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脑外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脑外伤指由于外物造成的、头脑部肉眼可见的伤,一般可引起严重的后果。脑外伤常引起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功能障碍。这主要取决于损害是在脑组织的某个特定区域(局灶性)还是广泛性的损害(弥散性)。不同区域的脑损害可引起不同的症状,局灶性症状包括运动、感觉、言语、视觉、听觉异常等症状。而弥散性脑损害常影响记忆、睡眠或导致意识模糊和昏迷。[1]

病因

突然的头部加速运动,与猛击头部一样可引起脑组织损伤。头部快速撞击不能移动的硬物或突然减速运动也是常见的脑外伤原因。受撞击的一侧或相反方向的脑组织与坚硬而凸起的颅骨发生碰撞时极易受到损伤。加速-减速损伤有时也称为对侧冲击伤。即使颅骨没有穿透,头外伤时大脑也难以避免损伤。突然的头部加速运动,与猛击头部一样可引起脑组织损伤;头部快速撞击不能移动的硬物或突然减速运动也是常见的脑外伤原因。受撞击的一侧或相反方向的脑组织与坚硬而凸起的颅骨发生碰撞时极易受到损伤。加速-减速损伤有时也称为对侧冲击伤。[2]

严重的脑外伤会牵拉、扭曲或撕裂脑内的神经、血管及其他组织。神经通路受到破坏,或引起出血、水肿。颅内出血和脑水肿使颅腔内容物增大,但颅腔本身不能相应扩大,其结果是颅内压力升高,脑组织进一步遭到破坏。颅内压力增加将脑向下推移,迫使上部的脑组织和脑干进入与之相联的孔道,这种情况称作脑疝。小脑和脑干可从颅底的孔道向脊髓移位。因为脑干有维持呼吸和心跳的重要功能,所以脑疝常常是致命的。有时看来很轻的头部外伤也可能引起严重的脑损伤。老年人头伤后尤易引起大脑周围的出血(硬膜下出血),服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的人也是外伤后硬膜下出血的高危人群。

检查诊断

  1. 脑振荡综合症:脑振荡后出现短暂意识丧失,一般30分钟内恢复。醒后病人对受伤当时情景和伤前片刻情况不能回忆。病人可有头痛,呕吐,眩晕,易激惹,情绪不稳,缺乏自信,注意涣散,植物神经症状如皮肤苍白,冷汗,血压下降,脉搏缓慢,呼吸浅慢等。
  2. 脑外伤所致昏迷:脑外伤后会发生久暂不一的昏迷,昏迷至恢复清醒过程,中间可有昏睡,浑浊,谵妄等。意识障碍时轻时重呈波动性。
  3. 脑外伤所致谵妄:谵妄一般由昏迷或昏睡转来。有些病人在谵妄时的行为反映病前职业特点。许多病人表现抵抗,吵闹,不合作,另一些更具攻击性。可有恐怖性幻视,严重的病人可有混乱性兴奋,甚至强烈冲动性暴力行为。谵妄可被朦胧和梦样状态等其他意识障碍所代替。
  4. 脑外伤所致遗忘综合症:其最显著的特点是遗忘基础上的虚构,病人常易激惹。其持续时间比酒精中毒性遗忘综合征要短。
  5. 脑外伤所致硬膜下血肿:可在受伤后很快发生,常见头痛和嗜睡。偶尔伴有谵妄性运动性兴奋,约半数病人有视乳头水肿。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特点是嗜睡,迟钝,记忆减退,严重者出现全面性痴呆症状,部分病人脑脊液压力轻度升高,蛋白定量增加,外观呈黄色。

症状

  1. 脑震荡:以意识障碍及逆行性遗忘为特征。轻者仅有短暂定向障碍,领会困难,分析与判断力差,于数分钟内恢复;重者可有意识丧失,多于半小时内恢复,醒后有逆行性遗忘、注意力涣散、思维困难、错认或幻视,情绪障碍或行为异常,1~2周后逐渐消失。无明显神经系统体征。
  2. 气压性脑损伤:多于伤后立即昏迷,持续数小时,醒后头痛剧烈,记忆困难与遗忘,焦躁不安与情感淡漠,有时对声音极其敏感或失听与不语,但其定向力、自知力及笔谈能力良好(创伤性聋哑症)。多无神经系统体征。
  3. 脑外伤后综合征:颅脑损伤后期常有脑外伤后综合征,临床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持续数月或迁延不愈;脑外伤后神经症,可有疑并焦虑或癔症样表现;脑外伤性精神病,可呈现类精神分裂症或类躁郁症状态;脑外伤性痴呆、人格障碍或癫痫。
  4. 脑挫伤:伤后即有意识障碍,以朦胧、谵妄或混浊状态常见,持续数小时至数日。有的经过一段清醒期后再次昏迷。醒后常有类似脑震荡的精神症状。多有神经系统限局体征、癫痫发作、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脑脊液呈血性,并可检出各型吞噬细胞。脑电图可出现弥漫性高波幅慢波。[3]

诊断

  1. X线平片:判断骨折、颅缝分离、颅内积气、颅内异物。
  2. CT扫描:十分重要的手段,可以显示血肿、挫伤、水肿的存在及范围,也可看到骨折、积气等,必要时可多次动态扫描,以追踪病情变化。但后颅窝部位常有伪影干扰,显像欠佳。
  3. MRI:虽然在急性期极少使用,但如后颅窝病变在CT显示不佳时要考虑应用。对颅内软组织结构显像优于CT,可用在病情稳定后判断受伤范围和估计预后。
  4. 腰椎穿刺:可以测定颅内压和化验脑脊液。颅脑损伤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可以通过腰穿释放血性脑脊液,同时又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5. 脑血管造影:已较少于用颅脑损伤诊断,但当怀疑有血管病变时应及时应用该检查。无CT机时可根据血管形态确定血肿存在。
  6. 其它检查手段:超声波脑电图、放射性核素成像等意义不大,很少直接用于颅脑损伤的诊断。

护理方法

  1. 注意居室的安静、光线宜较暗、减少对病人的一切干扰。
  2. 病人记忆和智能受损时,使其表述症状困难,因此症状具有隐蔽,不典型和多病共存的特点。需要全面仔细观察病情变化。
  3. 对慢性期病人不要改变原有生活习惯。例如早起、洗漱、进食、物品放置等均可顺其自然。尽量鼓励个人生活自理和做自己喜欢的事。增强病人的责任心,如负责自己居室的门窗开关、清洁床头桌、扫地等,使其对生活保持信心。
  4. 保持生活起居、饮食、睡眠的规律性。逐渐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5. 对有精神症状的病人应注意避免激发精神症状的各种因素。
  6. 按病情需要给予充足营养和水份,必要时鼻饲或静脉高营养。

脑外伤患者的注意事项-脑外伤专题

处理脑外伤时的注意事项:

  • 脑外伤有时伴有其他部位的外伤,如骨折、肝脾破裂等内脏伤,所以处理颅脑外伤时应该格外注意。
  • 脑外伤后有一段昏迷时间,有的在受伤后即有意识丧失,神志不清,有两种情况:
  1. 一是昏迷时间很短,在几分钟到30分钟内清醒的多是脑震荡;有的无昏迷但对受伤前的事件记忆丧失,医学上称为逆行性遗忘。对这类伤员要绝对卧床,并严密观察,因为少数伤员在这一清醒期后有颅内血肿压迫脑组织再度昏迷时,需要急诊抢救。至于一直清醒的伤员因脑水肿而有头痛症状的可给脱水剂治疗,轻微头痛症状有时会维持一二个月,不必紧张,以后会逐步消失。
  2. 二是昏迷一直不醒,说明有脑挫伤、脑裂伤、颅内出血或脑干损伤,要送医院治疗。

脑外伤的预防护理

  1. 脑外伤病人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如鱼、瘦肉、鸡蛋、蔬菜、水果等)为宜。
  2. 注意劳逸结合,保证睡眠,可适当的进行户外活动(颅骨缺损者要戴好帽子外出,并有家属陪护,防止发生意外)。
  3. 告之患者颅骨缺损的修补,一般需在脑外伤术后的半年后。
  4. 按医嘱服药,不得擅自停药,出院后一个月门诊随访。
  5. 加强功能锻炼,必要时可行一些辅助治疗,如高压氧等。
  6. 外伤性癫痫患者按癫痫护理常规。

脑外伤的日常生活护理

  1. 保持生活起居、饮食、睡眠的规律性。逐渐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2. 对有精神症状的病人应注意避免激发精神症状的各种因素。
  3. 按病情需要给予充足营养和水份,必要时鼻饲或静脉高营养。
  4. 注意居室的安静、光线宜较暗、减少对病人的一切干扰。
  5. 病人记忆和智能受损时,使其表述症状困难,因此症状具有隐蔽,不典型和多病共存的特点。需要全面仔细观察病情变化。
  6. 对慢性期病人不要改变原有生活习惯。例如早起、洗漱、进食、物品放置等均可顺其自然。尽量鼓励个人生活自理和做自己喜欢的事。增强病人的责任心,如负责自己居室的门窗开关、清洁床头桌、扫地等,使其对生活保持信心。

脑外伤患者的心理护理

  1. 对脑外伤所致人格改变病人需加强心理教育,帮助其认识存在的人格问题。逐步学会控制和克服不良行为。并注意做好家属,和其他周围人的工作,帮助他们正确对待病人的病态行为,妥善化解病人困难而紧张的人际关系。
  2. 要注意运用支持性心理护理的基本技术,尊重、关怀病人,并加强沟通。帮助病人了解疾病性质,解除顾虑,详细了解病人以及家属和朋友等情况,以便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与解决实际问题。促使早日恢复健康。[4]

脑外伤患者的康复护理

  1. 脑外伤病人较易发生智能障碍后遗症。应注意尽早开始各种机能训练和康复治疗护理。要加强日常生活,个人卫生,饮食,睡眠等基础护理和培训。尤其对生活不能自理者,要进行生活习惯训练,防止精神状态继续衰退。病人只要不是严重痴呆应定时引导排便,养成规律解便的习惯。
  2. 肢体按摩应从远端关节开始,应按肢体正常功能方向开始,先行被动运动。一开始因疼痛病人不愿活动,此时应安慰鼓励并稍加强制。活动从短时间小运动开始,逐步增量。应鼓励尽早恢复自主活动。
  3. 对失语病人,坚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反复练习,持之以恒的原则。先从病人受损最轻的言语功能着手,如运用姿势性言语,眼神,手势等进行交流。然后再用具体物品,单字,单词,短句进行训练。言语训练时,发音练习要尽早开始。智能训练过程,作业训练应尽早进行。

脑外伤致精神障碍的护理

  1. 安全与生活护理:病室环境安静舒适,光线柔和,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干扰。鼓励患者个人生活自理,保持生活起居、饮食如睡眠的规律性,逐渐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行走不便的患者应搀扶,防止跌到。意识障碍、智能障碍等病情严重者由专人照料,加强生活护理,注意口腔和皮肤的清洁。卧床患者应保持床铺整洁、平整、干燥,每2 小时翻身一次,按摩受压部位。兴奋躁动的患者应加床栏,防坠床,必要时给予保护性约束。约束使用前向家属说明使用目的和注意事项,取得理解配合,并注意保持肢体位于功能位置,约束带下垫衬垫,松紧应适宜,注意观察约束部位的皮肤颜色,只宜短期使用,定时放松。协助翻身,必要时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保证安全舒适。
  2. 病情观察:首先,要监测T、P、R、BP 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此外,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思维、感知、行为、言语、记忆、定向力等,识别精神症状,以便早期发现、及时治疗。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病人可因各种原因引起自杀、自伤、冲动伤人、毁物等行为,所以,应密切观察、严加防范。
  3. 药物治疗的护理:对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此类药物也会产生很多不良反应。体位性低血压是吩噻嗪类药物常见的副反应,用药时要特别注意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嘱患者用药后卧床休息,改变体位时动作要慢。此外,抗精神病药物还容易引起锥体外系反应、粒细胞减少、过敏反应等。因此,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精神药物的基本知识及其副作用的临床表现和护理,认真观察治疗后的反应,及时处理各种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4.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多接触患者,态度和蔼,言语谨慎,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敏感多疑的患者态度应自然大方,不要在其面前与他人窃窃私语,避免引起患者的猜测和不安。对兴奋躁动的患者,可启发诱导其合作,尽量减少刺激,避免激惹患者。对抑郁及焦虑不安的患者,应多与他们交谈,专心倾听他们的诉说,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用通俗的语言给予解释、指导,还可进行音乐放松治疗,从而分散和减轻其焦虑及抑郁情绪。
  5. 几种常见精神症状的护理
  • 智能障碍的护理:首先,进行智商测定和心理测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康复训练计划,注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包括动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一旦有进步要及时给予赞扬和鼓励,以提高患者对训练的兴趣。训练应反复操作,不断重复,以求逐步巩固提高。
  • 谵妄状态的护理:保证患者的安全,卧床患者要加床栏,防止坠床、跌伤抓伤等,可使用保护性约束。观察并记录幻觉、妄想及精神运动性兴奋内容和形式。必要时汇报医生给予药物处理。拒绝进食者鼻饲流质供给营养和水分,保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 脑震荡后综合征的护理:脑震荡后综合征是各种脑外伤后最普遍的慢性后遗证 。主要表现为头痛眩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减退、对声光敏感、情绪不稳及失眠。该综合征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很大关系,如赔偿等。护理上要做到将患者安置在环境整洁、舒适的病室,避免噪音和强光的刺激,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给予心理支持配合药物治疗,帮助患者了解疾病性质,疏导解决实际问题,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康复。
  • 人格障碍的护理:帮助患者认识自身人格方面存在的问题,逐步学会控制,克服不良行为。对家属、亲朋等周围人做好宣教工作,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患者的病态行为,妥善化解患者的人际关系困难。此外,要加强监护和管理,避免患者对他人及社会造成干扰,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六、健康教育:做好家属的健康宣教工作,对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家属对患者要加倍关心、爱护,尽量避免激惹患者的言行,对他们不正常的行为不歧视,并给予充分理解,使他们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在此基础上,对精神症状减轻或消失后进入恢复期的患者,可在家属的配合下对患者进行行为矫正训练,并应用认知疗法帮助其分析病情,启发患者进一步认识病态思维,促进自知力恢复,从而清除他们的错误信念,使他们变得通情达理,有效地预防精神残疾。

预防

脑外伤的食疗方法

脑外伤的食疗一:

  • 组成:栝楼18克,半夏、天竺黄各12克,黄芩石菖蒲郁金各9克,川芎3克,鱼腥草15克,白芷、炙远志、射干各6克,羚羊粉(冲服)0.6克。
  • 用法:4剂,每天1剂,水煎分2次胃饲。

脑外伤的食疗二:

  • 组成:藿香半夏焦栀子车前子(包)各12克,金银花连翘各15克,淡豆豉、射干各6克,薏苡仁25克,郁金、黄芩、紫苏叶各9克,厚朴5克,羚羊粉(冲服)0.6克。
  • 用法:4剂,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

脑外伤的食疗三:

  • 组成:大黄(后下)、厚朴芒硝(冲)各5克,人工牛黄(冲)0.3克,天竺黄焦栀子各12克,淡豆豉6克,羚羊粉(冲)12克,栝楼18克,炒枳实、石菖蒲、郁金各9克。
  • 用法:4剂,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

预防儿童脑外伤

幼儿在习步时期,由于肢体平衡性能较差,故常跌倒,跌伤头颅,出现头部血肿或头皮青紫瘀血,轻则日后出现儿童多动症,智力低下,学习能力差,重则大脑受伤,导致癫痫、瘫痪、精神病或其他神经病的发生。

在一些儿童头颅跌伤后,即使当时没有症状出现,脑组织也可能已经受到震荡损伤。所以家长对待头颅跌伤后的儿童不可掉以轻心,须密切观察一段时间。

为预防儿童脑外伤,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尽量为儿童扫清可能导致跌伤的不安全因素。
  2. 让儿童一年四季都戴上通风透气的帽子,以减少跌倒时脑组织受到的冲击震荡。
  3. 教育儿童在紧急情况下(如从高处跌下或在高速状态下被撞倒)迅速用双臂及双手抱紧头部。
  4. 平时加强儿童身体协调性及灵活性的训练。

预后

  1. 脑外伤的预后因人而异,有的完全恢复,有的致残,有的死亡。影响预后的因素主要取决于损伤哪些脑组织,以及损伤严重程度。许多大脑功能由脑组织的不同区域共同承担,未受到伤害的脑组织可以代偿部分受损的功能,因此可以部分恢复。
  2. 随着年龄增长,大脑区域功能会相对固定。小孩的语言由大脑的几个功能区控制,成年人语言功能区常局限于一侧大脑半球。如果8岁以前左半球的言语中枢被破坏,右侧半球几乎可以完全代偿其功能。但是在成年人,语言中枢损害以后会导致永久性失语。
  3. 视觉和肢体运动功能,是由一侧大脑半球的某些区域控制,如果这些区域损害后,常引起永久的功能缺失。但通过康复治疗,可以把不利的后果减至最低程度。
  4. 严重的脑外伤患者有时会导致遗忘,患者不能回忆意识丧失前后的事情,而一周内清醒的患者往往可以恢复记忆。有些脑外伤(即使很轻微)会引起脑外伤后综合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患者感头痛和记忆障碍等。
  5. 慢性植物状态是非致死性脑外伤后最严重的后果。长时间处于完全无意识状态,但睡眠觉醒周期几乎与常人无异。大脑上部的结构与复杂的精神活动有关,而下部的丘脑和脑干控制着睡眠、体温、呼吸和心跳。当大脑上部结构弥散性损害而丘脑和脑干保持完好时,常会出现植物状态。如果植物状态长达数月,重新恢复的可能性不大,但植物人如果护理得当,可以存活达数年之久。

危害

  1. 脑损伤常引起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功能障碍。这主要取决于损害是在脑组织的某个特定区域(局灶性)还是广泛性的损害(弥散性)。不同区域的脑损害可引起不同的症状,这些特殊的局灶性症状有助于医生确定损伤部位。局灶性症状包括运动、感觉、言语、视觉、听觉异常等症状。而弥散性脑损害常影响记忆、睡眠或导致意识模糊和昏迷。 
  2. 严重的脑外伤会牵拉、扭曲或撕裂脑内的神经、血管及其他组织。神经通路受到破坏,或引起出血、水肿。颅内出血和脑水肿使颅腔内容物增大,但颅腔本身不能相应扩大,其结果是颅内压力升高,脑组织进一步遭到破坏。这时,颅内压力增加将脑向下推移,迫使上部的脑组织和脑干进入与之相联的孔道,这种情况称作脑疝。小脑和脑干可从颅底的孔道向脊髓移位。因为脑干有维持呼吸和心跳的重要功能,所以脑疝常常是致命的。
  3. 严重的脑外伤患者有时会导致遗忘,患者不能回忆意识丧失前后的事情,而一周内清醒的患者往往可以恢复记忆。有些脑外伤(即使很轻微)会引起脑外伤后综合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患者感头痛和记忆障碍等。

视频

脑外伤后遗症能恢复吗?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