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登泰山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登泰山記》是清代姚鼐在乾隆年間創作的泰山題材著名散文

文章描述了作者冒雪登泰山觀賞日出的經過,描寫了泰山的雄奇形勢,並考察糾正了泰山記載的錯誤,文字簡潔生動,寫景尤為出色,是桐城派[1]古文的名篇。

登泰山記

藝術特色

抓住特徵巧妙烘托。本文描寫景物很少直接寫出,而是採用側面烘托的辦法。例如寫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級七千有餘」暗暗點出,然後借山頂俯視所見「半山居霧」和在日觀亭時「足下皆雲漫」的圖景從側面加以烘托。又如寫,除「冰雪」「雪與人膝齊」等正面描寫外,又以「明燭天南」「白若」「絳皓駁色」等作側面烘托,給人以想像,又生動有趣。

語言簡潔、生動。這篇文章全文只有八九百字,卻充分表現出雪後登山的特殊情趣。比如從京師到泰安,只用「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於泰安」,簡潔生動地點出了季節、路程,並照應了第一段的古長城。又如寫登山的情形,用「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不僅簡潔,而且生動形象。最後一段介紹泰山的自然景觀最能體現這個特點,寥寥幾句,就把它的多石、多松、冰雪覆蓋的景色描寫出來了。

作者簡介

姚鼐(nài),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xuan),清代詩人,桐城人。人稱惜抱先生,官至刑部郎中、記名御史。歷主江寧、揚州等地書院,凡四十年。伯父姚范授以經文,又從劉大櫆學習古文,為「桐城派」主要作家。主張文章必須以「考據」、「詞章」為手段,以闡揚儒家的「義理」,並以陽剛、陰柔區別文章的風格。又發展劉大櫆擬古主張,提倡從模擬古文的「格律聲色」入手,進而模擬其「神理氣味」。所作多為書序、碑傳之屬,大抵以程朱理學為依歸。所著有《惜抱軒全集》,並選有《古文辭類纂》、《五七言今體詩鈔》。清乾隆28年進士[2],曾參與編修《四庫全書》。姚鼐治學以經為主,兼及子,史,詩文,作品多為詩序,碑傳之類。他的散文簡潔精練,溫潤清新,有文采,形象性強,是桐城派中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

視頻

登泰山記 相關視頻

部編版語文必修上7.31.2登泰山記
部編版語文必修上7.31.1登泰山記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