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白
薤(“薤”,拼音:xiè,注音:ㄒㄧㄝˋ,学名:Allium chinense),为五种荤菜之一。薤根、藠子、野蒜、小独蒜、薤白头薤根、藠子、野蒜、小独蒜、薤白头。分布在日本、柬埔寨、越南、美国、老挝以及中国大陆的长江流域和以南各省区等地,生长于海拔700米至2,700米的地区。目前已人工引种栽培,并常制作为腌菜,是越南新年时食品之一。[1][2]
目录
形态
薤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一般作二年生栽培,基生叶数枚,半圆柱状线形,有不明显3-5棱,中空,叶鞘抱合成假茎,基部形成粗的鳞茎。鳞茎狭卵形,外观初看似小型蒜头(大蒜),故名小蒜,剖开来环形结构似洋葱,呈白色,是主要的食用部分。秋季九至十月抽花茎,伞状花序顶生,花小呈紫红色。
薤白的药材典籍记载
据《[汉书》]]记载,有一叫龚遂的读书人,官至太守后仍心系百姓。因汉末兵乱,三国争雄,导致疾病流行。龚遂劝民众大种葱薤,以防治疾病。 [ 薤白的功用,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说它“主金疮疮败”,《岭南采药录》也有治“金疮”的描述:“和生盐捣烂敷疮。被铁针伤,留铁銹于肌肉,敷之可以吸出。”唐代食医孟诜认为薤白“安魂魄”,《仪礼·士相见礼》中也说:“葱薤之属,食之止卧。”魏文帝亦有“夜夜不能寐,弃捐葱与薤”的诗句。经过历代医家经验总结,认为薤白味苦,辛,人肺、大肠经。具有通阳散结,理气宽胸之功效,被作为治疗胸痹的要药使用。像治疗喘息、咳唾、胸背痛的瓜蒌薤白白酒汤,治疗胸痹、心中痞满的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心痛彻背的瓜萎薤白半夏汤,都是以薤白为主药。
借助薤白利窍滑肠散结气之力,前人多用于治疗泻痢之症,且多做成酒、粥、饼、菜等药膳。唐代诗人白乐天诗中提到的“酥暖薤白酒”,即以酥炒薤白投入酒中。《食医心鉴》中有薤白粥:“治赤白痢下,薤白一握,同米煮粥,日日食之。”清代医家沈金鳌也认为:“治老人冷痢,食薤白粥。”在《杨氏产乳方》中有一治疗小儿疳积的药饼方,即将“薤白捣如泥,以粳米粉和蜜作饼,炙熟与食,不过三两服。”对于产妇泻痢,也可以用薤白食疗。《范汪方》载“治产后诸痢,多煮薤白食,仍以羊肾脂同炒食。”除泻痢之外,孙思邈认为,“薤白,心病宜食之。”此处所说的“心病”,即今冠心病、心绞痛之类的心血管疾病,以薤白食之,也有调养之功。[3]
性味
归经
功效
功能行气止痛、理气宽胸、通阳散结;以上能温通胸阳而散阴寒之结,治疗胸痹而痛、喘促等证;以下能通滞行气,治疗下痢腹痛等证。 治胸痹代表方为栝蒌薤白白酒汤、栝蒌薤白半夏汤与枳实薤白桂枝汤,出典于《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卷十五“辨胸痹病脉证并治”篇,以及后世本《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