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長征系列運載火箭

長征系列運載火箭中華人民共和國自行研製的航天運載工具,長征火箭從1965年開始研製,1970年「長征一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目前,長征火箭有:長征一號、長征二號、長征三號、長征四號、長征五號、長征六號、長征七號和長征十一號8個系列,退役、現役和在研型號共有21個,其中可用於近地軌道發射的有16種,可用於中高軌道發射的有8種,基本覆蓋了各種地球軌道的不同航天器的發射需要。其發射能力分別是:近地軌道25噸,太陽同步軌道1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14噸。長征系列火箭除了承接中國的人造衛星發射任務外,也在國際商業衛星發射市場上占了一席之地。隨着美國等地私人宇宙開發商在2010年代陸續興起,2016年10月19日,民間背景的中國長征火箭公司成立,讓長征系列正式走向企業化,將逐步注入資產引入戰略投資者,實現資產證券化也是目標之一,預計2020年在主板上市。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也將成為未來中國商業航天發射的主力軍。相較於以往政府營運,平均發射服務成本可望降低超30%、最短履約周期壓縮近八成。截至2019年12月27日,長征系列火箭一共發射達323次[1]

目錄

研製背景

航天技術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組成和標誌之一,進入空間的能力是綜合國力和科技實力的重要標誌。

運載火箭則是目前人類克服地球引力、進入空間的唯一工具,是發展空間技術、確保空間安全的基石,是實現航天器快速部署、重構、擴充和維護的根本保障,是大規模開發和利用空間資源的載體,是國家空間軍事力量和軍事應用的重要保證,是國民經濟發展和新軍事變革的重要推動力量。確保安全、可靠、快速、經濟、環保地進入空間,推進太空探索技術發展,促進人類文明進程,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發展目標。

發展沿革

發展階段

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發展共經歷了5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基於戰略導彈技術起步,主要包括CZ-1、CZ-2;

第二階段是按照運載火箭技術自身發展規律研製的火箭,包括CZ-3、CZ-3A系列、CZ-4系列;

第三階段是為滿足商業發射服務而研製,典型代表是CZ-2E;

第四階段是為載人航天需要而研製的,如CZ-2F火箭[2]

第五階段是為適應環保及快速反應需要研製的運載火箭,如CZ-5系列、CZ-6系列、CZ-7系列、CZ-8系列、CZ-11系列等。

火箭分代

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共完成了4代運載火箭研製。

第一代:長征一號(CZ-1)、長征二號(CZ-2)為第一代。第一代根據戰略武器型號改進而來,具有明顯的戰略武器型號特點,解決了我國運載火箭從無到有的問題,但其運載能力等總體性能偏低、使用維護性差、靶場測試發射周期長、採用模擬控制系統。

第二代:長征二號丙系列(CZ-2C系列)、長征二號丁(CZ-2D)、長征三號(CZ-3)、長征二號E(CZ-2E)為第二代。第二代仍然帶有戰略武器型號的痕跡,在第一代火箭的基礎上進行了技術改進;第二代火箭以原始狀態CZ-2C火箭為基礎改進,一、二級與CZ-2C火箭基本相同;採用有毒推進劑(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採用了數字控制系統。

第三代:長征二號F(CZ-2F)、長征三號甲系列(CZ-3A系列)、長征四號系列(CZ-4系列)為第三代。第三代在第二代基礎上,持續開展可靠性增長和技術改進,採用系統級冗餘的數字控制系統;增加了三子級,任務適應能力大大提高;或為滿足載人航天任務需求,增加了故檢和逃逸系統,其任務可靠性大大提高;簡化了發射場測發流程,使用維護性能得到了提高。

第四代:長征五號系列(CZ-5系列)、長征六號系列(CZ-6系列)、長征七號系列(CZ-7系列)、長征八號系列(CZ-8系列)、長征九號(CZ-9)、長征十一號系列(CZ-11系列)等為第四代。第四代採用無毒無污染推進劑,環境友好;採用全箭統一總線技術和先進的電氣設備;最大運載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視頻

長征系列運載火箭 相關視頻

2分鐘了解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
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58次飛行:阿一號衛星發射實況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