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豆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豆角薔薇目豆科豇豆屬的一年生蔬菜。又名豇豆、 長豇豆、 帶豆。富含蛋白質、 胡蘿蔔素、 營養價值高,口感好,是我國北方廣泛栽培的大眾化蔬菜之一,其普及程度在各類蔬菜中居第一位 。

豆角的適應性強,既可以露地栽培,也可以保護地種植,同時還可以周年生產,四季上市 [1]

  • 中文學名 ;豇豆
  • 拉丁學名 :Vigna unguiculata (Linn.) Walp.
  • 別   稱 :豇豆、長角豆、帶豆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 :原始花被亞綱
  • ;薔薇目
  • 亞 目 ;薔薇亞目
  • ;豆科
  • 亞 科 :蝶形花亞科
  •  :菜豆族
  •  ;豇豆屬
  • 豇豆
  • 季 節 :夏季
  • 產 地 :北方、長三角

形態特徵

一年生纏繞、草質藤本或近直立草本,有時頂端纏繞狀,莖近無毛,羽狀複葉具3小葉;托葉披針形,長約1厘米,着生處下延成一短距,有線紋;小葉卵狀菱形,長5~15厘米,寬4~6厘米,先端急尖,邊全緣或近全緣,有時淡紫色,無毛 。

總狀花序腋生,具長梗,花2~6朵聚生於花序的頂端,花梗間常有肉質密腺;花萼淺綠色,鍾狀,長6~10毫米,裂齒披針形;花冠黃白色而略帶青紫,長約2厘米,各瓣均具瓣柄,旗瓣扁圓形,寬約2厘米,頂端微凹,基部稍有耳,翼瓣略呈三角形,龍骨瓣稍彎,子房線形,被毛 。

莢果下垂,直立或斜展,線形,長7.5~70厘米,寬6~10毫米,稍肉質而膨脹或堅實,有種子多顆;種子長橢圓形或圓柱形或稍腎形,長6~12毫米,黃白色、暗紅 色或其他顏色。花期5~8月[2]

栽培技術

土地選擇

選擇土層深厚、肥力均勻、無鹽鹼、排灌方便的田塊種植,保持3年以上輪作,100米內不能種其他品種的豇豆。按常規秋翻、秋施肥、冬灌保墒 。

整地施肥

起壟前施基肥,起壟施肥時應加施農藥以防有地下害蟲危害。方法是每畝用40%~50%的辛硫磷乳油250~500毫升,拌土20千克,隨後蓋上朔料、麻袋等捂一晝夜。晚上撒遍繁種田,撒後隨即翻入土中。4月末起壟,壟寬0.6米,高20~25厘米,溝寬0.4米。關於壟高,土壤若偏沙可矮些,反之則要高些。壟面一定要平整細碎,要隨起壟隨即覆上地膜 。

以有機肥為主,適量加入速效化肥。有機肥一般每畝2000~3000千克,再配合尿素10千克、磷酸二銨20千克、硫酸鉀20千克,爭取做到氮磷鉀均衡施用。起壟前施基肥,起壟施肥時應加施農藥以防有地下害蟲危害 。

適時播種

  1. 、播種方式

豇豆採用直播方式種植 。

  1. 、播種要點

直播豇豆主根深、根瘤多、莖葉茂盛,播種宜在終霜期後,氣溫穩定在10℃以上時進行,不宜早播,要儘量避開晚霜危害的4月底至5月初。播前1~2天在太陽下曝曬種子有利於苗齊苗全;然後用30℃溫水浸泡5~6小時,剔除霉爛、秕子及雜種後播種。每畦種2行,畦面行距40厘米,株距30厘米,播深3~4厘米,每穴播2~3粒種子。

苗期管理

小苗長出第一對真葉到出現三出複葉時是間苗、補苗時期,拔除病、弱苗,每穴留2株健壯苗;田邊地頭由於通風透光,每穴可多留1棵苗。間苗時對缺苗處即可補苗,可用移栽的辦法,把多苗穴的苗移來。移苗宜早,越早越容易成活 。 出苗後期因土壤乾燥出苗很差的地塊,要及時灌水促使出苗,再不出者立即補種。在開花前如果不是特別乾旱,一般不灌水;乾旱時灌水也應灌小水。蔓生長豇豆在植株長到5~6片葉時,蔓長約50厘米要及時插杆,一穴一杆,然後把一壟兩行之間相對的4~5根竹杆綁在一起,綁結點以1.5米左右為宜。竹杆的長度要求2.5米以上。

開花結莢期管理

第l花穗以後要促進結莢和籽粒發育。肥水管理要以促為主。灌水的原則是見干見濕,即在進入結莢盛期要保持土壤濕潤,伏天時應在傍晚涼爽的時候灌水,每隔7~10天澆1次水。澆水的同時追施1次磷酸二銨20千克/畝,在開花結莢盛期應進行葉面噴肥,每隔7天葉面噴施0.3%磷酸二氫鉀,共噴3~4次。以提高籽粒飽滿度,採收後期早衰現象易出現,需追施尿素5千克/畝,延緩衰老,以達到提高後期產量的目的[3]

科學施肥

需肥特點

根據豆角的生長特點可知,豆角的根部雖然比較發達,但生長能力比較弱,主根在土裡的長度在80~100cm,群根主要分布在15~18cm的耕層中,側根和根瘤都比較少,固定氮的能力也比較弱,但是豆角的根系對土壤的適應性比較強,對土壤的也是有一定要求的,肥沃、排水效果好、透氣性好的土壤是種植豆角的最佳土壤,過於黏稠和濕度比較低的土壤不利於豆角的根系生長和根瘤的活動 。

豆角種植雖然簡單,對施肥的要求也不高,在豆角的生長前期,由於根瘤沒有完全發育,固氮的能力比較弱,所以在這個時期應該適量施氮肥,保證豆角的固定氮的能力;當植物開花結莢後,植物對磷、鉀元素的需求量比較大,根瘤的固氮能力也提高了,這時是豆角的營養生長和植物生長並進的過程,對各種元素的需求量也比較大。通過研究可以得知,每生產100.00kg的豆角,需要氮1.02kg,五氧化磷0.44kg,氧化鉀0.97kg,由於根瘤的固氮作用,所以在豆角的生長過程中對鉀的需求量做多,對氮元素的需求量相對較少,所以在施肥的過程中要根據豆角的生長需要來控制施肥的種類,合理進行等元素的施肥 。

合理施肥

根據豆角的根系對肥料的吸收特點和豆角的需肥性,在根據實際種植技術,對豆角的科學施肥技術進行了總結,科學的施肥方法包括重施基肥和巧施追肥 。

水肥管理技術

  1. 、開花期

豆角在生長過程中喜溫暖,經不起霜凍,對日照的要求不嚴格,比較耐旱,但種子在發芽時需要一定的水分,如果在種植初期過於乾旱,對豆角的出苗會有一定的影響。但如果水分過多,就會出現缺苗的現象。所以在豆角開花的過程中要控制好水分,如果開花期過於缺水,會導致花過早掉落。因此,要對豆角進行合理澆灌,滿足豆角生長對於水分的需求 。

  1. 、開花結痂期

在豆角上部花序開始結痂及中部側蔓的開花結痂期時,澆水的時間要控制在10~15d澆1次水,在澆水時要根據開溝進行,噴施花果醫生多元素來提高豆角的質量 。

  1. 、苗期

在豆角的苗期,施肥量比較少,但豆角生長過程很敏感,分枝期到盛花期豆角對氮元素的吸收量很大,進入結痂期後則對磷、鉀等元素的吸收量增大,在施肥時,基肥要控制在3000~4000kg,複合肥50kg左右。在施肥時要在第一次結痂後,增加花莢肥的追肥,在豆角的生育期追施2~3次肥,從而提高豆角的產量和品質 。

  1. 、中部花序結痂期

在豆角的中部花序結痂期,要10d左右澆1次水,要控制澆水的量,並在澆水後進行追肥。下部花序結痂期要15d左右澆1次水,還要進行磷酸二胺的施肥 [4]

病蟲害防治

鏽病

  1. 、病害特點當豇豆生長到中後期時,易導致鏽病的發生。葉柄、莖蔓以及葉片等部位,是該病症的主要發病部位。在患病初始階段,會有黃色的斑點出現在葉背面,隨着病症的加重,則會變成褐色病斑,而且還會引起葉片出現早落現象 [5]
  2. 、防治技術在病症初期階段,農戶可選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25%萎銹靈乳油1500倍液或者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等,對田地進行均勻噴灑,連續噴灑2至3次,每次噴灑需要間隔10~15天 。

霉病

  1. 、病害特點當豇豆長出真葉時,易導致霉病的出現。葉片是此病症的主要發病部位,嚴重時還會造成葉片掉落。若遇見大雨、潮濕高溫天氣時,還會導致病症加重 。
  2. 、防治技術農戶需要對田間管理實施強化,並保持田間的透光性與通風性,做到種植合理化,不要大批量種植與密集種植,這樣能有效避免病蟲害的發生此外,對於患病的落葉需要及時清除,這樣能降低病害的傳播。在病症初期階段,農戶也可選用藥劑方式,如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等,通過均勻噴灑,能有效防治病蟲害的發生 。

病毒病

  1. 、病害特點症狀葉片出現深、淺綠相間的花葉,花葉的綠色部分突起或凹下形成袋形,葉片通常向下彎曲,有些品種感病後葉片變畸形。感病植株矮縮或不矮縮,開花延遲,嚴重時造成減產失收 。[6]
  2. 、防治技術

選用抗病品種。加強肥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注意防治蚜蟲,從苗期就開始注意防治蚜蟲,截斷蚜蟲傳播途徑 [7]

紅蜘蛛

  1. 、蟲害特點

主要以吸食葉背汁液為主。在初期階段,會有灰白色的小點出現在葉片上,隨着危害加重,會在葉片上呈現出斑狀花紋,嚴重時也會導致葉片掉落 。

  1. 、防治技術

農戶可選用3000倍液阿維菌素、3000倍液阿維乳油或者20%丁氟蟎酯懸浮劑1500倍液等藥劑,按照均勻噴灑的方式對田地實施防治[8]

主要價值

營養價值

每100克鮮食含熱量28千卡、蛋白質2.7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5.8克、膳食纖維1.8克、維生素A20微克、胡蘿蔔素120微克、維生素B10.07毫克、維生素B20.07、煙酸0.8毫克、維生素B60.06毫克、葉酸75.4微克、維生素C18毫克、維生素E0.65毫克、鈣42毫克、磷50毫克、鉀145毫克、鈉4.6毫克、鎂43毫克、鐵1毫克、鋅0.94毫克、硒1.4微克、銅0.11毫克、錳0.39毫克 [9]

食用價值

豇豆的嫩豆莢和豆粒味道鮮美,食用方法多種多樣,可炒、煮、燉、拌、做餡等。嫩豆莢可炒食,也可涼拌,另外還可用於加工醃泡、速凍、干制、保鮮菜,加工成罐頭等,是加工出口創匯的優良原料。蔬菜食用的豇豆品種很多,根據莢的皮色不同分成白皮豇、青皮豇、花皮豇紅皮豇等。干種子還可以煮粥、煮飯、制醬、制粉 。

生長環境

  1. 、溫度,豇豆是耐熱蔬菜,能耐高溫,不耐霜凍。種子發芽時在25~35℃較快,溫度降低發芽緩慢,發芽率降低,最低溫度為10~12℃。播種後的出土成苗則以30~35℃為快。抽蔓後在20~25℃生長良好,35℃左右仍能生長。開花結莢期適宜溫度25~28℃,在35℃以上仍能結莢,溫度在15℃左右生長緩慢,10°℃以下時間較長則生長受到抑制,接近0℃時植株凍死。但溫度高於35℃以上或低於15℃,不僅植株早衰,大量落花落莢,且使豆莢變短或畸形,品質變差 [3] 。
  2. 、光照,豇豆對日照長短的反應可分為兩類:~類對日照長短要求不嚴格,在長日照和短日照季節都能正常生長發育,即在春、夏、秋季節都能正常生長結莢,如紅嘴燕、之豇28等長豇豆中的早、中熟品種;另一類對日照長短要求比較嚴格,適宜在短日照季節栽培,如在長日照季節栽培則莖蔓徒長,開花結莢遲,適宜在秋季栽培,如合肥十月寒等長豇豆晚熟品種 。
  1. 、水分,豇豆根系發達,耐旱,但要求有適量的水分,種子發芽期和幼苗期不宜有過多的水分,以免降低發芽率和使幼苗徒長,或招致漚根死苗。開花結莢期要求有適當的空氣濕度和土壤濕度。雨多、濕度大,或遇乾燥的空氣,容易落花、落莢。土壤水分過多,不利於根系的根瘤菌活動,甚至爛根發病,引起落花、落莢 。
  2. 、土壤,適宜豇豆生長的土壤範圍較廣,只要不是過於粘重和低洼潮濕的地塊,都可以種植。但以肥沃的壤土或砂質壤土為好。豇豆適於中性或微酸性土壤,pH6.2~7.0為宜。豇豆對肥料的要求,以磷肥為最多,鉀肥次之,氮肥最少。在生長前期(開花結莢前),因為根瘤尚未充分發育,固氮能力弱,必須供給一定的氮肥,但數量不宜過多,更不可偏施氮肥,以在基肥中摻施複合肥為佳。進入開花結莢期之後,應多施磷、鉀肥,並以磷肥為主,以促進植株生長健壯,開花多,結莢充實 [10]

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