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強年畫
模板參量錯誤!(代碼34)
|
武強年畫的產生,可以追溯到元代以前,定為宋元時期是較為可信的,「年畫」之稱始於清道光二十九年。是河北省武強縣傳統民間工藝品之一,因其產地在河北武強而得名,是中國民間特有的一種繪畫體裁,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地方特色。武強年畫是在原始的耕作方式、佛教思想、傳統觀念和古老的民族習慣影響下發展起來的民間鄉土藝術。其構圖豐滿,線刻粗獷,設色鮮亮,裝飾誇張,節俗特色濃厚,是民間年畫中的佼佼者。武強年畫除大量民間題材外,更注重反映重大時代變革,以表達人們對國事的關心,對人生的美好期望。
目錄
概述
武強年畫經過歷代藝人的苦心經營,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和流派,與天津楊柳青年畫、山東濰坊年畫[1]、江蘇桃花塢年畫、四川綿竹年畫、河南朱仙鎮年畫相媲美,曾被人們譽為河北藝術的象徵,以其深厚的民間民俗、獨特的民族藝術風格而享譽國內,馳名海外。
明代初年,武強年畫已有相當高的造型設計能力和鐫刻水平,已趨成熟階段。
武強年畫發展到清康熙、嘉慶年間,社會安定,各業繁榮,為年畫提供了很好的發展環境。這時,武強年畫的生產以縣城南關為中心,輻射周圍68個村莊,很多農民以年畫為副業,多數農忙務農,農閒印畫。武強縣城南關形成全國最大的年畫集散中心,出現的著名畫店有「天玉和」、「萬興恆」、「寧泰」、「泰興」四大家之後相繼出現了「祥順」、「德隆」、「東大興」、「義盛昌」、「新義成」、「吉慶齋」、「同興」、「大福興」等八大家。各村小作坊難以數計。
題材形式
武強年畫題材廣泛,天、地、人三才無所不包,山水、花鳥、人物、動物、花卉、神像、戲曲故事、神話傳說、時事新聞、組字花謎等品類繁多,是中國北方勞動人民思想願望、風俗信仰、審美觀念、生產和生活的反映,被譽為「農耕社會的藝術代表」、「民俗生活的大觀園」。
武強年畫分門別類,創造出門畫、中堂、對聯、條屏、貢箋、窗畫、灶畫、月光、炕圍、桌圍、雲子、開條、斗方、燈方、扇面、枕頂、兜肚、鞋底兒、手帕、荷包、張搭、冊頁、西洋鏡、博戲圖等共計30餘種。甚至牛棚馬廄也有專門張貼的年畫。
除了常見的軸畫、托片、冊頁等形式,武強年畫還開發了門票、明信片、首日封、書籍、畫冊、珠光板、景泰藍、掛曆、水晶內畫、陶瓷、木版等工藝,有的結合中國結等其他飾品,精美獨特,成為年節饋贈親友及國外友人的精美禮品。
藝術特點
武強年畫因出於民間藝人之手,所以富有民間生活情趣和民間藝術色彩,背景簡括,不拘細節,主題突出,選材大都與民間習俗和生活有密切聯繫。武強年畫的題材豐富多彩,通過各種各樣的形象反映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和願望,以滿足不同地區人們的不同欣賞習慣和要求,所以它在民間有着深刻的影響和雄厚的群眾基礎。
武強年畫主要是木版套色水印。由於工藝製作和刻印方法的特殊效果,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構圖勻稱飽滿,裝飾性很強,線條粗獷簡練,挺拔疏落,遒勁健美,直朴稚拙;色彩強烈,濃烈而不凝滯,單純而有變化,常以大紅大綠等明快舒暢的色調,形成一種喜氣洋洋的熱烈氣氛,來裝點節日。還有一種淡潔素雅、清秀爽目的山水墨畫,也頗受歡迎。
武強年畫的造型突出重點,刻畫人物為五段身材,着重表現頭部和眼睛,着筆不多而儀表生動。「魚鈎鼻子單框眼,淡施脂粉懶畫眉」,而內在的情感卻表現得很充分。
武強年畫色調鮮明,對比強烈,除墨線外,一般有3到7種套色,色彩豐富,調子明快[2]。造型誇張,簡練概括,人物塑造突破解剖比例,突出頭部和眼睛。動物塑造也是如此,「十斤獅子九斤頭」,大力度地渲染出動物勇猛偉岸又馴順可親的性格特徵。武強年畫構圖飽滿,整個畫面幾無空閒,體現出一種豐滿富足的感覺。武強年畫常以世俗認同的吉祥物為代表,以諧音、喻義、象徵等藝術手法裝飾作品,表現人民大眾祈福求祥的美好願望。如「連(蓮花)年有餘(魚)」、「喜(喜鵲)上眉(梅花)梢」、「平(花瓶)安(鞍)富貴」、「封(蜜蜂)侯(猴子)掛印」等等。
視頻
參考文獻
- ↑ 50年代山東濰坊楊家埠年畫 你可曾見過?,騰訊網
- ↑ 武強年畫俏全球,人民網,201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