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仔街福德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永和店仔街福德宫,地址为台湾新北市永和区秀朗路一段12号,俗称店仔街福德宫、主祀福德正神(土地公),相传为康熙年间建庙,至今具有三百多年历史。店仔街福德宫为永和最具有历史价值的土地庙,亦是北台湾最有名的土地庙之一。
源流
三百多年前,清康熙十一年(西元1672年),永和为“平埔族秀朗社”居所,汉人入垦经商后,水运通达,商船由海入台北艋舺,直驶永和,循新店溪上溯石碇、木栅、景美、新店等地区,永和为中途站,水路货运集散此地,商贾接踵,逐渐繁盛,无以为名,遂以“店仔街”称之。古曰:“凡有社里,必有土地神,土地神为守护社里之主,谓之上公。”乡人依俗建祠护佑地方,其始、为田庄道路旁之小祠,因能显其灵,有求必应。遂在信众的踊跃捐助下、历经多次翻修方有今日之势,逐渐成为居民及往来商旅之信仰中心。
2014年8月开始店仔街福德宫殿内、光明灯殿及香客服务处,风雨剥蚀、损坏严重,经由管理委员会全体委员、福德基金会董监事,规划整修,并采纳乡民、仕绅之建议,奉祀三宝佛祖、文昌帝君、月下老人、五路财神等神佛、更加保佑地方。现今宫内设有光明灯、文昌灯、太岁灯、月老灯、财神灯、药师佛灯、莲花智慧灯及福寿平安灯服务信众。
为了传承“福德正神”之精神,除了延续过去多年来实行的—永和区民急难救助、冬令救济、捐助银发族老人共餐所需之经费、各种灾难救助、捐款等,现今更增设永和区九所公立国小、国中、高中及新北市偏乡学校之社团经费补助、奖学金、在校生急难救助、开办永和区中低收入户独居长者之中秋节联欢晚会等,并于2015年新北市八仙乐园彩色派对火灾捐助新台币600万元整、2016年新北市永和耕莘医院增设心导管室捐助新台币100万元整,不胜枚举。
为了响应“环保爱地球活动”店仔街福德宫开始推行“以米代金”并逐步减少焚烧金纸,此举既可帮助农民推销稻米,且拜完神明后又可食用或是捐助弱势团体。
祀神
永和店仔街福德宫主祀【福德正神】,配祀众神佛如下:
特色
- 店仔街福德宫内设光明灯、文昌灯、月老灯、太岁灯、财神灯、药师灯、莲花智慧灯、福寿平安灯
- 据说店仔街福德宫虎爷曾经托梦于檀越告知,因庙后为一【聚财福穴】,故在庙后设置假山,奉祀虎爷。
- 据说店仔街福德宫“土地公伯兴外庄”,也就是特别照顾外地来此祭拜的游子。
- 店仔街福德宫长期照顾地方弱势,热心公益,极具声望。
土地祠
土地庙,又称土地公庙、福德庙或伯公庙,为民间供奉土地神的地方(庙宇),多于民间自发建立的小型建筑,属于分布最广的祭祀的建筑,乡村各地均有分布。在1949年以前,凡有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地方——土地庙。
土地庙在中国大陆曾由于“文革”作为“四旧”大部分被捣毁。随著“改革开放”和开始信仰自由[1] 以后,自1980年前后有蒸蒸日上的恢复民间信仰和社会的逐渐发展,便有一股建设土地庙的浪潮。这些土地庙多由农民自发组织建设的信仰中心,属于微型建筑,高度从不到2米至正常房屋高度;面积大小小则几平方米,大则十几平方米。1980年代和1990年代大陆官方和媒体一直密切关注这股建设土地庙的浪潮,就以当时农村小学基础教育设施落后为借口和理由,来呼吁乡民多关注乡村基础教育,集中精力投资建学校,不要热衷于“迷信”,但仍旧无法破坏民间信仰的力量。部分地区官方就以破除迷信为借口而进行强行拆除,这股土地庙信仰复兴的热潮最终还是被大陆官方镇压了。然而实际上至2000年以后,几乎每乡至少有一处或多处,其数量分布因地而异。台湾因为拥有宗教信仰自由所以有相当多的土地庙;据官方的调查,其数量超过1300所以上。
与农村地区的土地庙相对的,是供奉城市守护神的城隍庙。
土地神
土地神又称“福德正神”、“土地公”、“土地公伯”、“土地伯公”、“土地爷”,在马来西亚、新加坡一般称为“大伯公”。民间信仰最为普遍的众神之一,流行于汉族地区及部分受汉族文化影响的少数民族也有信仰。土地神属于中国民间信仰中的地方保护神,在1949年及其以前,凡有汉族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现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现代多属于祈福、保平安、保收成之意。土地神也是道教诸神中地位较低,也是与人民较亲近的神祇。
土地庙的造型
土地庙因神格不高,且为基层信仰,多半造型简单,简陋者于树下或路旁,以两块石头为壁,一块为顶,即可成为土地庙,俗称“磊”型土地庙。也有简单以水泥或砖块砌成祠,现今台湾甚至有工厂开模以水泥灌制大量生产,也有土地庙因香火鼎盛,逐渐中大型化者。
中国大陆土地庙
潮汕土地庙
土地神在潮汕俗称为伯公。土地庙亦称伯公庙或写作福德老爷庙、福德古庙。每家每户家中都会有伯公神位,商铺也不例外。伯公庙规模通常不大,但分布最为普遍,田野、山岭、村口、街衢,在在皆有。福德老爷身旁通常伴有福德老爷夫人,是和蔼可亲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