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廈鐵路
鷹廈鐵路,又稱鷹廈線,是中國東南部地區重要的鐵路幹線,北起江西鷹潭,南至福建廈門,全長705公里(含漳州支線11公里),在鷹潭與滬昆鐵路交匯,另外,在南平市的來舟有一支線通往福州,稱作來福鐵路。鷹廈鐵路於1954年動工興建,1957年竣工通車,曾經長期是進入福建的唯一鐵路線,也是在漳廈鐵路拆除後福建境內的第二條鐵路線。其途經地區多山且雨頻,因此時有山崩爆發造成鐵路中斷事故。
2019年1月5日起,鷹廈線三明北至角美區間不再有客車經過。同時自2019年5月6日起至9月25日,原經由鷹廈鐵路北段(來舟站)的旅客列車繞行峰福鐵路運行以減少受到汛期水害的可能性[1]。
目錄
歷史背景
據說,鷹廈鐵路的建設提議者是陳嘉庚先生。在中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上,作為閩籍愛國僑領的陳嘉庚,向大會提出修建福建鐵路的提案並獲得通過。後因朝鮮戰爭爆發未能實施,但獲得了毛澤東的一個批示:「此事目前雖一時不能兼顧,但福建築路的正確意見,當為徹底支持。」1951年國慶期間,時任福建省委第一書記的張鼎丞向中央和華東局建議,儘快考慮修建鷹潭至南平的鐵路,以解決福建出省通道的問題。為了福建的發展,也為了戰備的需要,中央決定投資5億元修建福建鐵路。陳嘉庚聞訊,感奮不已,親赴家鄉考察線路。
不久,鐵道部根據毛澤東、周恩來的批示,開始對福建建設鐵路勘測設計,之後提出3個選線方案提交福建省討論。省委認為,修建鐵路應從長遠考慮,固然應以國防為主,但必須結合福建的經濟狀況。比較3個方案後,認為「東線方案」(從鷹潭經邵武、南平、永安、漳州至廈門)為最佳,其理由除了軍事意義和政治影響外,還有東線里程較西線、中線短,工程費用較省,而且東線吸引人口最多,貨運量較大,並與浙贛線接軌便利,在貨源流向上更合理,便於閩西北森林資源開發,又可以溝通閩東、閩中、閩南經濟。後來,省委徵求陳嘉庚的意見,陳嘉庚認同了「東線方案」。最後,中央批准「東線方案」,起點為鷹潭,終點為廈門,約700公里,預算投資55323萬元。鷹廈鐵路的建設就此確定,有其特殊的政治和軍事意義[2]。
修建歷程
鷹廈鐵路起自江西省鷹潭,經資溪、福建省光澤、邵武、順昌、沙縣、永安、漳平至廈門,全長697.7公里;另有外洋至南平支線24.2公里,漳州至郭坑支線11.3公里,總計733.2公里,是華東地區出海的一條鐵路幹線。由鐵道兵擔負施工,1955年2月重點工程開工,1956年12月9日鋪軌到達廈門。這條鐵路對鞏固東南海防,發展國民經濟,具有重要的軍事與經濟意義。
鷹廈鐵路由北向南伸延,除鷹譚至上清、磹口至郭坑、冰廠至廈門約90公里較為平坦外,其餘大部蜿蜒於崇山峻岭、河川峽谷之中。線路要穿越武夷山,通過戴雲山,跨越九龍江等水系,還要移山填海,構築一條跨海長堤,把被大海隔離的廈門島同陸地連接起來,工程艱巨得複雜。
1954年第4季度,鐵三、五、七師進入鷹潭至光澤120公裡間進行施工準備;1955年2月21日,鷹潭至資溪60公里地段正式開工。4月下旬至5月底,鐵一、二、十、十一師陸續從黎湛線調至鷹廈線;鐵六師和獨立橋樑團完成黎湛線收尾工程後,分別於9月和10月轉入鷹廈線。參加鷹廈鐵路修建的鐵道兵部隊計8個師1個獨立團。
1955年4月,王震司令員、劉克技術副司令員率工作組同蘇聯專家一起,赴鷹廈線調查,按1957年底通車要求,共同確定設計、基礎、施工三方集中南平辦公,由鐵道兵黨委統一領導。鐵道兵領導機關於5月份由廣西貴縣移駐福建省南平。全線分為11個工程段,閩贛兩省動員12萬民工參加築路。
1955年10月,中央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部長彭德懷要求鐵道兵再提前一年建成鷹廈鐵路。參加修路的全體官兵、職工、技術人員和民工響應號召,決心為實現提前一年通車而奮力拚搏。同時,採取改善設計,削減工程數量;集中使用機械,保證重點工程;採用大爆破,加快施工進度;鋪架作業中採取預架梁、預上碴、預鋪枕等措施。
施工部隊以「叫高山低頭、河水讓路」的英雄氣概,展開勞動競賽,掀起一個又一個施工高潮,在施工裝備水平低,大部分施工作業要靠人力完成的情況下,發動群眾提合理化建議,向重點難點工程發起一次又一次的衝擊。經過廣大軍民1年零10個月的艱苦奮戰,於1956年12月9日鋪軌到達廈門,實現了提前一年通車的目標。
視頻
鷹廈鐵路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鐵影 | 移山填海成,崢嶸一甲子——鷹廈鐵路運轉記其一,搜狐,2018-02-24
- ↑ 鷹廈鐵路:不復當年繁華,無愧崢嶸歲月,搜狐,2017-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