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喜鵲 |
---|
圖片來自flickr |
基本資料 |
學名 Pica pica 目/科/屬 雀形/鴉/喜鵲 遷徏狀態 留鳥 普遍性 普遍 體長/體重 46-50cm/200-270g |
別名:客鳥,雌雄同型。虹膜褐色。嘴黑色。腳黑色。
- 成鳥
- 頭、頸、胸及背黑色,肩羽及腹白色。
- 翼及尾羽為有光澤深藍色,尾羽甚長,兩側較短。尾下覆羽黑色。
- 飛行時,兩側肩羽及初級飛羽張開時白色明顯。
棲地&習性
空曠地區,平原、農耕,有零散的樹木地區,公園、校園及都市綠地。
性機警,在地面覓食時,會輪守,發現有危險時,會出聲示警,集體飛離現場。秋季時有大群體聚集。
雜食性的,但主要是食肉性的清道夫。飲食會因當地棲息地而異,主要是無脊椎動物,尤其是甲蟲。也有爬蟲,昆蟲,毛蟲及小型鳥類,鳥蛋。
繁殖
最早在英國的12月築巢開始,4月中旬是首次產卵的高峰時間。
外觀相似性
鵲鴝雄鳥羽色相近,但體型明顯較小,尾羽不長。
灰喜鵲體型較小,背不黑呈灰棕色,翼為較淺的天空藍。體下灰白色,尾羽天空藍,末端白色。
保育
不受全球威脅(最不關注)。
鳴聲
叫聲快速震顫粗啞,「 chak-chak-chak-chak-chak-chak-chak」。
分佈
亞種和分佈
- P. p. fennorum Lönnberg, 1927 –芬蘭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北部和波羅的海東北部E至西伯利亞W區。
- P. p. pica (Linnaeus, 1758) – 從英屬群島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E到E歐洲,S到地中海,包括大多數島嶼。
- P. p. melanotos A. E. Brehm, 1857 – 伊比利亞半島。
- P. p. bactriana Bonaparte, 1850 – 西伯利亞E到貝加爾湖,S到高加索,伊拉克,伊朗,中亞和巴基斯坦。
- P. p. leucoptera Gould, 1862 – S Transbaikalia(俄羅斯),蒙古和中國東北(內蒙古和西北西北)。
- P. p. camtschatica Stejneger, 1884 – 鄂霍次克海,堪察加半島和阿納德爾蘭(俄羅斯遠東地區)。
- P. p. anderssoni Lönnberg, 1923 – SE俄羅斯(Ussuriland),中國東北端和韓國。
- P. p. bottanensis Delessert, 1840 – 中國WC(青海和四川西南部至西藏西南部)和C不丹。
- P. p. serica Gould, 1845 – 中國,台灣,海南,緬甸北部,老撾和越南北部。
- 九州(日本)有引入。[1]
參考書目
臺灣野鳥手繪圖鑑
視頻
參考文獻
- ↑ eurasian magpie,hb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