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大鼻龙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鼻龙科
图片来自alchetron

大鼻龙科(Captorhinidae)又译狭鼻龙科,别名杯龙类,是最早、最原始的爬行动物之一。其种类的体长从10几厘米到超过2米。

叙述

大鼻龙科是一群小型、类似蜥蜴的爬行动物,存活在晚石炭纪二叠纪

与它们的近亲原古蜥科相比,大鼻龙科的头颅骨还强壮,而牙齿更能处理较硬的植物。大鼻龙科的头骨宽广、粗壮、略呈三角形。前上颌骨往下弯。早期种类只有单排端生齿,而较衍化的物种(例如大鼻龙Moradisaurus)具有多排齿和槽生齿。

大鼻龙科的身体骨骼,仍非常类似早期爬行形类(Reptiliomorph)。在20世纪早期的传统分类法,西蒙螈形类阔齿龙形类、以及大鼻龙类,常被认为是最早期的爬行动物,都归类于杯龙目(Cotylosauria)。西蒙螈形类、阔齿龙形类目前都属于爬行形类的早期演化支[1]

大鼻龙科的尾椎具有特殊裂纹,因此可能有逃生用的断尾技能,不过并没有表示其断尾之后具有弹跳动力;以及再生新尾巴的证据。

发现与研究历史

早期研究认为Concordia是最原始的大鼻龙类动物。在2006年,一份早期爬行动物种系发生学研究发现图林根窗龙是大鼻龙科的姐妹分类单元。因此图林根窗龙是已知最基础、最原始的大鼻龙类。之后其他研究也得出类似结果。Concordia是唯一生存于石炭纪晚期的大鼻龙类,仍是生存时代最早的大鼻龙类。

大鼻龙科之内有Moradisaurinae亚科。在1982年,A. D. Ricqlès、P. Taquet建立Moradisaurinae亚科,属于大鼻龙科。Moradisaurinae亚科的定义是:大鼻龙类之内,亲缘关系接近Moradisaurus,而离大鼻龙较远的所有物种。Moradisaurinae亚科的化石发现于中国摩洛哥尼日俄罗斯美国德州奥克拉荷马州。Moradisaurinae亚科被认为是植食性动物,或以昆虫为食。

在20世纪早期,大鼻龙类曾被认为是现代乌龟的祖先。发现于南非正南龟,生存于二叠纪中期,被长期被认为是杯龙目、现代乌龟之间的演化遗失连结近年研究发现,正南龟其实是副爬行动物,不属于龟鳖目,也不属于大鼻龙科[2]

Labidosaurus hamatus的下颌化石上,找到了已知最古老的蛀牙纪录。

参考文献

  1. Goodrich, E.S.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Reptilia.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1916, 89B: 261–276. doi:10.1098/rspb.1916.0012. 
  2. Facts About Turtles: Eunotosaurus And Turtle Evolution. All-About-Reptiles.com. [1 August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