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葵芳邨

圖片來自ulifestyle

葵芳邨(Kwai Fong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 ,於1971年落成,為葵青區內第3個政府廉租屋邨(不計保留在荃灣區梨木樹邨及至1985年,葵青荃灣劃分成兩個區,梨木樹邨位處和宜合道以西,所以梨木樹邨屬於荃灣區議會,但時至今日,很多機構及市民仍誤以為梨木樹邨是葵青區公屋。)並是全港首個被揭發建築用料低於標準的公共屋邨26座問題公屋醜聞)。

全部樓宇已於1987年至2002年期間重建完成,並由雅居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目前住戶數目為6,200戶[1]

目錄

歷史

重建前的葵芳邨政府廉租屋邨,由有成建築有限公司承建。首批葵芳邨的樓宇在1971年至1973年建成,共有11座舊長型樓宇,建築費用約為港幣4,000萬元。

早在1980年3月,葵芳邨第5座多處天花板及外牆出現嚴重混凝土剝落,其中以17、18及19樓數個單位的情況最嚴重,有居民懷疑該座屬「鹹水樓」,房署起初對外稱樓宇結構「並無重大問題」,在4月1日更作出保證,指第5座的結構「絕對良好」。可是,天花板及外牆剝落問題仍而持續,除第5座外,第4及第6座亦出現同樣情況,房署於1981年1月表示會徹底調查,並會採取不同方法解決有閞問題。由於受影響居民擔心所住樓宇結構安全,房署先於第6座進行全面重修,並於1981年至1982年間把該座全部居民調遷至大窩口邨,但是房署否認樓宇結構出現問題。第6座維修工程於1985年初完成,並於4月起入伙。

房署原本計劃是將第5、6及10座進行全面修葺工程,但因為維修第6座的費用嚴重超支,於是於1985年1月13日宣佈決定將第5座改為清拆重建,惟當局推遲至葵仁樓(原第5座)及葵智樓於1987年9月入伙後,才宣告重新發展。

葵芳邨第5和第6座之問題經驗證後,發覺由於在建屋施工時偷工減料,令混凝土強度大幅低於標準,以致房屋結構受損,事件亦引發了「26座問題公屋」和「鹹水樓」的公屋醜聞。原先,政府打算以談判方式處理問題,但最後因事態嚴重而改為索償,而有成亦因無力賠償而破產倒閉。

由於要盡量做到原邨安置,建好一期入伙後才能拆下一期,所以重建葵芳邨時間長達20年(1982-2002年),所以經分期重建後,葵芳邨擁有12幢共7款不同時期的標準設計大廈,故此未能將全邨設計統一成一個整體,而每期所採用的樓宇設計、外牆顏色及設計風格則各有不同,計有新長型相連長型L1及L3型、和諧式的和諧1及3型、單方向設計大廈及新十字型樓宇。但全邨由一個屋邨辦事處統一管理,此辦事處已於1998年從第6座2樓搬到葵泰樓地下。

地理位置

該屋邨位於香港新界下葵涌,全邨建築於醉酒灣填海地上,故此全為平地。以街道標示則為葵富道以北、葵益道(原為葵安道西段)以南、葵涌道以西、興芳路(前稱葵芳邨通道)以東。

文娛康樂設施

葵芳邨設計頗為特別,由港鐵荃灣綫的鐵路高架橋,穿越葵芳邨社區的中軸,但該鐵路橋設有混凝土有蓋隔音屏障,以減低列車嘈音對葵芳邨居民的影響,及避免因為有人高空擲物擊中電纜導致列車服務癱瘓,而鐵路橋下及兩旁均沒有建置居住樓宇,所以區內有一個頗大的羅馬廣場,平日有些文娛表演。2005年底於香港舉行第六次世貿部長級會議期間,來自東南亞的反世貿人士舉辦的「稻米節」就曾在葵芳邨羅馬廣場表演。而橋下亦佈有休憩桌椅,平日有不少長者在桌椅休息及下棋。

另外邨內有設長者及青少年服務中心。提供長者服務的基督教光愛中心位於葵明樓地下;提供青少年服務的則有白普理中心及香港青年協會葵芳青年空間。

但較特別的是,葵芳的社區會堂並非位於葵芳邨內,而是位於葵芳邨對面的智芳街、高芳街舊式私人住宅區中。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