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树懒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树懒
知名于 树懒是唯一身上长有植物的野生动物,它虽然有脚但是却不能走路,靠得是前肢拖动身体前行。分布于南美洲。

树懒[1]是哺乳纲披毛目下树懒亚目(学名:Folivora)动物的通称,哺乳动物,共有2科2属6种。形状略似,动作迟缓,常用爪倒挂在树枝上数小时不移动,故称之为树懒。树懒是唯一身上长有植物的野生动物,它虽然有脚但是却不能走路,靠得是前肢拖动身体前行。分布于南美洲。毛被蓬松长厚;头短圆,耳小并隐于毛内;尾短;前肢3指,后肢3趾,均有可屈曲的锐爪,前肢长于后肢;上颚有齿5对,下颚4对,共18枚;胃分数室;颈椎9节,为哺乳动物中最多者;全身毛色灰褐因身上毛被附着有藻类植物,外表呈现绿色。

终年栖居树上,用爪钩住树枝倒挂身躯,并在树上移行,可防备食肉兽的袭击,天敌为蟒蛇猛禽。嗅觉灵敏,视觉和听觉不很发达。夜行性,以树叶、果实为食。多数种类春季繁殖,妊娠期随种类而异,4-6个月或9个月。每胎1仔。产于热带森林中,分布于南美洲。

形貌体征

树懒的适应范围与同属贫齿目的食蚁兽十分不同,它是严格的树栖者和单纯的植食者。

它的头骨短而高,鼻吻显著缩短,颧弓强但不完全。科颈椎数偏离一般哺乳动物的七椎模式,二趾树懒为6~7个,三趾树懒有9个。这种变化不仅发生在种间,甚至同种不同个体之间的颈椎数也不同。外表能见的趾不超过3个,并趾足。三趾树懒三趾等长,跤骨基部及附骨愈合,爪强而成钩状,体型较小,体重4~7公斤,体毛长而粗,毛被为藻类提供了生存条件,雨季时,藻类在毛表的凹陷处生长,使浅色毛皮变成绿色。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树懒 亚目 树懒亚目
拉丁学名 Folivora 二趾树懒科、树懒科
动物界 树懒属、二趾树懒属
脊索动物门 6种
哺乳纲 命名时间 Delsuc et al, 2001
披毛目

分类标准

树懒科(Bradypodidae)包括三趾树懒(Bradypus)和二趾树懒(Choloepus)两个属,每属因分类体系不同而各有一至数种,共6种。

树懒主要分布于中美和南美热带雨林。三趾树懒前后肢均三趾,二趾树懒后肢三趾而前肢二趾。二者颈椎数目也不相同,其中三趾树懒颈椎9枚,是哺乳动物种最多的,而二趾树懒则和多数哺乳动物一样是7枚。由于三趾树懒和二趾树懒结构上的区别较大,有人将二者置于不同的科,树懒科只保留三趾树懒,而二趾树懒则和已经灭绝的大懒兽类的大地懒亲缘关系很近,可置于大地懒科Megalonychidae,并且三趾树懒可以自成一个三趾树懒总科,而大地懒科与大懒兽科组成另一个大懒兽科总科。

栖息环境

树懒已高度特化成树栖生活,而丧失了地面活动的能力。平时倒挂在树枝上,毛发蓬松而拟向生长,毛上附有藻类而呈绿色,在森林中难以发现。三趾树懒分布较广,北到洪都拉斯,南到阿根廷北部,二趾树懒分布略狭窄,北到尼加拉瓜,南到巴西北部。

这些严格的植食者主要吃树叶、嫩芽和果实。难得下地,靠抱着树枝,竖着身体向上爬行,或倒挂其体,靠四肢交替向前移动。它们能长时间倒挂,甚至睡觉也是这种姿势。前肢增大,明显长于后肢。在地上时,四肢斜向外侧,不能支持身体,只得靠前肢爬,拖着身体前进。在热带盆地,雨季地面泛滥时,树懒能游泳转移。

树懒栖息的热带环境,那里温度比较稳定。树懒的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全,静止时体温变幅在28~35℃之间。当环境温度降至27℃时,便有发抖现象,可见它适应温度的范围是有限的。

生活习性

树懒是唯一身上长有植物的野生动物,它虽然有脚但是却不能走路,靠得是前肢拖动身体前行。所以它要移动2公里的距离,需要用时1个月。尽管如此,在水里它却是游泳健将,对于树懒来说最好的食物是低热量的树叶,吃上一点要用好几个小时来消化。 人们往往把行动缓慢比喻成乌龟爬,其实树懒比乌龟爬得还要慢。树懒生活在南美洲茂密的热带森林中,一生不见阳光,从不下树,以树叶、嫩芽和果实为食,吃饱了就倒吊在树枝上睡懒觉,可以说是以树为家。

树懒是一种懒得出奇的哺乳动物,什么事都懒得做,甚至懒得去吃,懒得去玩耍,能耐饥一个月以上,非得活动不可时,动作也是懒洋洋的极其迟缓。就连被人追赶、捕捉时,也好像若无其事似的,慢吞吞地爬行。像这样,面临危险的时刻,其逃跑的速度还超不过0.2米/秒。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美洲及南美洲,包括委内瑞拉圭亚那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巴西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玻利维亚苏里南法属圭亚那

种群现状

树懒防御天敌的方法:

1 树懒的皮毛很密,一般能够防御中小食肉动物的的抓咬;

2 树懒的保护色很好,又是树上活动,天敌相对较少,且不易被发现。美洲豹角雕虎猫以及蟒蛇的食谱上都有它。

3 树懒的肉不好吃,这是进化带来的利于生存的好处。一般色彩显著、缺少御敌手段的动物味道都会很差。捕食者不会耗费自己的能量去吃难吃的猎物的。

4 树懒的爪子很厉害,劲头很大,爪很锋利,也是防御手段。

综上所述,树懒的生存不会受到天敌的威胁。倒是人类破坏美洲森林会给树懒带来灭顶之灾。

保护级别

6种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极危(CR)。

突变的树懒

"中央社"援引英国"每日邮报电子报"(MailOnline)报道,巴拿马蓝山(Cerro Azul)的洞穴出现一只生物,外表类似2008年发现的蒙淘克怪兽(Montauk Monster)。

恐慌的巴拿马青少年拾起石块攻击它,之后拿起棍棒将它殴打至死,最后将尸体丢到湖里的岩石上,稍后才折回,拍下这只动物的照片。

英国部分小报将这只动物比喻为电影"魔戒"里的咕噜,同时形容它的外表像人类一样。

巴拿马国家环境局(National Environment Authority)正在调查这具尸首,动物学家猜测这只动物可能是突变的树懒。哥斯达黎加1996年也发现类似的动物遗骸,查明确定是树懒。1996年时,还没有创造出"蒙淘克怪兽"这个名词。

树懒:只是看上去很蠢

(莘莘深/编译)树懒的名声相当糟糕。在这个星球上的任何一种语言中,这种生物的俗称的含义都差不多。在英语中,它是“sloth/懒惰”(七宗罪之一)。法语中则是“la paresse/懒家伙”。德语里面,它是“das Faultier/懒动物”。西班牙语里面则是“el perezoso/懒惰的熊”,诸如此类。

当然,这些共同印象不是毫无依据。但这种刻板印象,遮盖了树懒身上更加有趣的真相。

小心翼翼的隐身人

树懒确实行动很缓慢(哪怕最快速度下,它们差不多每秒钟也只能移动6厘米),但是它们并不懒。很多年前,我采访过英国斯旺西大学的生物学家洛瑞•威尔逊(Rory Wilson),他发明了“动物日记”——这是一个精巧的电子设备,可以将动物的运动状况事无巨细地记录下来。当时,这个小发明主要只用在研究像企鹅或是鸬鹚这种快速移动的动物上。

不过,威尔逊也很热衷于将这种装置运用到动作缓慢的动物上,树懒就成了他们的不二选择。事实上,行动缓慢并不意味着它们懒惰,威尔逊告诉我。“没人会说一只双壳动物‘懒’。”他说,指的是河蚌或者蛤蜊这些行动缓慢的贝类生物。言之有理。 生活在充满了捕食者——比如大型猫科动物或者猛禽——的世界里,你或许会认为敏捷是个优点。在树懒生活的中美洲和南美洲森林冠层里,猴子确实是选择了敏捷路线;但是树懒面对这样的危险只是一笑而过,当那些猴子四处奔逃的时候,它们只不过缓慢地闭上了眼睛。比起四处逃跑寻找掩体,树懒选择了更加令人叹服的策略:隐形。

对于一只树懒来说,最恐怖的天敌莫过于角雕。“它们是强悍的大雕,有着最骇人的爪子和恐怖的尖嘴。”威尔逊说。“面对它们,树懒一丁点儿生还的希望都没有。”除非,它们可以行动缓慢到角雕看不见它们。“我怀疑树懒根本不是懒,它们只是超级谨慎。” 使出这项绝招需要花很大力气。想象一下吊环上的体操运动员,当他处在十字状态,然后将双脚抬至水平位置的时候,他的肌肉会不停地发抖。对于一只树懒来说,这种体操技巧只是小儿科。“它们可以完全安详地处在十字坐姿,好像完全不需要肌肉费什么劲儿,像是引力彻底消失了。”

毛发里的朋友

在威尔逊的指导下,博士生贝琪•克里夫(Becky Cliffe)对哥斯达黎加树懒保护中心中的圈养个体采用了这种“日记”装置,这个保护中心是世界上唯一的树懒保护中心。当我在约定时间打电话过去的时候,她却没能赴约,因为一只树懒出乎意料地分娩了。我想,一只怀孕的树懒还可以给人惊喜,这可真不错。

当我最终打通电话的时候,我询问了关于树懒茂密毛发中欣欣向荣的微生物。树懒的每一根毛发都差不多对半折叠。“我们能想到的关于这种毛发结构的唯一好处就是这样藻类可以生长。”她说。

所以,树懒想要这些住在毛发里面的朋友,但是,为什么?

最近一项关于树懒毛发的研究表明,树懒的毛发是多种真菌的家园,这些真菌可以抵抗造成疟疾美洲锥虫病寄生虫,并且对某些人类乳腺癌细胞也有一定的抗性。对研究人员来说,树懒的毛发是个发现奇特药用菌类的新地方。

但是他们也考虑了这些微生物会对树懒健康有益的可能性。“这不会令我感到惊讶。”克里夫说,“树懒太奇怪了,这绝对有可能。”

另一篇文章猜测,树懒其实是在经营农业。除了养殖真菌,它们在毛发里面还有很多藻类花园,这些“非常好消化并且富含脂质”的藻类可以补充它们有限的饮食。

但是克里夫对这种说法不屑一顾。“树懒不用嘴梳理毛发。它们不舔毛,而是用爪子梳毛。”她说。并且,这些藻类往往集中在头部和颈部,这些位置的毛发最长。“你难以想象一只树懒会去试图舔自己的后脑勺。”

对于克里夫来说,树懒对藻类和其它微生物的钟爱最合理的解释就是树懒要用它们来伪装自己的毛发,以躲过那些可怕的雕。“野生的树懒完全是绿色的,可以融入树冠。”

排便仪式

树懒还有一项不怎么出名的绝技:憋。

“它们的胃重可以高达它们体重的三分之一。”克里夫说,这是同等体型的动物的胃的两倍多。人们发现,这是它们极其俭省的消化策略的一部分。相比于其他哺乳动物,一只树懒吃的很少,但是这点少量的食物却要在树懒的肠道里面经历一段难以置信的曲折历程。一项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研究指出,食物从进入树懒嘴里算起,要经过50天才能到达它的肛门。

当这些食物再次出现的时候,树懒已经想方设法从里面榨取了最后一点养分。至于剩下的,克里夫说,“只是一团充满纤维的硬粪球。”

树懒有趣的厕所仪式为它引来了很多嘲笑。它们不是上到树冠顶部排便,反而要爬到地上,在树干底部完成这项仪式。这么做的风险极其巨大,会使得树懒暴露在像是美洲虎这样的大型猫科猎食者的面前。幸好,它们出众的“存储”功能意味着它们不需要经常这么做,通常一周只需要一次。

但是,如此大费周章地爬到地上究竟是为哪般?为什么不把那些纤维块像扔炸弹一样空投下来?

一个有趣的事实表明,这几乎肯定和性有关——“雌性树懒处在发情期时,会每天爬到地上排便,大概每个月有八到十天是这样子。”克里夫说道。考虑到这么做额外需要的能量以及增加的被天敌盯上的风险,这些雌性树懒肯定有不得不这么做的理由。

正如动物王国的常态一样,显而易见的激励因素是性。留下一大堆纤维质便便,看起来在树懒的世界等价于贴征婚启事。雌性树懒爬到地上,既能告诉附近的雄性她的繁殖状态,同时也知道了此前有没有别的同类出现。这就像是没有“速”的速配。

当然,一只表情僵硬的树懒看起来就是个傻瓜。但真相是,人类甚至还没怎么搞清楚树懒为什么要表现成这个样子。“如此不同寻常,而我们又知之甚少,这样的哺乳动物在这个星球上其实已经不多了。”克里夫说。[2]

视频

为什么树懒动作这么慢,却没有在这个世界上灭绝?

第一次近距离看树懒,它的长相让我感觉莫名的恐惧!

美洲豹爬树追击树懒,过程十分惨烈


参考资料

  1. 树懒,2018-08-26
  2. 树懒:只是看上去很蠢,果壳网, 2014-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