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巴爾幹戰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第二次巴爾幹戰爭發生於1913年6、7月間,是1912年至1913年間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的延續。
背景
在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之後,奧斯曼帝國在歐領土被占去了一大部分,只能保留包括君士坦丁堡在內的部分色雷斯等少量東南方地區,巴爾幹同盟等戰勝國在倫敦召開和會,商討對奧斯曼帝國的利益瓜分。
經過
保加利亞認為與奧斯曼作戰中他們出力最多,所以希望能多分土地,保加利亞國內傾向占領整個馬其頓,因此無法和塞爾維亞談攏。在奧匈帝國的支持下,保加利亞便於1913年6月29日向塞爾維亞及希臘宣戰。保加利亞不久就陷入困境,因為黑山和羅馬尼亞加入塞爾維亞一方向保加利亞。奧斯曼為了收復亞德里亞堡,也從東進攻保加利亞。在四面受敵的困境下,保加利亞國王斐迪南一世宣布投降。
1913年8月,保加利亞和戰勝國簽訂《布加勒斯特條約》,多布羅加北部劃給羅馬尼亞;馬其頓則被分成三部分,其中華達馬其頓(Vardar Macedonia,其邊界與今北馬其頓共和國相若)劃歸塞爾維亞,皮林馬其頓(Pirin Macedonia)劃歸保加利亞,愛琴海馬其頓(Aegean Macedonia)劃歸希臘。亞德里亞堡在稍後由保加利亞單獨和奧斯曼簽訂的《伊斯坦布爾條約》中,交還奧斯曼。
引發事件
塞爾維亞經過這次戰爭,變得更加強大;奧匈帝國在巴爾幹的擴張遭到妨礙。兩國的爭執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埋下了伏線。保加利亞戰敗後亦疏遠背後支持塞爾維亞的俄羅斯,轉而親近奧匈帝國[1]。
影響
第二次巴爾幹戰爭[2],不但沒有解決巴爾幹半島的矛盾,反而促使矛盾更加尖銳化。在布加勒斯特和約的基礎上,塞爾維亞、門的內哥羅、羅馬尼亞、希臘站到了協約國一方。而抱着復仇計劃的保加利亞和德奧同盟國集團接近起來,後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與奧斯曼帝國加入到同盟國一方。
戰爭中,由於新式武器和軍事技術裝備(飛機、裝甲車、無線電)的使用,作戰方法也有新的變化:戰鬥隊形更加疏開;軍隊行動更注意隱蔽;進攻多採取機動作戰和迂迴包圍;防禦多採取陣地作戰。
經過這次戰爭,塞爾維亞實力大為增強,阻礙了奧匈帝國在巴爾幹半島的擴張,而巴爾幹戰爭推動了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的民族解放運動。兩地人民要求擺脫奧匈的統治與塞爾維亞合併,必然引起奧塞之間的衝突,同時俄國則藉由塞爾維亞插手巴爾幹半島事務,奧塞衝突不可避免地要導致協約國和同盟國兩大集團的軍事衝突。致使歐洲列強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視頻
第二次巴爾幹戰爭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巴爾幹戰爭簡介 一戰前發生在巴爾幹地區的兩次戰爭 ,搜狐,2016-07-21
- ↑ 第二次的巴爾幹戰爭產生了哪些影響?,愛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