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全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 王全斌(五代至北宋初年将领)


王全斌(908年—976年),字全斌,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市晋源区)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将领。

王全斌早年初随后唐庄宗,累任内职。后唐明宗时,补入禁军列校。历仕后晋、后汉、后周三朝,参与攻克收复关右四州及北伐辽国等战役,迁升至相州刺史。北宋建立后,联合慕容延钊平定潞州李筠叛乱,配合郭进进攻北汉。乾德二年(964年),以忠武军节度使、西川行营凤州路都部署南征后蜀,连克兴州、利州、剑门等地,迫使后蜀皇帝孟昶奉表投降。进入成都后,纵兵掳掠,激起后蜀军民反抗,因而获罪,被降为崇义军节度留后。后复官武宁军节度使。

开宝九年(976年),王全斌病逝,年六十九。获赠中书令。

基本信息

                本 名         王全斌                 出生时间         908年
                所处时代         五代→北宋                 去世时间         976年
                籍 贯         并州太原                 官 职         武宁军节度使
                追 赠         中书令                 主要成就         攻灭后蜀

热议话题

人物生平

  • 王全斌胆识过人

王全斌出身将门,自幼就胆识过人。他的父亲为后唐岢岚军使,私下畜养一百多名勇士,后唐庄宗李存勖怀疑心存异志,下书召见,害怕不敢去。当时王全斌十二岁,对他的父亲说:“这是因为怀疑大人有别的图谋才召见您,您让我去作人质,一定会消去怀疑。”他的父亲照计行事,果然得以保全。自此之后,李存勖把王全斌收用在军中。[1]

到李存勖入洛时,历任宫内职务。同光末年,魏州兵变发生,而洛阳又生兴教门之变,乱兵攻入宫城,近臣宿将都弃甲逃走,只有王全斌与符彦卿等十几人在宫中抵抗。李存勖中了流箭,王全斌等扶他到绛霄殿,王全斌痛哭而去。[2]

  • 王全斌历仕数朝

后唐明宗李嗣源即位,补任他为禁军列校。后晋初年,跟从侯益在汜水大败张从宾的军队,因战功迁任护圣指挥使,后周广顺初年,改护圣为龙捷,任命全斌为右厢都指挥使。到了讨伐慕容彦超于兖州时,任行营马步都校。

显德二年(955年),王全斌跟随向训(向拱)平定秦、凤,于是兼任思州团练使。不久升为兼任泗州防御使。跟从柴荣平定淮南。收复瓦桥关,改任相州留后。建隆元年(960年),昭义军节度使李筠占据潞州叛乱,王全斌与慕容延钊由东路会合大军进讨,因战功授任安国军节度。诏令他修葺西山堡塞,不到限期就完成了。

建隆四年(963年),与洛州防御使郭进等人率领军队攻入北汉的太原境内,俘获敌人数千人而归,进克乐平。 [3]

  • 王全斌攻灭后蜀

宋灭南平、武平、后蜀、南汉之战 乾德二年(964年)冬天,王全斌又任忠武军节度使。朝廷下诏征伐后蜀,命王全斌任西川行营前军都部署,率领禁军步兵骑兵二万人、各州军队一万人由凤州路进讨。赵匡胤召他来看川陕地图,并且告诉他战略方针。[4]

十二月,王全斌率领军队攻拔乾渠渡、万仞燕子两寨,于是攻下兴州,后蜀兴州刺史蓝思绾退保西县。王全斌击败蜀军七千人,俘获军粮四十多万斛。接着攻拔石圌、鱼关、白水二十多座兵营。先锋史延德进军三泉,打败数万蜀军,擒俘招讨使韩保正、副使李进,缴获粮食三十多万斛。不久,崔彦进、康延泽等部将蜀军赶过三泉,于是达到嘉陵,杀死、俘虏很多蜀军。蜀人阻断阁道,宋军不能前进。

王全斌打算夺取罗川路攻入,康延泽暗里对崔彦进说:“罗川路险,军队难以齐头并进,不如分兵修治阁道,与大军在深渡会合。”崔彦进把这个意见告诉王全斌,王全斌认为正确。命令崔彦进、康延泽监督修治阁道,几天后成功,于是进攻金山砦,攻破小漫天砦。王全斌领兵由罗川赶到深渡,与崔彦进的部队会合。

蜀军沿长江列阵以待,彦进派张万友等攻夺蜀军的桥梁。正遇天黑,蜀军退保大漫天砦。到天明,崔彦进、康延泽、张万友分三路进攻,蜀人出动全部精锐部队来迎战,又大破蜀人,乘胜攻拔蜀军兵营,蜀将王审超、监军赵崇渥逃走,又与三泉监军刘廷祚、大将王昭远、赵崇韬带领军队来战,蜀军三战三败,王全斌等领兵追至利州北。王昭远逃走,渡过桔柏江,焚烧桥梁,退守剑门。于是攻克利州,缴获军粮八十万斛。 [5]

王全斌从利州到剑门,中途驻扎在益光。他与诸将商议说:“剑门是天险,古称一夫持戈,万夫不能前进,各位应当各陈进取之策。”侍卫军头向韬说:“降卒牟进说:‘益光对江的东边,越过几座大山,有条小路叫来苏,蜀人在江的西边设置兵营,对岸有渡口,从这里出剑关南行二十里,到清强店,与大路相合。可以从这里进兵,则剑门不足为恃也。’”王全斌等人就准备带甲出发,康延泽说:“来苏小路,不须主帅亲自去。况且蜀人屡次战败,合兵退守剑门,不如各位元帅协力进攻,命令一位偏将到来苏,如果到达清强,向北进攻剑关,与大军夹攻,必然攻破剑门。”王全斌采纳他的策略,命史延德分兵前往来苏,在江上建造浮桥。蜀人见桥建成,弃营而逃。王昭远听说史延德领兵攻来苏,到达清强,就带领军队撤退,在汉源坡列阵,留偏将守剑门。全斌等人大败蜀军,王昭远、赵崇韬都逃走,王全斌派轻骑追击擒俘了他们,押送到朝廷,于是攻克剑州,杀死蜀军一万多人。 [6]

乾德四年(966年)正月十三日,驻军魏城,后蜀皇帝孟昶派遣使者奉表投降,王全斌等将领进入成都。十多天后,东路刘光义(即刘廷让)所部才从峡路到达。孟昶赠送刘廷让财物以及劳军的规格,与王全斌到达时相同。朝廷诏书颁赏时,各军也没有差别。从此两军互相忌恨,蜀人也相争,主帅于是不和。王全斌等人先接到诏令,每处理事务必须诸将合议。至此,即使小事也不能独自决断。[7]

  • 王全斌好杀招乱

不久诏令征发蜀军到京城,每人给钱十千,不走的人,加发两个月廪食。王全斌等人不立即执行,从此蜀军愤恨不已,人人想作乱。两军随军使者常常有数十上百人,王全斌、崔彦进及王仁赡等各自保庇他们,不让他们遣送蜀军,只分别派遣诸州牙校遣送。蜀军到了绵州果然叛乱,抢劫属县,聚众十多万人,自称“兴国军”。蜀人中有个曾任文州刺史全师雄的人,曾经当过将领,有威望有德惠,士兵们都畏服他。当时正带领全族人到京城,在绵州遇到叛乱,全师雄恐怕被士兵们挟制,先把全家藏在江曲民舍。几天以后,他被乱兵捉到,推拥为主帅。[8]

王全斌派都监米光绪前往招抚叛军,米光绪把全师雄族人杀尽,又把他的爱女纳为妾并收没他家的财富。全师雄听说后,就没有归心,率领士兵急攻绵州,被横海指挥使刘福、龙捷指挥使田绍斌打败;于是进攻彭州,赶走刺史王继涛,杀死都监李德荣,占据州城。成都十县都起兵响应全师雄,全师雄自号“兴蜀大王”,建立幕府,设置官员,任命节帅二十多人,命他们分别据守灌口、导江、郫、新繁、青城等县。

崔彦进与张万友、高彦晖、田钦祚共同讨伐他们,被全师雄打败,高彦晖战死,田钦祚仅以身免,叛军声势更盛。王全斌又派张廷翰、张煦前往镇压,战斗不利,退入成都。全师雄分兵驻守绵、汉之间,阻断阁道,依江建寨,声言准备进攻成都。从此,邛、蜀、眉、雅、东川、果、遂、渝、合、资、简、昌、普、嘉、戎、荣、陵十七州,都跟随全师雄作乱。邮传一个多月不畅通,王全斌等人非常害怕。当时城中还有投降的两万蜀军,王全斌害怕他们响应叛贼,与诸将计谋,把降卒引诱到夹城中,全部杀死。 [9] [10]

刘廷祚、曹彬在新繁大败师雄的军队,俘获一万多人。全师雄退保郫县,王全斌、王仁赡又打破他们,全师雄走保灌口砦。贼势受到压制,余党散保州县。有位陵州指挥使元裕,被全师雄任命为刺史,有部队一万多人,王仁赡活捉了他,在成都市中将其处以磔刑。[10]

不久虎捷指挥使吕翰被主将相待无礼,于是杀死知嘉州、客省使武怀节及战棹都监刘汉卿,与全师雄的部属刘泽会合,兵至五万,赶走普州刺史刘楚信,杀死通判刘沂及虎捷都校冯绍。而果州指挥使宋德威杀死知州、八作使王永昌及通判刘涣、都监郑光弼,遂州牙校王可炮率领州民叛乱。王仁赡等人领兵在嘉州讨伐吕翰,吕翰败走雅州。全师雄在金堂病死,叛军推举谢行本为主帅、罗七君为佐国令公,与叛将宋德威、唐陶敝龟占据铜山,不久被康延泽打败。王仁赡又在雅州大败吕翰,吕翰逃到黎州,被部下杀死,抛尸水中。后来丁德裕等分兵招降,叛军才平息。[11]

  • 王全斌幸获宽宥

当初,成都平定后,朝廷命令参知政事吕馀庆知府事,王全斌只管理军务。王全斌曾经对亲近的人说:“我听说古代的将帅,大多不能保全功名,如今现在西蜀既然平定,我打算称病告归,以免后悔。”有人说:“现今盗寇还很多,没有诏书,不能轻易离去。”王全斌犹豫未决。[12]

正遇有人告发王全斌及崔彦进攻破蜀时,抢夺民家子女、玉帛等违法之事,准备与诸将一起都召回来。赵匡胤看在王全斌等人初立功,虽然犯法,不打算让狱吏污辱他,只令中书省问清罪状,王全斌等人供认不讳。赵匡胤下诏宣示王全斌等人的罪状。百官商议后,认为王全斌等罪当处斩。赵匡胤予以宽豁,将随州改为崇义军,责授王全斌责授为崇义军节度观察留后,崔彦进、王仁赡等人也相继被贬。 [13]

人物去世

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在洛阳举行郊祀大礼,召王全斌陪祀,并任命他为武宁军节度使。赵匡胤对王全斌说:“因为江左(指南唐)未平,朕担心征南诸将不遵纪律,所以压抑你几年,为朕立下一个典型。如今金陵已被攻克,朕还给你节度使之职。”仍然赐给他银器万两、帛万匹、钱千万。王全斌到镇后几个月就去世,终年六十九岁。赵匡胤追赠他为中书令。 [14]

天禧二年(1018年),宋真宗赵恒录用王全斌的孙子王永昌为三班奉职。[15]

轶事典故

王全斌入蜀时,正是深冬季节,京城下大雪,宋太祖赵匡胤在讲武殿设毡帷,穿着紫貂裘皮衣帽处理政事,忽然对身边的大臣说:“我穿这样的衣服,身上还感到寒冷,想到西征将士冒着风雪,怎么过呢?”就解下衣帽,派中黄门骑马送给王全斌,仍然晓谕诸将,因为恩泽不能遍及。王全斌跪拜赏赐,感激流涕。 [21]

人物评价

  • 总评

王全斌轻财重士,不求声誉,宽厚容人,士卒愿意为他效力。贬居山郡十多年,怡然自得,有识之士称赞他的风度。 攻打成都时,纵兵掳掠,残杀后蜀降兵及平民,引发叛乱,因此深受世人诟病。

  • 历代评价
  1. 赵匡胤:忠武军节度王全斌、武信军节度崔彦进董兹锐旅,奉我成谋,既居克定之全功,宜体辑柔之深意。比谓不日清谧,即时凯旋,懋赏策勋,抑有彝典。而罔思寅畏,速此悔尤,贪残无厌,杀戮非罪,稽于偃革,职尔玩兵。 [16]
  2. 脱脱:王全斌黩货杀降,寻启祸变,太祖罪之,而从八议之贷,斯得驭功臣之道。 [16]
  3. 黄道周:全斌归宋,伐蜀领军。重修阁道,直至剑门。既降孟昶,召众归屯。斌不奉命,怨切人人。既许其行,护送不闻。至绵遂叛,劫雄为君。震惊天子,命讨纷纭。虽获宁定,罪在全斌。况私子女,更宜加论。念功宽贷,深感圣恩。[17]

史料记载

  • 《宋史·卷二百五十五·列传第十四》[16]


参考资料

  1. 《宋史·卷二百五十五·列传第十四》:王全斌,并州太原人。其父事庄宗,为岢岚军使,私畜勇士余人,庄宗疑其有异志。召之,惧不敢行。全斌时年十二,谓其父曰:「此盖疑大人有他图,愿以全斌为质,必得释。」父从其计,果获全,因以隶帐下。
  2. 《宋史·卷二百五十五·列传第十四》:及庄宗入洛,累历内职。同光末,国有内难,兵入宫城,近臣宿将皆弃甲遁去,惟全斌与符彦卿等十数人居中拒战。庄宗中流矢,扶掖至绛霄殿,全斌恸哭而去。明宗即位,补禁军列校。晋初,从侯益破张从宾于汜水,以功迁护圣指挥使。周广顺初,改护圣为龙捷,以全斌为右厢都指挥使。及讨慕容彦超于兖州,为行营马步都校。显德中,从向训平秦、凤,遂领恩州团练使。俄迁领泗州防御使。从世宗平淮南,复瓦桥关,改相州留后。
  3. 《宋史·卷二百五十五·列传第十四》:宋初,李筠以潞州叛,全斌与慕容延钊由东路会大军进讨,以功拜安国军节度。诏令完葺西山堡砦,不逾时而就。建隆四年,与洺州防御使郭进等率兵入太原境,俘数千人以归,进克乐平。
  4. 《宋史·卷二百五十五·列传第十四》:乾德二年冬,又为忠武军节度。即日下诏伐蜀,命全斌为西川行营前军都部署,率禁军步骑二万、诸州兵万人由凤州路进讨。召示川峡地图,授以方略。
  5. 《宋史·卷二百五十五·列传第十四》:十二月,率兵拔乾渠渡、万仞燕子二砦,遂下兴州,蜀刺史蓝思绾退保西县。败蜀军七千人,获军粮四十余万斛。进拔石圌、鱼关、白水二十余砦,先锋史延德进军三泉,败蜀军灵数万,擒招讨使韩保正、副使李进,获粮三十余万斛。既而崔彦进、康延泽等逐蜀军过三泉,遂至嘉陵,杀虏甚众。蜀人断阁道,军不能进,全斌议取罗川路以入,延泽潜谓彦进曰:「罗川路险,军难并进,不如分兵治阁道,与大军会于深渡。」彦进以白全斌,全斌然之。命彦进、延泽督治阁道,数日成,遂进击金山砦,破小漫天砦。全斌由罗川趣深渡,与彦进会。蜀人依江列阵以待,彦进遣张万友等夺其桥。会暮夜,蜀人退保大漫天砦。诘朝,彦进、延泽、万友分三道击之,蜀人悉其精锐来逆战,又大破之,乘胜拔其砦,蜀将王审超、监军崇渥遁去,复与三泉监军刘延祚、大将王昭远、赵崇韬引兵来战,三战三败,追至利州北。昭远遁去,渡桔柏江,焚梁,退守剑门。遂克利州,得军粮八十万斛。
  6. 《宋史·卷二百五十五·列传第十四》:自利州趋剑门,次益光。全斌会诸将议曰:「剑门天险,古称一夫荷戈,万夫莫前,诸君宜各陈进取之策。」待卫军头向韬曰:「降卒牟进言:'益光江东,越大山数重,有狭径名来苏,蜀人于江西置砦,对岸有渡,自此出剑关南二十里,至清强店,与大路合。可于此进兵,即剑门不足恃也。'」全斌等即欲卷甲赴之,康延泽曰:「来苏细径,不须主帅亲往。且人屡败,并兵退守剑门,若诸帅协力进攻,命一偏将趋来苏,若达清强,北击剑关与大军夹攻,破之必矣。」全斌纳其策,命史延德分兵趋来苏,造浮梁于江上,蜀人见梁成,弃砦而遁。昭远闻延德兵趋来苏,至清强,即引兵退,阵于汉源坡,留其偏将守剑门。全斌等击破之,昭远、崇韬皆遁走,遣轻骑进获,传送阙下,遂克剑州,杀蜀军万余人。
  7. 《宋史·卷二百五十五·列传第十四》:四年正月十三日,师次魏城,孟昶遣使奉表来降,全斌等入成都。旬余,刘廷让等始自峡路至。昶馈遗廷让等及犒师,并同全斌之至。及诏书颁赏,诸军亦无差降。由是两路兵相嫉,蜀人亦构,主帅遂不协。全斌等先受诏,每制置必须诸将佥议,至是,虽小事不能即决。
  8. 《宋史·卷二百五十五·列传第十四》:俄诏发蜀兵赴阙,人给钱十千,未行者,加两月廪食。全斌等不即奉命,由是蜀军愤怨,人人思乱。两路随军使臣常数十百人,全斌、彦进及王仁赡等各保庇之,不令部送蜀兵,但分遣诸州牙校。蜀军至绵州果叛,劫属邑,众至十余万,自号「兴国军」。有蜀文州刺史全师雄者,尝为将,有威惠,士卒畏服。适以其族赴阙下。绵州遇乱,师雄恐为所胁,乃匿其家于江曲民舍。后数日为乱兵所获,推为主帅。
  9. [网址 标题.网站.日期]
  10. 《宋史·卷二百五十五·列传第十四》:未几,刘廷让、曹彬破师雄之众于新繁,俘万余人。师雄退保郫县,全斌、仁赡又攻破之。师雄走保灌口砦。贼势既衄,余党散保州县。有陵州指挥使元裕者,师雄署为刺史,众万余,仁赡生擒之,磔于成都市。
  11. 《宋史·卷二百五十五·列传第十四》:全斌遣都监米光绪往招抚之,光绪尽灭师雄之族,纳其爱女及橐装。师雄闻之,遂无归志,率众急攻绵州,为横海指挥使刘福、龙捷指挥使田绍斌所败;遂攻彭州,逐刺史王继涛,杀都监李德荣,据其城。成都十县皆起兵应师雄,师雄自号「兴蜀大王」,开幕府,置僚属,署节帅二十余人,令分据灌口、导江、郫、新繁、青城等县。彦进与张万友、高彦晖、田钦祚同讨之,为师雄所败,彦晖战死,钦祚仅免,贼众益盛。全斌又遣张廷翰、张煦往击之,不利,退入成都。师雄分兵绵、汉间,断阁道,缘江置砦,声言欲攻成都。自是,邛、蜀、眉、雅、东川、果、遂、渝、合、资、简、昌、普、嘉、戎、荣、陵十七州,并随师雄为乱。邮传不通者月余,全斌等甚惧。时城中蜀兵尚余二万,全斌虑其应贼,与诸将谋,诱致夹城中,尽杀之。
  12. 《宋史·卷二百五十五·列传第十四》:初,成都平,命参知政事吕余庆知府事,全斌但典军旅。全斌尝语所亲曰:「我闻古之将帅,多不能保全功名,今西蜀既平,欲称疾东归,庶免悔吝。」或曰:「今寇盗尚多,非有诏旨,不可轻去。」全斌犹豫未决。
  13. 《宋史·卷二百五十五·列传第十四》:于是百官定议,全斌等罪当大辟,请准律处分。乃下诏曰:「有征无战,虽举于王师;禁暴戢兵,当崇于武德。蠢兹庸蜀,自败奸谋,爰伐罪以宣威,俄望风而归命。遽令按堵,勿犯秋毫,庶德泽之涵濡,俾生聚之宁息。而忠武军节度王全斌、武信军节度崔彦进董兹锐旅,奉我成谋,既居克定之全功,宜体辑柔之深意。比谓不日清谧,即时凯旋,懋赏策勋,抑有彝典。而罔思寅畏,速此悔尤,贪残无厌,杀戮非罪,稽于偃革,职尔玩兵。尚念前劳,特从宽贷,止停旄钺,犹委藩宣。我非无恩,尔当自省。全斌可责授崇义军节度观察留后,彦进可责授昭化军节度观察留后,特建随州为崇义军、金州为昭化军以处之。仁赡责授右卫大将军。」
  14. 《宋史·卷二百五十五·列传第十四》:开宝末,车驾幸洛阳郊祀,召全斌侍祠,以为武宁军节度。谓之曰:「朕以江左未平,虑征南诸将不尊纪律,故抑卿数年,为朕立法。今已克金陵,还卿节钺。」仍以银器万两、帛万匹、钱千万赐之。全斌至镇数月卒,年六十九。赠中书令。
  15. 《宋史·卷二百五十五·列传第十四》:天禧二年,录其孙永昌为三班奉职。
  16. 16.0 16.1 16.2 《宋史·卷二百五十五·列传第十四》.国学导航.2014-10-01
  17. 黄道周·《广名将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