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倫貝爾市
呼倫貝爾市,內蒙古自治區下轄地級市,政府駐地海拉爾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以境內呼倫湖和貝爾湖得名,南部與興安盟相連,東部以嫩江為界與黑龍江省為鄰,北和西北部以額爾古納河為界與俄羅斯接壤,西和西南部同蒙古國交界,總面積25.2777萬平方公里,占自治區面積的21.4%,占中國版圖的1/40,相當於山東省與江蘇省兩省面積之和。與俄羅斯、蒙古國有1733.32公里的邊境線,其中中俄邊界1051.08公里,中蒙邊界682.24公里。2018年全市常住人口253.01萬人。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GDP)實現1252.9億元。
呼倫貝爾市擁有鐵路、公路和航空立體交通網絡,濱洲鐵路和301國道貫通全市,擁有海拉爾、滿洲里兩個國際航空港,已開通至俄羅斯、蒙古國及北京、呼和浩特、哈爾濱、上海、廣州等50餘條國際國內航線;對外與俄羅斯和蒙古國毗鄰,是中國唯一的中俄蒙三國交界地區,擁有滿洲里、黑山頭等8個國家級口岸。
呼倫貝爾市擁有12.6萬平方公里森林、10萬平方公里草原、2萬平方公里濕地、500多個湖泊、3000多條河流,構成了目前中國規模最大、最為完整的生態系統,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唯一的草原旅遊重點開發地區、國家級旅遊業改革創新先行區,2012年7月9日入選國家森林城市。2017年12月當選中國十佳冰雪旅遊城市,2018年入選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
境內的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稱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是全國旅遊二十勝景之一[1]。
目錄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呼倫貝爾市地處東經115°31′—126°04′、北緯47°05′—53°20′。東西630千米、南北700千米,總面積25.2777萬平方公里,占自治區面積的21.4%,相當於山東、江蘇兩省面積的總和。南部與興安盟相連,東部以嫩江為界與黑龍江省為鄰,北和西北部以額爾古納河為界與俄羅斯接壤,西和西南部同蒙古國交界。邊境線總長1733.32千米,其中中俄邊界1051.08千米,中蒙邊界682.24千米。
呼倫貝爾市
註:民政部網站全國行政區劃信息查詢平台上的呼倫貝爾市面積為26.2062萬平方千米,呼倫貝爾市人民政府官網上呼倫貝爾市面積為25.2777萬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呼倫貝爾市西部位於內蒙古高原東北部,海拔550—1000米,為呼倫貝爾大草原;大興安嶺以東北——西南走向縱貫呼倫貝爾市中部,海拔700—1700米,構成呼倫貝爾的林區;東部為大興安嶺東麓,東北平原——松嫩平原邊緣,海拔200—500米,有種植業為主的農業經濟區分布。地形總體特點為:西高東低。地勢分布呈由西到東地勢緩慢過渡。
氣候
呼倫貝爾地處溫帶北部,大陸性氣候顯著。以根河與額爾古納河交匯處為北起點,向南大致沿北緯120°經線劃界:以西為中溫帶大陸性草原氣候;以東的大興安嶺山區為中溫帶季風性混交林氣候,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區為中溫帶季風性森林草原氣候,「烏瑪-奇乾-根河-圖里河-新帳房-加格達奇北緯-125°蒙黑界」以北屬於寒溫帶季風性針葉林氣候。全市氣候特點是冬季寒冷漫長,夏季溫涼短促,春季乾燥風大,秋季氣溫驟降霜凍早;熱量不足,晝夜溫差大,有效積溫利用率高,無霜期短,日照豐富,降水量差異大,降水期多集中在7-8月。全年氣溫冬冷夏暖,溫度較差大。全市大部分地區年平均氣溫在0℃以下,只有大興安嶺以東和嶺西少部分地區在0℃以上,嶺東農區年平均氣溫在1.3—2.4℃之間,大興安嶺地區為-2.0—5.3℃,牧區為0.4—3.0℃。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在-18—-30℃之間,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在16-21℃之間。降水量變率大,分布不均勻,年際變化也大。冬春兩季各地降水一般為40—80毫米,占年降水量15%左右。夏季降水量大而集中,大部地區為200—300毫米,占年降水量65—70%,秋季降水量相應減少,總的分部趨勢是:農區60—80毫米,林區50—80毫米,牧區30—50毫米。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呼倫貝爾市水資源總量為316.19億立方米,占自治區的56.4%。其中,地表水總量298.19億立方米,地下水總量18億立方米。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246萬千瓦,水域面積48.32萬公頃。占中國地表水資源量的1%,占全區地表水資源量的73%;地下水資總量14.6億立方米。全市人均占有水資源量為1.1萬立方米,高於世界人均占有量,是中國人均占有量的4.66倍。
礦產資源
呼倫貝爾市探查到的各類礦產達40餘種,礦點370多處。其中57處礦點已探明,主要有煤炭、石油、鐵、銅、鉛、鋅、鉬、金、銀、錸、鈹、銦、鎘、硫鐵礦、芒硝、螢石、重晶石、溴、水泥灰岩等。 其中已探明的煤炭儲量306.7億噸。占東北經濟區的一半,遠景儲量1000億噸。現全市年產原煤1388.6萬噸。已探明的貴金屬及其他金屬儲量為:黃金32.9噸、白銀4071噸、銅136萬噸、鉛62.31萬噸、鋅101.74萬 噸、鐵礦石7366萬噸。
植物資源
呼倫貝爾市野生植物資源相當豐富,共有野生植物1600多種,分屬165科、615屬,其中高等植物1400餘種,低等植物200餘種。有經濟價值的野生植物600種以上,其中藥用植物540餘種,主要有黃芩、白鮮、芍藥等;野生果品20餘種,主要有篤斯、越橘、稠李、山荊子、樹莓、黑豆果、東方草莓等;油料植物20餘種,主要有榛、山杏、文冠果、核桃楸、蒼耳等;纖維植物70餘種,主要有蘆葦、芨芨草、馬藺、蠍麻、苫房草等;澱粉植物20餘種,主要有蒙古櫟、稗、沙蓬、野燕麥、野蕎麥、狗尾草、野豌豆等;食用植物120餘種,主要有柳葉蒿、蕨、大花萱草、輪葉沙參等。此外,我市野生食藥用菌類約有120餘種,分屬23科,30屬,其中珍稀食用菌有鬆口蘑、蒙古口蘑等約40餘種。主要有野生藥用植物、野生經濟植物、野生油料植物、野生纖維植物、野生澱粉植物、野生食用植物、野生果品植物等。植被分布由森林向草原過渡,植被的分布依年降水量決定。呼倫貝爾市境內有林地面積1.90億畝,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50%,占自治區林地總面積的83.7%;呼倫貝爾市森林覆蓋率49%,森林活立木總蓄積量9.5億立方米,全市森林活立木蓄積量占自治區的93.6%,占中國的9.5%;呼倫貝爾市林區的主要樹種有興安落葉松、樟子松、白樺、黑樺、山楊、蒙古柞等。
呼倫貝爾市共有重點保護野生植物30餘種,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的有黃檗、水曲柳、鑽天柳、紫椴、野大豆、浮葉慈菇、烏蘇里狐尾藻、鬆口蘑(真菌)等8種,保護等級均為二級;列入《國家珍貴樹種名錄》的有樟子松、鑽天柳、黃檗、蒙古櫟、水曲柳、野大豆等6種,保護等級均為二級;列入《內蒙古自治區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名錄》的有白扦、偃松、樟子松、黃檗、水曲柳、越橘等32種,其中保護等級為二級的21種,三級的11種。列入《內蒙古自治區珍稀林木保護名錄》(2010年公布)的有華北落葉松、紅皮雲杉、樟子松、偃松等34種,其中5種為栽培種。
動物資源
呼倫貝爾市野生動物品種和數量繁多。據不完全統計,呼倫貝爾市共有脊椎動物489種,占全區總數的68.92%,占全國總數的11%,其中哺乳動物7目18科83種,鳥綱動物18目56科328種,兩棲綱動物2目5科8種,爬行綱動物2目3科8種,魚綱動物7目13科62種。其中,原麝、梅花鹿、紫貂、貂熊、中華秋沙鴨、金雕、白肩雕、玉帶海雕、白尾海雕、東方白鸛、黑鸛、白頭鶴、丹頂鶴、白鶴、大鴇、遺鷗、細嘴松雞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7種。棕熊、猞猁、柳雷鳥、大小天鵝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63種。還有264種野生動物列入了我國保護的有益的、有重要經濟和科研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166種候鳥列入了"中日兩國保護候鳥及其棲息地環境協定",49種候鳥列入了"中澳兩國保護候鳥及其棲息地環境協定"。
人口
截至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53.01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83.76萬人,鄉村人口69.25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72.63%。全年出生人口1.77萬人,人口出生率7.01‰;死亡人口1.42萬人,人口死亡率5.61‰;人口自然增長率1.4‰。呼倫貝爾市有42個民族:漢族、蒙古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回族、滿族、俄羅斯族、朝鮮族、壯族、藏族、錫伯族、苗族、土家族、彝族、維吾爾族、柯爾克孜族、高山族、布依族、畲族、傣族、侗族、羌族、黎族、哈薩克族、土族、白族、景頗族、佤族、納西族、赫哲族、京族、瑤族、基諾族、仡佬族、東鄉族、傈僳族、撒拉族、水族、哈尼族、門巴族、阿昌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