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海百合

中文學名:海百合

拉丁學名:Crinoidea

別 稱:海百合

分布區域:海域

:動物界

:棘皮動物門

亞門:有柄亞門

:海百合綱

海百合是一種始見於早寒武紀世的棘皮動物,生活于海里,具多條腕足,身體呈花狀,表面有石灰質的殼,由於長得像植物,人們就給它們起了海百合這麼個植物的名字。

海百合的身體有一個像植物莖一樣的柄,柄上端羽狀的東西是它們的觸手,也叫腕。這些觸手就象蕨類的葉子一樣迷惑着人們認為它們是植物。海百合是一種古老的無脊椎動物,在幾億年前海洋里到處是它們的身影。[1]

目錄

生活及特徵

海百合是一種始見於早寒武紀世的棘皮動物,生活于海里,具多條腕足,身體呈花狀,表面有石灰質的殼,由於長得像植物,人們就給它們起了海百合這麼個植物的名字。

海百合的身體有一個像植物莖一樣的柄,柄上端羽狀的東西是它們的觸手,也叫腕。

這些觸手就象蕨類的葉子一樣迷惑着人們認為它們是植物。

海百合,在幾億年前就存在于海洋的棘皮動物,外觀很像植物,實際上是一種動物,它們一輩子紮根海底,不能行走,直到現代,海百合類還依舊分布在地球上。[2]

最近,科學家在水深9000米的海溝中也發現了群生的海百合,可見它們耐壓、耐寒冷的能力是超乎尋常的。

海百合是動物,因為它是靠攝取食物生存的,但它又是不動的動物,固定生活在海底,軀體分根、莖(柄)、冠三部分。

海百合用莖托起冠,用冠過濾海中的微小顆粒,將其中的單細胞生物、生物體的碎片、有機物質顆粒作為營養吸收掉。

海百合的花冠一般由體盤和多個腕組成,體盤具口、肛門、步帶溝,溝內有觸手。進食時,海百合將這些腕高高舉起,形成一個網,將名為「管足」的觸手伸出,捕獲海水中的微小顆粒。

海百合中另有一類叫「無柄海百合」,它們沒有柄,而是長有幾條小根,口和消化管也位於花冠的中央,既可以自由游泳又可以固定在淺海礁石上。

不過,無柄海百合的移動速度實在是太慢了,最多也只能從海膽這種慢騰騰的天敵的虎口中逃生。無柄海百合在水中移動,目的不是逃避天敵,而是尋找更多的食物。

海百合一輩子紮根海底,不能行走。它們常遭魚群蹂躪,一些被咬斷「莖」,一些被吃掉「花兒」,落下悲慘的結局。在弱肉強食、競爭險惡的大海中,曾有一批批被咬斷莖稈,僅留下花兒的海百合,大難不死存活下來。

因為它們終歸不是植物,「莖」在它們的生活中,並不是那麼生死攸關。這種沒柄的海百合,五彩繽紛,悠悠蕩蕩,四處漂流,被人稱做「海中仙女」。生物學家給它另起美名——「羽星」。羽星體含毒素,許多魚兒不敢碰它。

可仍有一些不怕毒素的魚,對它們毫不留情,狠下毒手。為了生存,它們只好大白天鑽進石縫裡躲藏起來;入夜才偷偷摸摸成群出洞,翩翩起舞。它們捕食的方法,還是老樣子——腕枝迎向水流,平展開來,像一張蜘蛛的捕蟲網,守株待兔,專等送食上門。[3]

作為一類靠過濾海水中有機碎屑或微生物為食的底棲生物,它看起來像朵花或者像羊齒類(蕨類)葉子,進食器官廣泛接觸海水是一種優勢生存策略。而海百合的這種結構,正是這一生存策略演化的結果。[4]

由於羽星可自由行動,身體又能隨環境改變顏色,它們便成了海百合家族中的旺族,現存480多種。它們喜歡以珊瑚礁為家,因為那兒海水溫暖,生物種類繁多,求食也容易。

而那種有柄的海百合,適應能力差,不能有效保護自己,數量也就日漸稀少,現存僅70來種。沒準幾百年之後,它們便會給魚兒吃得一個不剩,永遠從大海里消失!

種類及分布

棘皮動物門(Echinodermata)在古生代繁盛,現已衰退。化石種類約有5000多種。現存僅1個關節海百合目或稱亞綱 ,約有610多種。現存的海百合分為2個類型: ①柄海百合類,終生有柄,營固着生活。 ② 海羊齒或稱羽星類,成體無柄,營自由生活或暫時性固着生活。

現存80種,長度均不超過60公分(24吋)。許多種歸屬於後海百合屬(Metacrinus),分布範圍從日本澳大利亞。美麗新海百合(Neocrinus decorus)是西印度群島的常見種。已知絕滅的有5,000多種,其中有的長達20公尺(65呎)。這些絕滅種是古生代的重要標誌化石。

有高莖的海百合曾經覆蓋海洋表面。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維多利亞大學深海科學家韋雷娜.塔尼克里夫(Verena Tunnicliffe)在一份聲明中稱,海百合現在十分罕見。

海百合死亡以後鈣質的莖,萼很容易保存下來成為化石,由于海底的環境比較複雜,所以這樣的化石十分珍貴,不僅為地質歷史時期的古環境研究提供重要的證據,也逐漸成為化石收藏家的珍品。[5]

海百合的繁殖

海百合類均為雌雄異體,沒有固定的生殖腺,生殖細胞來源於腕近端的羽枝或腕部體腔上皮細胞。[6]

海百合將卵產在水中,幼蟲在破卵膜後不久長出纖毛環,隨後幼體發育成呈桶形,故名樽形幼體;樽形幼體固着後發育成有柄幼蟲;有柄幼蟲進一步發育成成年個體。

幼蟲與成蟲差異很大,幼蟲的身體是兩側對稱的,而成蟲的身體是五輻射對稱的。浮游的幼蟲只有找到適合它們生長的環境才能發育成五輻對稱的成蟲。[7]

無柄類的海羊齒(Antedon)通過羽枝的破裂排出生殖細胞,並粘着在羽枝表面進行孵育,直到幼蟲階段。有柄的海百合(Metacrinus)將精、卵釋放到海水中,並在外界受精,以後發育成樽形幼蟲(桶形幼蟲),自由游泳一段時間後附着變態成一個具柄的海百合。

海羊齒由樽形幼蟲變態成一有柄的固着的五角海百合幼蟲(pentacrinoid larva),它很相似於一個小百合,經數月生長後長出卷枝,離開柄而營自由生活。此外許多冷水生活的種都有孵育幼體的習性,它們在腕或羽枝外形成外突的囊狀物,受精卵進入其中,孵育成幼蟲後離開母體。

海百合類也有很強的再生能力,失去部分腕或萼部都能再生。再生過程中,內神經系統起着主要的控制作用。體腔細胞將損傷組織移走,並帶來營養物質,因此在再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組合

柄海百合類外觀很像植物,可分根、莖(柄)、冠3部。海羊齒類莖(柄)僅在幼期存在,成長後消失,僅留最頂端1節,稱為中背板。[8]

莖由環狀骨板構成,常有稱為根卷枝或卷枝的附屬物。莖的固着端擴大為盤狀、指狀、葉狀或錨狀。海羊齒的卷枝集中在中背板周圍。冠包括萼和腕2部分。海羊齒類萼不發達,呈盤狀,僅能看到中背板和輻板。

腕數原始為5個,常再分枝成多個。腕的兩側有一系列羽枝,交互出現在各腕節的一側。柄海百合類多棲息於深海;海羊齒類多生活在沿岸淺海,一般不超過1500米。底質多半都是硬的石底、貝殼底或沙底,少數種生活在軟泥底。

海羊齒類以印度洋-西太平洋區種類最多,中國的海羊齒南海約有60多種,黃海渤海僅有1種。該類動物多為濾食性,食物主要為浮游生物。吸口蟲是 寄生于海百合類的特殊多毛類,種類很多。

許多動物與海百合類共棲。該綱分為4個目(或亞綱):游離海百合目、可曲海百合目、圓頂海百合目和關節海百合目。現生的海百合均屬關節海百合目。

海百合身體呈花狀,有5腕,每腕再分為許多羽枝,部分種類海百合能自由地在海水裡遊動,部分則附在海床上生活。海百合是濾食動物,捕食時將腕高高舉起,浮游生物被管足捕捉後送入步帶溝,然後被包上粘液送入口。當它吃飽喝足時,腕枝輕輕收攏下垂,宛如一朵行將凋謝的花——那是它正在睡覺! 海百合包括三個基本組成部分,莖,花萼和武器。閥杆連接ligamentary組織組成的

高度多孔的小骨。花萼,海百合的消化和生殖器官,而口位於頂部的背杯,而肛門是位於外設。該的武器顯示pentamerism或pentaradial對稱,包括比莖更小的聽小骨,並配有棘毛,有利於餵養移動的有機介質順着手臂放進嘴裡。大部分的生活海百合是自由遊動的,只有一個殘留的莖。

在這些深海物種仍保留的莖,它可以達到的長度為1米(3.3英尺),儘管它通常要小得多。稈生長滿分反口的表面,形成海星海膽的動物的上側,使海百合有效地上下顛倒通過比較,與大多數其他棘皮類動物。柄的基極組成的圓盤狀的吸盤,其中,在一些物種中,有根狀的結構,進一步提高其在底層表面上的抓地力。

稈往往是兩邊的小棘毛。和其他棘皮類動物一樣,海百合有pentaradial的對稱。的身體表面的反口鑲嵌與碳酸鈣板,形成一個內骨骼類似于海星和海膽。這些使花萼有點杯形的,有幾個,如果沒有,在口腔的(上)表面的小骨。的上表面上,或天蓋,分為5 ambulacral領域,包括從其中的一個深溝腳管項目,和五個interambulacral它們之間領域。

視口,肛門,不尋常的,棘皮類動物,被發現的同一表面上,在邊緣的前翅的ambulacral槽延伸到武器,從而有沿其內表面的腳管。

原始,海百合只有五個武器,但在大多數生物中,這些被一分為二,給10武器。在大多數的生物物種,特別是自由遊動的羽毛明星,武器分支幾次,生產的產品多達200支。臂連接,內襯的小羽毛般的附屬物,或小羽片,其中還包括管腳。

大類。有柄海百合以長長的柄固定在深海底,那裡沒有風浪,不需要堅固的固着物。柄上有一個花托,包含了它所有的內部器官。海百合的口和肛門是朝上開的,這和其他棘皮動物有所不同。它那細細的腕從花托中伸出,腕由枝節構成,且能活動,側面還有更小的枝節,好像羽毛。

腕象風車一樣迎着水流,捕捉海水中的小動物為食。無柄海百合沒有長長的柄,而是長有幾條小根或腕,口和消化管也位於花托狀結構的中央,既可以浮動又可以固定在海底。浮動時腕收緊,停下來時就用腕固定在海藻或者海底的礁石上。

腕的數量因海百合的種類而不同,最少的只有2條,最多的達到200多條,由於每條腕兩側都生有小分枝,狀如羽毛。每條腕都有體條帶溝,有分枝通到兩側的小枝上,溝的兩側是觸手狀管足,並有黏液分泌。海百合是典型的濾食者,捕食時將腕高高舉起,浮游生物或其他懸浮有機物質被管足捕捉後送入步帶溝,然後被包上黏液送入口。在古代,海百合的種類很多,有5000多種化石種,所以在地質學上有重要意義。有的石灰岩地層全部由海百合化石構成。

貴州東北部的一些村鎮裡,路面和台階都是就地取材用石頭鋪成,石頭都采自附近的山上,天長日久以後,這些石頭的表面都被磨的十分光滑,如果仔細觀看這些光滑的表面,你會發現一些美麗的圖案,一個一個的小圓圈,同周圍的石頭完全不一樣,假如你運氣好的話,會看到鮮紅的五角星,這些就是海百合化石。

詳細

海百合在死亡以後,這些鈣質莖、萼很容易保存下來成為化石,由于海水的擾動,使這些莖和萼總是散亂地保存,失去了百合花似的美麗姿態。但如果他們恰好生活在特別平靜的海底,死亡以後,他們的姿態就會完整地保存下來,成為化石,由於這種環境比較苛刻,所以這樣的化石十分珍貴,不僅為地質歷史時期的古環境研究提供重要的證據,也逐漸成為化石收藏家的珍品,甚至被當作工藝品擺放。

在海百合類繁盛時期形成的海相沉積岩中,海百合化石非常豐富,甚至可以成為建造石灰岩的主要成分,但所見到的,多為分散的莖環。

海百合化石的主要成分是單晶的方解石,通常是白色的,有時會混入三價鐵離子,呈現鮮艷的紅色,在青灰色圍岩的襯托下十分美麗。含海百合化石十分豐富的灰岩被地質學家稱為海百合莖灰岩,一些當地的居民,開採出這些岩石,磨製成各種各樣的工藝品,美其名曰「百合玉」,深受人們的喜歡。[9]

生活環境

顧名思義,這類動物是生活在海洋里,並且在現代也還有分布,如在各大洋,生活範圍從潮間帶到深海內都有;幼體或終生固着生活。體分腕、盤(萼)和柄三部。口面向上。

反口面有柄,身體下面有五角形分節的長柄,豎立於深海底,柄的長度可達60厘米以上,營固着生活(如海百合);或無柄而具多數卷枝,營自泳和暫時性附着生活(如海羊齒),大多產於淺海,也能暫時附着在岩石或海藻上。

生活習性是喜歡清澈的海水,而且多數情況是在生物礁之間進行繁殖。個體生長發育所需的能量供給是通過冠部的腕和萼等器官來進行新陳代謝的。

分類

擬海綱

關鍵字:海百合亞門擬海百合綱

擬海百合綱(Paracrinoidea),萼部橢球形由30~175塊骨板組成,排列不規則。兩側對稱。具莖及腕2~4個,腕可分叉。中泥盆世,15屬,產於北美蘇聯愛沙尼亞

始海綱

始海百合綱(Eocrinoidea),具萼、莖和腕,萼部由 20~500塊骨板相間排列,口孔位於口板上,具肛孔、水孔及生殖孔。早寒武世-早志留世,32屬,產於歐洲、北美、北非西伯利亞

海百合亞門海百合(Crinozoa)亞門為海生棘皮動物,身體可分為蕚、腕、莖三部分,為有柄棘皮動物,大多以莖固着生活于海底,少數無莖者以蕚部固着,亦有些莖退化而營漂浮生活。蕚與腕合稱冠部,腕上有食物溝。口部向上,在口面的中央或近中央部分。本亞門包括海百合類及海蕾類、海林檎類共八個綱,只有海百合類一直延續,其餘七綱在古生代即已絕滅。

海百合亞門分為:始海百合綱;海林檎綱;擬海百合綱;墊海蕾綱;擬海蕾綱;海蕾綱;鱗海林檎綱;海百合綱。

5個腕有羽狀分枝,內有生殖器官和司感覺用的無數管足以及食物溝。食物粒沿食物溝進入口內。大量絕滅種的石灰甲殼是重要的古生代標誌化石。已知現存者約有700種,多在深海中。

為一包括海星等生物的族群,大部分的化石顯示通常一個頭周圍環繞着冠狀手臂,一般為五條,以其莖狀軀幹吸附生活在海底。像花一樣的外觀使得它們有一個雅俗共賞的名字:海百合。古生代相當活躍但至中生代則逐漸減少,現今僅殘存少數漂浮的種類。

有一種生活在幽深海底的,形態同百合花那樣美麗的動物,人們叫它「海百合」。海百合屬于海洋棘皮動物,它並不象陸地上的百合花一樣是植物,並且不能夠離開海水生活。不過它的漂亮外表倒是和百合花相近,因此人們給它起了個植物的名字。

猶因他

(Uintacrinus)

目:猶因他海百合目;科:猶因他海百合科;俗名:海百合;時代:白堊紀晚期;分布:全世界。

這種海百合沒有莖節,但有非常大的球形萼,它是由許多很小的多邊形骨板組成。肢的基座與萼合併成一體,肢本身非常狹窄而且很長,可達1.25米。 產地:這個屬的海百合生活在海底鬆軟泥區,並用它很長的肢來捕捉蜉蝣生物。 附註:猶因他海百合的化石殘體常常是以分開的骨板被發現的。

埃塞

(Ailsacrinus) 目:Millericrinida;科:Millericrinida;俗名:毛頭星;時代:侏羅紀中期;分布:英國。 這是一種莖節很短的海百合,並有很小的中間萼和10支長而狹窄的肢。肢的兩側長有羽毛似的羽枝。 產地:埃塞海百合可能游得很慢,在相對淺的海里很緊密地群生于海床上。 附註:這個屬代表侏羅紀進化試驗一種非附着生活方式,這是其它諸如圓頂海百合也同樣能達到的生活方式。很少能發現整個化石化的海百合萼,通常只有碎片狀的殘體,諸如這標本所見到的,才能保存下來。

雙股海

(Dimerocrinites) 目:單圈圓頂海頂海百合目;科:雙股海百合科;俗名:海百合;時代:志留紀—泥盆紀;分布:歐洲、北美洲這種海百合的莖為圓柱狀,並有許多很小的膨脹骨板組成的低矮的圓錐狀杯狀結構,20支短小的肢臂形成緊密的冠狀部。 產地 雙股少百合通過根附着在海底,生活在溫暖的淺水裡。 附註:存活時,肢臂形成扇狀排列以濾取水中的食物。

等角百合

(Parisangulocrinus) 目:鹿蕊目;科:Euspirocrinidae ;俗名:海百合;時代:志留紀—石炭紀;分布:歐洲、北美洲 長而窄的徑面為圓形,許多巨大的骨板組成小萼,肢臂很長並有多處分叉。廢物從許多小骨板組成的長體管排泄出,體管位於肢臂的中間。巨大的扇狀冠頂有許多分叉。 產地:這個屬生活在深海中。 附註:存活時,這種海百合的肢臂總是呈扇狀用以捕捉食物粒。

缽海

sie-foh-krie-nie-teez 名稱含義:「杯狀海百合」 時代:4.38億年至3.78億年前 化石產地:歐洲,北美洲,非洲 大小:高70厘米這種動物以中柱固定在海底,具有分枝的腕,形狀像花一樣。

茗荷

(Lepadocrinites) 目:雕齒海林檎目;科:開羅海林檎科;俗名:海林檎;時代:志留紀;分布:英國。 殼為橢圓形,由許多巨大的骨板組成,並長有巨大的棱形的呼吸孔。5個步帶很長,活着時上面長有很多肢。莖節很長,呈錐狀,由長有脊骨的柱組成,靠近殼的小柱很短,但在莖節上要更長一些。 產地:活着時,茗荷海百合利用它的根附着在海底堅硬的基層上。

偽海

(Pseudocrinites) 目:雕齒海林檎目;科:開羅海林檎科;俗名:海林檎;時代:志留紀晚—泥盆早期;分布:歐洲、北美洲。[10]

殼扁有圓,圍繞邊緣有兩條步帶,長有短小粗鈍的肢。殼由許多大骨板組成。有1或2個巨大的棱形呼吸孔。短小錐形莖節的頂端為棍棒狀根。 產地:這個屬利用過濾進食,附着在海底諸如殼或卵石堅硬的基層上。

創孔

棘皮動物門,海百合綱的一屬。冠長,上寬下窄。萼部碗狀,內底板、底板、輻板各5塊,10個一級腕板及一些間腕板,未見肛板。三級腕20個,雙列,內側分枝,有羽枝,在分枝處着生瘤或小刺。莖圓,無蔓枝。莖中央孔圓而小,節面上有放射小溝。二迭紀至三迭紀。

化石

聖地亞哥市位於美國西南部,是一座美麗的濱海城市和著名的港口。港口海岸線延綿43公里,輪船穿海梭,一派繁忙景象。

2001年的一天,聖地亞哥海關辦公室的電話急促地響起來,海關人員報告說,在進行入關檢查時,從一批貨物中發現大量走私的化石,有關人員迅速趕赴現場…… 經過驗證,這批化石來自中國,整整93箱,共計14噸。聖地亞哥海關立即查封了這批珍貴的化石。按照國際慣例,罰沒的生物化石應該歸還給出產國。中國國家文物局獲得消息,立即與美國有關部門聯繫,要求無條件歸還這批珍稀化石。

在中國政府的努力下,美國海關總署決定把這些走私的化石交還給中國。這些珍稀化石終於跨越太平洋,回到了自己的故鄉。

那麼,這93箱化石都包括了哪些珍稀化石呢?經過專家鑑定,化石共有100多件,其中包括10條貴州龍化石,1條興義龍化石以及部分已經碎裂了的魚龍化石,其中數量最多的是海百合化石,共有89塊。海百合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動物之一,已經生存了5億年,在2億3千萬年前,海洋里到處都生長着海百合,由于海百合對環境要求非常苛刻,如今,人們只能在深海里見到它們美麗的身影。

這些珍貴的海百合化石在地下沉睡了兩、三億年,如今依然栩栩如生,恰似國畫大師筆下綻放的百合花。在這89 塊海百合化石中,有兩塊化石尤為珍貴,連生物專家都感到驚奇。您瞧,原本附着在海底生

長的海百合,卻固着在一根漂入大海的樹幹上。這是為什麼呢?專家推測,海百合之所以附着在樹幹上,是要藉助樹幹在海里漂浮,從而擴大攝取食物的範圍。可見,海百合是一種非常聰明的動物。

這塊海百合化石同樣非常珍貴,人們通過它可以看到海百合的內部結構,為研究海百合的演變提供了極其珍貴的資料。

這批珍貴的海洋化石演繹了中國西南邊陲一個遠古的滄海桑田故事。滄海桑田是中國一個古老美麗的傳說,講的是仙女麻姑和哥哥王方相見,一千年多過去了,東海已經三次乾涸變成了良田,可麻姑的容貌依然如故,還像十七八歲的姑娘一樣美麗。用滄海桑田來形容關嶺地區的變化,真是太貼切了不過了。

貴州關嶺位於雲貴高原,山巒起伏,景色秀美,勤勞的苗族同胞世世代代生息在這裡。關嶺到處是岩石,當地民眾就地取材,把它作為建築材料。有時,人們驚奇地發現,石頭上會出現一些精美的花紋。這些美麗的花紋是誰刻上去的?

無人知曉。後來,人們才知道,這些精美的花紋就是海百合化石。以後,科學家又在這裡發現了貴州龍、興義龍等珍貴的化石,並且把這裡的化石被稱為「關嶺古生物群落」。就讓我們跨越時空,用先進的電視手段再現那段滄海桑田的巨變吧。

距今大約二、三億年前,貴州關嶺地區還是一片封閉的海域,氣候溫暖,海水湛藍,清澈見底;到處生長着美麗的海百合。興義龍和貴州龍也生活在這裡,由於沒有天敵,生物數量越來越多,海百合和動物的遺骸不斷被泥沙所掩埋,沉積在海底,成為珍貴的化石。

正是這些珍貴的化石為我們勾畫出史前海洋與海洋生物的奇妙景觀,和中國雲貴高原的原始風貌。如今,貴州關嶺的古生物化石產地已經開闢為關嶺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 當年這批化石從美國回到中國後,中國國家文物局決定把這批珍貴的化石交給北京自然博物館收藏。

北京自然博物館是新中國成立後建立的第一座自然科學博物館,也是中國最大的自然類博物館,這裡珍藏着20多萬件珍貴的化石和標本,有無脊椎動物化石、脊椎動物化石、古人類化石、珍稀動植物標本等等,它們真實地再現了自然界演化的滄桑歷程。在這些珍稀化石標本中,有不少是中國乃至世界所獨有的,堪稱國寶。

2003年和2006年,北京自然博物館相繼舉辦了《海百合化石展》和《館藏精品展》,這些珍貴化石第一次與廣大觀眾見面。

《海百合化石展》展出後,引起了極大的反響。有一對老年夫婦,他們都是從事自然科學研究的專家,把珍藏並且研究過的的兩塊海百合化石贈送給自然博物館,希望它們能夠繼續發揮作用。

在大自然漫長的演變中,氣候變化,物種更迭,給人們留下了許許多多不解的謎團。而正是這些珍貴的古生物化石,為我們解開了一個個的千古之謎,讓人類更好地熱愛自己的家園。

考古價值

海百合化石價值多少?北京自然國家博物館考古專家稱,海百合生長於4.5億年前,比恐龍時代還要早2億年,應該是史上最早的生物。海百合之所以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和考古價值,是因為海百合對其生存的環境要求極其苛刻,能成為完整化石存世極其稀少,非常珍貴,更是一幅天然巧奪天工的藝術品,形狀酷似一幅天然的荷花藝術,栩栩如生。

花朵越大的其晶體亮度越強,收藏價值越高。06年就當時向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珍品藏家轉讓一塊長2米寬1.2米的海百合,在2006年當時的轉讓價格就達到1200萬,價值不菲。但如此珍稀的古生物化石,確不是用價值可以衡量的。

廣東省廣東博物館於2010年開館,館內珍藏了一塊海百合化石,高3.2米,寬2.6米,作為鎮館之寶。據館內相關工作人員透露說這件碩大的海百合化石是館內最珍貴的一件展品,價值約為8千萬元。

貴州展出世界最大海百合化石一塊長4.8米、寬1.9米,總面積達9.36平方米的世界最大海百合化石在貴州石文化藝術宮展出,使當地市民大飽眼福。據介紹,這塊海百合化石發掘於上三疊世瓦窯組中,屬棘皮動物。

化石上伴有關嶺創孔海百合21朵,許氏創孔海百合15朵,其中最大的單株冠部直徑達40厘米以上。據有關專家考證,發掘於貴州境內的這塊海百合化石,距今已有2.3億年的歷史,是目前世界最大的一塊海百合化石。

據了解,世界上海百合化石主要集中於德國阿爾卑斯山和中國,其中中國貴州出土的海百合化石較系統,多數集中在三疊紀時期,共有10餘種。海百合綱是海百合亞門中發育較完善,演化發展最為成功的一個綱,從中生代起,中間幾經興衰,直到現代仍然繁盛不衰。

從淺至深都可以生活,大多生活於400~500米的清潔水中。喜歡群居,其根固着海底,構成所謂的海底花園。最原始的海百合出現於奧陶紀時期,距今約5億年,而古生代早碳紀是海百合最鼎盛的時期。

貴州境內海百合最早出現於奧陶紀早期,但由於保護不力,已沒有完好的標本。貴州關嶺和貞豐等地晚三疊世層中保存完美而豐富的海百合化石,為中國和世界罕見,尤其是關嶺地區的海百合化石不僅數量豐富,而且分布範圍較廣,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11]

熱點視頻

海百合-11.7

【國寶—海百合化石專題片】文里橋影視製作

藍色星球:海百合靜靜的矗立在岩石邊上,誰也想不到它竟是動物

海百合:一種渾身長滿羽毛的奇葩魚類

參考來源

  1. 行走的課堂(四), 搜狐,2019-03-30
  2. 5種存活至今的遠古生物,第3種滅絕千萬年後重現, 東方19315,2018年3月19日
  3. 海百合是動物還是植物的科學故事, 親親寶寶,2017年02月23日
  4. 作為一隻動物,它們卻長得和植物一樣, 新浪網,2018年06月29日
  5. 海百合—化石古生物, 地信網論壇,2010年1月24日
  6. 外表像植物的奇特動物一一海百合, 360doc個人圖書館,2016年8月20日
  7. 海百合介紹, 中國數字科技館,2012-9-11
  8. 海百合化石哪裡發現的多, 北京國枰拍賣,2019年11月29日
  9. 美麗 的"海百合", 新浪網,2008-11-20
  10. 海百合—化石古生物, 地信網論壇,2010年1月24日
  11. 海百合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動物之一, 新浪網,2011-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