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棘甲龍是一種恐龍。棘甲龍是甲龍下目結節龍科下棘甲龍屬的唯一一種恐龍,生活於下白堊紀阿爾布階至森諾曼階,約140百萬年前。 棘甲龍的皮膚上長着厚厚的裝甲,它的裝甲由橢圓形甲片組成,在棘甲龍頸部、肩膀及沿脊椎位置有棘伸出。 它們是四足的草食性恐龍。它的大小估計約為10-18尺長,體重380公斤。

恐龍已是現代大眾文化的一部分,無論兒童或者成年人均對恐龍有很高的興致。恐龍往往是熱門書籍電影、各種玩具的題材,各類媒體也常報導恐龍的科學研究進展與新發現[1]

目錄

簡介

棘甲龍屬的名字是由它的裝甲而來,古希臘文意思是「有棘的鱗片」。它的裝甲由橢圓形甲片組成,接近水平的在其皮膚上,在頸部、肩膀及沿脊椎位置有棘伸出。它們是四足的草食性恐龍。它的大小估計約為10-18尺長,體重380公斤。

它的部份腦殼及一些顱下骨於1867年在英格蘭被發現,並由托馬斯·亨利·赫胥黎命名為棘甲龍(學名Acanthopholis horridus)。有些學者認為棘甲龍的命名並不正確,這是基於沒有足夠的資料來證明它在結節龍科的獨立性。

名稱由來

恐龍,人類發現恐龍化石的歷史由來已久。直到古生物學家曼特爾[2]發現了禽龍並與鬣蜥進行了對比,科學界才初步認定這是一群類似於蜥蜴的早已滅絕的爬行動物。

1842年,英國古生物學家查理德·歐文創建了「dinosaur」這一名詞。英文的dinosaur來自希臘文deinos(恐怖的)Saurosc(蜥蜴或爬行動物)。對於當時的歐文來說,這「恐怖的蜥蜴」或「恐怖的爬行動物」是指大的滅絕的爬行動物。實際上,那個時候發現的恐龍並不多。自從1989年南極洲發現恐龍化石[3]後,全世界七大洲都已有了恐龍的遺蹟。目前世界上被描述的恐龍至少有650至800多個屬(古生物學上的種屬,不完全同於現代動物的分類方式)[4]。 後來,中國日本等國的學者把它譯為恐龍,原因是這些國家一向有關於的傳說,認為龍是鱗蟲之長,如等就素有小龍的別稱。

視頻

棘甲龍 相關視頻

恐龍是怎樣演化的
中國專家發現白堊紀之後的恐龍化石,恐龍有可能是在南方滅絕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