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香包绣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庆阳香包绣制,甘肃省庆阳市民间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目录
简介
按照剪纸的图样,在丝绸布料上用彩色的线绣出各种各样的图案,然后缝制成不同的造型,内芯填充上丝棉、香料,就做成一种小巧玲珑、精致漂亮的刺绣品。这种刺绣品叫做香包,又叫荷包,庆阳民间称作耍活子,作为庆阳地区端午节古老的民俗物品,寄托了地方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庆阳香包是立体造型和平面刺绣兼容的纯手工艺制品,构型简单质朴,按制作技艺分有"绌绌"类、线盘类、立体刺绣类、平面刺绣类四大类型。[1]
2006年5月20日,庆阳香包绣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Ⅶ-26。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庆阳香包绣制 | 遗产类别民间美术 |
批准时间2006年5月20日 | 遗产编号Ⅶ-26 |
非遗级别国家级 | 申报地区甘肃省庆阳市 |
目录
1历史渊源;2文化特征;3制作工序;4传承保护;5社会影响
历史渊源
香包,古名香囊,又叫荷包,庆阳当地俗称
"绌绌"、"绌儿"、"耍活"。庆阳地方民间一直沿袭着巧女娴妇制做香包比手工,端午节赠送、佩戴香包祛邪纳福的传统习惯。[2]
庆阳香包刺绣广泛分布于庆阳8县(区),渊源可追溯到黄帝时期的卫生风习"薰蒸法"和新石期时代的衣饰文明和稚拙工艺。其工艺成熟于舜命禹制作衮服十二章的"衣绘而裳绣"时期,明清时期最为丰富,民国至解放后的60年代普及全市。
庆阳香包刺绣工艺是遗风千古的针工造型艺术,是立体造型艺术和平面刺绣相兼融的一种纯手工工艺,立体造型技艺和技能主要有三个类别:一是绌绌类。二是线盘类。三是立体类,分单面挂件、佩件、双面挂佩件、立体挂件和摆件。
庆阳香包(绌绌)构型简单质朴,但不失美观和多样;刺绣粗拙敦厚,有浮雕和蛮荒韵味,给人以原始生命的状美感。造型五花八门,千姿百态,既是庆阳妇女世世代代对原始、传统手工技能的承袭,又是个人技能和智慧的再现。多以人类童年时期的多神崇拜和原始图腾为主题,以远古历史纹饰为主要内容,以装饰功用为目的,兼以观赏和佩戴,式样以香包为主,有挂片、衣袖、桌裙、褂子、枕顶等多种类型。
据史书记载,香包,又称荷包,亦称香囊、佩帏、容臭,庆阳俗称"绌绌"或"耍活"。庆阳地区有端午节制作佩带"绌绌"("绌"原指原始骨针的一种缝制方法,后借称用布缝制、袋口能松能紧的包袋)的习俗。其起始时间尚不可考,据说形成于公元前两千三百多年,《黄帝内经》的作者歧伯曾携一药袋防疫驱瘟、禁蛇毒,开创"薰蒸法"。因歧伯生于庆阳,故此法在当地渐成习俗,流传不断。草药被称为"香草",因而药袋便称为"香包"或"绌绌"。
中华医学最早的经典之作《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香包的记载。
战国时期,屈原《离骚》中有"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江离、辟芷、秋兰均为香草。纫,乃连缀之意。佩即佩帏,在这里既指香包,也含佩带之意。全句的意思是把装满香草的佩帏带在身上。这说明香包早在屈子所处的战国时代已是一种饰物了。汉代《礼记》有云:"男女未冠笄者……衿缨皆陪容臭"。容臭即香包,说明汉代未成年的男女都是佩戴香包的。
到了唐宋时期,香囊逐渐成为仕女、美人的专用品。而男官吏们则开始佩戴荷包了。有的官吏上朝时干脆把荷包缀于朝服之上。当然,那时的荷包与香包不完全一样,香包里主要装的是香草,而荷包主要是"盛手巾细物"的。这与2003年时庆阳市华池县双塔寺出土的手包型"千岁香包"比较吻合。
至明清两代,庆阳香包十分兴盛,成为人们佩戴或馈赠的佳品。至清代,香囊已成为爱情的信物了。
而历史演化到近代,香包则多半用于地方民间端午节的赠品,主要功能是求吉祈福,驱恶避邪的。
民国至解放后的60年代,庆阳香包的绣制普及到家家户户,庆阳女孩儿多"七岁八岁学针线"。
文化特征
庆阳香包以其古拙质朴、富有原始文化遗存和手法奇特而区别于国内其他香包,其显著特点有:
原始生态文化味浓
庆阳位于黄河流域,是华夏民族最早繁衍生息的地方,远古文化积淀深厚,很少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地方民间工艺刺绣中,大量蕴藏着人类童年期的多神崇拜和以"龙蛇虎鹿"等为图腾的原始文化痕迹,很多香包中渗透着巫神文化和古代阴阳平衡的哲学观念。如用绿布卷成盘蛇,再扎上几个梅花,便是龙的化身。它是龙蛇崇拜和以龙蛇为图腾的原生态文化在地方民间刺绣中的遗存。
表现手法奇异多样
庆阳香包刺绣手法多变,不讲透视,不求比例;不讲形象,只求神似;夸张变形,突出头身。各种动物香包,或大头小身、有头无尾,或有头无足、有头有身无腿,或身长蹄短,以爪代腿等。如肩头狮虎,一般头比身大,有爪无腿,既不是真实形象,又不合形体比例,完全由刺绣艺人随艺术思考刺就。庆阳妇女对生活、对环境,观察相当熟稔。她们把身边最常见的、最丰富的素材,比如花卉树木、虫鱼鸟兽、日月风云,比如楼台亭榭、几何图案,以及人物,都作为自己绣制的范畴。通过一针一线一把剪刀,活灵活现的龙、凤、金鱼、胖娃娃、小老虎、狮子、老鼠、蛇、青蛙、螃蟹等常见的图案,就飘摇在我们无比温馨的世界里了。
托物言志,祛邪祈福
是庆阳民俗文化的永久主题。以比喻象征的手法,托物言志则是庆阳香包的主要表现手法。比如借老虎狮子的勇猛威武,祛除邪恶之气,保护自身安全;借鱼儿钻莲喻男女爱情;借葫芦、石榴多籽,盼望多子多福;借大枣、花生、桂圆、莲子之名,取其谐音,寓早(枣)生贵(桂)子之义。
审美观点独特
它不从物质生活着眼,而从意念出发,采用意象手法夸张造型,幻化姿态,多变视点,随意创作,与专业美术有天壤之别。很多专业美术家认为无法理喻的东西,在庆阳民间艺术家眼中是合情合理的。比如香包"猫吃老鼠",在猫肚上绣几个小老鼠,在他们意念中,猫吃掉老鼠后,老鼠还活在猫肚里。香包"两面人"头上前后都长鼻子、眼睛、嘴。这是他们对人体五官功能的一种理想化的想象。
庆阳香包大体有五种类型:
头戴型主要供孩子们头上佩戴,常用彩色布和彩线做成虎头、猫头、兔头及各种动物头型帽,端午节戴上以祛邪护身。
肩卧型一般以猛虎雄狮为图样,绣成头大身小、有爪无腿的老虎、狮子,缝在孩子们肩上,以祛邪恶。
胸挂型样式繁多,内容庞杂。一般用双股彩线把香包连起来,挂在胸前衣扣上,少则一两个,多则八九个,内容常为吉祥如意的动植物,表达妇女们盼福求安,五谷丰登的心愿。
背负型主要为"五毒背心"。刺绣具有毒汁的蛇、蝎、蜥蜴、蜘蛛、蜈蚣五种小动物的图样,缝在孩子们上衣的衣背上。这些小动物本是有毒的,端午这天却要穿在身上,表达了古人"以毒攻毒"的哲学观念和护身心愿。
脚蹬型多为飞禽走兽头型的图样,如虎头鞋、猫头鞋、蝴蝶鞋等,这种香包左右鞋双双对称,古以左为阳右为阴,寓古哲学阴阳平衡之理,取避邪护身、成双成对、并蹄腾飞之义。
传统庆阳香包图样大致分为:
天地阴阳图样---日为阳、月为阴,上为阳、下为阴,男为阳、女为阴。如古代官服上绣海水朝阳图案,象征百姓企盼国君清明,官员清廉。富贵吉祥图---一生吉祥富贵是人们朴素的愿望。如香包中的大吉图,只绣一只大公鸡,寓意大吉,还有香包由四个在心形状的包上面绣上四季花,中间一个贯钱,寓四季发财之意。多福多寿图样。如"福禄寿"香包,绣蝙蝠代表福、鹿寓意禄、再绣寿字,象征富贵长寿之意。又如庆阳香包中,绣一龟上站一只羊或一龟上站一匹马,名曰"羊千岁"、"马千岁",既有富贵之意,又有长寿之意。
爱情繁衍图样---"鱼儿钻莲"、"凤凰戏牡丹"等香包中龙凤、牡丹、莲花、鱼儿等寓意爱情。绣一只喜鹊站梅花枝头,象征喜上眉梢。又如香包"老鼠啃葡萄"等中绣鼠、葡萄、葫芦都寓意多子。
庆阳香包的用料简单,一布一针一线加一珠而已。布料多用丝绸或彩布,线絮全为五颜六色的彩线。
香包不仅具有外表的美,还有其内在的香。根据不同的装饰需要,香包里装填的香料亦不同,香型有具有催眠作用的幽香、令人心旷神怡的清香、沁人心脾的玫瑰香等。不同香型的香包可以做成香包枕头、汽车挂件,及各种式样的情人信物等。
制作工序
庆阳香包是一种立体造型和平面刺绣兼容的纯手工艺制品,构型简单质朴,按制作技艺分有"绌绌"类、线盘类、立体刺绣类、平面刺绣类四大类型。
"绌绌"又名藏针绣,其特点是把针线藏起来,以造型状物、形神兼备而不见针线为佳境,其工艺流程包括创意、选料、剪裁、状物等环节。
线盘类香包是用各色线条盘成五角菱形的"粽子",其技艺包括折壳子、配色线、盘线成型、成果(即将线盘成品连缀,吊上彩穗)等,如此制成的香包可以随身佩戴,可以挂在门庭,也可以馈赠他人,以寓示祥和平安。
立体刺绣类香包内容庞杂,形式繁多,有单面挂、佩件,双面挂、佩件,立体挂件和摆件等近四百种样式,其制作过程分构图、刺绣、彩染、缝合、成果等环节,有过样子、打样子、扩背子、上样子、绣花、状物、成果、打扮等工艺步骤,制品讲究神似而不求形似。
平面刺绣类香包风格敦厚凝重,厚实中流露出隽永,其制作有破线绣、合线绣、掇绣及齐针、辫针、缉针、掺针、抢针、挽针、盘金、点金、圈金等方法。
传承保护
传承意义
综观庆阳香包,传统色彩浓重,工艺精湛,立体感强,动静互补,民俗意识深厚,均有其美好的象征性,是地方传统艺术瑰宝。作为端午节的地方民间传统饰物,庆阳香包寄托着人们心灵深处的美好诉求,渗透着"祈福避邪"的象征意义,件件都被赋予展现生命、活力,表达思想、信仰,揭示人性、欲望的地方民俗文化内涵,充分反映了地方劳动人民纯朴、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蕴含着华夏古老文明博大、雄奇、阳刚的民族魂魄。
庆阳香包之所以有如此久远的历史,主要因为庆阳有着浓郁的农耕文化习俗。农耕文化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男耕女织。在生产力较为发展的前提下,女人们除完成织布缝衣外,还做一些工艺品、礼品用来点缀生活,联络感情,香包也就由此而生并广为流传。这些香包给人以原始生命的壮美感,包含和浸透着古代哲学的神秘色彩,内容无所不包,多以人类童年期的多种崇拜和原始图腾为主题。
庆阳香包是一门传统工艺,主要的传承人有李秀娥、贺梅英等。庆阳香包绣制面临着手工产品被现代复制品取代的局面,刺绣工艺渐已失传,具备民俗文化知识的极少数工作者多半退休,研究人才奇缺,后继乏人,亟待抢救、保护。
寓意内涵
在庆阳,华池县双塔寺出土的"千岁香包",选用变形的梅花、荷花及缠枝花为刺绣纹饰图案,是按照佛教净土的教义设计的,其寓意是把这件小香包看作"西方净土",因为变形梅花从唐代起就作为佛胸前的吉祥标志。从庆阳民间现存清代以来的香包看,大多数以花卉和动物为主图,以隐喻象征等手法表达各种情感寄托和美好向往。比方,用双鱼、双蝶、蛟龙等象征两性相爱、交合、生育;用莲花、荷花、牡丹、梅花等喻意女性;用登梅的喜鹊、采花的蜜蜂隐喻男性;松鹤象征长寿、石榴象征多子;而利用汉字的谐音做比喻者更是随处可见:送给新婚夫妇的"早生贵子"(枣儿、花生、桂圆、莲子组合图案);送给长寿老人的"耄耋童趣"(以猫和蝴蝶戏牡丹组合图案,喻意老年生活非常有情趣);送给小孩的"福寿娃娃"(以憨态十足的娃娃为主体,周围环绕蝙蝠、桃子组图,寓意此子今生多福多寿)……
传统的鬼神妖魔观念,使人们认为要使孩子平安成长,无灾无难,就得靠神灵或吉祥物避邪驱鬼,消灾护身。庆阳虎、狮图案的单体香包和五毒簸箕、五毒帽等群体香包,都属于这一类。除此而外还有鸡,鸡鸣天亮,古人因此便把鸡与鬼魅的消失联系起来,认为鬼魅是怕鸡的,鸡能避邪驱鬼。此外蒜头香包(蒜骨朵)亦是避邪的象征。在葫芦香包里面缝入葫芦籽,也被认为是法力无边的护耳之宝。
每种香包都是有讲究的,五毒香包是庆阳最具特色的香包之一。它渗透着袪病趋吉、祈福避邪的象征意义,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理想和追求。"五毒"是几种动物,不同地区的定义略有不同,但基本上都是一些形象丑恶,令人厌恶与恐惧的动物,如螃蟹、蟾蜍、毒蛇、蜘蛛、蝎子、蜥蜴、蜈蚣、壁虎等。"五毒"题材中经常出现的动物在远古社会都是被人们认为对生存构成威胁的危险动物。远古条件下人们对各种毒虫心生敬畏,所以赋予其某种神性或魔性。庆阳独具特色的"五毒"香包也借用了这种以毒攻毒、以保平安、除百病、遇难呈祥、护佑健康的思想。它是人类生命的艺术和审美的升华,是民族最为原始的生命精神与信仰内涵长期积淀于地方民间的艺术观念。
百家衣是向各家取一点布头缝制成的,每一个布片都是八卦变形的八角花,一共八个,代表八八六十四卦,小孩子生下来八字缺什么,穿上就能补上。
还有一种叫"细水长流"的香包,里面是竹子,外面用丝线缠起来。多是婆婆送给儿媳妇,意思是过日子要节俭,要细水长流。结婚时用的香包也有讲究,男的叫 "四灵喜庆锁",女的叫"甜蜜锁",有七颗用红线穿的珠子,代表七月七月老穿红线,成亲时交换,如同西方婚礼中的交换戒指。
药用价值
地处陇东黄土高原的庆阳,是华夏始祖轩辕黄帝活动的摇篮和周人的发祥地,也是祖国中医药学文化创始人岐伯的故乡。
庆阳香包其历史悠久,地方民间文化艺术沉淀十分丰厚,与岐黄医学一脉相承的香包便是这种地方民间艺术之花中的一朵奇葩,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更有防病治病的特殊功效,千百年来曾为人类的繁衍生息做出过一定的贡献。兹就其医用价值探讨如下。
庆阳香包,种类齐全,名目繁多。其中形式各异的香包、耳枕、兜肚对健身防病功不可没。
香包多选用苍术、雄黄、藿香、佩兰、薄荷、白芷、桂枝、良姜、冰片、防风等芳香辟秽解表药,以防治上感、流感、鼻炎、汗臭、皮肤湿疹及时行传染病。
至于耳枕,是指在枕头中间挖去一块,空间大小恰巧可保护耳朵不受压而得名。注重清热解毒、清肝明目,多用菊花、钩藤、蚕砂、薄荷、石菖蒲、艾叶、灯芯、辛荑、防风、金银花等,用来防治失眠、头昏痛、高血压、颈椎病、头面五官诸疾及小儿夜啼等。若在其中再装入菊花、灯芯等药物,既清脑健体,又赏心悦目。
兜肚则以吴萸、丁香、艾叶、茴香、砂仁、山柰、甘松、肉桂、苍术、良姜等温阳散寒药为主,既可防治腹胀、腹痛、腹泻,又能增进食欲,增强免疫。医学研究表明,芳香走窜药成分多为挥发油,含有酮、酚、醛、醇等物质,能促进血液循环和腺体分泌。
佩带香囊和使用药枕均可使药物浓郁的香气经口、鼻闻吸,通过对大脑的嗅神经产生良好的香味刺激及对局部俞穴产生缓慢刺激,促进机体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增高,增强人体防御能力,借以达到防病保健的目的。研究表明,其中一些中药成分不仅能作用于皮肤感觉神经末梢,还能反射性地引起深部血管扩张,认为这可能是其"宣痹通络、活血止痛"的机理之一。苏州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用山柰、雄黄、良姜、冰片、桂枝、佩兰等制成香囊,给小儿佩带能提高机体免疫球蛋白SIgA的含量,并有杀菌和抗病毒作用。安徽蚌埠市中医门诊部用良姜、川椒、苍术、荜澄茄等药物作香囊,治疗小儿厌食症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兜肚法作用部位主要在脐部。脐,位于大腹中央,且居一身之中,穴名神厥,属任脉,任督二脉互为表里共理人体诸经百脉。脐部与经络的特殊关系为兜肚防病治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源于《黄帝内经》的祖国中医药学,便十分重视防治结合。《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就有"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记载;《素问·刺法论》中亦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说。唐代名医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九》中载有"赤散辟温疫之伤寒热病方:藜芦、踯躅花、附子、桂心、珍珠、细辛、干姜、牡丹皮、皂荚九味末之,分一方寸匕,置绎囊中带之"。充分说明佩带香囊可避瘟防疫。另据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五》载,"儿皆须著帽,项衣取燥,菊花为枕枕之"。至今沿用。陇东及间亦有用荞壳、绿豆衣、蚕砂等为枕,使儿枕之,皆取其清利头目之义。否则则正如宋代陈文中《小儿病源方论》所说的"头为诸阳之会,诸阳所腠也。头脑为髓之海,若热则髓溢汗泄,或颈颅肿起,或头缝开解,或头疮目疾"。此外,《备急千金要方·卷六》中还有两个用药枕治病的方子。"治目痛不得睡方,蒸大豆袋盛枕之";"治蚰蜒入耳方,炒胡麻捣之,以袋盛,倾耳枕之,即出"。兜肚亦可治病,清代外治专家吴师机《理瀹骈文》中就有"治痞积……用大附子、小茴香、公丁香、母丁香、木香、升麻、五味子、甘遂、沉香、麝香,揉艾缝兜肚,缚丹田穴"的记载。
以上将药物研末袋装,采用佩带、枕头、兜肚的治疗方法,统称为中医的药袋疗法,属中医服饰疗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儿科尤为适用。
枕头法、兜肚法更适用于老年人。作为华夏文化发祥地之一的庆阳,每年端午节早晨,家家的大人们都要给孩子佩带上精心绣制的香囊,有肩上扎的、胸前吊的、背上背的、腋下挂的,袖子上缝的,浑身上下都缀满了香包。还有给老年人送长寿枕、耳枕、兜肚等习俗。中医理论认为,小儿肌肤娇嫩,脏气清灵,药物容易透达,只要使用得当,就能取得随拨随应,药轻效捷的效果。且小儿神识未开,服药困难,惧怕打针,使用香包防病保健,方法简便。
老年人则由于机体气血脾胃相对虚弱,头痛、失眠、眩晕、腹胀、腹痛、腹泻等症常易发生,使用药枕、耳枕能清利头目,穿带兜肚更能温中散寒、健脾益胃。这充分说明庆阳民间头要凉,背、腹、足要暖的传统摄生方法是有科学道理的,同时也体现了尊老爱幼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传承现状
20世纪60年代,庆阳香包开始走向沉寂。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中国专家张道一、冯真、曹振峰、靳之林、杨先让及法国友人吉莱姆考察推介,香包刺绣再度兴旺,率先走向市场,走出中国国门。
传承人物
贺梅英,女,汉族,1934年生,甘肃庆阳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庆阳香包绣制代表性传承人。
保护措施
2001年,文物工作者在华池县双塔寺塔体内发现了一个保存完好的金代香包。这个香包通体由黄褐色织绵缝制,呈一边平直的椭圆型,玛瑙宝石带链,周边采用传统锁边工艺,附加十字针黄白丝线装饰边缘,底部有写意式的凤爪纹饰。主体为海棠花,是用彩色丝线绣成的。花叶造型从色彩到形态层次分明,富于变化。虽年代久远,仍艳丽如新。因双塔寺建造于金大定10年(1171年),距今830 多年,香包至少与双塔同庚,故称"千岁香包"。它的出土发现,是对庆阳香包古老文化传承最直接的见证,同时证明了庆阳香包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千岁香包"是当时作为教徒心中的珍宝献给佛祖的,后人有诗赞曰:"千岁香囊藏佛塔,万针刺就海棠花,巧手绣出花藏界,诚心献给净土刹。""千岁香包"因其工艺精湛,闻名遐迩,被民俗专家们盛赞为"中国最好的香包"。[3]
2002年,庆阳市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香包刺绣之乡"。
社会影响
2002至2014年,连续十二届香包民俗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推动庆阳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许多方面的积极成果。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效果是逐渐明晰起来和被更多的干部群众所认识所理解的。
2016年6月6日,由庆阳市委、庆阳市政府主办,庆阳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西峰区政府联合承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庆阳端午香包民俗文化节在天富亿生态民俗村隆重开幕。
2017年5月27日,第十五届庆阳端午香包民俗文化节在甘肃庆阳市天富亿民俗文化村开幕。在庆阳,香包被称为"绌绌"或"耍活",风格粗犷夸张,呈现出典型的民间刺绣艺术风格。
2018年6月15日,第十六届庆阳端午香包民俗文化节在西峰区天富亿民俗文化村开幕。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