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齿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板齿犀属(学名:Elasmotherium)是一类已经灭绝的大型犀牛,平均高约2米及长5米,前额上有长达2米的角,估计重达5吨。
它的脚较其他犀牛长,适合跃步,姿势有点像马,有可能善于奔跑。它的牙齿像现今的马,可以吃矮小的植物。它于上新世晚期的中亚出现,在东欧生存至更新世中期,其起源可能是中华板齿犀。
最近期的物种是西伯利亚板齿犀,分布在更新世的俄罗斯南部、乌克兰及摩尔多瓦。古板齿犀及裴氏板齿犀生活在上新世晚期至更新世早期的中国东部,估计于约1600万年前消失。俄罗斯最古老的板齿犀物种是生存在上新世晚期黑海的高加索板齿犀。
描述及古生物学
板齿犀的形态特征产生了两个有关它们出现及栖息地的假说。第一个是较为广泛接受,指板齿犀是大型的长毛动物,前额有大角,但是却未曾发现这角的化石。而基于它们幼长的四肢,估计是生活在广阔的草原。另一个则基于板齿犀的牙齿及头颅骨形态,指它同时也是生活在河岸带的群落生境。因为板齿犀没有犬齿及发展完好的外侧突,显示它们的头部会向外侧移动,可能是来吃草的。另外它的齿列亦是高冠齿,显示其食物中有矿物颗粒,而这些颗粒往往都在湿润泥土的植物中找得到。
目前已知的西伯利亚板齿犀体长可达4.5m,肩高超过2m;而根据一枚大小远大于西伯利亚板齿犀的高加索板齿犀臼齿化石,高加索板齿犀的体长至少可达5m,体重估计约3.6-4.5t。两种板齿犀都是犀科中体型最大的物种,趋近猛玛象而远大于披毛犀[1][2]。足为蹄行,前肢较后肢长,均具 3 趾及残遗的第五掌骨[3]
逸闻
一般相信板齿犀已经灭绝,但是根据瑞典的百科全书及科学作家维利·莱(Willy Ley)所述,板齿犀有可能生存至俄罗斯鄂温克族的传说出现。另外,中世纪的阿玛德·伊本法德兰(Ibn Fadlan)亦记载了一种像板齿犀的动物。
一些人指其实独角兽传说其实就是未灭绝的板齿犀,因为板齿犀的形态与独角兽的描述相似。
参考文献
- ↑ Cerdeño, Esperanza; Nieto, Manuel. Changes in Western European Rhinocerotidae related to climatic variations (PDF). Palaeo. 1995, 114 (114): 328. doi:10.1016/0031-0182(94)00085-M.
- ↑ Cerdeño 1998,第25页
- ↑ Belyaeva, E.I. About the Hyroideum, Sternum and Metacarpale V Bones of Elasmotherium sibiricum Fischer (Rhinocerotidae) (PDF). Journal of the Palaeontological Society of India. 1977, 20: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