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雪风号驱逐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雪风号驱逐舰
图片来自痞客邦

雪风(ja)是大日本帝国海军驱逐舰阳炎型8号舰。战后被当作赔偿舰交给中华民国海军

概要

该舰是在众多投入到太平洋战争的大日本帝国海军(包括朝潮型驱逐舰[1] 、阳炎型驱逐舰及其改良型的夕云型驱逐舰,以及岛风共50艘新锐的舰队型驱逐舰)之中,唯一1艘从战前即已成军并残存至终战的甲型驱逐舰(乙型驱逐舰则有响、潮2艘)。由于日本海军的驱逐舰经常投入激战区,损耗率极高,而“雪风”不但参与过16次以上的作战并取得战果,且近乎丝毫无损的状态存留至战争结束,拥有著“不死鸟”“奇迹的驱逐舰”等美称。

战历

“雪风”于和暦3月24日下水,并在和暦19401月20日于佐世保海军工厂竣工。开战前与“时津风”、“初风”及“天津风”组成第十六驱逐队,“雪风”为驱逐队司令舰。开战时,驱逐舰长为飞田健二郎中佐。“雪风”所属的第十六驱逐队与第二十四驱逐队共同组成第四急袭队,并以轻巡洋舰“长良”为旗舰。

开战

于1941年12月12日初次参战,并在菲律宾黎牙实备进行登陆支援。其后于12月24日参与拉莫湾的登陆支援,但被P-40的机枪扫射而令油缸受损,并且有6名人员受轻伤。12月27日,于棉兰老岛达沃接受工作舰明石”的维修。工程进行期间,重巡洋舰妙高”因B-17轰炸机空袭而受损,而“雪风”在飞田舰长的指挥下成功躲避该次轰炸。1942年1月9日,下辖于高木武雄少将指挥的东方攻略部队,并作为第二护卫队(第二水雷战队)的一员从达沃湾出击。1月11日参与万鸦老攻略作战,于基麻作为登陆作战进行支援,24日于肯达里、31日于安汶、2月20日于帝汶岛各地从事登陆作战支援。2月27日在泗水参与爪哇海战役,此次海战亦为“雪风”初次参与的海战,期间曾救助约40名盟军士兵。3月3日,于泗水北方海域取得击沉美军潜艇“白桦”号的记录。3月29日,参与新畿内亚西部方面攻略的扫荡战“N作战”,4月23日于安汶出港,4月30日回到日本本土吴港。

于6月参与中途岛海战,当时为近藤信竹中将所指挥的第二舰队攻略部队的一员。原本作为输送船团(运输船队)的护卫并预备从事防空战,但由于南云机动部队在海战中损失了全部4艘主力航空母舰(赤城加贺苍龙飞龙)而被逼撤退。在返回后,舰长改为菅间良吉中佐。7月14日,“雪风”再次被编入大规模的舰队中,并所属于第十战队。在完成飞鹰型航空母舰飞鹰”训练期间的伴随任务后,与僚舰“时津风”共同为输送船“南海丸”作护卫,并在7月26日进入拉包尔。输送任务完成后航向特鲁克岛锚地,并参加因美军登陆瓜达尔卡纳尔岛而爆发的第一次所罗门海战。返回特鲁克岛后,从事重巡洋舰最上”(于中途岛海战严重受损)回航佐世保的护卫任务。9月4日,护卫由横须贺出港的航空母舰云鹰”前往特鲁克岛。10月26日,所属于第三舰队(南云机动部队)并参与南太平洋海战,当初为旗舰航空母舰翔鹤”的直卫,在“翔鹤”中弹后改为航空母舰“瑞鹤”的护卫舰并与美军军机交战。在海战后,由于守卫“瑞鹤”在功而被山本五十六联合舰队长官授予感状。

第三次所罗门海战 11月,瓜达尔卡纳尔岛的战局对日军愈趋不利。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部决定以两艘金刚型战舰比叡雾岛)向瓜达尔卡纳尔的亨德森飞行场进行炮击。“雪风”被编入向飞行场进行炮击挺身舰队,并进入瓜达尔卡纳尔岛。美军为迎击日军,两军因而爆发第三次所罗门海战。11月12日深夜至11月13日黎明前发生第三次所罗门海战中第一次夜战,并为预计以外的夜间舰队战,过程相当混乱。根据齐藤通信士(舰桥勤务)所指出,激烈的攻击在一瞬间已完结,连鱼雷也没有发射过。该战斗中,第十六驱逐队令僚舰“天津风”严重受损。“雪风”也被友军舰艇误射而发生若干水浸。第一次夜战完结后,“雪风”与驱逐舰“照月”、“白露”、“夕暮”共同护卫不能操舵的旗舰及战舰“比叡”。早上,于“比叡”乘舰的第十一战队司令官阿部弘毅中将已移乘到“雪风”。这时,“比叡”桅杆上因仍悬挂著战舰用且很大面的中将旗而成为敌机的目标,并被近弹击中。而“雪风”因锅炉发生龟裂而发挥不到极速﹐于11月14日没有参与第二夜战,并往特鲁克岛锚地撤退。尚且,有见解指出战舰“比叡”是被“雪风”的鱼雷作击沉处分。在戦闘详报中指出美军战斗机曾作出机枪扫射及投弃数枚鱼雷的记录。

受损的“雪风”在特鲁克岛锚地接受工作舰明石”的修理后,于12月9日回到呉港。1943年1月19日﹐为航向南方的大和型战舰武藏”及轻巡洋舰“大淀”进行护卫,并于1月23日到达目的地[。“雪风”与第十驱逐队共同被编入南东方面部队、后来被编入外洋部队(第八舰队),并前往拉包尔。

第十六驱逐队

1943年2月1日期间参与达3次的瓜达尔卡纳尔岛撤退作战,并取得大成功。第一次作战中驱逐舰“巻云”沉没、“巻风”严重损毁。第二次作战中驱逐舰“舞风”严重损毁、“江风”及“黒潮”亦有所损伤。第三次作战中驱逐舰“矶风”严重损毁。在毎次的艰巨的任务中均有驱逐舰受到损伤,只有“雪风”仍然丝毫无损。其后从事对莱城输送部队护卫任务,3月3日发生俾斯麦海海战,合共7只的输送船团在美军及澳军的反跳爆撃空袭下被全灭,并有3,000人战死。包含“雪风”在进行护卫的8艘驱逐舰,有4艘(白雪、荒潮、朝潮、时津风)被击沉。由开战开始到第十六驱逐队时期共同行动的僚舰及姊妹舰“时津风号驱逐舰”也在该战斗中被击沉。其后,约2个月间从事所罗门海域的输送任务。

1943年5月,美军于阿留申群岛阿图岛登陆令阿留申方面之战渐转不利,因此,“雪风”护卫航空母舰“瑞鹤”等的第一航空战队返回日本。5月7日到达东京湾,6月1日因需进行改装而进入吴港。在吴增设了25毫米枪机,以及当时最新的兵器雷达

6月16日,“雪风”编入第二舰队﹐并为第三舰队(战舰金刚榛名)、第七战队(重巡洋舰熊野铃谷)作护卫航向特鲁克岛。在6月22日到达后,航向瑙鲁岛参与输送作战,亦为前往拉包尔的重巡洋舰鸟海”从事护卫任务。6月30日,“雪风”隶属于外南洋部队,并与“谷风”、“江风”、“凉风”、“滨风”前往拉包尔。其后,来往于布因岛与拉包尔之间,7月6日至9日,在这3日内作为第八舰队旗舰。以驱逐舰作为舰队旗舰为极罕有的记录。7月12日(伊藤俊二司令官)指挥第二水雷战队,并参加补给科隆班加拉岛守备队的物资输送。7月12日夜间,美国舰队因阻止日本舰队而爆发科隆班加拉岛海海战。“雪风”的逆探在夜间战斗有效发挥效果。该战斗由旗舰“神通”严重受损(后沈没)开始,其后“雪风”与“滨风”、“清波”、“夕暮”同共发射鱼雷,令美军联合国方面有3艘轻巡严重损毁、1艘驱逐舰被击沉、2艘严重损毁,而科隆班加拉岛的登陆作战亦获得成功。有说法认为“雪风”击沉了3艘巡洋舰。

7月20日,与重巡洋舰“鸟海”、“铃谷”、“熊野”共同从事向科隆班加拉岛的输送作战,在满月的夜间受到美军军机的轰炸,驱逐舰“夕暮”、“清波”被击沉,重巡洋舰“熊野”损毁严重。雪风乘组员内,有 流言认为“夕暮”成了“雪风”的替身。7月25日,“雪风”在拉包尔出发并于4日后到达特鲁克岛。8月28日﹐为上月20日夜间空袭期间受损的重巡洋舰熊野”作返回吴时的护卫,9月2日回到日本内地。在吴时增设25毫米机枪,10月6日为航空母舰“瑞凤”作护卫,并在19日到达新加坡。11月15日至12月17日,为给粮舰“伊良湖”往来日本至特鲁克岛锚地期间的护卫。其间,第十六驱逐队的僚舰“初风”在布干维尔岛海海战中与重巡洋舰妙高”相撞,并在其后沈没。

归回吴港后,舰长由菅间良吉少佐转为寺内正道少佐。另外,第十六驱逐队司令,也从岛居大佐转为吉川文二大佐,而驱逐队司令舰亦改为“天津风”。在这期间,“雪风”第三度进行改装。拆除2号主炮(舰尾部分)并改成2座3联装九六式二十五毫米高角机枪,亦像刺猬般在舰上其他地方增设了九六式二十五毫米高角机枪(3联装、单装)﹐以图强化对空装备。在电探(雷达)方面,在前桅杆装备了对水面用的22号,而后桅杆则装上对空用13号

1944年1月10日至11日,“雪风”与“天津风”护卫包含轻型航空母舰千岁”及4艘输送船的七三一船团,由北九州门司出发航向新加坡。1月16日﹐“雪风”发现上浮的美军潜艇,接著“天津风”对美军潜竹艇进行攻击,而“雪风”则返回作船团护卫。最后,“天津风”被美军潜艇“红鳍”号的鱼雷击中,包含舰桥的前部舰身被炸断﹐残骸飘流在海上,而吉川驱逐队司令亦战死。输送船团虽然蒙受以上损失﹐但任务尚算成功,“雪风”在2月4日返回日本。之后,“雪风”护卫著航空母舰“千岁”、驱逐舰“初霜”及第一航空舰队前往塞班(2月5日~3月20日横须贺、3月29日~4月8日呉),之后亦与战舰“大和”与重巡洋舰摩耶”同行前林加锚地,与第一机动部队合流。

第十七驱逐队

第十六驱逐队在开战时共有4艘驱逐舰,但在1944年2月时“时津风”与“初风”陆续沈没,“天津风”亦因严重损毁而正在修理当中,因此在事实上只剩下“雪风”1艘。在同队解队后,于3月20日,“雪风”被编入第十战队(旗舰轻巡洋舰矢矧”)辖下的第十七驱逐队,并作为5号舰。第十七战队中有“雪风”同为阳炎型驱逐舰的“浦风”、“矶风”、“滨风”、“谷风”所构成,而由珍珠港攻击中途岛海战开始,为经常在最前线活动并经历多次战事的驱逐舰战队。在“谷风”乘组员之间开始流传“雪风将十六驱的僚舰全部吃光”的流言﹐因此周遭的气氛并不欢迎“雪风”的加入。

1944年5月,联合舰队主力进入塔威塔威锚地。第十七驱逐队于同地开始进行对潜哨戒任务。5月14日,前年由寺内舰长担任舰长职位的驱逐舰“”被美军潜艇以鱼雷击中并下沈,虽然“雪风”前往作出救援,但这时“电”已经完全沈没。5月18日,“雪风”因触礁而令螺旋桨损毁。需要横靠著战舰“大和”,并由“大和”舰上的工作班之手进行应急修理。但因不能达到全速前进的状态,在翌月的马里亚纳海战中与驱逐舰“卯月”、“响”共同参加第二补给部队并作为护卫。其后,美军潜艇于塔威塔威锚地的行动中陆续将日本的驱逐舰击沈,隶属第十七驱逐队的“谷风”就是被美军潜艇“鲻鱼”号(SS-257)的鱼雷击沈。亦为第四艘与“雪风”同队后沉没的舰只。6月19至20日发生的马里亚纳海战以日军大败告终,由“雪风”所护卫的补给船团亦受到空袭。“雪风”这时使用探照灯的强光照向美军军机机组人员,在使其目眩的奇招下击落3架敌机,但仍不能完全击退美军军机﹐6月20日,“雪风”将受到损伤的油槽船“玄洋丸”(与清洋丸)以鱼雷作击沈处分。6月26日,前往佩比达礁支援因座礁的驱逐舰“”,助其成功逃脱后,于7月3日,回到日本。

于7月在因岛船坞更换螺旋桨及再之强化对空兵装,新增了25毫米单装机枪10挺及13毫米单装机枪4挺。西村祥治少将辖下的第二战队(战舰扶桑山城)被编入栗田健男中将的第二舰队,由“雪风”“浦风”“矶风”“滨风”作护卫并于9月22至23日从日本出发,在10月4日到达林加锚地。。10月20日以后在雷伊泰湾海战隶属于第二舰队第一游击部队(通称栗田舰队)第2部队﹐并参加对第三战队(战舰金刚榛名)的直卫任务。但由于“雪风”的涡轮发电机内的齿轮出现损伤,所以使用出力较小的柴油发电机参加海战。

雷伊泰湾海战 10月22日,栗田舰队从汶莱出击。在突入雷伊泰湾后,不但被美军潜艇袭击,更在美军航空队猛攻下,旗舰“爱宕”及战舰“武藏”被击沈而蒙受重大损失。姊妹舰“滨风”亦由中弹而速度下降,因而脱离为“武藏”作护卫的第十七驱逐队。并且,“雪风”在7月时曾护卫过的战舰“山城”及“扶桑”与以下的西村舰队被全灭,而小泽机动部队的航空母舰“瑞鹤”亦被撃沈。10月25日,上午7时45分,栗田舰队与美军护卫航空母舰部队相遇。在这海战中的栗田舰队的全部将士,包括指挥官、参谋、军官,更不用说“雪风”,所有人都将美军的护卫航空母舰误认为大型的正规航空母舰。在“大和”进行舰炮攻击期间,包含了“雪风”的第十战队向10公里外的美军舰队发射了20枚以上(矢矧7枚、雪风与浦风4枚、野分不明、矶风等8枚)鱼雷作远距离攻击,当中有1枚命中目标。可是,“雪风”却报告“1艘美军正规航空母舰被击沈、1艘新型航空母舰发生大火、击伤2艘驱逐舰、主炮发射了462枚炮弹(剩馀98枚)、机枪子弹1万发、鱼雷4枚(剩馀12枚)”。其后,“雪风”航向因美军军机攻击而不能航行的重巡洋舰筑摩”作救援,但后来“大和”发出‘雪风得复归原队,筑摩的救助由野分进行’的命令。姊妹舰“野分”在救助已沈没的“筑摩”乘组员后作出退避行动,但被包括战舰“新泽西”号的美军舰队捕捉而被击沈。“野分”并没有生还者,而“筑摩”的生还者为水上侦察机搭乘员与炮塔员各1名。另一方面,“雪风”前往因鱼雷诱爆而不能航行的重巡洋舰铃谷”作救援,但在救援开始前“铃谷”发生大爆炸,而令“雪风”幸免逃于难。

雷伊泰湾海战后,日本军舰从东南亚向日本撤退。这时舰队的编成有所变更,第十战队解散,第十七驱逐队改为下辖于第二水雷战队。这时的十七驱逐队司令驱逐舰,因须为空袭的战死者举行水葬而令出港时间有所延迟,所以司令舰改回“浦风”。11月16日,战舰“大和”“长门”及“金刚”从文莱锚地出港并由“雪风”等舰只作护卫。11月21日,“金刚”与“浦风”在台湾近海被美军潜艇“海狮号潜艇 (SS-315)”号(USS Sealion,SS-315)攻击而沉没。于“浦风”的谷井保驱逐队司令官及以下全员战死。因此第十七驱逐队变成3艘。11月24日返回吴,“雪风”其后为战舰“长门”作护卫并航向横须贺港,11月25日,进入横须贺港口。但之后并没有闲著,第十七驱逐队立刻折返吴并为航空母舰“信浓”进行护卫任务。“信浓”本为大和型战舰第3号舰,后来因更改设计成为航空母舰,并为达七万吨级的大型航空母舰空母。

信浓号航空母舰 在横须贺出港后,“信浓”立即被美军“射水鱼”号(USS Archerfish, SS-311)跟踪。“雪风”开始搜索在“信浓”的雷达中发现的不明目标,并报告‘没有对友军识别作回应,干舷高,应该是渔船’作回复。这渔船正是上浮后跟踪“信浓”的“射水鱼”号。11月29日,“信浓”在潮岬近海受到“射水鱼”号的鱼雷攻击后沈没。1945年1月,第十七驱逐队协助训练特攻兵器回天。于3月19日的吴军港空袭期间,身经百战的战舰日向”与轻巡洋舰“大淀”等多数舰船开始受到损伤时,在系留到川原石海岸附近浮标后以对空炮火还击,有2架(或3架)美军军机被击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