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魚雷炮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魚雷炮艦,或稱魚雷炮艇(英語:Torpedo gunboat,日語:水雷砲艦),是一種裝備有魚雷的炮艦,用以遂行對更小型的魚雷艇進行攔截並消滅之的戰術任務。魚雷炮艦並不算一種很成功的艦種,到了十九世紀末,魚雷炮艦逐漸為更加新式的軍艦,即魚雷艇驅逐艦[1]所替代。

概述

十九世紀晚期,英國皇家海軍裝備了不少魚雷炮艦。此外,若干歐洲國家以及地處遠東的日本也擁有過一定數量的魚雷炮艦。魚雷炮艦實際上算是一種縮小版的巡洋艦,通常安裝機車鍋爐。顧名思義,魚雷炮艦都擁有魚雷發射能力,同時裝備一定的火炮,用來攻擊小型的魚雷艇。但在實際運用中,魚雷炮艇因為速度不夠快,追不上小巧的魚雷艇,很難完成其預定的作戰任務。

部分實例

清朝

甲午戰爭前後,北洋大臣李鴻章為了加強北洋水師實力,與各方接洽想買現成的艦艇,結果在馬關條約簽訂後,英國造349噸「飛霆」號[2]德國造837噸「飛鷹」號分別於1895年9月和12月抵華。

英國

1880-1890年代,英國建造了相當一批魚雷炮艦,包括:

  • 響尾蛇號,559噸;
  • 蚱蜢級3艘,排水量不詳;
  • 神射手級,13艘,735
  • 警報級,11艘,810噸;
  • 樹妖級,5艘,1070噸。

從上表可見這批軍艦排水量越來越大,到了樹妖級,已經跨過了1000噸的分水嶺,比某些國家的魚雷巡洋艦(如清朝的廣乙級)還要更大一些。

警報級建成之時,英國海軍的早期驅逐艦也陸續問世,使得魚雷炮艇逐漸顯得過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英國保有的魚雷炮艇都基本已經出售、拆解、或改裝作他用(如掃雷艇、潛艇補給船等)。

西班牙

西班牙海軍也曾經裝備過若干魚雷炮艇。其中比較有名的一艘為354噸的毀滅者號,1887年服役。這是第一艘分類為「魚雷艇驅逐艦」的軍艦,也可以認為是世界上第一艘驅逐艦

日本

日本也曾經裝備過一些魚雷炮艇,如千島(未實際服役即失事沉沒)、龍田等。日本海軍主要將龍田號作為通報艦而使用。其後日本又陸續裝備了一批通報艦,不過噸位較大,都超過了1000噸,已經可以算作魚雷巡洋艦。

隨着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通報艦這一艦種原有的傳遞信息的職能逐漸失去了意義。1912年8月28日,日本海軍將這一分類作廢,原有的通報艦均改列入一等炮艦,負責巡邏、護航、測量等輔助任務。

烏拉圭

烏拉圭海軍向德國訂購的烏拉圭號是比較晚建成的魚雷炮艇,其1910年服役,直到1951年方才退役。

視頻

魚雷炮艦 相關視頻

軍武次位面:英國還研製了專門對付魚雷艇的驅逐艦!
李鴻章是北洋大臣,那南洋大臣是誰?一點都不比李鴻章差!

參考文獻

  1. 命運多舛的清末海龍級魚雷艇驅逐艦 ,個人圖書館,2014-02-27
  2. 民國海軍艦艇介紹-飛霆號 ,嗶哩嗶哩,202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