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頸鴨
赤頸鴨,學名Anas penelope,又名赤頸鳧、鵝子鴨、紅鴨,屬鴨科(Anatidae)鴨屬(Anas)中型游禽。屬中型鴨類,個體較家鴨小,和羅紋鴨大小差不多,體長41-52厘米,體重0.6千克左右。雄鳥頭和頸棕紅色,額至頭頂有一乳黃色縱帶。背和兩脅灰白色,滿雜以暗褐色波狀細紋,翼鏡翠綠色,翅上覆羽純白色。在水中時可見體側形成的顯著白斑,飛翔時和後面的綠色翼鏡形成鮮明對照,容易和其他鴨類相區別。雌鳥上體大都黑褐色,翼鏡暗灰褐色,上胸棕色,其餘下體白色。
赤頸鴨通常棲息於江河、湖泊、水塘、河口、海灣、沼澤等各類水域中。主要以植物性食物為食。常成群在水邊淺水處水草叢中或沼澤地上覓食眼子菜、藻類和其他水生植物的根、莖、葉和果實。分布於歐亞大陸北部。越冬在歐洲南部、非洲東北部和西北部、埃及北部、中南半島。偶見于格陵蘭、北美、安的列斯群島和加里曼丹[1]。
目錄
生活習性
赤頸鴨經常活動在淺水水域,可見於不深的沼澤、湖泊以及河流的沿岸地區,尤其常見於水草叢生的岸邊,偶爾也見於開闊水面,善潛水,高興時常將尾翹起,頭彎到胸部。飛行快而有力,有危險時能直接從水中或地上飛起,並發出叫聲。鳴聲響亮清脆。遷徙時常與其他雁形目鳥類結成大群。
分布範圍
赤頸鴨繁殖於歐亞大陸北部;越冬於歐洲南部、非洲東北部與西北角,見於埃及北部、伊朗、巴基斯坦、印度、緬甸、印度支那半島、菲律賓群島至日本一線,偶見於格陵蘭、北美洲等地。在中國東部各地越冬,其分布西限可達西藏南部,海南島、台灣亦有本物種越冬。
外形特徵
赤頸鴨雄雌異形異色。
雄鳥頭部、頸部棕紅色,額頭部分則為耀眼的金黃色,紅棕色背景下的金黃色額頭非常鮮艷,是本物種獨有的特徵,頜下和喉部暗褐色,在整個頭頸部的紅褐色和褐色區域可見細碎的黑色斑點分布,臉部、眼部和眼眶後緣的黑點相對較多,使得這些部位看起來顏色較深形成一塊新月型的深色區域;上體自上背以下均以灰白色為基色,密布幼細的暗褐色波浪狀橫紋,肩部和上背部的橫紋較密集而腰部則較為稀疏;尾上覆羽和尾下覆羽均為飽滿的黑色,尾羽黑褐色,雙翅小覆羽以灰褐色為基色,密布灰白色波浪形幼細橫紋,初級飛羽黑色,翼鏡翠綠色鑲有黑色邊框,次級覆羽純白色,飛行中的本物種雄鳥雙翅黑色、白色和翠綠色相間非常悅目;胸部為雜以灰色的淡紅褐色,與頸部飽滿的紅褐色有着明顯的分界,兩脅灰色,腹部純白色;虹膜為棕色;喙藍灰色;雙足灰色。
雌鳥頭頂和後頸黑褐色,滿雜以淺棕色細紋,頭和頸兩側棕色,綴有細小褐色斑點。上體暗褐色,背具淡褐色羽緣。肩羽緣棕色,腰羽緣灰白色,尾外側羽緣白色。翅上覆羽大多淡褐色,飛羽黑褐色,具白色邊緣,尤以三級飛羽白邊最著。次級飛羽上的翼鏡灰褐色,前後及內側均具白邊。頦、喉污白色,密布褐色斑點。胸及兩脅棕色,具不甚明顯的暗色斑,腹白色,尾下覆羽和翼下覆羽以及腋羽白色而具褐色斑。
食物
繁殖與保護
通常在越冬期間即已形成對,到達繁殖地後不久即着手營巢繁殖。繁殖期5-7月。通常營巢在富有水生植物或岸邊有灌木和植物生長的小型湖泊、水塘和小河邊地上草叢或灌木叢中。巢一般離水域不遠,但也有遠至距水邊100-200m的。巢極為簡陋,多系地上一個5-7cm深的凹坑,內放少許枯草,有時根本無任何內墊物,但巢的四周常用大量絨羽圍起來,離巢時用它將卵蓋住。每窩產卵7-11枚,一般8-9枚,1天產1枚卵,白色或乳白色、光滑無斑,大小為50-60mm×33-41mm,重41-47g。產第一枚卵後即開始孵卵,孵化期22-25天,由雌鳥承擔。雛鳥早成性,雛鳥孵出後在雌鳥帶領下經過40-45天即能飛翔。幼鳥1齡時性成熟。
本物種曾經數量巨大,因而並未列入保護名單,但是由於本物種肉質肥美,羽毛顏色艷麗,因而受到非法捕獵的威脅。
物種現狀
赤頸鴨在中國種群數量較為豐富,是中國冬季較為常見的野鴨之一。據1992年的最新調查資料,中國越冬種群數量為48348隻。赤頸鴨在整個世界上的種群數量亦較豐富。據1975年在歐洲和地中海與黑海地區的統計,種群數量達數百萬隻。據1992年國際水禽研究局組織的亞洲隆冬水鳥調查,西亞39446隻,南亞143152隻,東亞69652隻,西南亞307隻。總計整個亞洲為251557隻,不及歐洲豐富,較之1990年統計的320676隻明顯下降,其主要原因是狩獵。
外部鏈接
參考文獻
- ↑ 赤頸鴨的外形特徵、地理分佈、生活習性、生長繁殖、保護現狀、保護現狀,百問百科,2016-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