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原圖鏈接明治維新:19世紀60年代末日本在受到西方資本主義工業文明衝擊下所進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全盤西化與現代化改革運動。

明治維新(日本語:めいじいしん),是指19世紀60年代末日本在受到西方資本主義工業文明衝擊下所進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全盤西化與現代化改革運動[1]

原圖鏈接明治天皇:1868年明治天皇(めいじてんのう)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進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憲政體。

目錄

概述

 
原圖鏈接明治維新:倒幕運動。

這次改革始於1868年明治天皇(めいじてんのう)[2]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進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憲政體。經濟上推行「殖產興業」,學習歐美技術,進行工業化浪潮,並且提倡「文明開化」、社會生活歐洲化,大力發展教育等。

 
原圖鏈接明治維新:明治天皇頒布五條誓文。

這次改革使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個走上工業化道路的國家,逐漸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開端,是日本近代歷史上的重要轉折點。[3]

 
[1]明治維新:九所著名的帝國大學。

需要指出的是,日本的明治維新並不徹底,大量的封建殘餘思想得以保留。通過明治維新,日本的綜合國力迅速提高,並躋身帝國主義列強行列。日本帝國海軍、帝國大學等大量充滿軍國主義性質和國家榮譽感的社會、文化符號應運而生。日本最終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4]

 
原圖鏈接明治維新:日本人觀看火車。

歷史背景

 
原圖鏈接福澤諭吉:明治維新重要人物。

幕府統治

 
原圖鏈接明治維新

在19世紀中期的亞洲,日本處於最後一個幕府——德川幕府時代。掌握大權的德川幕府對外實行「鎖國政策」,禁止外國的傳教士、商人與平民進入日本,也不允許國外的日本人回國,甚至禁止製造適於遠洋航行的船隻。在此期間,只允許同中國朝鮮荷蘭]等國通商,而且只准在長崎一地進行。此外德川幕府亦嚴禁基督教傳播。[5]

在日本明治維新前,一些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開始出現家庭手工業或手工作坊。作坊內出現了「僱傭工人」制,資本主義的萌芽出現了。它的出現,衝擊了封建自然經濟,從根本上動搖了幕府的統治基礎。在商品經濟形態的快速擴展下,商人階層,特別是金融事業經營者的力量逐漸增強。商人們感覺到舊有制度嚴重製約着他們的發展,於是開始呼籲改革政治體制。具有資產階級色彩的大名(藩地諸侯)、武士,和要求進行制度改革的商人們組成政治性聯盟,與反對幕府的基層農民共同形成「倒幕派」的實力基礎。[6]

黑船事件

1853年,美國海軍准將馬休·佩里(MatthewCalbraithPerry)和祖·阿博特(Joel Abbot) 等率領艦隊進入江戶(今東京)岸的浦賀,把美國總統米勒德·菲爾莫爾寫給日本天皇的信交給了德川幕府,要求同日本建立外交關係和進行貿易。史稱「黑船事件」(亦稱「黑船開國」)。

1854年,日本與美國簽訂了神奈川日美親善條約》,又名《神奈川條約》,同意向美國開放除長崎外的下田箱館(函館)兩個港口,並給予美國最惠國待遇等。由於接踵而來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德川幕府再度成為日本社會討伐的目標。

日本封建陣營出現分化,中下級武士中要求改革的分子形成革新勢力,號召尊王攘夷。革新勢力的代表人物有吉田松陰高杉晉作大久保利通木戶孝允西鄉隆盛橫井小楠大村益次郎等,主要集中在長州(今山口縣)、薩摩(今鹿兒島縣)、土佐(今高知縣)、肥前(今佐賀縣長崎縣)等西南部強藩。這些藩國在歷史上與幕府矛盾較深,接受海外影響較早,輸入近代科學技術和拔擢中下級武士都比較積極。[7]

改革派的建立

幕府末期,在經濟中產生資本主義萌芽的同時,出現了所謂豪農豪商階層。下級武士中的革新勢力和出身豪農豪商的志士,聯合與幕府有矛盾的西南強藩和皇室公卿等,提出"尊王攘夷"的口號,即:尊奉天皇,趕走外國侵略者。刺殺與西方勢力勾結的幕府當權者;襲擊在日本的西方國家商人和外交官;進攻西方列強船隻等。在此期間,尊攘派對幕府尚存幻想,沒有明確提出推翻幕府統治要求,並受到幕府軍隊與西方列強的嚴厲鎮壓,最終失敗。

尊王攘夷運動失敗後,許多有識之士認識到,要想改變日本現狀,實現富國強兵,必須推翻幕府統治。於是,尊王攘夷運動演變為倒幕運動

1864年,高杉晉作起兵奪取了長州藩的政權,此後,長州在木戶孝允桂小五郎)的主持下進行改革,倒幕運動蓬勃發展。武裝倒幕的根據地又稱為西南四強藩:長州,薩摩,土佐,肥前。

倒幕運動

1863年6月,幕府被迫宣布攘夷,隨之發生了美英荷法四國軍艦炮擊下關(下關戰爭),英國艦隊進攻薩摩藩(薩英戰爭)的事件。1865年春,長州藩尊王攘夷派領袖高杉晉作提出開港討幕的戰略,決定不再提攘夷,轉向武裝倒幕,並與薩摩藩結成秘密軍事同盟。與此同時,英國也權衡利害,改變策略,援助倒幕派。幕府方面則投靠法國,於1866年7月發動第二次征討長州藩的戰爭。此時人民起義風起雲湧,沉重打擊幕府。長州藩聯合倒幕勢力英勇抗擊,同年9月迫使幕府撤軍。

1867年孝明天皇死,太子睦仁親王(即明治天皇)即位,倒幕勢力積極結盟舉兵。11月8日,天皇下達討幕密敕。9日幕府將軍德川慶喜奏請「奉還大政」。1868年(戊辰年)1月3日,天皇發布《王政復古大號令》,廢除幕府,令德川慶喜「辭官納地」。8日及10日,德川慶喜在大阪宣布「王政復古大號令」為非法。1月27日,以薩、長兩藩為主力的天皇軍5000人,在京都附近與幕府軍1.5萬人激戰(鳥羽、伏見之戰),德川慶喜敗走江戶。戊辰戰爭由此開始。

天皇軍大舉東征,迫使德川慶喜於1868年5月3日交出江戶城,至11月初平定東北地區叛亂諸藩。1869年春,天皇軍出征北海道,於6月27日攻下幕府殘餘勢力盤踞的最後據點五稜郭(在函館),戊辰戰爭結束,日本全境統一。

1877年,西南戰爭爆發,這場戰爭是倒幕運動的尾聲,也是日本資產階級革命餘波。隨着西南戰爭中薩摩軍的失敗,由天皇操縱、主導政權的封建軍國主義國家建立,標誌着日本資本主義革命的結束。

維新經過

1871年,明治政府派出以右大臣岩倉具視為首的大型使節團出訪歐美,考察資本主義國家制度。在富國強兵、殖產興業、文明開化的口號下,政府積極引進西方科學技術,以高征地稅等手段進行大規模原始積累,建立了一批以軍工、礦山、鐵路、航運為重點的國營企業。與此同時,引進繅絲、紡織等近代設備,建立示範工廠,推廣先進技術;招聘外國專家,派留學生出國,培養高級科技人才。

由於過重的財政負擔曾經引起財政危機,80年代初政府把一批國營企業和礦山廉價出售給與政府勾結因而擁有特權的資本家(即所謂政商),以優厚的保護政策鼓勵華族、地主、商人及上層士族投資經營銀行、鐵路及其他企業。80年代中期起,以紡織業為中心,開始出現產業革命的高潮。

十九世紀的日本明治維新,薩長土肥四強藩合兵。在伏見·鳥羽戰役中戰勝幕府軍,末代將軍德川慶喜被迫奉還大政於明治天皇,從此日本正式邁入資本主義社會。

明治維新剝奪了封建武士階層的特權,中上級武士因由政府贖買其土地而轉化為新的寄生階級,下級武士卻只有破產一途。1877年,西南士族在西鄉隆盛的領導下發生叛亂——西南戰爭是戊辰戰爭的餘波。

明治維新毀滅了舊的封建秩序,開創了新時代,無論在日本歷史還是世界史上都具有深遠的影響。維新主角並非四強藩藩主,而是廣大中下級武士和平民。明治維新是日本歷史上的一次政治革命,也是日本歷史的重要轉折點。它推翻德川幕府,使大政歸還天皇,在政治、經濟和社會等方面實行大改革,促進日本的現代化和西方化。明治維新的主要領導人是一些青年武士,他們以「富國強兵」為口號,企圖建立一個能同西方並駕齊驅的國家。

明治政府首先採取「奉還版籍」、「廢藩置縣」的措施,結束了日本長期以來的封建割據局面,為建立中央集權國家和發展資本主義經濟奠定了基礎。

此後,明治政府實施了富國強兵、殖產興業和文明開化三大政策。富國強兵,就是改革軍警制度,創辦軍火工業,實行徵兵制,建立新式軍隊和警察制度,它是立國之本;殖產興業,就是引進西方先進技術、設備和管理方法,大力扶植資本主義的發展;文明開化,就是學習西方文明,發展現代教育,提高國民知識水平,培養現代化人才。

主要內容

政治改革

以天皇為首的新政府,於1868年4月6日發布具有政治綱領性的《五條誓文》,6月11日公布《政體書》。9月3日天皇下詔將江戶改稱東京。10月23日改年號為明治。1869年5月9日遷都東京。並頒布一系列改革措施:

1869年6月,明治政府強制實行「版籍奉還」、「廢藩置縣」政策,將日本劃分為3府72縣,建立中央集權式的政治體制,且天皇一切權力集於一身。

社會體制方面,廢除傳統時代的「士、農、工、商」身份制度,將皇室親緣關係者改稱為「皇族」,過去的公卿諸侯等貴族改稱為「華族」,幕府的幕僚,大名的門客等改為「士族」,其他從事農工商職業和賤民一律稱為「平民」,只是實現了形式上的「四民」平等,各等級間允許相互交往,但仍存在等級之分;為減輕因「版籍奉還」而連帶的財政負擔,政府通過公債補償形式,逐步收回華族和士族的封建俸祿;此外亦頒布武士《廢刀令》,以及建立戶籍制度基礎的《戶籍法》。

文明開化

社會文化方面,提倡學習西方社會文化及習慣,翻譯西方著作。歷制上則停用陰曆,改用太陽曆計日(年號除外)。

殖產興業

引進西方近代工業技術,設立工部省管理工商業;改革土地制度,廢除原有土地政策,許可土地買賣,實施新的地稅政策;廢除各藩設立的關卡;統一貨幣,並於1882年設立日本銀行(國家的中央銀行);撤消工商業界的行會制度和壟斷組織,推動工商業的發展(殖產興業)。

大興教育

教育方面,設立文部省,頒布教育改革法令—《學制》,發展近代資產階級性質的義務教育,將全日本劃分為8個大學區,各設1所大學,下設32個中學區,各有1間中學,每1中學區下設210小學區,每一所小學區設1所小學,總計全國有8所公立大學,245所中學,53760所小學。教育機關頒布《考育敕語》,灌輸武士道、忠君愛國等思想(有人認為此舉用意在於強化最高權力集中式的社會體系,進行軍國主義思想灌輸,為日後的對外擴張鋪路)。此外亦選派留學生到英、美、法、德等先進國家留學。日本最終在國家各個中心城市建立起九所帝國大學(ていこくだいがく),作為國家的最高學術和科研機構。

軍事改革

軍事方面,改革軍隊編制,陸軍參考德國訓練,海軍參考英國海軍編制;並於1872年頒布徵兵令,凡年齡達20歲以上的成年男子一律須服兵役。一般服役3年,及預備役2年,後來一般役及預備役分別增至3年及9年,總計12年。1873年時,作戰部隊動員可達40萬人。此外明治政府亦發展國營軍事工業;到了明治時代中、後期,軍事預算急劇增加,約占政府經費的30%~45%,實行軍國主義,武士道精神。

社會司法

交通方面,改善各地交通,興建新式鐵路、公路。1872年,第一條鐵路——東京(新橋)至橫濱(櫻木町)間鐵路通車;到了1914年,日本全國鐵路總里程已經超過7000公里。

司法方面,仿效西方制度,於1882年訂立法式刑法,於1898年訂立法、德混合式民事法,於1899年訂立美式商法。

宗教方面,基於政治理由,政府大力鼓勵神道教,因為其宣揚忠於天皇的思想,對天皇統治國家有一定的幫助。同時亦容許其它宗教的存在,1873年日本取消基督徒傳教的禁令。

維新結果

「明治維新」後,日本經過20多年的發展,國力日漸強盛,先後廢除了幕府時代與西方各國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重新奪回了國家主權,最終進入了近代化。可以說,「明治維新」是日本歷史的轉折點。日本從此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並迅速成長為亞洲強國,乃至世界強國。

日本走上強國之路,同時也走向擴張之路。

歷史影響

侵略擴張

明治維新使日本迅速崛起,通過學習西方,「脫亞入歐」,改革落後的封建制度,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利用日趨強盛的國力,逐步廢除與西方列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收回國家主權,擺脫了淪為殖民地的危機,成為亞洲唯一能保持民族獨立的國家,而後隨着經濟實力的快速提升,軍事力量也快速強化,更在1895年以及1904年~1905年,分別於中日甲午戰爭日俄戰爭中擊敗昔日強盛的兩個大國—大清帝國(1636~1912)與沙皇俄國(1721~1917),因而躋身於世界資本主義列強的行列。但明治維新具有不徹底性,在各方面保留了大量舊日本時代的封建殘餘,如天皇權力過大、土地兼併依然嚴重等封建殘餘現象,與日後發生的一系列日本難以解決社會問題相互影響,使得日本走上了侵略擴張的道路。

專制主義

明治政府在政治上神化天皇的絕對權威,建立「華族」制度以維護舊藩主、公卿的特殊地位,並把維新功臣、財閥列入華族,培植特權階層;在經濟上扶植帶封建性的財閥和寄生地主;在意識形態上宣揚神道、皇道、儒學,並引進德國唯心主義哲學。1882年發布《軍人敕諭》,鼓吹武士道。1890年發布《教育敕語》,推行以效忠天皇為核心的軍國主義教育。經過明治維新,日本從幕藩領主統治的封建國家轉變為帶封建性的近代資本主義國家。與舊財閥緊密勾結的薩摩、長州等強藩出身的軍閥、官僚貴族長期把持政柄,在建立近代天皇制的過程中推行「藩閥政治」。19世紀70~80年代,日本發生了反對專制政治、爭取資產階級自由民主權利的自由民權運動。明治政府通過暴力鎮壓和政治分化瓦解了這一運動,並於1889年頒布《明治憲法》,1890年開設國會,從而確立了專制主義的君主立憲制,即日本近代天皇制。

在對外關係方面,隨着日本的國力日漸充實,不斷進行交涉,要求修改條約。從1894年開始修改條約,至1911年終於全部廢除。明治初年,日本即蓄謀向亞洲鄰國進行侵略擴張。1874年出兵侵略中國台灣。1875年武裝入侵朝鮮,次年逼迫朝鮮簽訂《江華條約》。1879年併吞琉球,改為沖繩縣。至80年代末期,以侵略中國和朝鮮為主要目標的大陸政策基本形成。自90年代中期起,不斷對外發動侵略戰爭。

(教育敕語):重國憲,遵國法,一旦有緩急,則須義勇奉公,以扶翼天壤無窮之皇運,如是,則不特為朕之忠臣良民,亦呎以彰顯爾祖先之風。

社會變化

維新初期,由於明治政府的政策,使得武士的社會地位大幅下降;而隨着俸祿漸次縮減,武士的經濟上保障也被削弱。凡此種種皆導致士族對明治政府的不滿,武力抗爭因此接二連三地發生。維新功臣西鄉隆盛以鹿兒島縣為中心,於1877年6月18日年所發動的西南戰爭,成為最後一次,也是規模最大的士族反抗戰役。戰敗之後,殘餘的士族成員轉入地下活動,與板垣退助所主導的「民選議院設立運動」結合,透過「自由民權運動」的開展形成政治上的反對勢力。1889年,《大日本帝國憲法》公布,成為亞洲第一部成文憲法;1890年,日本國會(帝國議會)正式開始運作。

至於社會、文化方面的改變,隨着留洋知識分子(伊藤博文大隈重信新渡戶稻造等)吸收並引介西方文化與典章制度進入日本,以及眾多現代化事物的引進,「文明開化」的風潮逐漸形成,對於原本傳統而保守的日本社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不只物質需求與生活習慣上出現西化的轉變,在教育系統與社會組織的廣泛推行下,思想與觀念上也逐漸有了現代化的傾向(例如守時、衛生等概念與西式禮儀);文藝上的影響也不小。

另一方面,雖然明治政府銳意改革,但整體而言較為偏重促使國家強盛的結果,也遺留了許多問題:如天皇權力過大、出身藩地的有權有勢者長期掌控國政,形成勢力龐大的「藩閥政治」體系、土地兼併依然嚴重、新興財閥壟斷市場經濟等現象。這些負面問題與日後發生並累積的一些難以解決的社會問題相互影響,最終直接或間接促使日本走上侵略擴張的道路。

歷史意義

積極影響

明治維新推動了日本社會的進步,使之擺脫了民族危機,從此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道路,成為亞洲第一強國。

歷史局限性

⒈雖然廢除領主土地所有制,承認土地私有,但隨着工業化的深入,地主所有制消極的一面逐漸顯現出來,農民生活貧困,嚴重影響了國內市場的擴大,制約了工業發展。

⒉出現了極端民族主義和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給亞洲各國帶來了深重災難。

⒊明治憲法頒布後,藩閥長期以天皇名義壟斷政權,議會形同虛設,人民沒有獲得民主權利。

⒋推行愚民政策,灌輸天皇崇拜思想,強制民眾絕對服從天皇,為天皇盡忠賣命。

5.封建殘餘制約了日本的經濟建設。

立憲的意義

使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個立憲國家,確立了日本近代天皇制政治體制。採用君主立憲制(二元制)的形式,但實際上依然實行專制主義,藩閥以天皇的名義掌握政權。

促使中國的清王朝改變政治體制,仿日本實行君主立憲制,並於1908年8月27日頒布《欽定憲法大綱》,清朝開始了「君主立憲」的道路。

爭議

關於「明治維新」作為一歷史時期的時間斷限,說法不一。狹義地說,「明治」維新從1868年10月23日(舊曆9月8日)宣布改元明治開始。但一般通常把前一年的1867年大政奉還、王政復古等許多政治變動都包含在內。其下限則也有廢藩置縣(1871年)、西南戰爭結束(1877年)、實施內閣制(1885年)、確立二元制君主立憲制(二元君主制)(1889年)等多種主張。

中日兩國改革的對比

中、日兩國面對19世紀中、後期西方列強殖民侵略的進逼,都展開了各種形式的改革,然而最終以為改革目標而獨立富強的卻是日本。若深入檢視改革歷程即可發現:中國的封建勢力為了保有既得利益,只提倡經濟和軍事等方面的改革,而極力避免觸及政治改革,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日本則是全盤西化,並且相當程度地注重典章制度與思想、觀念方面的改革。

就社會經濟層面而言,19世紀時的日本已有現代商業社會的基礎,當時的中國則仍舊欠缺。例如:日本幕府時代已有專責封地管理的「藏元」,稱為「兩替屋」的銀行業,以及其他各種現代商業元素。明治維新只不過是把各種商業元素予以結合,成為強大的力量影響全國。中國在現代商業元素方面則幾乎付之闕如,社會上的商業行為仍以農業為其根本,欠缺銀行業、保險業、會計業、法律業等現代商業體系的必要機制。要在中國推行類似明治維新的改革,容易被傳統社會排斥。

此外,日本各個階層在面對國家存亡的關鍵時刻,能夠力促團結,結合成一股影響力遠勝於傳統守舊派的強大勢力,也確立排除改革障礙的決心;加上明治維新過程中,向西方進行各方面學習(相對于洋務運動)的徹底性,並改變政治制度為君主立憲制,最終使日本得以快速崛起。中國於中日甲午戰爭失敗後所進行的戊戌變法,雖然對於制度層面的改革也開始稍有動作,但改革共識的凝聚力顯然不足,最終仍逃不過守舊派的扼殺而以失敗告終。

給中國的啟示

1.既要繼承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防止和剔除其消極落後的成分,使之與現代社會相適應,也要進一步對外開放,學習西方先進技術,有分析,有選擇,有批判的借鑑和吸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尊重文化多樣性,積極吸收世界文化的優秀成果,並在實踐中不斷創新,因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勇於創新,是我們戰勝困難和挫折的必由之路;

2.堅持改革開放,重視教育,重視人才,改革是社會發展的源動力;

3.加強民族團結,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因為只有文化上認同,才會有感情上的共鳴,才能提高民族的凝聚力 增強民族團結和促進社會安定。熱愛祖國,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責任心,源於對民族文化的認同。各族人民對民族文化的認同,能夠產生血濃於水的親情與親和力,是海內外華人互相合作、共同奮鬥,這是實現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的文化基礎;

4.改革與經濟發展不適應的體制;

5. 改革要徹底,要順應時代潮流。

不同點

日本明治維新與中國戊戌變法,為什麼一個成功、一個失敗?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可能有:

1)社會背景

①日本明治維新前,各種社會矛盾尖銳,幕府統治已成為眾矢之的。

②而中國的封建統治危機雖然十分嚴重,但由於封建統治者與帝國主義勾結,封建勢力還比較強大。

2)領導力量

①儘管日本資產階級尚不成熟,但向資產階級轉化的下級武士充當了倒幕運動的領導。他們懂得鬥爭策略,建立了軍隊和基地,分階段完成了對敵對舊勢力清掃的任務,保證了國內改革的順利進行。

②中國的維新派力量脆弱,僅把希望寄托在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身上,加之封建勢力的強大,因而改革不能成功。

3)政策措施

①日本幕府統治被推翻後,明治政府發布命令,採取了一系列除舊布新的改革措施,使日本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

②在中國戊戌變法中,儘管光緒帝也頒布了一系列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的變法詔書,但由於資產階級維新勢力並未掌握政權以及守舊勢力的強大,根本不可能實施。

4)國際環境

①日本明治維新發生在19世紀60年代,當時世界還處於自由競爭資本主義時期,日本則已經聯合世界強國,並且奪取殖民地的高潮也尚未開始。而在後期西方列強集中力量侵略中國,雖說日本已經完成明治維 新,但客觀上仍為日本的發展提供了一個較為有利的國際環境。

②而中國戊戌變法已是19世紀的90年代末,世界資本主義已經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中國成了列強瓜分的對象。這時帝國主義列強也決不願意中國成為一個獨立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國際環境對中國維新運動很不利。

5)影響

積極影響:明治維新使日本從一個閉關鎖國的封建國家,逐步轉變成資本主義國家,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命運,是日本歷史的重大轉折點。使得日本改變落後的面貌,成為亞洲第一個走上工業化道路的國家。

消極影響:但日本強大起來以後,很快就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與法西斯主義道路,成為亞洲和平的新威脅。

6)作用

1.日本迅速崛起,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

2.確立了君主立憲形式的資本主義國家體制。

3.日本成為近代亞洲唯一保持民主獨立的工業強國,擺脫了民族危機。

4.為日本成為亞洲經濟強國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 為何日本海軍能在數十年內迅速崛起? .百度[引用日期2019-04-16]
  2. 日本史皇子列傳第一 .日本史[引用日期2016-04-08
  3. 1868年1月3日 日本明治維新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2-09-15]
  4. 日本歷代天皇明細表 2017年6月9日 - 無史可考/孝安天皇獨子 8 孝元天皇 前214.02.01~前158.10.14 前273.00.00~前158.10.14 無史可考/孝靈天皇太子 9 開化天皇 前158.12.22...
  5. 竹內理三 .日本歷史辭典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8年 :222頁 .
  6. 日本明治維新如何拉開了與中國的差距 .騰訊網[引用日期2013-10-04]
  7. 閻崇年.《正說清朝十二帝》:中華書局,2006:前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