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魂曲 (莫扎特)
《D小调安魂弥撒曲》[1] ,作品号K. 626,或简称《D小调安魂曲》,是莫扎特创作的一套安魂曲,亦是他最后的作品之一,写于公元1791年。
目录
简介:由来与背景
由来与背景
1791年7月的一天,莫扎特的家门外,迎来了一位蒙着面的陌生人(匿名人士)---后来发现该人是瓦尔塞根伯爵(Franz von Walsegg})要求莫扎特为他撰写一套《安魂曲》,而且需要他把创作保密。不足半年,莫扎特英年早逝,享年 36 岁。莫扎特只完成了《安魂曲》开首部份,便撒手撒寰。
当时莫扎特仍在撰写歌剧《魔笛》,亦刚刚接受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二世加冕成为波希米亚国王创作正歌剧(即《狄托的仁慈》,KV621)。
如是,在八、九月,莫扎特专注在这两出歌剧中;直至十月,才继续完成《单簧管协奏曲 (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和开始为《安魂曲》及另一首康塔塔清唱剧起稿。
他当时还要写歌剧“魔笛”,“狄托王的慈悲”,工作量已极繁重,再加上安魂曲,11月20日莫扎特病倒了,令生病的他难以承受,在濒死时他仍在床上休养及尽力作曲,,仍挂念著安魂曲的进度,根据当时的记述,他告诉弟子舒斯麦雅(1766-1803),该如何帮他完成安魂曲,死前也努力用嘴模仿安魂曲中的鼓声。
莫札特在1791年12月5日深夜去世了,12月7日埋葬,当时吹著狂风,下著大雪。12月11日,在莫札特好友,魔笛的剧本作者徐卡内达的号召下,举行了追思弥撒,当时就演奏了安魂曲接近完成的部分,也就是开头的进堂咏。
由于莫扎特已先从瓦尔塞根伯爵领取了半额的创作报酬,他的遗孀康丝坦兹急于找人完成以领取馀下的酬金。[2]
版本与流传
最先康丝坦兹先找了莫扎特的好友艾伯拿(Joseph Leopold Eybler),但只完成部份继抒咏便放弃了。后来康丝坦兹找到曾协助莫扎特抄谱的苏斯迈尔。
苏斯迈尔根据艾伯拿的一些资料,再加上自己的创作,最后赶及在莫扎特逝世100日前完成,还伪冒了莫扎特的签名(很明显,是为了让瓦尔塞根伯爵觉得全曲的确是由莫扎特独力完成,好让康丝坦兹能向他领取馀下的报酬)。
除了苏斯迈尔的版本外,曾跟随米歇尔·海顿的作曲家奈金(Sigismund von Neukomm)于1819年亦曾单独完成补遗,可是苏斯迈尔版的知名度远远超过了奈金版。
关于莫扎特与《安魂曲》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就有很多不同的流传和猜测。
尤其当1984年电影《莫扎特传》公映后,更引来不少的联想;然而电影的内容就和大多的流传一样,真确性存疑。
分析
配器
- 木管乐器:2巴塞管(现代较常以单簧管代替)、2巴松管
- 铜管乐器:2小号、3长号(与合唱女低音、男高音及男低音齐奏)
- 敲击乐器:定音鼓
- 键盘乐器:管风琴
- 弦乐器:第1小提琴、第2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 声乐:4独唱(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四部混声合唱
结构
全曲共八个部份,共14个乐章。结构如下:
轶事
1958年,在布鲁塞尔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曾展出过《安魂曲》的手稿,事后却被发现当中“牺牲祈祷”的一页被撕去。[1]。
撕去的部份有由莫扎特所写的“Quam olim d: C:”(重复前一个乐章“圣主耶稣”中“曾对亚伯拉罕应许过”的一段),直至现在,仍然无法得知为何会发生这件事,亦未能寻回这一部份。
外部连结
参考资料
- 参照
- ↑ 莫札特安魂曲的故事&版本比较- 夏尔克的音乐故事,udn部落格,2018-07-26
- ↑ Wolff, Christoph (1994). Mozart's Requiem. Berk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