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九大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九大簋
图片来自雪花新闻

九大簋[1] ,是广东人传统礼俗,目前这种盛宴款待筵席是广东地区之广州市香港澳门一带仍保有此古风,是香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东人经常以“请你食九大簋”来表示感谢,听就听得多,真正的“九大簋”又有多少人吃过?要食原来不难,这道隐世美食就正隐藏于元朗屏山文物径。

屏山传统盆菜”的招牌隐于塘坊村的巷弄之间,绝不显眼,但慕名而来的人却络绎不绝,屏山秘制的传统“九大簋”远近驰名,不可错过。

名称由来

所谓九大簋,意味著筵席极为丰富,须用九个大簋装放菜肴食物,即古代放置食物的器皿,其形状或方或圆,材质则有木制、竹制、陶制和铜制之分;它本来是古代贵族的食器或祭器,后来逐渐流传到民间,古时祭祀,便常言“二簋”,“四簋”及“八簋”,全是用双数,而今,粤地之穗、港、澳一带,仍有此古风。

盛宴之所以叫“九大簋”,其原因是,因为代表多数,加个大字,便含有极为丰盛及隆重之意;且“九大”即风、云、雷、雨、海、火、水、地、天,是“造物之初”的“相争”之物,乃万物之最,有其独特意涵。

据近年来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县金木镇一座东汉前朝古墓的出土文物来看,其“簋”是可装五至六斤米饭的大容器,如果按今天人们的食量,装满九大簋,可供百人享用。

九大簋的种类

民国前后,最常见的“九大簋”有如下四种:

  • 喜酌:为迎亲正日举办之筵席,每桌菜肴为九式(碗),号称“喜酌九大簋”。
  • 暖堂酌:是新婚夫妇交杯之宴,人称“高头五树四如意”,通称“暖堂九大簋”。
  • 开灯酒:又名“开灯宴”,是生子后第二年挂灯之喜宴,每席菜肴九碗,也称“开灯九大簋”。
  • 寿酌:乃庆贺寿诞之宴。“九”与“久”同音,取其“长长久久”之吉兆,每席菜肴亦有九品,谓之“寿酌九大簋”。

九大簋的改良与演进

这种传统礼俗,广东人一直保留下来,只是因时代变迁而有所改易。

像1986年10月18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广东省政府在白天鹅宾馆举行盛宴款待。此筵席为“四菜一汤一点心”,连同饭、甜品、水果共计九个款式。

  • 四道大菜依序为“双龙戏珠”,“乳燕入竹林”,“锦绣石斑鱼”,及“金皮乳猪”,
  • 接著上汤菜“凤凰八宝鼎”,然后是点心“月映仙兔”,
  • 饭用的是“清香荷叶饭”,
  • 饭后甜品为“林万寿果”,
  • 最后上的水果是“一帆风顺”(用新鲜的哈密瓜雕成船体和风帆,内盛水果粒,寓如意吉祥之意)。

您如果遇上粤港澳的朋友以“九大簋”招待您,那就表示主人待客之意甚诚,而您本身也是够份量的人物!

旧时喜庆节日 九菜待客

“九大簋”是香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所指的不是九大行星,而是“风、云、雷、雨、海、火、水、地、天”。

传统认为,此九种元素包含了万物,即极为丰盛之意。不同的地方九大簋的九道菜也有所不同,但大致是

“九大簋”,是元朗屏山独有的传统菜。他解释,屏山是新界五大氏族邓氏家族的其中一个聚居处,百年前已是热闹的市集,由于当时附近居民都较为富有,遇上新年、婚嫁等喜庆日子时,围头居民就会以九个簋盛九种菜肴来招待客人,“有时甚至连拜山都会在山头,直接起个炉灶煮㗎,非常地道!”

酒糟鸡、神仙鸭、陈皮鸭汤、花菇、鱼肉丸、炸鲜蚝、酸甜猪手、加上小盆菜等,样样惹味,就连饭都是用葱蒜炒香特制。每样菜式都很喜欢,但陈皮鸭汤是必食菜式,以原只鲜老鸭和陈皮老火炖成,不加味精,有香浓陈皮味及鸭香,汤甜而不油腻,毫无鸭膻味,会炮制这种围头菜的人愈来愈少,应好好传承及发扬。

参考文献

  • 传统美食九大簋,大公网,2017-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