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長征四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長征四號系列運載火箭包括長征四號甲運載火箭、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三種。 長征四號甲運載火箭是三級火箭,一、二、三級均採用常規推進劑,主要用於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目前,長征四號運載火箭是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中用於發射太陽同步軌道和極低軌道各種應用衛星的主要運載工具,具有用途廣泛、可靠性高、經濟性好等特點。

2016年5月30日11時17分,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資源三號02星及搭載的2顆烏拉圭NewSat小衛星發射升空,3顆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1]

發展沿革

長征四號系列火箭發展伊始,與20世紀70年代我國通信衛星和氣象衛星的發展緊緊聯繫在一起。1975年3月31日,中央軍委討論通過了《關於發展我國衛星通信問題的報告》,並轉報中共中央,得到了毛澤東主席批准。從此,衛星通信工程正式列入國家計劃,命名為「三三一」工程,該工程最初明確由長征三號運載火箭發射東方紅二號衛星。為保證該工程按時完成,當時的七機部決定由上海研製一型常溫推進劑三級運載火箭,作為「三三一」工程的另一方案。最初該火箭被命名為新長征三號(代號為XCZ-3)運載火箭,1982年後更名為長征四號(代號為CZ-4)運載火箭。

幾乎與此同步,根據中共中央關於發射氣象衛星的精神,原國防科工委於1977年11月,召開了風雲一號氣象衛星工程大總體方案討論會(7711會議),明確該項衛星工程中運載火箭的研製由上海地區承擔。

之後隨着中國航天的蓬勃發展,1982年,七機部明確指出長征四號除了作為「三三一」工程的另一運載火箭外,還應能承擔氣象衛星、技術試驗衛星、資源衛星等發射任務,並要求對長征四號火箭做適應性改型,改型火箭定名為長征四號甲(代號CZ-4(A))運載火箭。

1988年9月7日,CZ-4(A)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首飛成功,將風雲一號氣象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開創了中國大型運載火箭首飛一次成功的新紀錄;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能夠獨立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的國家;4台發動機地面總推力由2746kN提高到2961.6kN,成為當時我國推力最大的液體火箭發動機,之後在長征系列火箭上作為通用一級發動機使用一直延續至今。

1990年9月3日,CZ-4(A)火箭進行了第二次發射,將風雲一號B氣象衛星等3顆衛星同時送入預定軌道

1989年2月,原航天工業部發文,同意用長征四號甲火箭經過適應性改進後用於發射資源一號衛星。1993年9月,原航天工業總公司下達火箭研製投產計劃,01批六發火箭基本狀態統一,組批投產,並正式命名為長征四號乙(代號為CZ-4B)火箭。1999年5月10日,CZ-4B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首飛成功,至2003年10月21日,CZ-4B01批火箭成功完成資源一號、風雲一號資源二號衛星三型衛星共6次發射任務,至今CZ-4B火箭已完成23次發射任務。

1999年3月,上海航天啟動了長征四號乙改進型火箭的研製工作,三級採用兩次起動工作方式,實現火箭運載能力大幅增長,700km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可達2800kg;同時提高了火箭一箭多星發射能力,可滿足更多種類衛星的發射需求。2006年4月27日,採用三級兩次起動的CZ-4B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首飛成功,將遙感衛星一號準確送入預定軌道。2007年4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批覆,將採用三級兩次起動技術狀態的長征四號乙火箭命名為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代號為CZ-4C)。至今CZ-4C已完成15次發射任務,共將26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取得了發發成功的佳績。

長征四號系列運載火箭以其出色的性能和戰績,獲得國家、省部級多項榮譽稱號,其中長征四號甲運載火箭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獲國防科技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獲國防科技二等獎;長征四號系列運載火箭榮獲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金牌火箭」榮譽稱號[2]

視頻

長征四號 相關視頻

直擊長征四號乙火箭發射:一箭雙星 成功發射高分多模衛星
人類首次!為何長征四號能登錄月球背面?其它探測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