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黄槿(学名:Hibiscus tiliaceus Linn.)是锦葵科、木槿属常绿灌木或乔木,高4-10米,胸径粗达60厘米;树皮灰白色;小枝无毛或近于无毛,很少被星状绒毛或星状柔毛。叶革质,近圆形或广卵形,直径8-15厘米,先端突尖。花序顶生或腋生,常数花排列成聚散花序,总花梗长4-5厘米,花梗长1-3厘米,基部有一对托叶状苞片。蒴果卵圆形,长约2厘米,被绒毛,果爿5,木质;种子光滑,肾形。花期6-8月。 分布于中国、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及菲律宾等热带国家;在中国分布于台湾、广东和福建等省。 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应性特强,也略耐阴,耐寒,耐水湿,耐干旱和瘠薄,对土质要求不严,只需排水良好,在肥沃湿润土地上生长茂盛。 树皮纤维供制绳索,嫩枝叶供蔬食;木材坚硬致密,耐朽力强,适于建筑、造船及家具等用。在中国广州及广东沿海地区小城镇也有栽培,多作行道树。 (概述图参考来源: ) 中文名黄槿学 名Hibiscus tiliaceus Linn.别 称糕仔树、桐花、盐水面夹果、朴仔、榄麻、海麻、海罗树、弓背树等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目锦葵目科锦葵科族木槿族属木槿属种黄槿命名者及年代Linn.,1753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乔木,高4-10米,胸径粗达60厘米;树皮灰白色;小枝无毛或近于无毛,很少被星状绒毛或星状柔毛。叶革质,近圆形或广卵形,直径8-15厘米,先端突尖,有时短渐尖,基部心形,全缘或具不明显细圆齿,上面绿色,嫩时被极细星状毛,逐渐变平滑无毛,下面密被灰白色星状柔毛,叶脉7或9条;叶柄长3-8厘米;托叶叶状,长圆形,长约2厘米,宽约12毫米,先端圆,早落,被星状疏柔毛。
花序顶生或腋生,常数花排列成聚散花序,总花梗长4-5厘米,花梗长1-3厘米,基部有一对托叶状苞片;小苞片 7-10,线状披针形,被绒毛,中部以下连合成杯状;萼长1.5-2.5厘米,基部1/3-1/4处合生,萼裂5,披针形,被绒毛;花冠钟形,直径6-7厘米,花瓣黄色,内面基部暗紫色,倒卵形,长约4.5厘米,外面密被黄色星状柔毛;雄蕊柱长约3厘米,平滑无毛;花柱枝5,被细腺毛。蒴果卵圆形,长约2厘米,被绒毛,果爿5,木质;种子光滑,肾形。花期6-8月。
黄槿小档案
◆ 分类:锦葵科(Malvaceae)\木槿属[1]
◆ 学名:Hibiscus tiliaceus L.
◆ 别名: 糕仔树、粿叶树、木槿、朴仔、披麻、铜麻、港麻、海麻、河麻、山加半、盐水面头果、古老仔等
◆ 英文:Coast Hibiscus、Sea Hibiscus
◆ 原产地:东半球热带地区
◆ 生长环境:平地或滨海地区
◆ 生长习性:常绿阔叶乔木
◆ 株高:可达15公尺
◆ 根茎:树干灰色,具纵裂纹
叶
单叶,互生,阔卵状心形或近圆形,厚纸质,基部心形,先端急尖,有细锯齿缘
叶长可达15公分,宽可达20公分,具长约3至10公分之叶柄
具长三角形之托叶,长约2至3公分,宽约1.2至1.5公分
表面具盐腺体可排出盐份
背面浅灰白色,密披星状毛
基出主脉5至9条
花
两性花,单生或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
苞片2枚对生,卵状三角形;小苞片7至10枚,三角形,长约0.3至0.4公分,先端锐尖
花萼5裂,先端渐尖,长约2公分,披覆短柔毛
花瓣5枚,长约5公分,基部合生,螺旋状层叠形成花冠,表面披覆星状毛
花冠黄色,钟形,中间为暗紫色
雄蕊集生成长约2公分的雄蕊管,包围花柱,未超出花冠
雌蕊花柱5条,包于雄蕊管内,仅露出5条头状之柱头,子房上位,球形,5室
果实:蒴果,椭圆形至阔卵形,长约2至2.5公分,具散生之乳头状小疣,成熟后木质化并开裂成5瓣;种子肾形,被丝毛
花果期:花期4月至9月,果期7至10月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及菲律宾等热带国家;在中国分布于台湾、广东和福建等省。 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应性特强,也略耐阴,耐寒,耐水湿,耐干旱和瘠薄,对土质要求不严,只需排水良好,在肥沃湿润土地上生长茂盛。生于沿海沙地、河港两岸。
- 采种:种子于12月至翌年1月成熟,当果呈黄褐色或褐色,即将开裂时进行采收。果采回暴晒至果裂,抖出种子,晒干后进行干藏。种子千粒重约12克。
- 播种方法:育苗地应选择坡度平缓、阳光充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的沙壤土,苗床高15厘米左右,纯净黄心土加火烧土(比例为4:1)作育苗基质,用小木板压平基质,用撒播方法进行播种,播完种子后,用细表土或干净河沙覆盖,厚度约0.3-0.5厘米,以淋水后不露种子为宜,用遮光网遮荫,保持苗床湿润,播种后约20天种子开始发芽,经30天左右发芽结束,发芽率约40-50%。当苗高达到3-5厘米,有2-3片真叶时即可上营养袋(杯)或分床种植。用黄心土87%、火烧土10%和钙镁磷酸3%混合均匀作营养土装袋。覆盖遮光网遮荫,种植40天后,生长季节每月施1次浓度约为1%复合肥水溶液,用清水淋洗干净叶面肥液;培育1年苗高约40-60厘米,地径约0.7厘米,可达到造林苗木规格标准。
- 扦插法
3-4月,采集半木质化穗条,穗条长8-12厘米,保留4-5个芽,上部带1-2片叶片, 插前下端点蘸生根粉或用生根水浸泡4小时,纯净黄心土作育苗基质,睛天进行扦插,用遮光网遮阳,用薄膜覆盖保持苗床湿润,插后约30天开始生出不定根,扦插成活率可达70%。根长至2厘米时可上袋(杯)种植,也可不移苗直接在插床培育,但扦插时应控制密度。种植40天后施浓度约为1%复合肥水溶液,用清水淋洗干净叶面肥液;培育1年苗高约25-35厘米,地径约0.5厘米。
栽培技术
繁殖
采用播种或扦插繁殖,[2]春季为适期。种子可以随采随播,也可储藏越冬。储藏期约为7--8个月。种子无休眠习性,播后3--5天即可发芽,发芽时日均气温需在20摄氏度以上。一年生实生苗可出圃。利用扦插法可快速培育大苗,剪办木质化枝条每20厘米为一段或锯枝干1--2米,扦插于湿润园土,约1--2个月能发根。
- 栽植
黄槿喜生于深厚、湿润、疏松的土壤,以中下坡土层深厚的地方生长较好。栽植株行距2米×3米或2.5米×3米,造林密度89-111株/亩。造林前先做好砍山、炼山、整地、挖穴、施基肥和表土回填等工作,种植穴长×宽×高规格为50厘米×50厘米×40厘米,穴施钙镁磷肥1千克或沤熟农家肥1.5千克基肥。如混交造林,可采用株间或行间混交,黄槿与其他树种比例为1:1至1:2为宜。裸根苗应在春季造林,营养袋苗在春夏季也可造林。在春季,当气温回升,雨水淋透林地时进行造林;如要夏季造林,须在大雨来临前1-2天或雨后即时种植,或在有条件时将营养袋苗的营养袋浸透水后再行种植。有条件淋水的地方需浇足定根水,春季造林成活率可达95%以上,夏季略低。若作园林绿化种植,宜移植一次,至第3年春,苗高1.5厘米左右、地径2厘米以上可出圃栽植。
- 抚育
造林后3年内,每年4-5月和9-10月应进行抚育各1次。抚育包括全山砍杂除草,并扩穴松土,穴施沤熟农家肥1.5千克或施复合肥0.15千克,肥料应放至离叶面最外围滴水处左右两侧,以免伤根,影响生长,3-4年即可郁闭成林。
主要价值
- 食用:嫩枝叶供蔬食。
- 经济:树皮纤维供制绳索,木材坚硬致密,耐朽力强,适于建筑、造船及家具等用。
- 观赏:四季常绿,树冠呈圆伞形,枝叶繁茂,花多色艳,花期甚长,为常见的木本花卉,是优良庭园观赏树和行道树;亦可盆栽观赏,做成桩景亦甚适宜。可在公路、道路两旁列植用于行道树,在庭园中丛植作庭荫树,在公路中间分隔带中列植作第二林层绿化树。
- 生态:黄槿为强抗盐植物,能大量富集铜、锌和镉,其抗重金属能力很强。其生存力极强,耐盐碱,能抵御风害,可作为海岸防沙、防风、防潮的树种,在海岸带群植作防风固沙林。适合在中国广东全省公路、铁路、江河和沿海生态景观林带中列植或片植作基调树种。
用途
1.优良防风、庭园、行道树种:黄槿生性强健、生长快速、耐风防潮,多生于海滨地区,是海岸防砂、定砂、防潮、防风的优良树种;亦可植为庭园树,庇荫树或行道树。[3]
2.民生用途:叶片可供作蒸煮糕粿的枕叶,沿海居民有取其叶垫于糕粿以蒸煮,因而有糕仔树及粿叶树等别称;树皮纤维可制作绳索或织网等用途;枝干木材质轻富弹性,可作家俱或薪柴之用。
3.药用:黄槿的叶及树皮可治支气管炎及咳嗽,叶外敷可治肿毒及作洗涤剂之用,根可作解热及催吐剂。性味:树皮、叶、花:甘、淡、凉。效用:全株: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治木薯中毒,疮疖肿痛;根:解热,催吐。治发热;嫩叶:治咳嗽,支气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