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區
海南區是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市轄區之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西部、烏海市東南部。東依卓子山(烏仁都喜烏拉)與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為鄰,西隔黃河與烏達區相望;北至四眼井與海勃灣區相連;南與寧夏石嘴山市接壤。南北長約50公里,東西寬約20公里,總面積1005平方公里。海南區下轄3個鎮、2個街道辦事處。2013年總人口為10.5萬人。
目錄
建制沿革
從卓子山岩畫透露出的信息可以看出,早在新石器時代,海南地區曾留下過北方遊牧民族活動的足跡。奴隸制解體前後的夏、商、周時期,也曾有多個少數民族在這一地區活動。秦長城、漢墓地、明烽隧遺蹟的存在以及青銅劍、鐵芯箭、金屬鏃的出土說明,歷史上這裡曾經是金戈鐵馬、兵戎相見的邊關戰場。
夏、商時(公元前21世紀~前11世紀),今海南地區為渠搜、鬼方民族遊牧地。
西周至春秋時期(前11世紀~前476年),今海南地區為獫狁遊牧部落地。
戰國中期(約公元前314年),今海南地區為樓煩、林胡等遊牧部落所據。
趙惠文王二年(前297年),趙武靈王臣服西河(古為河南地,即內蒙古黃河以南地區)樓煩,轄今海南地區。
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將蒙恬率兵30萬攻打匈奴,迫使匈奴向北退卻700餘里至陰山之北。從此,今廣大的鄂爾多斯地區成為秦王朝版圖內的一部分。秦統一全國後,「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在鄂爾多斯地區的有四郡:北地郡(今鄂爾多斯西南、寧夏以東地區)、六中郡、上郡、九原郡。在這四郡所轄境內,約建三四十縣。秦始皇曾經進入北地郡,巡視北邊。今海南地區歸北地郡。
在楚漢相爭的歲月里,群雄逐鹿中原,邊郡已無力據守,匈奴頭曼單于的兒子——冒頓單于在發展經濟、積蓄力量的基礎上,「東滅東胡王,西擊走月氏,南並樓煩、白羊、河南王」,至此,北地郡所轄的今海南地區也隨之成為匈奴的遊牧地。
西漢初年,在北地郡地域設朔方郡(郡府治所在今杭錦旗獨貴塔拉一帶)。今海南區屬朔方郡沃野縣轄地。
三國時期,五原、朔方、西河、上郡、北地等郡地淪為匈奴的遊牧地。繼之多個少數民族進入這一地區。直至東晉元帝大興二年(公元319年),羯族石勒吞併了北方諸族的勢力,建立後趙。其時今海南地區為後趙所轄。
東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0年),氐族苻洪建立前秦。後傳至苻堅統一了北方的割據勢力。其時居於河套境內的鐵弗匈奴酋長劉衛辰歸附了前秦,今海南地區為前秦所統。
隋文帝開皇三年(公元583年),廢前朝諸郡,而設置州縣。其時今河套地區為豐州轄境。隋煬帝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把所置州改為郡。其時海南地區屬靈武郡的靈武縣管轄。
隋末,今海南地區成為突厥的遊牧地。
唐太宗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將全國行政區劃為十道,道以下設州、郡、縣建制。關內道所轄的靈州,承隋朝靈武郡轄地,領黃河由南向北東岸狹長地帶,擁有今鄂托克旗西部及海南地區。
西夏國時期,建都興慶府(今銀川市)。今海南地區屬西夏國轄地。
元代,行政統屬地以行省建制,省下轄路、府、州、縣四級政權。其時今海南地區屬甘肅行省寧夏府管轄。
明朝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明軍將河南王擴廓帖木爾部打敗,收復河南地,其後在收復的河南地域設置衛所,當時今海南地區屬寧夏衛轄境,隸陝西統領。
明朝後期,今海南地區皆入鄂爾多斯部。
清王朝統一之後,對內蒙古地區實行蒙旗建制。今海南地區屬鄂爾多斯右翼中旗(今鄂托克旗)管轄。
民國元年(1912年),中華民國政府將歸綏道改為歸綏觀察使,行政權統轄,仍以盟旗舊域為界。
民國2年(公元1913年),中華民國政府將歸化城副觀察使改為軍政廳和軍民廳,並以綏遠城將軍為行政長官,脫離山西省管轄,成為綏遠特別行政區建制。其時,今海南地區屬綏遠特別行政區管轄。
民國19年(公元1930年),綏遠省政府在黃河以東,鄂托克旗地區建立沃野設置局,今海南地區為沃野轄地。
民國26年(1937年),將沃野縣及沿河地域劃歸寧夏省,更名陶樂縣。其時,今海南地區屬寧夏省陶樂縣轄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今海南地區屬伊克昭盟鄂托克旗第三區(今阿爾巴斯蘇木)。
1952年12月,寧夏省同意將陶樂縣境巴音陶亥鄉的渡口村和雀兒溝以北、三道坎至王元地區域劃規內蒙古自治區管轄。
1954年12月23日,中共伊克昭盟委員會研究決定,建立伊克昭盟人民政府桌子山礦區辦事處。1956年6月1日,在籌委會工作的基礎上,正式成立了伊克昭盟人民委員會駐桌子山礦區辦事處,駐地拉僧廟。礦區面積3000平方公里,總人口1478人。1958年1月28日,原桌子山礦區辦事處撤銷,桌子山礦區人民委員會成立;同年9月1日,伊克昭盟行政公署決定將礦區人委委託鄂托克旗領導。1959年4月,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委員會批准改變隸屬關係,劃規伊克昭盟管轄,改為縣級建制,同年,寧夏回族自治區劃巴音陶亥農場和3個生產隊歸內蒙古自治區伊克昭盟鄂托克旗管轄。
1961年7月9日,經國務院批准,建立海勃灣市,駐地海勃灣,為伊克昭盟縣級直轄市。撤銷桌子山礦區人民委員會。其區域為:東至鄂托克旗阿爾巴斯蘇木千里山以西,南至鄂托克旗巴音陶亥鄉原界石嘴山渡口,北至杭錦旗交界達勒更溝距離黃河以東24華里的地方,西以黃河為界,南北長約100公里,東西寬約40公里,總面積約為4000平方公里。
1975年8月30日,國務院決定撤銷烏達市和海勃灣市,設置烏海市。
1976年1月10日,烏海市革命委員會正式成立。下轄烏達、海勃灣、拉僧廟(今海南區)3個辦事處。
1979年12月13日,烏達、海勃灣、拉僧廟3個辦事處改為3個區,執行國家縣一級行政機構的職能。同時,拉僧廟辦事處更名為海南區。
1997年3月18日,原伊克昭盟鄂托克旗所轄巴音陶亥鄉劃歸海南區管轄。
1997年,海南區轄5個街道:拉僧仲街道、西卓子山街道、拉僧廟街道、老石旦街道、公烏素街道。區政府駐拉僧仲。
2000年,海南區轄2個街道、3個鎮、2個鄉。
2005年,海南區轄2個街道、3個鎮、2個鄉:拉僧仲街道、西卓子山街道、老石旦鎮、拉僧廟鎮、公烏素鎮、巴音陶亥鄉、東風鄉。
2006年烏海市調整鄉鎮行政區劃,海南區將5個鄉鎮(鄉2個、鎮3個)調整為3個鎮:原東風鄉和巴音陶亥鄉合併組建巴音陶亥鎮,鎮政府設在原巴音陶亥鄉政府所在地;原老石旦鎮和拉僧廟鎮合併組建拉僧廟鎮,鎮政府設在原拉僧廟鎮政府所在地;保留公烏素鎮。
行政區劃
截止至2014年,海南區轄轄2個街道(拉僧仲街道、西卓子山街道)、3個鎮(拉僧廟鎮、公烏素鎮、巴音陶亥鎮)。
人口民族
海南區2013年總人口為10.5萬人,由蒙、漢、回、滿、達斡爾等15個民族構成。
交通
海南區有東烏鐵路、109一級公路橫穿東西,京藏高速公路、海拉鐵路縱貫南北,包蘭鐵路沿境而過,海惠一級公路、運煤通道和市轄三區間城際快速通道建成通車,緊鄰市區的烏海機場開通有直達北京、廣州、西安、呼和浩特等多條航線,形成公路、鐵路、航空互為補充的立體交通網絡。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海南區位於烏海市區南部。東、南兩邊與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的鄂托克旗毗鄰;西南與寧夏回族自治區陶樂縣接壤;西依黃河與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烏達區、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隔河相望;北與烏海市海勃灣區相連。南北長約50公里,東西寬約20公里,總面積約1005平方公里,占烏海市總面積的57.29%。地理坐標為北緯39°15′~39°32′,東經106°40′~107°09′。平均海拔高度1200米。
海南區人民政府所在地拉僧仲,與烏海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海勃灣區相距28公里。距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550公里,距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駐地東勝區330公里。與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市相距128公里。
地質
海南地區地層、岩性和古生物化石的遺存現象顯示,今海南地區的地質發展過程是複雜多樣的。
太古代,距今約17億年,受呂梁運動影響,發生近東西向延展的強烈褶皺變動,伴之有岩漿活動,岩層深度變質。
地貌
海南區地處鄂爾多斯台地西部的褶皺地帶,高峻峭拔的桌子山自北向南延伸,成為海南地區東緣的屏障,走向與桌子山相同的甘德爾山則直插海南腹地,兩山相對,中間形成狹長的山間窪地。隨着山勢窪地北窄南寬,自然與南部的起伏丘陵銜接。蜿蜒奔騰的黃河,傍着海南地區的西緣自南向北流去,沿岸造成高低錯落的一、二級階地。山水相映,組成一幅和諧的地貌景觀。概括起來,其地貌有3個特徵。
一、南北走向的桌子山和甘德爾山構成海南地區的地貌骨架,山麓洪積物和沖積物堆積,形成北窄南寬的山間窪地。
二、桌子山和甘德爾山南端隱伏,連接山脈和山間窪地的是起伏丘陵。
三、地區西部的黃河一、二級階地和甘德爾山的山前洪積扇連接。形成東高西低的山前傾斜平原。
氣候
海南地區處於大陸深部,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乾燥度達4.05度,為極乾旱荒漠區。氣候特徵是降水量少,蒸發量大,乾燥多風,日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晝夜溫差大。四季分明,冬季漫長,天氣寒冷,寒潮頻繁,降雪稀少;夏季稍短,高溫炙熱,風速大,季末降水增多;春季回暖快,大風多,風沙大;秋季初時降水較多,隨着季風南撤;降水逐漸減少,大風不多,氣候宜人。
土壤
海南區屬蒙、新半荒漠地帶。土壤類型比較簡單,主要為棕鈣土和灰漠土,其次是草甸土和風化土即岩成土。
棕鈣土:為海南地區分布廣、面積最大的一種土壤。約34966.13公頃,占該地區土壤總面積的99.29%,土層厚度80~150厘米,黃棕色、粒狀或團塊狀,主要成分是礦物質和空氣,有機質含量很低。適合於四合木、駱駝蓬和沙地旋復花植物生長。
灰漠土:分布面積較小,約227.87公頃,占地區土壤面積的0.65%,土層較薄,一般為10~30厘米,是灰色或棕灰色,結構疏鬆,有機質含量很低,適於超旱生小灌木和荒漠類型植物生長。
草甸土:分布於黃河一級階地和河岸邊,土壤層較厚,水分含量高,並含有一定量的有機質,適於農耕。
岩成土:裸露及半裸露山地區,面積很小,約21.13公頃,占地區土壤面積的0.06%。
自然資源
土地
海南地區土地由山地丘陵、山間窪地和黃河階地平原構成,土地總面積1005平方公里,約占烏海市土地面總面積的三分之二。其中已開發的有:耕地面積2790.53公頃,約占土地總量的2.69%;林地面積744.9公頃,約占土地總量的0.79%;其餘城鎮用地、村莊用地、工礦區專用地、交通用地和水域、水利工程用地,僅占很小一部分土地。
尚未開發的土地有天然牧草地、裸岩硬地和沙地。天然牧草地80646.19公頃,約占土地總量的81.2%,是未來開發利用的豐厚土地資源。
礦產
海南地區是個地下礦產富集的地區,主要礦產有煤、鐵、粘土、石灰岩、白雲岩和石英岩,其次有金、硅石等礦產10餘種,礦化點達數十處。
水資源
海南地區的間歇性地表徑流,除了小部分滲入地下,補給地下水以外,大部分順溝谷流走。黃河是唯一的地表水資源。
第四系沖積洪積層潛水。共有4個含水層,厚度大,分布廣,含水量頗豐。尤以上更新統沖積洪積層含水和中下更新統沖積洪積層潛水和承壓水為好,是海南地區最主要的供水水源。
動植物
海南地區屬溫帶荒漠、半荒漠動物類群,動物種類組成比較簡單。獸類20餘種,主要有狐狸、刺蝟、兔子。曾有黃羊、青羊、盤羊和野驢,已絕跡;鳥類40餘種,主要有雲雀、麻雀、喜鵲、石雞、鷹、雕和貓頭鷹等;無脊椎動物40餘種,主要有青蛙、壁虎、蜥蜴、蛇和蝸牛等;魚類30餘種,主要有鯉魚、鯽魚、草魚、青魚和泥鰍等。
海南地區植物資源豐富,野生植物有69科,181屬,279種。其中木本植物66種,包括喬木6種,灌木37種,半灌木22種,木質藤木1種。草本植物201種,其中菊科植物有20屬45種,藜科植物有13屬32種;豆科植物有12屬23種;禾本科植物有13屬16種;十字花科植物有8屬10種;毛茛科植物有5屬9種;蒺藜科植物有5屬8種;薔薇科植物有5屬8種;蓼科植物有4屬7種;百禾科植物有4屬7種;紫草科植物有5屬9種;唇形科植物有4屬4種;樹柳科植物有2屬4種。另外還有孢子植物11種。
經濟
綜述
2013年海南地區生產總值183.6億元,同比增長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完成120.8億元,同比增長20.6%。
第一產業
2013年,海南區萬畝灘鹽鹼地改造和乾源葡萄酒莊項目啟動實施,海南區新增葡萄種植面積1380畝、保護地110畝、標準化魚塘1500畝,流轉土地2302畝。農業增加值預計完成2億元,同比增長5.2%。
第二產業
海南區建成中聯化工一期、包鋼石灰石礦、宏陽百萬噸搗固焦等一批重點項目,神華硝銨、黑貓三興工業萘精製、華油液化天然氣等深加工項目順利實施。海化電石渣制水泥、世環陶瓷新材料、百盛化工納米碳酸鈣等項目加快建設。積極落實各項保增長政策措施,千方百計幫助企業擺脫困境,工業經濟企穩回升。2013年海南區工業增加值預計完成135.2億元,同比增長10%。
第三產業
2013年海南區建成如意俊安、隆信祥物流園和廣東塑料交易所物流交收倉儲中心、聚泉小型汽車服務中心,開工建設新晟物流園一期,啟動小型加工園區規劃建設。新裕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投入運營,鄂爾多斯農村商業銀行落戶海南區,滿巴拉僧廟景區規劃設計初步完成,「北方海南一日游」啟動實施。第三產業增加值預計完成37億元,同比增長11.7%。
社會
教育事業
2013年海南區有完全中學1所,初級中學4所,九年制學校3所,小學18所,教學點4個,校點布局合理,覆蓋海南區人口。海南區有小學班249個,初中班87個,高中班7個。在校學生12026名,教職工1144名;農牧民文化技術學校8所,專兼職掃盲教師86名,承擔着海南區816名青壯年脫盲和農牧民文化技術培訓任務。
醫療事業
2013年,海南區共有各類醫療機構85所,其中二級乙等醫院2所,二級丙等醫院1所,一級甲等醫院2所,一級丙等醫院3所,設有28個村衛生室,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現有醫療技術人員384人,總床位420張,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3.75人、病床4.09張。
社會保障
2013年,海南區將1911名符合條件的「五七工」和「集體工」納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範圍,1460名60歲以上未參保居民領取到養老保險金。累計發放各類救助和補貼資金4542萬元,為1161名農民工追還拖欠工資894.4萬元。加強法律援助工作,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560萬元。
旅遊景點
一線天旅遊點
位於甘德爾山南段,南北走向的高山中豁然出現一條東西向的深谷,兩側直立,形如刀切,高達幾十米,寬僅2米,進入谷地上望,碧藍的天空只有一線,極為壯觀。
飛來石及三道溝
飛來石位于海南區人民政府駐地正東方約4公里、海南區至棋盤井6公里里程碑東約1公里處。飛來石及三道溝為海南區尚待開發的旅遊景點。
海南區內的明代烽火台
共有5座,其中的二道坎烽火台最為壯觀。該烽火台遺址位於西卓子山水泥廠黃河農場二隊西北約1000米處,距黃河東岸約500米的高地上。
拉僧廟遺址
位於居民區北額熱格騰山腰中部平台上,距拉僧廟至公烏素鐵路800米處。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興建,為蒙醫學府,曾藏有大量蒙、藏醫學書籍。於1967年「文化大革命」中被毀。1990年後,通過海南區人民政府撥款及多渠道籌款重建拉僧廟。
雀兒溝岩畫
位於雀兒溝丘陵中,占地約100平方米,畫面多為動物圖案。[1]
漁村
位於西卓子山水泥廠西約6公里的黃河岸邊。20世紀90年代末,西卓子山水泥廠與西卓子山辦事處合作開發;至2002年,該旅遊景點己建蒙古包餐廳、游泳池、跑馬場、供遊人垂釣的養魚池、娛樂室、觀河亭等度假休閒地。
兔島
位於老石旦鎮西約5公里黃河中的一個夾心小島,面積約42公頃,島上有河柳、胡楊、沙棗等野生樹木。因該島曾經生存有野兔而得名。是海南區重要的旅遊資源,具有極大的開發價值。
四合木保護區
北起海拉公路12公里,南至25公里火車站,西有甘德爾山為屏障,東與海拉公路為界。在這一面積約1730公頃的狹長地帶,生長着大量古老殘遺瀕危植物、植物界的「活化石」四合木。
巴音陶亥檸條種植保護區
位於巴音陶亥東部,距巴音陶亥鄉政府8公里的丘陵間。這裡丘陵起伏,天高地遠,一片蒼茫。自1978年始,巴音陶亥鄉在這裡種植檸條,至2002年,種植面積達20萬畝。隨着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參觀的團體和個人日益增多,為海南區重要的旅遊資源。
在黃河沿岸70餘公里長的區域內,長河、大漠、高山、戈壁、古烽火台、村舍、田野所形成的獨特自然風光,構成了海南區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
所獲榮譽
2020年3月,入選2020中國青年樂業百佳縣市。
視頻
烏海市海南區——草原和馬的故鄉, 美麗的內蒙古歡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