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摩爾多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摩爾多瓦

摩爾多瓦共和國(摩爾多瓦語:Republica Moldova,英語:Republic of Moldova),簡稱摩爾多瓦,是位於東南歐的內陸國,與羅馬尼亞烏克蘭接壤,首都基希訥烏。 摩爾多瓦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境內平原和丘陵相間分布,中部為高地,三分之二的土地為黑鈣土。北部和中部屬森林草原帶,南部為草原。河流眾多但大部分短小,德涅斯特河和普魯特河為境內兩大河流。地下水資源豐富,約有2200個天然泉。 摩爾多瓦祖先為達契亞人,1359年建立摩爾多瓦公國,1487年淪為奧斯曼帝國附庸,1812年部分領土(比薩拉比亞地區)被俄羅斯帝國吞併 。1918年1月宣布獨立,3月與羅馬尼亞合併。1940年6月,蘇聯將其再次吞併,成立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為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1991年5月改為摩爾多瓦共和國,8月27日宣布獨立。現為獨聯體成員國。 摩爾多瓦是一個主權獨立、統一和不可分割的國家,堅持政治多元化條件下的民主,實行總統制、三權分立,公有制和私有制並存的社會制度。該國不允許外國軍隊駐紮。[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摩爾多瓦共和國 英文名稱 The Republic of Moldova
簡 稱 摩爾多瓦 所屬洲 歐洲
首 都 基希訥烏 主要城市 伯爾茲,蒂拉斯波爾(屬德左共和國)等
國慶日 1991年8月27日 國 歌 《我們的語言》
國家代碼 MDA 官方語言 摩爾多瓦語
貨 幣 摩爾多瓦列伊(MDL) 時 區 UTC+2(夏時制:UTC+3)
政治體制 議會制共和制 國家領袖 總統:伊戈爾·多東,總理:帕維爾·菲利普
人口數量 355.09萬(2019年1月) [2] 人口密度 123.6人/平方公里(2016年)
主要民族 摩爾多瓦人 主要宗教 東正教
國土面積 33,800平方公里 水域率 1.1%
GDP總計 113.09億美元(2018年,國際匯率) 人均GDP 3189美元(2018年,國際匯率)
國際電話區號 +373 國際域名縮寫 .md
道路通行 靠右駕駛 國家格言 「我們的語言是財富」
最大城市 基希訥烏 人類發展指數 0.623
國 花 桃花 國 鳥 白鸛
主要學府 摩國立大學、摩國立農業大學等

歷史沿革

摩爾多瓦人與羅馬尼亞人同宗同文,都是達契亞人的子孫。 13世紀至14世紀,蒙古韃靼人匈牙利人入侵,達契亞人逐漸分為三支:摩爾多瓦人、瓦拉幾亞人、特蘭西瓦尼亞人。古代的摩爾多瓦的國名為達契亞-圖拉真國,它後來又形成了羅馬尼亞、摩爾多瓦和特蘭西瓦尼亞三國。 1359年波格丹一世創立了獨立的封建公國。

1487年後淪為奧斯曼帝國附庸。 1600年至1601年,摩爾多瓦、瓦拉幾亞和特蘭西瓦尼亞三個公國曾短暫統一。 1812年俄國將摩領土(比薩拉比亞)劃入其版圖。

1859年1月摩爾多瓦和瓦拉幾亞合併,稱羅馬尼亞。 1878年,比薩拉比亞再次隸屬俄羅斯。 1918年1月摩宣布獨立,3月與羅馬尼亞合併。

1940年6月,蘇聯將比薩拉比亞再次劃入其版圖,並將比薩拉比亞大部分領土與德涅斯特河左岸的摩爾達維亞自治共和國合併,成立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為蘇聯15個加盟共和國之一,比薩拉比亞南、北部的部分地區被劃入烏克蘭。 1941年德國入侵蘇聯,羅馬尼亞為德國盟友。德國將比薩拉比亞劃歸羅馬尼亞。 1944年9月,蘇羅停戰協定規定恢復1940年的蘇羅邊界。

1990年6月改稱為「摩爾多瓦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1991年5月23日改稱為「摩爾多瓦共和國」。 1991年8月27日摩爾多瓦共和國宣布獨立。

1994年3月,公民投票以壓倒性的票數支持維持獨立國家的地位,反對與羅馬尼亞再統一。 2009年7月,摩爾多瓦把融入歐洲作為重中之重,國家政治、外交、經濟、文化等各領域都圍繞這個目標推進。 2013年11月,摩爾多瓦與歐盟草簽了包含深度廣泛自由貿易協定在內的聯繫國協定。 2014年6月正式簽署聯繫國協定。

自然環境

區域位置

摩爾多瓦共和國位於歐洲巴爾幹半島東北部多瑙河下游,東歐平原南部邊緣地區,絕大部分國土介於普魯特河和德涅斯特河之間。東、北部與烏克蘭接壤,西隔普魯特河與羅馬尼亞毗鄰,東南部遙望黑海。 摩爾多瓦曾是蘇聯西部的一個加盟共和國,全國面積為33800平方公里,南北長350公里,東西寬150公里,形如倒掛的葡萄串,是歐洲小國。

地形地貌

摩爾多瓦共和國3/4的國土位於羅斯陸台,並以此為基礎形成晶體岩層。在德涅斯特河沿岸,從索羅基向北地區都可以開採到許多古老的岩石:花崗岩、輝長岩、蘇長岩,也可以開採到含沙粘土。在西南地區,這些礦石深藏在海洋生物沉積層下面2000米處。在基希訥烏附近,這些礦藏的厚度達到1000-1500米。在南部城市科托夫斯克,岩層厚達2000米。摩爾多瓦南方屬於另一類地質結構。它的主要物質是古生代和中生代形成的褶皺岩層。岩層板塊的對接處是侏羅紀盆地。在這些岩層的上面覆蓋着新生的沉積岩-石灰岩、粘土、粘土質的頁岩、沙土、砂石、硅藻土。在摩爾多瓦最南部地區還存在着另一種地質結構──塊狀結晶蘊藏帶。摩爾多瓦厚層沉積岩的蘊藏量不大。 摩爾多瓦地質構造複雜,大面積的地質結構被分割成許多單元。一些區域的地形隆起,另一些區域的地形下陷。屢次發生的地震均是由位於羅馬尼亞境內的喀爾巴阡山南部發生強烈地殼運動所致。摩爾多瓦首都基希訥烏和其它城市的建築均採用可抵禦震中心為6-7級以上地震的抗震材料建設。 摩爾多瓦共和國境內突出的地貌特點是丘陵和谷地縱橫交錯。境內有丘陵、平原、草原和森林。全國可以分為三個自然地理區域:森林區、森林草原區和草原區。 摩爾多瓦平均海拔高度為147米。境內中部的科德雷地區地勢最高,全國的最高點是位於科德雷尼斯波林的巴拉涅什特山,它的海拔高度是429米。這裡,有4/5的地方是峭壁陡坡。在科德雷,高度落差明顯。流經此地的貝克河上游的谷地僅比海平面高出50-60米,而與之僅相隔5-8公里處的河岸卻高出海平面近400米。這種狀況造就了科德雷的「山國」地貌,風景十分迷人。科德雷地區的中部是森林區,周邊是遼闊的草原。自然林區只占總面積的10-20%,主要是橡樹-櫸樹林和橡樹-榆樹林。高地上的天然梯地十分醒目。

摩爾多瓦有3個丘陵地區。一個是德涅斯特河右岸丘陵地區,最高點海拔高度為335米,平均海拔高度為250-300米。德涅斯特河右岸丘陵地區從索羅基伸展至列烏特河口。丘陵西部地區是一溜漫坡,東部的盡頭是德涅斯特河沿岸峭壁。精緻的季格丘陵,是摩爾多瓦的第二個丘陵地區。它的最高點為301米,從雅爾科雷村與普魯特河平行綿延至卡古爾市。摩爾多瓦的第3個丘陵區是波多爾丘陵區。 摩爾多瓦北部是遼闊的伯利茲多崗平原,亦稱摩爾多瓦北部平原,平均海拔高度不超過100-200米。平原四周是連續不絕的山岡,其海拔高度一般在200米。 摩爾多瓦國土的35%是河流縱橫的平原及斜坡不超過2度的河邊階地。這些土地是肥沃的良田。坡地(坡度在2-6度之間)占國土面積的37%,20%的國土面積是陡坡和峭壁(坡度超過6度)。河灘地占國土面積的8%。

氣候特徵

摩爾多瓦共和國地處俄羅斯平原喀爾巴阡山交接地帶,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大西洋氣旋向摩爾多瓦吹來大量濕潤、溫暖的空氣,但有時也會送來充滿水氣的地中海熱浪,以至生成摩爾多瓦的夏季暴雨。從東南方向吹來的大量乾燥氣流又常常會引起乾旱,而能夠造成早秋或晚秋寒流的北極冷空氣很少入侵摩爾多瓦。摩爾多瓦日照充足,有「陽光之國」的美譽。持續日照時間北方為2060小時,南方為2330小時,植物生長期超過210天。 摩爾多瓦冬季少雪,常常出現陰雨天氣。只是在1月份開始刮東北風時,天氣才開始轉冷、降雪。雪天一般持續2-3天,最長為2-3個星期。2月份,氣候開始轉暖,有時又會寒流肆虐。3月份,摩爾多瓦常常會降落冬季少有的大雪。4月份,樹木掛綠。摩爾多瓦的夏季氣候乾燥,也是摩爾多瓦的雨季。摩爾多瓦的秋季溫暖,這種氣候可持續到11月初。 摩爾多瓦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年平均氣溫明顯不同:北方年平均氣溫為8℃,南方為10℃。1月份平均氣溫北方為-5℃,南方為-3℃;7月份北方為20℃,南方為25℃。年平均最低氣溫通常是在12月至2月之間。 摩爾多瓦大部分國土處於雨量不充沛地區,年均降水量為400-550毫米。丘陵地區年降水量500-560毫米,平原地區450-400毫米。雨量從西北向東南逐漸減少。摩爾多瓦的地形條件是造成這種雨量分布的主要原因。西部地區比東部地區的年均降水量大約多50-100毫米。科德雷地區年均降水量是500-550毫米。在夏季,全國各地都有可能發生暴雨(一晝夜的降水量超過100毫米),形成水災。水災在摩爾多瓦是常見的自然災害。暴雨又時常侵蝕土壤,沖刷出許多溝谷,造成水土流失。

自然資源

摩爾多瓦自然資源相對貧乏,缺少硬煤、鐵礦、石油和天然氣。但全國境內蘊藏着豐富的非金屬富礦,主要有大理石石膏、玻璃沙土、石灰岩、沙土、硅藻土、陶土等。其中硅藻土是摩爾多瓦的一種寶貴礦物資源。摩爾多瓦還盛產高品質的粘土,有綠色、黃色和紅褐色,是制磚、制陶、瓷器不可缺少的原料。

行政區劃

區劃

2003年6月,摩實行新行政區劃,全國共分32個區、3個直轄市(基希訥烏、伯爾茲、本德爾)及2個地方行政區(加告茲自治行政區、德涅斯特河左岸行政區)。 32個區分別是:新阿內尼巴薩拉比亞斯卡、布里切尼、卡胡爾、岡代米爾、格勒拉什、格烏舍尼、奇米什利亞、克柳列尼、敦杜舍尼、德羅恰、杜伯薩里、埃迪奈茨、弗洛列什蒂、弗列什蒂、格洛代尼、亨切什蒂、亞洛維尼、遼瓦、尼斯波列尼、奧克尼察、奧爾海、雷齊納、勒什坎尼、森傑雷、索洛卡、斯特勒舍尼、紹爾德奈什蒂、什特凡大公、塔拉克里亞、泰萊奈什蒂和溫傑尼。

首都

摩爾多瓦共和國的首都是基希訥烏(Chisinau, Кишинёв)。基希訥烏位於德涅斯特河支流貝克河畔,面積為200多平方公里,是全國的政治、經濟、科學和文化中心,現有城市人口80萬(2019年1月)。 從高空鳥瞰,基希訥烏市好似一朵盛開的石頭花,城市建築構成了石頭花的5個花瓣。基希訥烏市區內的大多數建築是用純白色的花崗岩石料建成。基希訥烏因此獲得「白色的城市,石雕的花」的美譽。

國家象徵

國名

摩爾多瓦共和國在蘇聯時期曾先後稱為「摩爾達維亞自治共和國」、「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90年6月改名為「摩爾多瓦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91年5月23日改名為「摩爾多瓦共和國」。1991年8月27日宣布獨立。

國旗

摩爾多瓦國旗呈長方形,長寬比例為2:1。藍黃紅三條縱旗,中央配上國徽。藍黃紅三色源自羅馬尼亞國旗,代表摩爾多瓦與羅馬尼亞是同一個民族。國徽中金色的雄鷹口銜十字架,左爪持一根象徵權威的權杖,右爪拿着象徵和平的橄欖枝。黃色的牛頭象徵正義,牛頭上方的黃色八角星代表國家主權。 [3]

國徽

摩爾多瓦國徽為一隻像鷹一樣的白顴。白顴嘴叼着金色十字架,兩爪握着橄欖枝和權杖。白顴胸前的盾面上紅、下藍,繪有一個黃色的公牛頭。國徽顏色由藍、黃、紅三色組成。公牛頭上端為一顆八角星,公牛頭左右側分別為一朵五瓣鮮花和一彎新月。

國歌

《我們的語言》 歌詞大意:生動的語言是我們的財富,從過去的陰影深處,在我們古老的國土,珍貴的寶石遍布。我們的語言是燃燒的火焰,我們當中有人從沉睡中醒悟,就像故事裡勇敢的人物。我們的語言創造了歌聲,它打從我們靈魂的最深處,擦亮火光多麼迅速,穿越藍色地平線和黑霧。

國鳥

摩爾多瓦的國鳥是嘴裡銜着一串葡萄的白顴。傳說,很久以前,摩爾多瓦的一個城堡被土耳其人包圍,守城的戰士英勇抗擊侵略者,直到彈盡糧絕,侵略者就要攻克城堡了。在這千鈞一髮之際,鋪天蓋地的白顴從天而降,颳起一股狂風,迫使敵人趴在地上,不敢抬頭。數以百計的白顴向城堡飛來,它們嘴裡銜着葡萄送給城堡的保衛者。戰士們吃到神鳥送來的葡萄以後,情緒高漲,士氣大增,擊退了來犯的敵人。從這以後,白顴就成為摩爾多瓦人心中的吉祥鳥,象徵着幸福和健康。

人口民族

摩爾多瓦全國總人口355.09萬(截至2019年1月), 其中摩爾多瓦族占75.8%,烏克蘭族8.4%,俄羅斯族5.9%,加告茲族4.4%,羅馬尼亞族2.2%,保加利亞族1.9%,其他民族1.4%。官方語言為摩爾多瓦語,俄語為通用語。多數人信奉希臘正教。 [4]

軍事

摩爾多瓦建軍時間為1992年9月3日。現役軍人共計6500人。摩總統為武裝力量的最高統帥,即武裝力量總司令。武裝力量由國防軍、邊防軍和警察部隊組成。摩憲法規定摩為中立國家,不容許外國在摩領土上駐軍,也不容許利用摩領土進攻其他國家,摩不首先對他國發動軍事行動。

交通

概況

前蘇聯時期的摩爾多瓦基礎設施較好,獨立後,因缺乏維修、缺乏新的投入而顯得陳舊落後,這已經成為吸引外資的一個瓶頸。摩爾多瓦通過多方面籌集資金,加大了對鐵路、公路、橋樑和港口的建設力度,但資金匱乏仍是制約其發展基礎設施的主要障礙。

公路

截止2014年摩爾多瓦公路總里程為16800公里,其中3666公里為國道,其餘為區道。67%的國道和75%的區道處於損壞待維修狀態。

鐵路

鐵路在全國的交通運輸中占主導地位。摩爾多瓦72%的貨物運輸依靠鐵路。截止2014年全國鐵路運營線總長1318公里,年運出貨物能力為1380萬噸,占外運貨物運輸量的95%。

空運

摩爾多瓦於1992年2月組建國家航空公司並加入國際航空聯盟,2012年7月摩爾多瓦與歐盟正式簽署了互相開放空域的協議。有飛往法蘭克福、巴黎、倫敦、莫斯科、巴塞羅那、布達佩斯、迪拜、維也納和布加勒斯特的國際航班。

水運

摩爾多瓦主要有兩條河流:普魯特河德涅斯特河。普魯特河全長953公里,在摩爾多瓦境內716公里;德涅斯特河全長1411公里,摩爾多瓦境內640公里。內河航線全長1356公里,全程實現航運。連接摩爾多瓦的許多城市和鄉村。

外交

外交政策

摩爾多瓦將融入歐洲、加入歐盟作為外交優先目標,積極發展與美國、歐盟等國家的關係,重視發展同俄羅斯和獨聯體國家的關係。2014年4月,獲歐盟免簽待遇,同年6月,與歐盟正式簽署聯繫國協議和自由貿易協定;積極發展同烏克蘭、羅馬尼亞的睦鄰友好關係。 摩爾多瓦已加入聯合國、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歐洲委員會、歐洲復興開發銀行、北約合作委員會等組織。1994年5月,摩與北約簽署了「和平夥伴關係」計劃。2001年5月8日,摩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01年6月29日,摩加入「東南歐穩定公約」。2003年6月16日,摩加入國際移民組織(OIM)。2004年10月,摩以觀察員身份加入「東南歐合作進程」。 奉行務實外交政策。視融入歐洲為優先方向,重視發展同歐美關係,2014年4月,獲歐盟免簽待遇,同年6月,與歐盟正式簽署聯繫國協議和自由貿易協定;積極發展同烏克蘭、羅馬尼亞的睦鄰友好關係;同俄羅斯關係微妙,國內各派對俄態度存在分歧;注重發展同其他獨聯體國家傳統聯繫。

同中國的關係

1999年8月,中摩經濟貿易合作委員會在摩首都基希訥烏成立,並舉行第一次會議。雙方簽署《中摩經濟貿易合作委員會工作條例》。2002年9月,中摩經濟貿易合作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基希訥烏舉行。2006年12月,中摩經濟貿易合作委員會第三次例會在北京召開,摩經貿部長多頓來華與會。2008年3月,中摩經濟貿易合作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在摩首都基希訥烏舉行。2010年9月,中摩經濟貿易合作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在北京舉行。 1992年11月,中摩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摩爾多瓦共和國政府文化合作協定》。此後,兩國文化部一直簽有文化合作計劃。2000年5月、2001年4月,摩體育舞蹈團、音樂家小組分別參加了第一屆、第二屆「相約北京」演出。2004年3月,中國青少年民樂團參加摩「迎春花」國際音樂節。2004年9月,摩國家「笛子」民族歌舞團來華參加中國廣西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2010年9月,文化部副部長楊至今訪摩,兩國民間文化交流逐年增多。2008年、2010年和2011年,中國分派文藝團體和個人參加摩「迎春花」國際藝術節。 2000年6月,中摩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摩爾多瓦共和國政府衛生和醫學科學合作協定》。2003年2月,雙方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和摩爾多瓦共和國衛生部關於提高衛生專業人員技能合作的議定書》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摩爾多瓦共和國衛生部傳統醫藥合作諒解備忘錄》。2004年5月,中國中醫藥管理局代表團訪摩。2011年3月,中國援摩中醫中心建成並正式投入運營。

相關視頻

1、東歐城市摩爾多瓦基希訥烏鳥瞰城市航拍景觀

東歐城市摩爾多瓦基希訥烏鳥瞰城市航拍景觀

2、歐洲明珠-摩爾多瓦

歐洲明珠-摩爾多瓦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