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CSBME)成立于1980年11月,业务主管单位为中国科协,是从事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活动的科学技术工作者自愿结成并依法登记成立的全国性、学术性群众团体,是具有公益性、非盈利性的社会组织,是发展生物医学工程事业的主要社会力量。

2019年6月2日,中国生物医学工程[1]学会发布关于IEEE限制正常学术交流事件的郑重声明。

历史沿革

学会诞生

六五期间,正值国家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潮,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医学科学现代化已提上日程。在制定中国七五科学技术发展计划期间,在中国着名医学家、中国医学科学院黄家驷院长倡议下,后经国家科委正式批准成立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科组,由当时的卫生部长钱信忠任名誉主任委员,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黄家驷任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校长高景德、国家科委李寿慈司长任副主任委员,由国家科委方毅主任颁发了聘书。学科组成员如:蒋大宗、吕维雪、江丕栋、陈明进、杨子彬、周蕙莲、童衍传、杨国忠(兼学科组秘书)李宗明、郑振声、周礼杲、黄秉宪、徐智章等。于1979年在天津市蓟县召开了学科组成立大会,制定中国第一部生物医学工程发展规划——《1978-1985年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规划(草案)》,这为后来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在黄家驷院长的领导下,学科组悉心筹备,经中国科协批准,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于1980年11月在北京召开大会,宣布正式成立,同时召开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会上选举产生了以黄家驷院长为理事长的第一届理事会,理事50人,理事会成立了相应的办事组织机构,成立了学术、组织、编辑、对外联络、教育以及普及工作委员会。

历届理事会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根据章程每四年召开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换届改选成立新的理事会

1980年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以黄家驷院长为理事长的第一届理事会;1985年在山东烟台召开了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以顾方舟院长为理事长的第二届理事会;1988年在山东淄博召开了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三届理事会,顾方舟院长连任学会理事长;1992年在江苏南京召开了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以巴德年院士为理事长的第四届理事会;1999年在天津杨村召开的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以刘德培院士为理事长的第五届理事会;2004年在武汉召开了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六届理事会,刘德培院士连任学会理事长。

学会加入国际组织情况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于1986年正式成为国际医学与生物工程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n Med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IFMBE)的团体会员,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组织活动,并在国际组织中担任重要职位。从1988年开始学会每年组团参加世界医学物理和生物医学工程大会(1988年在美国San Antonio,1991年在日本 Kyoto,1994 年在巴西Rio,1997年在法国Nice,2000年在美国Chicago)。在1988年San Antonio 的IFMBE代表大会上, 台湾(Taipei, China)被接纳为会员,蒋大宗教授当选为执行委员(1988-1994年)。1997年Nice的代表大会上杨子彬教授当选为执行委员(1994-2000年)。1997年康振黄教授被荣选为IFMBE科学院的fellow。2003年8月24日至29日,经中国科协批准,学会组团前往澳大利亚悉尼参加国际医学物理与生物医学工程学术会议暨国际医学生物工程联合会和医学物理联合会会员代表大会。经过激烈的竞选演说及投票选举,学会理事长刘德培院士当选IFMBE执行委员,学会临床工程分会刘贵兴教授当选IFMBE临床工程工作委员会委员,学会秘书长胡逸民继任国际医学物理组织理事,杨子彬教授被国际医学生物工程科学院(International Academy on Med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IAMBE)授予Fellow荣誉称号。在IFMBE新一届领导班子工作会议上,刘德培院士被任命为IFMBE国际事务委员会副主席(co-chairman),亚太地区工作组副主席(co-chairman),并协助有关WHO的工作。27年来我们在IFMBE执行委员会中占有一席之地,既反映了中国学会在国际上的影响,同时也促进了学会的国际交流工作。学会通过参加此次会议提高了中国在医学物理与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为今后加强该领域的国际交流和合作奠定了基础。

1986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顺利的加入IFMBE,但随即台湾也申请加入IFMBE。按当时的IFMBE章程一个国家只有一个学会会员,如果台湾也被接纳会造成两个中国的政治问题。1987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三次学术会议, 学会邀请当时的IFMBE主席Nandor Richter (匈),副主席R.M. Nerem(美)以及1979-1982年IFMBE主席 M.Saito(日)等国际友人参加。他们对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在不到十年内得到如此迅速发展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认识到根据当时的章程台湾加入IFMBE可能会造成不良后果的严重性。北京会后在他们一个中国的指导思想共识的周旋下,IFMBE修改章程中有关会员的规定为:"-----When, because of the size of the country or for other good reasons, there are several organizations in the field of Medical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 in a single country wishing to become Members of the Federation, the Federation may accept as a Member an affiliation of these societies.-------"。1988年San Antorio 中国代表团第一次正式参加IFMBE代表大会,在会议上投票通过上述的对会章的修改,并以“一个中国”的原则投票接纳台湾学会以Taipei,China的名义成为正式会员。

学会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情况

学会成立27年来,立志于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高度重视学术交流,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特点是交叉学科[2]技术专业覆盖面宽,因此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是一个跨学科、跨专业、跨部门的学术团体。会员由理、工、医、生物等多个学科的科技人员组成,专业背景很不相同,如何组织好学术活动为广大科技人员创造一个学术交流,沟通思路,把广大生物医学科技工作者工作的重点集中到防病、治病、保护人民健康上来,就成了学会工作的首要任务。为充分体现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劳动和创新实践,根据本学会“理、工、医”结合和学科高度交叉的特点,学会不断地改进学术交流的方式方法,搭建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学术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学会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管、产、学、研、医各界人士交流经验,深入讨论,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充分发挥了“学术交流是原始创新的源头之一”的作用。学会及所属分会结合中国医疗卫生现状,积极围绕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的热点、亮点、前沿问题,认真地组织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27年来,在理事会的领导下,共举办各类学术会议1300余次,会议参加人数10余万人,交流论文2万余篇,许多论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有力地推动着我们生物医学工程科学的进步。

学会主办期刊情况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自成立以来就非常重视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目的是为广大会员、科技工作者创建学术交流的园地。学会现主办四种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刊物:《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英文版)》、《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作为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对外进行学术交流的代表性刊物,这四种刊物逐渐成为中国生物医学工程科技工作者发表论文、沟通学术思想、交流学术经验的重要园地。以《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为例,自1982年创刊以来,在学会编辑工作委员会领导下,经过编辑部同志们的努力,坚持了按时出刊、全国发行,开始为季刊,由于稿件增多,压稿时间过长,为了满足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需要,现已改为双月刊。学报的质量不断提高,现已被国内外知名的文献库收录,成为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刊物。1999年被评为国家优秀科技刊物,获三等奖。

学会还编辑出版了学会工作内部《通讯》,向学会理事、专业分会和地方学会及时通报学会工作信息,反映理事、常务理事和广大会员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起到沟通的作用。

为庆祝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成立25周年,学会于2005年与卫生部主办的《中国卫生画报》杂志社联合编制一期《中国卫生画报——生物医学工程专刊》,已于2006年3月出版。《画报》充分展示了我学会在过去25周年的发展和所取得的成就。

除此之外,各分科学会也根据自己专业领域的特点出版了专业杂志,出版的杂志还有:《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透析与人工器官》等。各地方学会也出版了地方性杂志,如:《北京生物医学工程》、《上海生物医学工程杂志》及四川省学会出版的《生物医学工程杂志》、山东省学会出版的《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天津市学会出版的《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等。总的看来,学会的编辑出版工作20年来有较快的发展,有的杂志由于论文水平较高、刊物内容新颖、创新性强,因此在发表论文,交流学术经验,活跃学术思想等方面深受广大科技工作者欢迎,积极地推动着中国生物医学工程科学事业的发展。

科普工作

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新兴科学,又是与医学防病治病密切相关的科学,为了唤起更多科技工作者、领导部门对生物医学工程的了解和重视,得到更多的支持,我们学会20余年来在科普方面是做了大量工作,编辑出版科普宣传刊物,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一些科普性文章,特别是有的分科学会,如:超声分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医学物理分会等还举办了科普培训班,在广播电台、电视台举办了有关生物医学工程新技术新方法的讲座,在中国科协举办的科普活动周中,请专家走上街头向广大群众宣传这门新兴科学与防病治病的关系,受到好评。党中央、中国科协提出加强科普工作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号召,学会专门成立科普工作委员会,科普工作由专人负责,形式不断创新,如增强“互动活动“等,内容上更加注重前沿科技与大众健康的综合体现。

学会宗旨

学会本着为繁荣发展中国的生物医学工程事业,加速实现中国医学科学现代化,推动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和产业化发展作贡献的宗旨,在积极推动学科建设、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编辑、出版生物医学工程学术书刊、大力普及生物医学工程科学技术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思想和方法、推动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学会刊物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是全国生物医学工程工作人才沟通学术思想、交流学术经验的园地。报道有创造性的最新科研论文和研究简讯。包括学科有:人工器官和生物医用材料,生物效应,生物信息与控制;生物力学;生物医学仪器;中医工程;临床工程等。读者对象是国内外生物医学工程学工作者、医务工作者以及其他从事自然科学研究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是心血管学领域新兴学科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在国内心血管心律失常方面具有重大影响和享有较高的学术权威。面向广大的医务人员,特别是心血管专业的医务工作者,介绍信脏器伯、心电生理、心律失常学科的国内外重要进展,以及新的诊疗技术、防治经验等。多次荣获国家及湖北省优秀期刊,影响因子排序在同类期刊中名列前茅。

学会成绩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拥有20个专业分会,基本涵盖了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相关专业。学会于1987年被授予先进学会荣誉称号;2002年荣获千厂千会协作行动优秀组织奖及优秀项目成果奖;2003年荣获防治非典型性肺炎先进学会;2005年被授予科技服务先进奖;2006年被评为全国科普日活动先进单位。

学会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医药局、认监委等部门多项委托项目,为国家制定中长期规划,加强对生物医学工程发展的宏观调控和资金决策,真正起到了专业参谋的作用,促进了生物医学工程高技术产业化进程。

1.2003年,中国一些地区发生了严重的非典型肺炎疫情,在党中央和国务院坚强领导和统一部署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和科技工作者一道,日以继夜地勤奋工作,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脚踏实地、奋发进取,充分发挥科技团体优势,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包括科协网上学术交流),向政府建言献策,咨询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等20余项工作,共同构筑起坚不可摧的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为夺取防非典工作的胜利做出贡献。学会得到中国科协授予的“防治非典型肺炎先进学会”称号。学会副理事长俞梦孙院士和心脏起博与心电生理分会主任胡大一教授获得“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通过这次事件,人们的观念得到改变,学术团体的横向联系的组织功能和专家聚集的优势以及为政府建议中的超脱客观性得到充分体现,同时充分发挥了学会在党联系科技工作者中的桥梁纽带作用,使政府和企业更加了解学会。学会工作得到社会的认可。

2.学会组织学科领域的两院院士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医疗器械发展”的建议,使国家对生物医学工程(BME)的投入增加到数十亿元,之后学会组织专家完成国家发改委委托编写的“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调研报告,在该报告基础上,国家发改委于2003年2月正式向全国发布组织实施“生物医学工程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简称“专项”)公告。为组织实施“专项”报告的落实,国家发改委动议, 每年由学会组织召开“中国生物医学工程高技术产业化发展研讨会”,管理部门,企业,学术界共济一堂,共谋生物医学工程高技术产业发展,搭建起三足鼎立的学术平台。

3.受国家认监委实验室监管部的委托,学会组织专家参与起草国家实验室认可委员会组织的与“医学实验室”和“生物安全”有关的三项国家标准的起草制定工作。这三项国家标准是:GB/XXXXX – XXXXIDT ISO15189:2003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GB/XXXXX – XXXXIDT ISO/DIS15190: 2003《医学实验室安全要求》和GB19489: 2004《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这些标准已于2004年或完成报批稿或颁布实施。学会已开始进行关于标准的宣贯、培训工作。

4.2003年由学会理事长、副理事长刘德培和俞梦孙院士任组长,承担国家科技部中长期发展规划“人口与健康”专题有关产业部分的制定工作。

5.受国家医药局委托组织专家撰写并出版 “第二辑、第三辑、第四辑国家级医疗器械产品开发指南”(41万字),涉及三个前沿领域和十四大类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提出近五年应开发的技术和品种。

6.完成中国科协《2020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专题“生命科学技术”报告的起草工作。

7.围绕实现中国小康社会的目标,组织专家完成《2020中国生物医学工程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报告。

8.2006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完成《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研究报告》。报告包括学科发展报告总论以及神经工程及脑-机接口、军事医学工程、超声医学工程技术、医学信息技术和数字化医疗四个分题的详细报告。报告全面围绕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前沿、热点、亮点问题,以人对健康的追求和社会医疗保健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它决不等于医疗卫生市场的需求)为主导,在科学发展大趋势的背景上考察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新进展、新问题和当前/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和自主技术创新提供新概念、新思路,推动、促进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医疗器械)产业的自主振兴,从而为实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战略前移’、‘重心下移’开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