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台北邮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台北邮局

中华民国台湾)文化资产

图片来自中华邮政全球资讯网

基本资料

等级    直辖市定古迹

别称    台北北门邮局

公告日期  1992年8月14日

登录类别  邮局

地理位置  台北市中正区忠孝西路一段114号

建成年代  大日本帝国 日治昭和5年(1930年)

台北邮局,成立于1895年,是中华邮政台湾台北市设置的特等邮局,也是中华邮政的23个责任中心局之一。[1]

地理位置

营业状况

  • 台北邮局厅舍内,有多个机构共同使用。
  • 正面一、二楼为台北北门邮局,是中华邮政最大的支局,整修中的台北重南邮局也暂时在此服务(除了邮政信箱业务是另外在台北邮局下辖的开封无人邮局办理);部分空间为国立交通大学台北校区,包含管理学院经营管理研究所、运输与物流管理学系交通运输硕士班及博士班(前身为交通运输研究所)。
  • 中华电信曾在此设有营业处,2009年已移交给交大使用。
  • 2015年1月18日,邮政博物馆台北北门分馆于台北邮局2楼开幕。

建造背景

  • 1895年3月的甲午战争末期,日本广岛县出兵攻占台湾澎湖。同月,于占领全澎湖后,日本就在该地设立军邮局,这也是日本于台湾设立的第一个邮局。
  • 20世纪初,经过短暂的乙未战争后,台湾开始进入“始政”后的日治时期。在台湾堡图中已可见共5种、92所的邮电机构:邮便电信局(52所)、邮便局(5所)、电信局(1所)、邮电出张所(10所)、邮便出张所(24所)等。当时以军政为主,并且“邮、电(电信)一家”。

兴建沿革

  • 日治时期台湾邮政三大一等局之台北邮局,设于靠近台北北门的现址。该局于1889年兴建,1892年间落成,为一木造平房。1913年,该木造邮局连同周遭台湾总督府的下辖电信官署,因火灾焚毁。同年,该局于火灾处重建邮局厅舍,不过仍为木造的临时建物。
  • 1920年末,因临时邮局不敷使用,台湾总督府决定于原址改建台北邮局。建造机关除了决定新造台北邮局采用钢骨建造外,也预定将该邮局兴建成当年全台湾面积及规模最大的邮局营业场所。
  • 1928年4月,委由台湾总督府营缮课技师栗山俊一设计建造的台北邮局厅舍动工,并于1930年4月完工。

建筑物特色

  • 1930年代落成的台北邮局为平面呈梯形的三层楼两大一小的类似“四合院”配置,为折衷主义建筑。
  • 该局主入口坐东南朝西北,此排面达21m左右。大门原本突出,有五连圆拱廊,已拆,有呼吁重建之音[2]。入口门廊突出且呈圆拱状,建物正面则配置四组双圆形古典式门柱及山墙装饰。外观上使用窗洞间内立双柱分隔窗扇且分化成两大一小的三开间正面。
  • 至于外墙,该建物除了使用洗石子之外,也符合当时现实的采用浅咖啡“防空色”的北投窑厂所产的小磁砖。这种将一小片一小片贴上去墙面的磁砖工法,在台湾亦称为“一丁挂”或“二丁挂”。
  • 在建物内部方面,台北邮局共是三层楼建筑。面积占该建物约四分之一的大厅挑高二层,收头有线脚装饰的大柱子顶住三楼地板。因为采近代折衷主义,内部构造采取简化设计取向,虽然如此,柱子与大厅天花板的古典雕刻,仍呈现极度细致优雅。
  • 由于建物老旧,不时会有磁砖剥落,台北邮局已经于2006年12月加装安全防护铁网以维行人安全,至2013年修复工程完成后撤除。

整建修复

  • 1960年代,台北邮局以邮务增加为由,将其拱型门廊拆除,并于三楼顶楼增盖第四层;虽于配色上与圆柱调配上依循旧有建筑风格,但原有风味已略遭破坏。1958年9月1日,台北邮局于博爱路侧增建的“台北邮局博爱路大楼”落成,中华民国交通部部长袁守谦为落成纪念铭板题字。
  • 因厅舍老旧,邮局营业单位自1970年代以来就想拆掉台北邮局建物。不过该建物颇具历史价值,使用单位的拆除计划始终遭台湾学者与部分民众极力反对。为此,1992年8月14日,中华民国内政部指定台北邮局为国家三级古迹,存废争议才平息。2000年代后,该经管单位也转变态度,积极整修与维持该古迹以维护台北邮局厅舍的原貌。不过烧制外墙磁砖的北投窑场已停产,该古迹的外墙剥落情形无法即时获得改善;2006年2月台北邮局古迹外墙整修案获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审查通过,经过多年推迟,2013年底完成修复。
  • 2019年,展开修复拱门的工程。[3]

外部连结

视频

20190116 台北邮局90岁!将重现历史轨迹.修复拱门

参考文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