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金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金簡

金簡[N 1]滿語ᡤᡳᠨᡤᡳᠶᠠᠨ穆麟德gingiyan,?-1794年),金佳氏可亭[1]滿洲正黃旗人[2]淑嘉皇貴妃的三兄[3],歷任總管內務府大臣、鑲黃旗漢軍都統、工部尚書、吏部尚書等職,為乾隆年間重臣。

人物生平

金簡出身內務府正黃旗滿洲包衣第四參領轄下、由其家族世代管理的高麗佐領[N 2][4][5][1][6][3]。其先為朝鮮望門,世居義州[3]。天聰元年(1627年),金簡的曾祖父三達禮隨長兄辛達禮[N 3]等人舉族歸附後金,獲授通事官一職[5]。金簡的祖父尚明事跡不詳;父親三保曾任巡視長蘆鹽政武備院卿,兼任公中佐領等職;長兄金鼎曾為藍翎侍衛、次兄金輝任兵部滿左侍郎[3]

金簡在乾隆中期由內務府筆帖式進入仕途,後任奉宸院卿。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金簡升為內務府總管大臣。同年,負責管理武英殿刻書事務,並擔任四庫全書副總裁,專門負責編纂官員的考核與督察。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金簡擔任戶部侍郎,掌管錢法堂,又兼任鑲黃旗漢軍副都統,獲賜孔雀翎[2]

乾隆四十年(1775年),金簡奏請裁去京局鼓鑄閏月四卯,獲乾隆帝批准[2]。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命金簡主持《四庫薈要》的編纂,署理工部尚書[7]。同年,金簡赴盛京會同盛京將軍弘晌查辦銀庫虧短銀兩一事,將侵盜銀兩的前署關防拉薩禮、現任關防彝倫依律治罪[6]。同年,乾隆帝東巡,沿途目睹盛京各處城牆多有坍塌,令隨行軍機大臣等評估,並撥款進行修葺。將工部尚書事務,交給金簡暫署[6]。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金簡正式總理工部。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擢升為工部尚書、鑲黃旗漢軍都統[7]。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金簡採用清理淤塞的辦法疏導京畿地區的河道,疏通了靜宜園碧雲寺的泉水和永定河,又將盧溝橋上殘損石塊和損壞的欄杆修繕[6]

乾隆五十年(1785年),參加千叟宴。不久,四庫全書告成,金簡予以敘功。同年,乾隆帝命劉墉德保、金簡修葺明朝十三陵,加築思陵月台,並拓寬享殿、宮門[6]。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安南後黎朝末代君主昭統帝一行投靠清朝,被乾隆帝編入漢軍鑲黃旗安南佐領,時任漢軍鑲黃旗都統的金簡負責入旗等事務。隔年(1791年),隨同昭統帝的遺臣黃益曉黎光霽等奏請希望回到安南。乾隆帝命金簡將益曉等人送回本國[7]。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金簡調任吏部尚書。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病逝,諡勤恪[7]。乾隆帝頒布諭旨[N 4]對金簡進行褒獎、並賜祭葬品,又令皇孫綿懃親臨祭奠[6]。嘉慶初年,金氏一族由內務府抬入滿洲正黃旗,並由嘉慶帝賜姓金佳氏[6]

金簡有子縕布,曾任正紅旗蒙古副都統、鑲紅旗漢軍都統、總管內務府大臣、兵部侍郎、工部尚書、署理戶部尚書等職[7]

軼事

  • 金簡喜好作詩,然而其作品大都未能傳世[6]。唯有鐵保所編輯的《熙朝雅頌集》卷一百三之中收有金簡詩作二十首[1]
  • 編纂《四庫全書》時,金簡採用棗木活字套版的印刷方式,為《四庫全書》的編纂節省了不少開支[6]

個人作品

熙朝雅頌集》收錄金簡所作律詩《皇上八旬萬壽恭紀》20首。此外將他所創造的武英殿聚珍本的方法流程編輯為《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一書。

家庭成員

父:三保

兄:金鼎金輝

妹:淑嘉皇貴妃

子:金蘊布

另見

注釋

  1. 《八旗滿洲氏族通譜》作「金鑒」
  2. 《清史稿》誤作「內務府漢軍」
  3. 又作「新達禮」
  4. 「吏部尚書金簡,供職年久,勤慎小心,前聞患病,不時遣侍衛等往視,並派御醫診治,賞賜人參一斤,資培俾補,以冀速痊。茲聞溘逝,殊為軫惜。着賞給經被,以為飾終令典。並派皇孫綿懃帶同侍衛十員,前往奠醊,所有應得恤典,着該部察例具奏。」

來源引證

  1. 1.0 1.1 1.2 鐵保 1992,第1614頁
  2. 2.0 2.1 2.2 趙爾巽 1998,第10787頁
  3. 3.0 3.1 3.2 3.3 徐凱:《滿洲八旗中的高麗士大夫家族》,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有來源鏈接,見參考文獻)
  4. 鄂爾泰 1985,第66頁
  5. 5.0 5.1 弘晝 2002,第791頁
  6.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徐凱:《論金簡》,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有來源鏈接,見參考文獻)
  7. 7.0 7.1 7.2 7.3 7.4 趙爾巽 1998,第10788頁

參考資料

史料

論文

官銜
前任:
福長安
工部滿尚書
乾隆五十六年十月癸丑-乾隆五十七年八月癸酉
(1791年11月7日-1792年9月22日)
繼任:
和琳
前任:
福康安
吏部滿尚書
乾隆五十七年八月癸酉-乾隆五十九年十二月丙子
(1792年9月22日-1795年1月13日)
繼任:
保寧(大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