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圖書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大連圖書館,簡稱「大圖」,是大連的一所大型綜合性現代化公共圖書館。
大連圖書館館舍共分三部分:白雲山主館、魯迅路分館[1]、普灣新館。
歷史沿革
大連圖書館建於日本占領大連時期的1907年,時稱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資料室。1922年改稱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大連圖書館。1945年大連解放,由蘇軍接管。1950年大連地方政府接管圖書館,改稱旅大市圖書館。1981年又稱大連圖書館。1990年,圖書館三萬多平方米新館舍在白雲山風景區南麓落成並向讀者開放。1999年新館舍進行改擴建,並在大連魯迅路圖書館原址上設立了分館,從而使大連圖書館總面積達四萬平米。現大連圖書館已成為一個集文獻收藏、信息諮詢、社會教育、學術研究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現代化公共圖書館,在文化部公共圖書館評估中,三次榮獲「國家一級圖書館」稱號。
作為公共文化服務場所,大連圖書館不斷強化「讀者為本」的服務理念,面向社會提供優質服務。館內設有報刊、少兒、社科、科技、古籍等十個對外服務窗口,除古籍、珍貴畫冊等特藏文獻外,全部免費閱覽,極大地方便了讀者。
為了促進城市經濟發展,加強文化氛圍,1999年大連市政府投資5500萬元,對大連圖書館進行改擴建。改擴建後的大連圖書館面積達四萬多平方米。先進的設施、齊全的功能,充分展示了現代圖書館文化的理念。2002年,大連圖書館進行了機構、人事制度和分配製度改革,館員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學習型組織的創建,為加強館員綜合素質奠定了基礎。
2003年大連圖書館在自動化建設、深化讀者服務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分館及流通站的廣泛建立,構築了立體化、網絡式的服務體系。白雲吟唱團的演出,白雲美術館的展覽,傳統文化系列講座和國學藝術的舉辦等活動,充分發揮了圖書館社會教育職能,其形式和內容深受市民歡迎,社會反應強烈,為創建學習型城市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大連圖書館的前身——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大連圖書館——始建於1907年,是現在的魯迅路分館。後於1981年更名為「大連圖書館」。第一期於1914年竣工,第二期於1919年竣工。現今的白雲山主館則於1990年開始建設,1999年改擴建[2]。
視頻
大連圖書館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憶訪大連圖書館魯迅路分館之感悟 ,知乎
- ↑ 重要通知 | 大連圖書館3月21日起分階段恢復服務 ,中國圖書館網,2020-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