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不约而同

不约而同
bù yuē ér tóng

近义词殊途同归异口同声

反义词众说纷纭见仁见智

出 处 :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体 裁成语

释 义 :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不约而同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是bù yuē ér tóng,指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1]

目录

引证解释

约:约定 不约:没有约定。同:在一起。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意见一致。也作“不约而合”。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无尺寸之势,起闾巷,杖棘矜,应对而皆动,不谋而俱起,不约而同会。”后以“不约而同”谓没有经过商量或约定而彼此的看法或行动完全一致。

近义词:不谋而合殊途同归异口同声不约而合

反义词:众说纷纭言人人殊见仁见智[2]

示例

朱熹答汪长孺书》:“其徒有今日悟道而明日醉酒骂人者,尝举 贾生 论 胡亥 语戏之,今乃复见此,盖不约而同也。”

李渔闲情偶寄·词曲》:“吾知举世之人,不约而同皆以‘续貂蛇足’四字为新作之定评矣。”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九回:中军元帅栾书,不约而同,亦至朝门,正遇胥童引兵到来。

警世通言·卷三十·金明池吴清逢爱爱》:“转眼又是一年,三个子弟不约而同,再寻旧约。”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三:“口里虽如此说,心下因是两梦不约而同,终久有些疑惑。”

 
原图链接 不约而同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八回:随后又见他二人不约而同,一齐来到首府,找了首府陪着他,一个看朋友,一个看亲戚。首府一见他二人都是抚台的红人,焉有不 领他进去之理。

茅盾子夜》二:“这一声不约而同的叫唤,像禁咒似的立刻奏效。[3]

西门丁血雨红灯》:“颜氏兄弟齐吃了一惊,不约而同地道:‘真有这等事?’”

用法

紧缩式;作状语;指行动、动作相同。(动作不同不可以用)[4]

词语分解

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同的解释 同 ó 一样,没有差异;相同。同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同侪(同辈)。同庚(同岁)。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同仁(同人)。同仇敌忾异曲同工

参考文献

  1. 不约而同 .知网[引用日期2017-08-13]
  2. 不约而同的解释_汉语词典_词典网 不约而同的解释:[take the same action or view without prior consultation] 不约,言事前未尝约好。不约而同,指事先没有商,在线词典。
  3. 不约而同介绍_历史知识_词典网 不约而同历史词典解释: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无尺寸之势,起闾巷,杖棘矜,应时而皆动,不谋而俱起,不约而同会。”后以“不约而同”谓没有经过商量或...
  4. 不约而同 .汉典[引用日期2014-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