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赵荣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赵荣声(1915—1995),安徽安庆太湖县人。燕京大学新闻系毕业。1935年在“一二·九”运动中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春去延安。后参加丁玲领导的西北战地服务团,任通讯组组长。1938年2月,赵荣声受组织派遣,到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部做统战工作,任卫立煌的少校秘书。刘少奇延安到洛阳找赵荣声秘密谈话,嘱咐赵荣声长期隐蔽下去,等待时机,并要做好随时应变的准备。

人物生平

1942年,赵荣声到迁往成都的燕京大学学习。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工人日报》文化生活组组长,1952年写成长篇报告文学《我是劳动人民的儿子》,向人们系统地介绍了吴运铎。1956年2月,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其撰写的长篇报告文学《在建设的日子里》。1957年,在反右斗争中受到不公正待遇。1985年,文史资料出版社出版了其所撰写的《回忆卫立煌》一书。

著有回忆录《回忆卫立煌先生》、《沿着斯诺的足迹》,通讯集《在建设的日子里》,报告文学《活跃的肤施》、《界首船》,传记《把一切献给党》等。

人物作品

赵荣声,出生于1915年,县城东雷家墩人,离休前任中国工人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

民国24年在燕京大学读书时,接触和接受了马列主义,在《燕大周刊》上撰写了不少宣传进步和抗日的文章,在同学中颇有影响。他积极参加“一二·九”运动,在宣传工作中非常活跃,被中共地下外围组织“社联”吸收为盟员,不久担任“社联”书记。民国2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支部宣传委员。后被选为燕大学生会执行委员,任《燕大周刊》总编辑。

民国26年春,他与一些同学到达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受到中共中央毛泽东等领导同志的接见,并聆听了很多重要指示。回到北平后,他在报刊上积极宣传我党我军的情况。武汉的一家出版社,还出版了他写的延安见闻的小册子<活跃的肤施)。这本小册子产生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使许多知识青年受到影响,走上革命的道路

民国27年春,赵荣声受中共组织派遣,到国民党第一战区卫立煌将军总部做统战工作,任卫立煌的秘书。在此期间,中共中央林伯渠负责同他联系,刘少奇到洛阳时曾与他彻夜长谈[1]。他在和卫立煌将军长期相处中,宣传中共的主张、理论和政策,促使卫立煌抵制蒋介石反共打内战的行径。另外,在掩护共产党、八路军工作人员和为中共组织、革命军队提供情报和物资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全国解放后,赵荣声分配到全总工作,不久调到工人日报社。虽然这时他已是老革命、老报人,可是不论做什么工作都全力以赴,从无怨言。他当记者时,无论在鞍钢一汽,还是在宝成铁路线上,都能深入基层和群众打成一片。教科书上选用过他写的通讯,新文艺出版社出过他的《在建设的日子》通讯集,工人出版社出过他的《一个工会主席》单行本。他当编辑时,对群众来稿认真审读,对工人作家耐心帮助。他负责的文艺部,联系了,大批工人作者,对培养工人作家队伍起了很好的作用。他所整理的吴运铎的故事在报上连载后,受到广大读者的赞扬,对广大青年起子很好的教育作用。1956年,他被吸收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被评为全总直属机关先进工作者。

1957年反右斗争中,赵荣声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是,在此之后的20余年中,他仍一如既往,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并严格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1979年落实政策后,赵荣声又拿起笔积极从事写作。他不仅写了许多革命回忆录,1985年还出版丁28万字的专著《回忆卫立煌先生》(文史资料出版社出版)。此书出版后,11万册很快销售一空。

红色卧底

“红色卧底”赵荣声跟随卫立煌前后

曾任国家劳动部副部长的刘子久著《忆少奇同志》一书中,写到:“少奇同志斩钉截铁地对那位有可能在卫立煌身边长期呆下去的同志说,你在那里长期呆下去就是胜利……这位同志没有辜负党对他的信任,在卫立煌及其部属郭寄峤那里一直工作到全国解放。这个同志利用他的特殊地位做了一些别的同志不能做的有利于党的事业的工作。”

这位同志,就是被称作“红色卧底”的我党优秀党员、著名记者赵荣声同志[2]

视频

赵荣声 相关视频

赵荣生--君·远


省民政厅副厅长赵荣生来莲调研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