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大学堂
香港大学大学堂(英语:University Hall)为香港大学传统住宿舍堂之一,舍堂颜色为绿色、黑色及银色。建筑物外部本身亦是香港法定古迹。大学堂位于薄扶林道144号,毗邻薄扶林水塘。
目录
说明
该建筑物本来是苏格兰商人德格拉斯·立毕(Douglas Lapraik)于1861年建成,并将之命名为杜格拉斯堡(英语:Douglas Castle),以作为其公司总部及其寓所之用。1894年,巴黎外方传教会(Missions étrangères de Paris)购入该建筑物,并易名为拿撒勒楼(英语:The Nazareth House)。拿撒勒楼遭到大规模修葺及重建,更加建了一所印刷工场,印刷工场在其后期间内印刷了六万多本由二十八种文字编成的天主教书目流传亚洲各地,全东南亚第一本中文圣经亦出于此。香港日占时期,拿撒勒楼及伯达尼疗养院分别成为香港仔船坞工人宿舍及日本宪兵总部。教士被逐,相传底层休息室以及对出庭园更是当日拷打华人、行刑及停尸的地方。1953年,巴黎外方传教会撤离拿撒勒楼。香港大学于1954年将之购入,并于1956年正式用作男生宿舍及命名为大学堂。[1]
历史介绍
德格拉斯堡时期(1861-1894)
1842年,苏格兰人德忌利士·立毕(Douglas Lapraik)来港,先就职于钟表行,及后开设船务公司 Douglas Steamship Company。1861年,他买下位于郊区地段三十二号一幅面积9.5亩的小山丘,包括现时大学堂、西苑以及网球场一带的土地,并在1861-67年间兴建了德格拉斯堡(Douglas Castle),用以观察船队进出港口的情形。古堡建筑面积约二千馀平方呎,共有两层,位置为现时舍监居住之地方。1866年,德格拉斯回英,而城堡则由其侄儿约翰·史钊活·立毕(John Steward Lapraik)承继。1893年,约翰·史钊活·立毕死于心脏病,城堡则交予其儿子约翰·德格拉斯·立毕(John Douglas Lapraik)。[2]
拿撒勒楼时期(1894-1954)
1894年9月8日,约翰·德格拉斯·立毕把古堡售予巴黎外方传教会(法语:Missions étrangères de Paris),教士们大兴土木,不但兴建了伯大尼修院,更将古堡扩大改建,将两者合称为拿撒勒楼(英语:Nazareth House),现时大学堂之规模便源自于此。当时的新建筑有:教士房间数十、教士静室、小教堂及印刷所等。印刷所为 Father Monnier 所创建,每年印书量达六万册,包括以二十八种文字发行的圣经,远销至亚洲各地,全东南亚第一本中文圣经亦出自于此。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拿撒勒楼曾是志愿军训练的地方。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香港沦陷,拿撒勒楼被日军占领,被征用作日军宪兵总部及日本船坞(位于香港仔)的工人宿舍。众传教士被逐,只有教士主管以及印刷投工两人获留下,但印刷事务已完全停止。当时日军把全楼分为A、B及C三层,这便是现今房间编号的由来。
抗战胜利后,拿撒勒楼重归传教士手中,但建筑物已被血肉所污而蒙上阴影,印刷所亦因被白蚁所蚀而不能再用。战后中国局势动荡,加上后来中共掌权,宗教不被极权接纳,拿撒勒楼已失去其在大中华地区传教的价值,故教士们陆续撒走。与此同时,香港大学正觅地兴建学生宿舍,于是古堡便于1954年12月4日被香港大学正式买入。
大学堂时期(1954-现在)
在廖本怀、区建昌以及钟也斯格(英语:Jon Prescott)等建筑师设计和监工底下,已废置的印刷所被拆去,该空地后来成为停车场。教堂和宁修室分别改成饭堂和交谊厅,A、B 层部份空间则被改为舍监住所和员工宿舍,此外各房间亦略经修葺并添置新家俱。终于1956年初,一批原居于 Eliot Hall、Morrison Hall,以及 Lugard Hall 的同学迁入古堡,大学堂正式成立。
早期大学堂之纪律十分严格,无论迟到、离开或是是回家均需向舍监申请,而每晚用餐时均需要穿著绿袍。当时高桌晚宴规定于逢星期一晚举行,厨房制度则类似小食店之形式。早期大学堂宿生热衷于参与学生会活动,在舍堂成立的首十二年内,有八届的香港大学学生会会长由大学堂堂友担任,其他学生会属会亦可见大学堂堂友之身影,如1967年六位学系系会的主席中便有四位是大学堂堂友。时至今天,仍有不少大学堂堂友曾为或是现任港大学生会中央干事会,评议会及评议会时委会之成员。成立之初的大学堂有很多海外宿生,且擅长各类体育活动。当时大学堂以曲棍球尤其岀色,曾赢得多次 Inter-Hall Champion。至六十年代中期更进入全盛时期,并于1966及1968年赢得马来人杯(英语:Malayan Cup)。每逢赛事,堂友均会到场支持、拍 Hall Clap 为健儿打气。如夺魁首,则会做岀 War Cry,这些传统一直留传至今。
建筑
大学堂是香港仅存拥有城堡外貌的建筑之一,其外部为香港法定古迹。大学堂揉合了都铎及新哥德式建筑风格的华丽建筑,外部有设计优雅的梯级,而内部则有古色古香的饭堂及螺旋式楼梯。多套香港电影曾于该建筑物取景,包括:
年份 | 电影片名 | 导演 | 主演 |
---|---|---|---|
1981 | 追女仔 | 麦嘉 | 石天、曾志伟 |
1984 | 最佳拍档之大显神通 | 曾志伟 | 许冠杰、麦嘉 |
1985 | 法外情 | 吴思远 | 刘德华、叶德娴 |
1987 | A计划续集 | 成龙 | 成龙、张曼玉 |
1990 | 川岛芳子 | 方令正 | 梅艳芳、刘德华 |
1991 | 情圣 | 李力持 | 周星驰、毛舜筠 |
1992 | 赌城大亨之新哥传奇 | 王晶 | 刘德华、万梓良 |
1995 | 流氓医生 | 李志毅 | 梁朝伟、刘青云、钟丽缇 |
1995 | 今夜星光灿烂 | 许鞍华 | 林青霞、林子祥 |
1996 | 怪谈协会 | 马伟豪 | 袁咏仪、舒淇 |
2007 | 生日快乐 | 马楚成 | 古天乐、刘若英 |
2011 | 窃听风云2 | 麦兆辉、庄文强 | 刘青云、古天乐 |
大学堂三宝
大学堂有三项令宿生引以为傲的宝物,被称为“大学堂三宝”,他们分别是四不像、铜梯以及三嫂。[3]
四不像
四不像位于主入口石梯的两旁,共三只,两大一小,因其头和鼻似大象,身和尾似麒麟,爪似狮子,但其实与以上三种动物都大相迳庭,故称“四不像”。关于四不像亦有一则传闻,相传碰到四不像的人都会遭遇厄运,如考试不合格、重读、退学,连大学生活和人也亦会事事不顺。要解除厄运则要触碰大学堂另一门口的石狮子。
铜梯
巴黎外方传教会收购古堡时在巴黎铸造此螺旋式楼梯,全梯由巴黎经海路运抵香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铜梯被日军充公运到日本,战后应香港政府之要求重回大学堂。铜梯共五十二级,每两级为四分之一圆,全条由生铁打造。传统规定行向上层时应由男性先走,女性则后从;相反,走向下层时应由女性先走,男性从后。
三嫂(已故)
袁苏妹(1927年-2017年),广东东莞人,因丈夫排行第三,故被称为“三嫂”。自大学堂成立时(1956年)便已开始为大学堂服务,已于1998年6月底退休。她与大学堂的四不像、铜梯,并列为“U Hall 三宝”。三嫂在退休前负责清洁,但因她十分关心宿生,不时为宿生煮宵夜以及小食,包括马豆糕、红豆沙,所以宿生和旧生们都十分尊敬她。宿生一生会品尝三次三嫂特制的 Hall Blood,包括升仙、毕业、结婚。Hall Blood 象征堂友于大学生活、事业和婚姻上将会面对的甜、酸、苦、辣,亦象征三嫂对堂友的祝福。2009年,她获提名成为香港大学名誉大学院士。袁苏妹在2017年11月24日安详离世,享年90岁。港大校友 Facebook 专页公布死讯,并留言赞扬她“为港大留下了光辉传承”。
舍堂文化
大学堂为香港大学四间传统舍堂之一,其核心价值为“搏尽”、“团结”、“兄弟情”、“承担付出”,亦著重四线发展,强调堂友应于体育、文化活动、时事及社会服务有所表现。大学堂一直秉承师生共治的原则,由舍监及于周年大会选出的香港大学学生会大学堂宿生会管理。宿生会成员包括住宿堂友及非住宿堂友。
近年,大学堂的发展渐趋多元,除了参与各项联舍比赛,亦会举办或参与不同活动,包括每年将古堡布置成鬼屋的万圣节派对、时事论坛、环岛单车游、戏剧公演和火龙扎作等。
体育
大学堂现时营运之体育队伍分别为曲棍球队、垒球队、棍网球队、田径队、及龙舟队。排球、乒乓球、网球、羽毛球、足球及篮球等运动则以兴趣小组形式营运。
文化
大学堂参与各类的联舍文化比赛,包括戏剧、合唱团、辩论、桥牌等。除比赛外,该堂之文化辅助委员会每月均会联同薄扶林村和明爱薄扶林社区发展计划举办“薄扶林导赏团”,介绍薄扶林一带的景点和建筑(如大学堂、伯大尼修院、薄扶林村),展示该区居民的生活面貌。
时事
大学堂设有时事辅助委员会,定期举办公开时事论坛,与堂友深入讨论时政,亦有进行政治研究。
社会服务
大学堂之社会服务辅助委员会定期安排及策划义工服务,如探访老人院、失明人士、以及板间房户,新生亦必须筹划一次义工服务(Orientation project,简称 O-project),让新生参与社会服务及学习筹划活动的技巧。
其他
大学堂鼓励堂友根据其兴趣成立各类兴趣小组。现时营运之兴趣小组包括乐队(Band Team)及团契(Fellowship)。
参考文献
- ↑ 古物古迹办事处 - 香港大学大学堂外部. [2007-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6-07).
- ↑ The Castle - History of University. [2016-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3).
- ↑ 港大大学堂 古堡有三宝. [2016-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