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台灣銀行券(たいわんぎんこうけん)為台灣日治時期的流通貨幣,由台灣銀行發行,實際使用年限約從1900年代初至1946年,是台灣第一個依照現代金融制度發行的貨幣。若除去清治時期不具「準備金」概念的銀兩與匯票,台灣第一套紙鈔是1899年9月發行的台灣銀行券之壹圓銀券。台灣銀行券由「大日本帝國政府印刷局」代為承印,正面為鳳凰圖案,背面記有漢文「憑票在台灣銀行隨時換銀壹圓;遇有將票私行假造或為改作,定按國律治罪不貸」作警語。

目錄

簡介

1897年3月日本國會通過《台灣銀行法》,11月成立「台灣銀行創立委員會」,開始展開籌備台灣銀行的工作。1899年3月日本政府修改《台灣銀行法》,日本政府以100萬元為額度認購台灣銀行股份,同年6月正式成立「株式會社台灣銀行」,同年9月26日開始營業,開啟台灣銀行券的發行。

台灣銀行券依歷次改版,總計有七大類別:銀券、金券、改造券、甲券、乙券、台灣印刷券,台銀背書券。

1.銀券(銀本位)

為最早期版本的台灣銀行券。其面額有:1897年9月29日,發行之壹圓銀券,12月25日之伍元銀券,1900年12月3日發行伍拾元紙鈔,2月5日之拾元券。此時因距台灣銀行6月之成立僅3個月,時間匆迫,鈔券的圖案未另行設計,直接採用日本鈔券圖案,僅修改顏色與文字;也並非按鈔券面額大小依序發行[2]。

2.金券(金本位)

為改造銀券發行後的弊端,1903年9月16日,由總督府建議將銀券改為與日本所流通相同的金券。1904年7月1日發行壹圓金券,8月26日伍元券,1906年8月1日再推拾元券。鈔券的圖案未另行設計,直接採用日本鈔券圖案修改顏色與文字

3.改造券

銀券金券發行之時,準備時間都相對匆促。圖案未另行設計,且紙質不佳,有易污染破損的缺點。改造券即為此發行,改善紙質,並重新設計圖樣。1915年9月1日起發行,面額又回復為四種。改造券發行時不回收金券,並行使用[4]。

4.甲券

1932年台灣銀行再對改造券進行改造,新券稱之甲券。1937年3月20日發行百元券,為此前未有的大面額[1]

5.乙券

百元甲券發行後七年,1944下半年末發行乙券。外觀大體無異於甲券。因應日本在二戰末期的窘境,主要差異在以下兩點:1. 於1944年7月1日同日一併發行五元與十元券,四個月後發行壹圓券,發行密集程度為以往未見。2. 為提升印鈔速度,鈔券未印號碼。

6.台灣印刷券

又稱「現地刷」。台灣銀行所發行的鈔券,自銀券開始,一向為日本印製,再運來台灣發行。1944年起盟軍反攻,日軍敗退,7月盟軍取得塞班島後,日本完全失去制空權[7],海運受阻。台灣銀行券改為由日本製版,運至台灣再印製,稱為「現地刷」。1945年5月30日起,為躲避盟軍的轟炸,由總督府決定在金瓜石廢礦坑下建立地下工廠,以芭蕉葉纖維制為原料印鈔,印刷對象擴及百元鈔[2]。為避免轟炸,成鈔與此前鈔券不同,並未集中,而是分散放置。現地刷與乙券相同,為提升印鈔速度,未印號碼。

7.台銀背書券

又稱「武尊千圓券」。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前後,物價嚴重上漲,台灣處於嚴重的通貨膨脹。台銀持續加印無號碼鈔券,但最大面額百元僅有百元,已不敷使用。乃將日本流通的大面額千圓券鈔,空運來台,並經台灣銀行背書,於8月19日流通上市。其本體為日本的武尊千圓券,於鈔票背面左加蓋印紅色「株式會社台灣銀行」,右加蓋「頭取之印」,作為台灣銀行的背書。1945年10月25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接管台灣,11月8日省府宣告終止流通,為七種台灣銀行券中流通時間最短者。

廢止

1945年,台灣日治時代結束,進入中華民國時代。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委託改組後的台灣銀行發行舊台幣,以取代台灣銀行券。

台灣銀行券於1946年9月1日起與舊台幣同等價收兌,共收兌34億4仟3佰70餘萬元;而該收回之銀行券,全數予以銷毀。

視頻

台灣銀行券 相關視頻

台灣專家:三倍券真的很難用
台灣銀行宣傳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