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奚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奚斤
 南北朝時期北魏將領

本 名 :達奚

民 族 :鮮卑族

爵 位 :山陽侯、宜城王、弘農王

官 職 :司空、征南大將軍、萬騎大將軍等

諡 號 :昭王

出 生 地 :代郡(今山西大同)

出生時間 :369年

去世時間 :448年

主要成就 :擊敗劉宋,攻陷河南、穎川、陳郡以南之地

奚斤(369年~448年),本姓達奚,代郡人,死後因為北魏孝文帝的漢化,因此在史書中被記錄為改姓後的奚斤。南北朝時期北魏將領、官員。

  • 奚斤最初統領禁軍,後任侍郎,受到道武帝親近。曾隨其敗後燕、伐中原,歷任征東長史、越騎校尉。後又討平盜賊,打敗高車、庫狄等部,歷都水使者、晉兵將軍、幽州刺史,封山陽侯。
  • 天賜六年(409年),任鄭兵將軍,平定劉牙叛亂,誅殺慕容伯兒等。又討敗越勒部,追擊柔然,任天部大人,進封山陽公。
  • 泰常七年(422年),率軍擊敗劉宋,攻陷河南、穎川、陳郡以南之地。次年,平定兗、豫二州各郡,繼而進潰虎牢。
  • 太武帝即位後,進封宜城王,仍任司空。奉命進擊胡夏,擒獲夏主赫連昌。又想進攻其弟赫連定,結果反為赫連定所擒。太武帝攻克平涼後,奚斤才得以返回,被降為小吏。不久任安東將軍,降爵為公。
  • 太延初年,改封弘農王,加任征南大將軍。因其是老臣,賜坐乘小車,命他決斷刑罰案件,向他諮詢朝中政事。
  • 奚斤聰穎明辨、記憶力強,善於談論,遠說前朝舊事,雖不全對,經常頗有見解。聽講之人皆驚嘆讚美他。時常議論大政,多被採納,朝廷稱讚他。
  • 太平真君九年(448年),奚斤去世,享年八十歲,諡號為昭王。

人物生平

家世背景

  • 奚斤本屬於代郡(今山西省大同市)人,家族世代擔任主管養馬之職。父親奚簞,得到代國昭成帝拓跋什翼犍的寵信。當時國內有匹好馬名叫「騧騮」,一夜之間忽然消失,尋找不到。後來得知為南部大人劉庫仁所盜,養在地窟中。奚簞聽說後飛奔前去取馬,劉庫仁以國君外甥的身份仗恃寵信,因慚愧而迎擊奚簞。奚簞揪得劉庫仁的頭髮掉下來,傷了他一個胸乳。
  • 等到苻堅指派劉庫仁和劉衛辰分別統領國家領地,奚簞畏懼,帶着家人逃到民間。劉庫仁搜索他很急迫,奚簞於是向西投奔劉衛辰。等到道武帝拓跋珪消滅劉衛辰,奚簞很晚才得以歸附,所以名聲地位在舊臣的後面。[1]

征戰封爵

  • 奚斤機智敏捷,有見識氣度。北魏道武帝登國初年,奚斤和長孫肥等人一起統領宮廷兵士。後來道武帝任命奚斤為侍郎,在道武帝左右受到親近。隨從道武帝在參合陂打敗後燕皇帝慕容寶
  • 道武帝皇始初年,奚斤隨從道武帝拓跋珪征伐中原,被任命為征東長史,繼而任命為越騎校尉,掌管當時北魏的宮廷守衛部隊。
  • 道武帝定都京師平城(今山西大同)之後,博陵、勃海、章武各郡的盜賊同時起事,各處聚集,抗拒並殺害北魏的官吏。奚斤和略陽公拓跋遵等人率領太行山以東的各軍討伐並平定了這些盜賊起事。奚斤又隨從道武帝征伐高車各部,擊敗了他們。又打敗庫狄、宥連部,遷徙他們的附屬各部落到漠南地區。
  • 之後奚斤又進軍攻打侯莫陳部,繳獲各種牲畜十多萬頭,到達大峨谷,設置據點後還朝。之後又調任都水使者,不久外出任晉兵將軍、幽州刺史,賜爵位為山陽侯。 [2]

明元重用

  • 天賜六年(409年),明元帝拓跋嗣即位,奚斤擔任鄭兵將軍,巡梘州郡,詢問民間疾苦。章武郡的百姓劉牙聚集黨羽作亂,奚斤平定了他們的反叛。北魏朝廷因功詔令奚斤世代效忠朝廷,追贈他的父親奚簞為長寧子爵。
  • 明元帝前往雲中巡幸,命奚斤留守京師平城。昌黎王慕容伯兒糾合輕浮任俠、失意之輩李沈等三百多人謀反,奚斤聽說後召慕容伯兒進天文殿東面的走廊下,窮加追問使他從實招認,全部拘捕他的黨羽加以誅殺。明元帝詔令奚斤和南平公長孫嵩等人一起在朝堂判決囚犯。
  • 明元帝在京城東郊大規模閱兵,任命奚斤代理左丞相,在石會山大檢閱。明元帝向西巡視,詔令奚斤為前鋒。在鹿那山討伐越勒部,大敗他們,繳獲馬五萬匹,牛羊二十萬頭,遷徙二萬多家後返回。又詔令奚斤和長孫嵩等八人,坐在止車門右面,處理各項事務。
  • 柔然侵犯邊境,命令奚斤等人追擊他們。任命奚斤為天部大人,升爵位為山陽公,命令奚斤出入乘坐輕便車,使用儀仗引導隨從。太武帝拓跋燾做皇太子時,臨朝聽政,任命奚斤為左輔。 [3]

平定兗豫

  • 泰常七年(422年),南朝宋武帝劉裕去世,其子宋少帝劉義符即位,其大臣不服從,國內分裂。於是明元帝派遣奚斤收復劉裕從前侵占的黃河以南土地,賜給奚斤符節,擔任都督前鋒諸軍事、司空公、晉兵大將軍、代理揚州刺史,率領吳兵將軍公孫表等人向南征伐。採用公孫表的計策攻打滑台,未能攻下,請求增派軍隊。明元帝氣憤他不先攻取土地,嚴厲責備他。於是親自向南巡視,停駐在中山。
  • 南朝宋的東郡太守王景度放棄城池逃跑,司馬楚之等人都派遣使者前往奚斤那裡投降。奚斤從滑台趕往洛陽,南朝宋的虎牢守將毛德祖派遣他的司馬翟廣、將軍姚勇錯、竇霸等人率領五千人占據土樓來抗拒奚斤,奚斤進軍攻打,打敗了他們。翟廣等人單人匹馬逃脫,全部消滅了他們的部眾。奚斤長驅直入到達虎牢,駐紮在汜東。留下公孫表守衛車輛物資,自己率領輕裝的兵士攻下河南、穎川、陳郡以南,百姓無不歸順奚斤。南朝宋陳留太守嚴棱獻出城投降。
  • 泰常八年(423年),奚斤於是平定兗州、豫州各郡,返回包圍虎牢。毛德祖據守不降。等到虎牢的宋軍潰敗,奚斤設置郡守、縣令來安撫民眾。從北魏建立之初以來,大將出兵,僅長孫嵩抵禦劉裕,奚斤征伐黃河以南,獨獨賜給漏壺和十二面牙門旗。同年十一月,明元帝駕崩,於是奚斤撤兵返回。[4]

攻打胡夏

  • 明元帝死後,太武帝拓跋燾即位,奚斤晉爵為宜城王,仍舊為司空。太武帝征伐胡夏皇帝赫連昌,派遣奚斤率領義兵將軍封禮等人統領四萬五千人襲擊蒲坂。赫連昌的守將赫連乙升聽說奚斤將到,派使者報告赫連昌。使者到達統萬,見到大軍已經包圍城池,返回告訴赫連乙升說:「赫連昌已經失敗了。」赫連乙升畏懼,放棄蒲坂向西逃跑。奚斤追擊打敗他,赫連乙升於是奔往長安。奚斤進入蒲坂,收集他們的物資器械,百姓安居樂業。
  • 赫連昌的弟弟赫連助興,先前守衛長安,赫連乙升到達後,又和赫連助興放棄長安,向西逃到安定,奚斤又向西占據長安。這時秦州、雍州的氐人、羌人都來歸順。奚斤和赫連昌的弟弟赫連定相對峙,接連交戰打敗赫連定。赫連定聽說赫連昌失敗,於是逃到上邽。奚斤追擊他,到達雍城,沒趕上而返回。詔令奚斤撤軍,奚斤上奏疏說:「赫連昌逃跑據守上邽,糾合殘餘勢力,沒有盤據的資本。現在利用他的危難,消滅他是容易的。請求增加鎖甲馬匹,平定赫連昌後返回。」太武帝說:「赫連昌是逃亡的叛徒,攻打他辛勞損傷將領士兵,可姑且停止用兵,今後攻取他不算晚。」奚斤上奏直言堅持己見,於是准許了他,調給奚斤一萬人,派遣將軍劉拔送馬三千匹給奚斤。
  • 神麚元年(428年),奚斤率軍從長安追擊赫連昌,赫連昌後撤據守平涼,奚斤駐紮軍隊在安定。當時安頡任監軍侍御史。奚斤因為軍馬病死很多,士卒又缺乏糧食,就構築堡壘工事來加強防守。派太僕丘堆等人到民間督催租糧,丘堆被赫連昌打敗。赫連昌因此而更加驕傲自負,天天都來侵襲搶掠,割草放牧的人都不敢外出,士卒也很懼怕他們。安頡向奚斤獻計說:「我軍原本是奉詔殺賊的,如今卻退守在這個窮乏的城堡,即使不被賊寇所殺,也會因違犯法令而受誅。進退哪裡有生路?但王公和諸將,安安逸逸而無所圖謀,將用什麼來報答朝廷的恩澤?」奚斤說:「如果現在出戰,軍馬缺乏,用步兵攻擊騎兵,終究沒有取勝之理。應當等待京師派出救援的騎兵到來之後,再以步兵在內攻擊,騎兵則襲擊敵軍的外部。這就是所說的萬全之計。」安頡說:「如今兇猛的寇賊在外邊安閒地遊走,而我們卻士卒疲乏兵力窮竭,將士面有飢色,不與敵人進行決戰,那就會危在旦夕,等待救兵到來又有什麼用?同樣是死,不如戰死,難道還要坐以待斃嗎?」奚斤還是用缺少馬匹作為理由拒絕出戰。
  • 安頡說:「現在士兵雖然沒有馬匹,但將帥所騎的馬,足有二百匹。我安頡請求挑選強壯勇敢的士卒,帶領他們出擊敵軍,即使不能將其擊敗,也可以挫折他們的銳氣。況且赫連昌狂妄而無謀,總是喜歡前來挑戰,大家都認識他。我方倘若以伏兵偷襲他,赫連昌一定可以生擒。」奚斤仍然認為很難取勝。安頡就暗地裡與尉眷謀劃,挑選騎兵等待時機。赫連昌率眾前來進攻堡壘,安頡率軍出去應戰。赫連昌在陣前親自接戰,軍士們認識赫連昌,爭先恐後地攻擊他。正巧天空中大風揚起陣陣塵埃,遮天蔽日,敵軍一片混亂,赫連昌敗退。安頡等人揮兵追擊,赫連昌因其坐騎跌倒而跌落馬下。安頡生擒赫連昌,把他送往京師。 [5]

潰敗被擒

  • 赫連昌被擒後,赫連昌的部眾又擁立赫連定為主,守衛平涼。奚斤自認是主帥,而擒獲赫連昌的功勞,又不在自己身上,深為此事羞恥。於是丟下車輛物資,輕裝帶上三天的口糧,追擊赫連定到平涼。娥清想尋找水道而前去,奚斤不聽從,從北路攔截赫連定逃跑的道路。赫連定的部眾將要出動,恰巧一個小將犯罪逃入賊寇中,詳細告訴了他實情。
  • 赫連定知道奚斤無糧缺水,就截斷奚斤的前後。奚斤的部眾大潰敗,奚斤和娥清、劉拔被赫連定擒獲,士兵死亡的有六七千人。後來太武帝攻克平涼,奚斤等人得以返回。免奚斤的官職為掌管膳食的小吏,讓他扛着酒食隨從車駕返回京城來羞辱他。[6]

復職去世

  • 不久任命奚斤為安東將軍,降爵位為公。太武帝將要討伐北燕皇帝馮弘,詔令奚斤調發幽州民眾和密雲丁零一萬多人,運輸攻城器械從南路出發。太延初年,擔任衛尉,改封為弘農王,加授征南大將軍。後來擔任萬騎大將軍。
  • 太武帝在西堂召集群臣,商議討伐涼州。奚斤等三十多人議論說:「河西王沮渠牧犍,是西部邊境的小國家,雖然內心不真心臣服,但還是按時朝貢,應該加以寬大,饒恕他微小的罪過。去年剛征伐,兵馬疲敝,不能夠大舉用兵,應暫且維持。那裡土地含鹼澆薄,沒有水草,大軍到達後,不能長久停留。他們聽說軍隊到來,必定環城固守。進攻難以攻下,野外沒有可以掠取的,終究不能攻克獲取。」太武帝不聽從,於是出征。涼州平定,因戰功賜給奚斤奴隸七十戶。因奚斤是老臣,賜給坐乘的小車,命他決斷刑罰案件,向他諮詢朝中政事。
  • 奚斤聰穎明辨、記憶力強,善於談論,遠說前朝舊事,雖不全對,經常頗有見解。聽講的人驚嘆讚美他。時常議論大政,多被採納,朝廷稱讚他。太平真君九年(448年),奚斤逝世,時年八十歲。太武帝親自前往,哀傷悲慟,諡號為昭王。[7]

人物成就

  • 奚斤是明元帝、太武帝時期的名將,其最大的成就就是對劉宋和胡夏的作戰。泰常七年(422年),南朝宋武帝劉裕去世,少帝劉義符即位,奚斤接受明元帝派遣收復劉裕從前侵占的北魏黃河以南土地。奚斤從滑台趕往洛陽,南朝宋的虎牢守將毛德祖派遣他的司馬翟廣、將軍姚勇錯、竇霸等人率領五千人占據土樓來抗拒奚斤,奚斤進軍攻打,打敗了他們。率領輕裝的兵士攻下河南、穎川、陳郡以南,百姓無不歸順奚斤。南朝宋陳留太守嚴棱獻出城投降。
  • 泰常八年(423年),奚斤於是平定兗州、豫州各郡,返回包圍虎牢。毛德祖據守不降。等到虎牢的宋軍潰敗,奚斤設置郡守、縣令來安撫民眾。
  • 太武帝拓跋燾即位之後,派遣奚斤率領義兵將軍封禮等人統領四萬五千人襲擊蒲坂。赫連昌的守將赫連乙升聽說奚斤將到,派使者報告赫連昌。赫連乙升畏懼,放棄蒲坂向西逃跑。奚斤追擊打敗他。
  • 神麚元年(428年),奚斤率軍從長安追擊赫連昌,赫連昌後撤據守平涼,奚斤駐紮軍隊在安定。生擒赫連昌,把他送往京師。

人物評價

  • 魏收《魏書》:①「奚斤世稱忠孝,征伐有克。平涼之役,師殲身虜。雖敗崤之責已赦,封屍之效靡立,而恩禮隆渥,沒祀廟庭。」;②「斤機敏,有識度。」;③「斤聰辯強識,善於談論」[8]
  • 李延壽《北史》:「斤機辯有識度。」[9]

史籍記載

  • 《魏書·卷二十九·列傳第十七》 [8] 
  • 《魏書·卷三十 列傳第十八》 [10]
  • 《北史·卷二十·列傳第八》 [9] 

參考資料

  1. 《魏書·卷二十九·列傳第十七》:及苻堅使庫仁與衛辰分領國部,簞懼,將家竄於民間。庫仁求之急,簞遂西奔衛辰。及太祖滅衛辰,簞晚乃得歸,故名位後於舊臣。
  2. 《魏書·卷二十九·列傳第十七》:又破庫狄、宥連部,徙其別部諸落於塞南。又進擊侯莫陳部,俘虜獲雜畜十餘萬,至大峨谷,置戍而還。遷都水使者,出為晉兵將軍,幽州刺史,賜爵山陽侯。
  3. 《魏書·卷二十九·列傳第十七》:蠕蠕犯塞,令斤等追之。事具《蠕蠕傳》。拜天部大人,進爵為公,命斤出入乘軺軒,備威儀導從。世祖之為皇太子,臨朝聽政,以斤為左輔。
  4. 《魏書·卷二十九·列傳第十七》:斤遂平兗豫諸郡,還圍虎牢。德祖拒守不下。及虎牢潰,斤置守宰以撫之。自魏初,大將行師,唯長孫嵩拒劉裕,斤征河南,獨給漏刻及十二牙旗。太宗崩,斤乃班師。
  5. 《魏書·卷三十 列傳第十八》:宜城王奚斤,自長安追擊赫連昌,至於安定,頡為監軍侍御史。斤以馬多疫死,士眾乏糧,乃深壘自固。遣太僕丘堆等督租於民間,為昌所敗。昌遂驕矜,日來侵掠,芻牧者不得出,士卒患之。頡進計曰:「本奉詔誅賊,今乃退守窮城,若不為賊殺,當以法誅。進退安有生路?而王公諸將,晏然無謀,將何以報恩塞責?」斤曰:「今若出戰,則馬力不足,以步擊騎,終無捷理。當須京師救騎至,然後步陳擊於內,騎兵襲其外。所謂萬全之計也。」頡曰:「今猛寇游逸於外,而吾等兵疲力屈,士有飢色,不一決戰,則死在旦夕,何救兵之可待也!等死,當戰死,寧可坐受困乎?」斤猶以馬為辭。頡曰:「今兵雖無馬,但將帥所乘,足得二百騎。頡請募壯勇出擊之,就不能破,可以折其銳。且昌狷而無謀,每好挑戰,眾皆識之。若伏兵奄擊,昌可擒也。」斤猶難之。頡乃陰與尉眷等謀,選騎待焉。昌來攻壘,頡出應之。昌於陳前自接戰,軍士識昌,爭往赴之,會天大風揚塵,晝昏,眾亂,昌退。頡等追擊,昌馬蹶而墜,頡擒昌,送於京師。
  6. 《魏書·卷二十九·列傳第十七》:定知斤軍無糧乏水,乃邀斤前後。斤眾大潰,斤及娥清、劉拔為定所擒,士卒死者六七千人。後世祖克平涼,斤等得歸。免為宰人,使負酒食從駕還京師以辱之。
  7. 《魏書·卷二十九·列傳第十七》:斤聰辯強識,善於談論,遠說先朝故事,雖未皆是,時有所得。聽者嘆美之。每議大政,多見從用,朝廷稱焉。真君九年薨,時年八十。世祖親臨哀慟,諡曰昭王。斤有數十婦,子男二十餘人。
  8. 8.0 8.1  《魏書·卷二十九·列傳第十七》.國學導航.2013-10-11
  9. 9.0 9.1  《北史·卷二十·列傳第八》.國學導航.2013-10-11
  10. 《魏書·卷三十 列傳第十八》.國學導航.2013-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