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杜淹(?-628年),字執禮京兆郡杜陵縣(今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人,唐太宗時的唐朝宰相,隋河內太守杜征之子,杜如晦的叔父。

5b39b3abc1f27.jpg
概要
諡號

目錄

生平

祖父杜皎北周遂州刺史,父親杜徽河內郡太守。杜淹年輕時聰慧明辨,學識廣博,頗有美譽,與同鄉韋福嗣是莫逆之交。他對韋福嗣道:"皇帝喜歡任用隱士,蘇威便是在隱居時被征闢為美職。"因此一同隱居在太白山,其實是在沽名釣譽。隋文帝聽聞,極為憎惡,將二人流放江南。後來,杜淹返回鄉裏,得到雍州司馬高孝基的舉薦,授為承奉郎,累遷至御史中丞。

開皇年間,他們互相謀劃說:「皇上喜歡任用合乎正道的退隱人士,蘇威以隱士被徵召,被提拔到位高權重的職務,何不各自效仿他。」於是韋福嗣與杜淹一起進入太白山,對外宣揚要隱遁,實際想要企求時人的稱譽。隋文帝楊堅聽說後討厭他們,將兩人流放到江南[1][2][3]。大赦天下後,杜淹回京。雍州司馬高孝基上表推薦,朝廷授他承奉郎。大業末年,官至禦史中丞

武德一年618年,隋朝滅亡。

武德二年(619年),杜淹成為王世充的太尉府官屬。 四月,在洛陽廢皇泰主楊侗自立為鄭國皇帝。王世充僭號稱帝,建立鄭國,任命杜淹為吏部尚書,對他非常信任。 當時,杜淹因與侄子杜如晦不睦,便在王世充面前進讒,致使杜如晦的兄長杜某(名不詳)被殺。杜如晦的弟弟杜楚客在鄭國為官,也遭到囚禁。

武德四年(621年),秦王李世民平定王世充。杜淹作為鄭國高官,被定為死罪。杜如晦在李世民麾下效力,杜楚客便請他加以營救。杜如晦不允,杜楚客哭道:"叔父已經害死大哥,如今哥哥又不肯營救叔叔,我杜家要自相殘殺,真是令人悲痛。"杜如晦感悟,向李世民求情,方免去杜淹的死罪。 後來,杜淹因久不升職,欲投靠太子李建成,被負責選官的封德彝告知房玄齡。房玄齡擔心李建成得到杜淹會對李世民造成威脅,便舉薦杜淹為天策府兵曹參軍、文學館學士。

武德七年(624年),慶州刺史楊文幹起兵叛亂,李建成與李世民的矛盾加劇。唐高祖認為杜淹未能勸導李世民,致使其兄弟失和,將他和東宮屬官王珪、韋挺一同流放巂州(今四川西昌)。李世民知道杜淹無罪,隻是受到牽累而已,贈他黃金三百兩。


楊文幹事件李淵流放杜淹,李世民給三百兩黃金寓意為何

擔任宰相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後,,誅殺李建成,被立為皇太子,不久繼位,李世民即位為唐太宗。杜淹被召回朝中,授為御史大夫,封安吉郡公,[4],封安吉郡公,賜實封四百戶。唐太宗知道杜淹熟知歷代典製,特詔東宮儀式簿領,由他主管。

貞觀元年(627年),,杜淹判吏部尚書,參議朝政,成為宰相之一。他前後舉薦四十餘人,最終都成為知名官員。當時,杜淹身兼二職,卻無清廉之譽,又和勛臣長孫無忌不和,因此受到輿論的非議。

軼事典故

杜淹曾推薦刑部員外郎郅懷道,太宗問杜淹:「郅懷道才行怎麼樣?」杜淹回答:「懷道在隋朝作吏部主事,有清廉謹慎之名。隋煬帝三下江都時,行計已決,公卿都違心贊同巡遊,郅懷道官位極卑,獨稱不可。臣親眼所見。」太宗問:「卿當是對下江都怎麼說的?」杜淹回答:「臣從行計。」太宗問:「事君之義,有犯無隱。卿稱懷道為是,為什麼自不正諫?」杜淹回答:「臣當時不居重任,又知就是進諫也必定不從,徒死無益。」太宗問:「孔子稱從父之命,未為孝子。故父有爭子,國有爭臣。若以君主之無道,為什麼還做他的官?既食其祿,為什麼不匡正他的過失?」

太宗又召杜淹笑著問:「卿在隋朝,可以說官位小而不言;仕王世充,為何不極諫?」杜淹回答:「亦有諫,但王世充不從。」太宗說:「王世充若修德從善,當不滅亡;既然他無道拒諫,卿怎麼能免禍?」杜淹啞口無言。太宗又問:「卿在今日,為宰相之一,會陳辭極諫嗎?」杜淹回答:「臣在今日,必盡死無隱。當年,百里奚虞國時,虞國亡;在秦國時,秦國霸,臣竊自比之。」太宗笑。當時,杜淹兼二職,而無清廉之譽,又素與長孫無忌關係不好,被當時輿論批評。有病的時候,太宗親自到他家慰問,賜帛三百匹。貞觀二年(628年)杜淹去世,贈尚書右僕射諡號。子杜敬同襲爵,官至鴻臚少卿。杜敬同子杜從則,唐中宗時為蒲州刺史

  1. 《舊唐書•卷六十六•列傳第十六》:淹聦辯多才藝,弱冠有美名,與同郡韋福嗣為莫逆之交,相與謀曰:「上好用嘉遁,蘇威以幽人見征,擢居美職。 」遂共入太白山,揚言隱逸,實欲邀求時譽。隋文帝聞而惡之,謫戍江表。
  2. 《新唐書•卷九十六•列傳第二十一》:隋開皇中,與其友韋福嗣謀曰:「上好用隱民,蘇威以隱者召,得美官。」乃共入太白山,為不仕者。文帝惡之,謫戍江表。
  3. 《大唐新語•卷八》:淹聰辯多才藝,與韋福嗣為莫逆之友,開皇中,相與謀曰:「主上好嘉遁,蘇威以幽人見擢,盍各效之。」乃俱入太白,佯言隱逸。隋文帝聞之,謫戍江表。
  4. 《大唐新語》卷八:杜淹爲天策府兵曹,楊文幹之亂,流越巂。太宗戡內難,以爲御史大夫,因詠雞以致意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