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華民國外交危機
2017年中華民國外交危機 |
---|
|
2017年中華民國外交危機是指中華民國與巴拿馬斷交,以及中華民國駐巴林、厄瓜多、奈及利亞、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非邦交國的代表機構名稱中,原本所使用的中華民國或台灣,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向這些國家以「一個中國」原則的施壓下,被迫更改為台北的事件。
截至2017年12月,中華民國的邦交國有20國。駐非邦交國代表機構使用中華民國國號的有:斐濟、約旦、巴布亞紐幾內亞;非邦交國駐臺灣代表機構使用駐「華」名稱的有:奈及利亞、阿曼。使用「台灣」或「台」名稱的則有:芬蘭、法國、德國[1]、日本、巴布亞紐幾內亞、英國、美國。
目錄
邦交國斷交
巴拿馬
原本設立:中華民國駐巴拿馬共和國大使館
2017年6月12日晚間8時(巴拿馬時間),巴拿馬總統瓦雷拉透過國家電視台宣布,[2]巴拿馬將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並依「一個中國」原則終止與「臺灣 」之間的關係。
13日上午10時(台灣時間),即瓦雷拉宣佈的一小時後,中華民國外交部部長李大維宣佈終止與巴拿馬長達106年的外交關係。[3]15日,駐巴拿馬大使館舉行降旗儀式。
斷交後,巴拿馬外交部次長路易斯·因卡皮耶(Luis Miguel Hincapie)提出巴拿馬和台灣能互相設立商務辦事處,維繫雙邊貿易關係。[4]中華民國外交部拉美司長周麟則表示,巴拿馬多年來一直強調,推行外交是獨立自主的外交,「當巴拿馬哪天推動獨立自主外交,就是我們跟巴拿馬重新建立實質關係的時候!」[5]
2018年9月7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發布聲明,國務院已召回美國駐巴拿馬大使列表、美國駐薩爾瓦多大使列表,商討該國與台灣斷交的決定。[6][7]
2019年11月,《巴拿馬美洲報》報導巴拿馬前總統瓦雷拉與該國海事管理局主任巴拉卡(Jorge Barakat)對話內容提到瓦雷拉曾收受來自北京方面1億4,300萬美元(約新台幣43億6,400萬元)的「援助款項」與台灣斷交。[8]
代表機構更名
巴林
原本名稱:臺灣駐巴林王國商務代表團。
2017年7月12日,更名為駐巴林臺北貿易辦事處。中華民國外交部指出巴林對「一個中國」原則表態,嚴重違反其自身承諾,並在中國大陸的壓力下,堅持駐團須限期更名改掉台灣的名稱,外交部表示不滿與深切遺憾(台灣駐巴林王國商務代表團的名稱是2004年經巴林政府書面同意)。
厄瓜多
原本名稱:中華民國駐厄瓜多商務處。
2017年6月27日,中華民國外交部表示受厄瓜多政府片面要求,已更名為臺北駐厄瓜多商務處。外交部對此深感遺憾,並由商務處表達政府嚴正抗議。
奈及利亞
原本名稱:中華民國駐奈及利亞聯邦共和國商務代表團。
2017年1月11日,奈及利亞政府發表聲明,基於「一個中國」原則,不再承認臺灣是一個國家並終止外交關係,還要求中華民國代表團從首都阿布加遷往第1大城拉哥斯以及可能摘牌更名的處境。但奈及利亞總統府後來發布聲明澄清,表示有關奈及利亞與台灣中止外交關係的訊息並不正確,雙方關係是貿易代表處層級。聲明內容並未提及要求台灣遷館等情形。
2017年3月31日,奈及利亞政府向中華民國代表施壓,限期一周內離開首都,否則將不保證其安全。代表趙家寶被召回,且自4月6日起,駐奈及利亞代表團暫停運作,改由駐南非共和國台北聯絡代表處暫代。6月14日,中華民國外交部表示,已召見奈及利亞駐台代理代表嚴正抗議,將視後續狀況,對其駐台辦事處(奈及利亞駐華商務辦事處)採取對等措施。30日,奈及利亞政府派遣25名武警,封鎖中華民國代表團,並強制驅離駐代表團人員。中華民國外交部對於奈及利亞政府強制封鎖代表團表達嚴正抗議,並呼籲奈及利亞政府停止採取極端做法,立刻撤離武警,改以理性對話方式處理。
7月4日,中華民國外交部決定將代表團從首都阿布加遷至舊都拉哥斯,預計三個月內完成遷址作業,但奈及利亞武警封鎖代表團阻礙遷址作業,中華民國外交部與奈及利亞政府交涉,希望武警儘速撤離,讓駐館人員繼續搬遷事宜。[9]9月7日,中華民國外交部表示奈及利亞駐館搬遷拉哥斯已找到適合地點,預計年底前可完成搬遷,同時依對等原則將要求位於台北市信義區的奈及利亞駐華商務辦事處遷離首都台北市,對此奈及利亞駐華商務辦事處回應已收到通知,搬遷時程與地點等事宜還在等待奈國政府指示。
2017年12月8日,駐館從阿布加搬遷到拉哥斯,並於2018年1月5日正式對外運作。名稱從中華民國駐奈及利亞聯邦共和國商務代表團更名為駐奈及利亞聯邦共和國臺北貿易辦事處。[10]領事業務在2018年3月5日起重新對外開放。
2018年3月14日,奈及利亞駐華商務辦事處依對等原則搬遷到新北市板橋區。
早在2004年5月,奈及利亞政府就曾派遣武警封鎖中華民國代表團長達5個月,經過積極聯繫說明,獲得奈及利亞政府理解並同意代表團續留在首都阿布加運作。
阿聯
原本名稱:中華民國駐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商務辦事處。
2017年6月14日,中華民國外交部表示,因中國大陸向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施壓,經協調後,阿聯同意循中華民國多數駐外機構的名稱,改以駐杜拜臺北商務辦事處名義維持運作。[11][12]
參考文獻
- ↑ 德國在台協會(英文:Taipei). 中華民國外交部.
- ↑ 巴拿馬承認「一中」改與陸建交 台再失一「邦交國」. 香港經濟日報. 2017-06-13 [2018-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15).
- ↑ 公眾外交協調會. 中華民國政府基於維護國家尊嚴,決定自即日起終止與巴拿馬之外交關係.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7年6月13日 [2018年6月1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6月13日).
- ↑ 巴拿馬盼在台設商務辦事處 維繫雙邊貿易. [2018-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22).
- ↑ 陳培煌. 何時設駐巴拿馬辦事處 外交部:等對方外交獨立自主再說. 蘋果日報. 2017年10月17日 [2018年6月1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3月25日).
- ↑ 張加. 不滿與台斷交 美召回駐巴國、多國、薩國使節. 聯合新聞網. 2018年9月8日 [2018年9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5月3日).
- ↑ 綜合報導. 挺台灣!美國下令召回與台斷交三國大使. 民報. 2018年9月8日 [2018年9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5月3日).
- ↑ 巴拿馬媒體爆料前總統瓦雷拉 獲北京1.4億美元「援助」才與台灣斷交. [2019-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28).
- ↑ 張雄風. 我奈及利亞駐館遭封 撤遷延宕. NOWnews今日新聞. 2017年7月4日 [2019年10月2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10月20日).
- ↑ 侯姿瑩. 奈及利亞駐處搬遷 改名台北貿易辦事處. 新浪. 2018年1月4日 [2018年1月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1月6日).
- ↑ 顧荃. 中國大陸施壓 駐杜拜代表處改名. 中央通訊社. 2017年6月14日 [2017年7月3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7月30日).
- ↑ 駐杜拜臺北商務辦事處.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7-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