「十全腔」等其他福建民間音樂。

狼串的歷史

狼串即指細腰鼓,福建籍古代音樂家陳暘所著的《樂書》卷一百三十七說:「腰鼓之制,大者瓦,小者木,皆廣首纖腹。」這種打擊樂器只在福建福州、朝鮮族及廣西壯族地區還留存有這種樂器活化石。朝鮮族稱為「長鼓」,廣西壯族則稱這種腰鼓為「蜂鼓」。

狼串的形制

木製鼓身,細長、中空,左右兩頭一大一小為圓形,羊皮為面(或牛皮、蛇皮),附網狀細繩和硬圈,用以調節鼓皮鬆緊,改變音高和音色。大頭一端鼓面直徑約18厘米,小頭一端直徑約9厘米,鼓身全長約57厘米,兩頭的顏色多為湖藍色或綠色,中間紅色。按個頭大小常分為大、中、小三種。[4]

長鼓舞

長鼓舞是朝鮮族代表性的舞蹈之一,脫胎於傳統的「農樂舞」。長鼓舞最早以男性獨舞為主,後來發展為男獨舞、女獨舞、雙人長鼓舞及長鼓群舞等多種形式。現代長鼓舞有兩種表演方式:

一為用鼓鞭兼用鼓槌;一為只用鼓鞭不用鼓槌。前者開始只用鼓鞭按慢鞭拍子邊擊邊舞,鼓槌插在長鼓上,舞至高潮時,方抽出鼓槌進行技巧表演;後者則始終持鼓鞭隨樂起舞.

長鼓的表演,以柔軟的扛手、伸肩、鵲雀步等動作為主,以肩挎長鼓,右手持鼓鞭,邊跳邊敲鼓的形式表演,身、鼓、神融為體,高度協調統一。舞蹈的形式有獨舞、雙人舞、群舞等多種。建國發後,長鼓舞久經朝鮮族舞蹈家們的精心改編,增進了新的時代氣息和民族特色,使這一藝術形式日趨完善。

長鼓舞素有朝鮮族舞壇上的一顆明珠之美稱,歷來備受朝鮮族人民的珍愛。長鼓舞具有幾百年的歷史,始終以其典雅飄逸的舞姿馳名中外。長鼓分為長鼓、舞蹈長鼓、兒童長鼓和幼兒長鼓等幾種。形狀是兩頭粗、中間細,左邊鼓筒直徑比右邊鼓筒直徑大1厘米,右邊鼓皮薄,左邊鼓皮厚。

我國朝鮮族舞蹈優美典雅、剛柔相濟,恬靜內斂,或熱情奔放。讓我們通過延吉捲菸廠出品的「朝鮮族」套標,來欣賞一下朝鮮族舞蹈的藝術魅力。[5]

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