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缺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脑缺血是脑的短暂性血液供应不足并出现症状就叫做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 病人突然发病,类似脑出血或脑梗塞的表现,一般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正常,常使家人虚惊一场,但可以反复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一般在1~5年内可能发生脑梗塞。而脑梗塞的病人中的1/3~2/3曾经发生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
目录
病因
- 动脉粥样硬化,某些脑小动脉暂时性闭塞,当侧支循环及时建立、再通后,供血改善使症状在24小时内消失。
- 高血压病,引起脑血管痉挛,血流不畅,供血不足。
- 微小血栓栓塞,经机体本身作用而消除,血循环再通,但可引起同一症状在复发时再现。
- 血小板增多使血粘稠度高,血氧含量不足,以及贫血、心脏病、心肌炎均可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高脂血症。
- 糖尿病及并发症。
- 过度用脑。
- 情绪激动。
- 寒冷(一般是40岁以上的人群会出现)
- 劳累 (高龄人群)
临床表现
1、突然的、短暂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发作在24小时恢复,无后遗症;
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主要有:
以上诸多症状可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即完全恢复正常,少数病人持续到十几小时,但均在24小时内恢复正常。
2、反复发作 以上临床症状反复出现。
3、发病年龄 多在50岁以上,有心脏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病史。
症状
脑缺血的症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怎么回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由于负责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血管短时间医学上称“一过性” 供血不足,引起相应动脉负责供血的脑组织发生暂时性功能障碍。此病常常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头晕、眼花、眩晕、耳鸣、走路不稳,严重时意识模糊、双目失明或复视、单侧或双侧肢体无力与感觉异常、莫名其妙地摔倒、说话不流利等。[2]
中风
急性脑血管病
什么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简称TIA,也称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或小中风。它是指在短时间内脑血流量减少引起的脑功能障碍,每次犯病的时间持续不久,通常是数秒钟、数分钟或数小时等,最长不超过24小时。往往因症状来得快,消失也快,恢复后不留任何后遗症而易被人忽视。实际上,TIA症状虽轻,但后果严重,如不及时治疗,据统计,约有25%~40%患者,在5年内将产生严重的脑梗塞,而威胁病人生命。因此,医学家们常常把它看成是脑血管病的先兆或危险信号。[3]
发生TIA的原因颇多,诸如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是最主要和最常见的原因。而过度用脑,情绪激动,寒冷,劳累则可促其发生。
TIA症状繁多,有轻有重,轻者一年数次,重者一日数次,一月数十次。其症状大体可分为两组。一是由于颈动脉系统缺血产生的半侧手足无力、偏瘫、单眼突然黑朦或失明、失语等;一是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引起的眩晕、恶心、呕吐、耳鸣、暴聋及面部感觉障碍。上述两组症状,在同一病人身上可单独出现,也可先后或同时发生。
发生TIA后,决不可忽视,应积极防治。首先,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地选用活血化瘀的中药和其他血管扩张药,还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练气功等。但切不可从事过于激烈的活动,同时切忌过度劳累,保持生活规律化,杜绝酗酒,严格戒烟,合理安排饮食,少吃动物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多吃大豆制品、鱼类、新鲜蔬菜和水果。还应定期到医院检查血压、血脂、血糖、胆固醇、眼底、心电图及心功能,发现异常时,积极治疗。
怎样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多在50岁以上发病,常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或糖尿病、心脏病、颈椎病史。
- 起病急骤,常突然起病,数秒钟或数分钟症状达高峰。
- 多呈发作性,病程短,常呈一过性,每次发作持续时间,通常为数分钟或数小时,最长不超过24小时。
- 反复发作,多则每天发作数次,少则数月或数年1次,但每次发作的症状和体征基本相同。
- 无颅内压增高,多无意识障碍。
- 临床表现,以偏瘫,失语,偏盲,偏身感觉障碍,或伴有精神症状者为颈内动脉系统缺血]]性发作;若表现头晕,面瘫,吞咽困难,共济失调及交叉性瘫痪者,为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发作。
- 脑CT检查:正常或可见腔隙性梗塞灶。
怎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据报道,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约有1/2~3/4患者在3年内发展为脑梗塞,经过治疗可使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终止发作,或发作减少者占79.6%,不治疗自动停止发作者仅占20.38%。因此,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应当进行积极治疗,降低血液粘稠度,调整血液的高凝状态,控制和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终止和减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预防或推迟脑梗塞的发生。[4]
-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主要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使之不能形成微小血栓。此类药物安全简便,易被患者接受。常用肠溶阿斯匹林,50~100毫克,每日1次;潘生丁50~100毫克,1日3次。
- 扩溶治疗 低分子右旋糖酐及706代血浆具有扩溶、改善微循环和降低血液粘度的作用,常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或706代血浆500毫升静滴,每日1次,14天为1疗程。
- 抗凝治疗若患者发作频繁,用其他药物疗效不佳,又无出血疾患禁忌者,可抗凝治疗。常用药物肝素、双香豆素等。如肝素可用超小剂量1500~2000μ加5%~10%葡萄糖500毫升静滴,每日1次,7~10天为1疗程。必要时可重复应用,疗程间隔时间为1周,但在应用期间,要注意出血并发症。藻酸双脂钠是一种新型类肝素类药物,能使纤维蛋白原和因子Ⅷ相关抗原降低,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有抗凝,溶栓,降脂降粘的作用。可口服或滴服,口服50~100毫克,1日3次;静滴2~4毫克加10%葡萄糖500毫升,20~30滴/分,10天为1疗程,可连用2~3个疗程。
- 扩血管治疗 可选用培他定、脑益嗪、西比灵、喜得镇、卡兰片等。常用剂量:培他定1 0毫克,每日3次;脑益嗪25毫克,每日3次;西比灵6毫克,每日两次;喜得镇3毫克,每日3 次;卡兰片5毫克,1日3次,口服。
- 活血化瘀中药丹参、川芎、桃仁、红花等,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粘度的作用,对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一定作用,可选用。脑血管造影或多普勒证实有颅内动脉狭窄者,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治疗方法
预防脑缺血
脑缺血患者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练气功等。但切不可从事过于激烈的活动,同时切忌过度劳累,保持生活规律化,杜绝酗酒,严格戒烟,合理安排饮食,少吃动物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多吃大豆制品、鱼类、新鲜蔬菜和水果。还应定期到医院检查血压、血脂、血糖、胆固醇、眼底、心电图及心功能,发现异常时,积极治疗。[3]
救护措施
发作频繁者,近期内发生脑梗塞的可能性很大,应积极治疗,防止发生脑梗塞。
- 积极治疗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脑动脉硬化。
- 抗血小板积聚药物,如潘生丁、阿司匹林肠溶片等
- 改善脑循环,用西比灵、脑益嗪
- 其他如盐酸罂粟碱、维脑路通、中药都可选用。
- 脑CT检查如有微小脑梗塞病灶的,按脑梗塞治疗。
- 建议发作时或短暂发作后到医院进一步检查,然后针对病因治疗。
注意事项
- 饮食应注意。在气温较低的季节,人的食欲较差,建议应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和纤维。吃些高蛋白低脂食物,如:鱼、虾、豆制品。多吃洋葱,降脂降粘,熟吃凉拌都可以。但是,肾功能不全者应当限制蛋白量,尤其是豆制品包括干豆类。
- 日常生活中躺下、起身、低头、下蹲等动作要缓慢,以免发生体位改变性低血压,或出现突然的晕厥、摔倒。
- 经常测量血压,尤其高血压患者。不要刻求血压过低,高血压病人降压原则是缓慢下降,不要突然降得过低。血压突然降得过低,可能会引起脑缺血加重,这比低血压还更危险,容易导致急性心血管病。
- 扩张血管药和降压药应根据自己的病情适量或在必要时服用。
- 注意保暖,并根据自己的体质增强适度的体能锻炼,这样将有益于身心健康。
脑萎缩早期症状有哪些?
早期脑萎缩的症状表现主要是轻度认知障碍:好忘事,遇事反应不如以前灵敏,到医院检查,查不出能解释这些变化原因的疾病。如不别亲疏,大小便失禁,发言含糊,口齿不清,杂言无章,终至完全痴呆。常出现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腰膝酸软,手足发麻,耳鸣耳聋;渐至反应迟钝,动作迟缓,喃喃自语,答非所问。
期脑萎缩的症状若未受到重视,发展到轻度、中度脑萎缩时,症状就会逐步加重,如做事丢三落四;说完就忘;穿衣服较以前慢;做饭做菜的步骤记不全;与人交谈经常想不起一些简单的词语,或以不常用的词语代替,使说的话和写出的句子让人难以理解;出门一下子想不起家在何处,如何返回;原来勤快的人慢慢对家务、社交活动感到厌倦;有时毫无来由地情绪涨落,极不稳定,甚至变得多疑、抑郁、淡漠、焦虑或粗暴等。
- 行为怪异,如爱捡拾无用的东西。这是轻度脑萎缩的症状中比较常见的。
- 轻度脑萎缩的症状表现为情感淡漠,自私,多疑,对周围的事物缺乏兴趣,丧失主动性,不爱与人交往。
- 在熟悉的环境中迷路。这也是轻度脑萎缩的症状表现之一。
- 语言障碍,发音有一定障碍,说话不太利落,书写困难。在轻度脑萎缩的症状中,这点是比较重要的。
- 管理财务的能力下降,不能独立购物,虽然能做熟悉的工作,但对任何新的要求都暴露出不胜任。
护理轻度脑萎缩要注意事项!
- 注意清洁卫生,维持病人皮肤的完整性。
- 加强营养、改善营养状况,保持膳食平衡和心理健康。
- 多读书、多看报,经常参加集体活动,适度参加锻炼。
- 增进认知活动,努力恢复以前的生活经验和能力。
- 促进语言沟通,协助病人增加人际交往,如参加娱乐活动,户外活动。
- 增强病人的定向力,若定向力障碍严重时,应避免单独外出。
- 妥善保管危险物品,减少室内物品的变动,保障病人安全。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