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格米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俾格米人(Pygmies,單數作Pygmy)並不是一個種族的名稱,而是泛指所有全族成年男子平均高度都少於150厘米[1]或155厘米[2]的種族。這一名稱源於古希臘人對於非洲中部矮人的稱法[3]。對於身高稍長的人種,又稱作「類俾格米人」(pygmoid)。比較知名的俾格米人都生長於非洲中部,例如:Aka、Efe及Mbuti等民族;在泰國、印尼、菲律賓、巴布亞新畿內亞[2]亦有俾格米人或有些相似的尼格利陀人。這些棕種人是東南亞最早定居的人種[4]。此外还发现至少有25個小型人類个體,大約於1000到3000年前在密克羅尼西亞的帛琉群島生活[5]。
至於他們為何身高會這麼矮呢?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University of Montreal)教授巴雷羅(Luis Barreiro)表示,這其實是物競天擇進化的結果,因為為了要適應雨林地形,常常要在低矮樹叢裡爬來爬去,才會越長越矮,外人看似侏儒,其實是最適合俾格米人的身高![6]
在1865到1870年間,一位擁有法國、比利時、美國三重國籍的探險家和一位德國植物學家在現代史上第一次遇見了俾格米人,證實了他們的存在。之後,科學家確認俾格米人是我們的同類。但最大的疑惑始終未曾解開:為什麼俾格米人身材如此矮小?首次相遇後約150年,生物學家終於解開了這個謎團![7]
第一個發現是在2009年。法國博士生諾埃米·貝克爾(Noémie Becker)為撰寫她的群體遺傳學博士論文,研究了非洲不同俾格米部落基因組的構成。數個世代以來,這些採獵者與務農為生的班圖人為鄰,而班圖人身材更高。[7]
由於一直生活在一起,因而產生了一些通婚夫妻,他們的孩子出生,孩子的孩子出生……諾埃米·貝克爾於是得以在個體身高與其血統和基因組構成之間建立聯繫,如有些人是100 %俾格米或100%班圖,有些人則是不同水平的混血(跨族夫妻的孩子是50%俾格米50%班圖,有一位俾格米祖父母的班圖孫子或孫女是75%班圖25%俾格米,如是類推)[7]。
諾埃米·貝克爾發現,非俾格米基因組的比例越大,個體越高。這在常人看來或許是理所應當,但對身為研究人員的諾埃米·貝克爾來說,這是一項科學證據:俾格米人的矮個子確實是由基因決定的,與環境、生活方式或食物無關。換言之,即使一個俾格米人在部落外長大,其身材仍會矮小[7]。
2009年,遺傳學研究指出俾格米人和班圖人有著一名共同的祖先,生活在6萬到7萬年前。之後,大約2萬年前,俾格米人的祖先一分為二,一組生活在東部,另一組生活在西部。進化專家根據“奧卡姆剃刀”原則認為,他們的矮個子應該是一次性獲得的,只能發生在此次分離之前[7]。
而這一觀點被費爾南多·拉米雷·羅齊和他同事的發現徹底推翻:非洲俾格米人的矮小身材是趨同演化的一例!兩大譜系分開進化,最終卻出於對熱帶雨林生活的適應有了相同的特徵[7]。
現時「俾格米人」這個名詞一般被用來專指在非洲的相關人種,不過「俾格米人」這個名詞一般被認為帶有貶義,但由於現時未有一個較好的詞語來形容這班在非洲中部的人種[8]。Hewlett建議採用他們的自稱“森林的兒子”("Forest people"或"Forest forager")[8],而他們比較喜歡其他人以他們實際所屬於的種族的名稱,例如:阿卡族(Aka,又名姆邦加族/Mbenga)、巴卡族(Baka)、木布提族(Mbuti)和特瓦族(Twa)[9]。在中非洲,有時會用「阿卡」的眾數形式「巴雅卡」來表示當地的所有俾格米人。相同地,在剛果語裡亦有類似的名詞「巴姆邦加」。
目录
語源
「俾格米」這個名字源於希臘語,原來是古希臘的長度量度單位,大約是從手肘到手指關節的距離[10]。在荷馬的史詩裡亦有提及過這一種人種,並指他們在埃塞俄比亞居住。過往,研究普遍認為這兩種人並未有任何關連,純綷是19世紀時歐洲人借用了古希臘的名稱來形容這種當時新發現的人種。然而,在近年考古學家對黑色非洲人種的研究,顯示可能俾格米人的種種傳說是由當時遊走於非洲大陸的科伊桑人流傳到歐洲。
來源
俾格米人最早大約在晚石器時期出現,他們原是位於中非洲的熱帶雨林裡的居民,是一班狩獵採集者[9],後來被鄰近新移民的農耕者班圖人吸收或取代,驅逐,並學會使用他們的語言。因此,在非洲的俾格米人現時使用的語言都是中非洲當地的語言,包括有:中蘇丹語、Adamawa-Ubangian及班圖語。不過,這個看法目前尚未得到考古學方面的支持,而在遺傳學及語言學方面的研究亦未能提供毫不含糊的證明[11][12][13]。
熱帶雨林內非常低的紫外線水平[14]可能是俾格米人的矮小身材的成因,因為紫外線是令人體皮膚產生維生素D的必要元素,而維生素D亦會影響身體對鈣質的吸收,從而影響到骨骼的生長及保養[15]。
生活習慣
- 傳宗接代
俾格米人發育快,八九歲時性機能就發育成熟,開始過性生活。一位剛果的俾格米少女說:“我們實行一夫一妻制。結婚後,夫妻間要忠誠於對方,不能亂來。”
俾格米人一般在8至9歲時生理機能就已經發育成熟,開始過性生活,並生兒育女。他們實行一夫一妻制,血統按父系計算,十幾或幾十個家庭結成一個或大或小的部落,財產歸集體所有,由德高望重的部落首領統一進行平均分配,沒有私有觀念,過著氏族社會式的生活。俾格米人臉上畫著簡單的花紋,身背自製的長弓短箭,出入熱帶原始森林。他們崇尚森林,男子狩獵,女子採集。9世紀以來,部分人轉向定居,從事刀耕火種農業,種植旱稻、玉米等,部分人從事捕魚。開始與鄰族發生以物易物的交換關係。由於經常有遊客光顧,俾格米人也學著穿起了衣服。但他們所穿的衣服都是遊客所贈,自己並不會製造。
- 愛護森林
俾格米人臉上畫著簡單的花紋,身背自製的長弓短箭,出入熱帶原始森林。
俾格米人把森林視為“萬能的父母”。他們不允許砍伐生長著的樹木。枯乾的樹枝能用來取暖或做飯。曾經有一支西方探險隊到達俾格米人居住區,因為隨意砍下樹枝而被憤怒的俾格米人趕出了居住區。
瀕臨絕種
非洲大陸的中非共和國、幾內亞、喀麥隆、盧安達、剛果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蒲隆地、加彭、安哥拉、尚比亞等國家和地區茂密的原始森林裡都有俾格米人居住。
俾格米人瀕臨絕種的危險
有些人錯誤地認為,吃了俾格米人的性器官能增強體質和力量。歪理邪說驅使他們犯下罪惡的勾當。
喀麥隆最大的俾格米部族是巴卡部落,不足4萬人,其次是巴科拉部落和梅德藏部落,分別約有3700人和近1000人。喀麥隆政府正採取措施,保護瀕臨滅絕的俾格米人。
人種保護
改善俾格米人的生活、保護珍稀人種,引起國際組織的重視。有些國家對生活在本國的俾格米人實行了特殊的待遇和政策,動員他們離開原始森林,過普通人的生活。和外界社會的不斷接觸,開闊了俾格米人的眼界,不少俾格米人穿上了衣服,把肥皂、火柴和香煙帶進了部族。
但是,絕大多數俾格米人仍然依戀祖先的生活方式,喜歡繼續過封閉的原始生活。
瀕臨文化滅絕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教授杰羅姆·劉易斯(Jerome Lewis)、曼徹斯特城市大學教授約翰·法(John Fa)和西班牙國立馬拉加大學教授約瑟·奧利韋羅(Jesus Olivero)在《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PLOS ONE)上發表研究文章,首次運用物種分佈模型的分析方法,對非洲中部熱帶雨林中生活的近92萬土著俾格米人展開調查,發現該土著族群由於長期不受世界關注而逐漸邊緣化,已然瀕臨文化滅絕。
研究顯示,作為現存世界上最大的狩獵採集族群,俾格米人在維持人類文化多樣性上發揮著重要作用。該族群多活動於偏遠森林地區,流動性強,人口普查數據缺乏並且信息來源不明確,因而無法做到精確確定該群體的數量和實際地理分佈範圍。但可以肯定的是,自西向東從剛果盆地到維多利亞湖,該族群在中非九個國家的熱帶雨林中均有分佈,人口卻只佔該地區總人口極小的一部分。
杰羅姆·劉易斯(Jerome Lewis)表示,“這是一個非常貧困、備受忽視的族群,他們中的許多人已經失去了曾經的林地、生計和豐富的文化傳統,其生存及文化延續遭受著嚴重的威脅。研究他們分佈的位置及人口數量等具體數據,是維護原住民正當權益,保障其文化和土地安全的重要手段。” 約翰·法(John Fa)認為,綜合各方面情況考慮,90多萬人生活在如此廣袤的區域很容易被世人忽視,從而導致他們的文化滅絕。
分類
非洲的俾格米人
以下國家皆有非洲俾格米人在生活:盧旺達、布隆迪、烏干達、剛果民主共和國、中非共和國、喀麥隆、赤道几内亚、加蓬、剛果、安哥拉、博茨瓦納、納米比亞及贊比亞[9],主要集中在中非和西非。大多數的俾格米人都是狩獵收集者,主要依靠從生活環境中取得的食物。他們有時亦會跟鄰近的農夫交易,以取得耕種得來的食物,又或其他所需的物品[9]。
非洲俾格米人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種族:
矮黑人
尼格利陀人(Negrito)又稱矮黑人,是東南亞的半遊牧民族,零星分布於菲律賓、馬來半島、泰國、安達曼群島和尼科巴群島,是目前被了解最少的人類族群之一。他們可能是東南亞(包含新幾內亞)的原住民。矮黑人和其他人種比較起來有最純的粒線體DNA基因庫,因此他們的粒線體DNA被拿來當做研究遺傳漂變的基礎。[16]
尼格利陀人與非洲的俾格米人在外觀上相似,有著矮小身材和深色皮膚;但是,遺傳檢驗研究的結果顯示尼格利陀人與黑人關係疏遠,並在早期便從亞洲人分支出來[17];學者對這個結果有兩種假說:一是尼格利陀人是早期「出非洲說」的殘留後代,或他們是其中一支最早現代人類遠征隊的後代。[18]一般相信,尼格利陀人外表與非洲人相似是由於對相似環境的適應,而不是血緣上的關係[17]。
博閏人
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州北部的凱恩斯以西的大分水嶺,有一個名為博閏湖 (Lake Barrine)的火山湖。在這裡附近的熱帶雨林居住着一個澳洲原住民種族,他們的身高比其他原住民要短,被稱為「博閏人」[19]。這一班博閏人一度被認為是澳大利亞大陸最早期移民的痕跡,但這個理論現時已不再成立[20]。
種族屠殺指控
他們曾是非洲中部地區的主要居民,能歌善舞,歌舞均有節奏鮮明的音樂伴奏,樂器種類較多。在班圖人大遷徙時一部分被同化,其餘則被排擠到熱帶森林深處。殖民者入侵後,又遭到殘酷屠殺,人口銳減。俾格米人在世界上瀕臨滅絕,非洲地區有些人錯誤地認為,吃了俾格米人的性器官能增強體質和力量。因此遭受到殺害。
影片
參考資料
- ↑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Pygmy
- ↑ 2.0 2.1 http://www.economist.com/science/displaystory.cfm?story_id=10283306 Darwin's Children
- ↑ [葛公尚,於紅.世界民族:非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 ↑ Hanihara, Tsunehiko. Negritos, Australian Aborigines, and the proto-sundadont dental pattern: The basic populations in East Asia, V.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 1992年1月, 88 (2): 183–196 [2017-01-22]. doi:10.1002/ajpa.1330880206.[失效連結]
- ↑ Pygmy human remains found on rock islands, Science | The Guardian
- ↑ 袖珍小矮人傳說 俾格米人身高不滿1.5米大解密!
- ↑ 7.0 7.1 7.2 7.3 7.4 7.5 [https://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2ad338d358b555cdacfbe9a8&lemmaId=795605&fromLemmaModule=pcBottom 世界上真實存在的小矮人:俾格米人 作者Alexane Roupioz ]
- ↑ 8.0 8.1 Hewlett, Barry S. "Cultural diversity among African pygmies." In: Cultural Diversity Among Twentieth-Century Foragers. Susan Kent,.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2017-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09).
- ↑ 9.0 9.1 9.2 9.3 Forest peoples in the central African and South American rain forest: focus on the pygmies
- ↑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
- ↑ R. Blench and M. Dendo. Genetics and linguistics in sub-Saharan Africa (PDF). Cambridge-Bergen. 2004-06-2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10-02).
- ↑ Klieman, Kairn A. The Pygmies Were Our Compass: Bantu and BaTwa in the History of West Central Africa, Early Times to c. 1900, Heinemann, 2003.
- ↑ Cavalli-Sforza, Luigi Luca, ed. African Pygmies. Orlando, Fla.: Academic Press, 1986
- ↑ O'Dea, JD. A note on the ultraviolet light levels in tropical rainforest (North Queensland).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3-12-30).
- ↑ O'Dea, JD. Possible contribution of low ultraviolet light under the rainforest canopy to the small stature of Pygmies and Negritos. Homo: Journal of Comparative Human Biology, Vol. 44, No.3, pp. 284-7, 1994
- ↑ "DNA Study Yields Clues on Early Human's First Migration" New York Times, May 13, 2005 p. A7
- ↑ 17.0 17.1 Thangaraj, Kumarasamy; et al. Genetic Affinities of the Andaman Islanders, a Vanishing Human Population (PDF). Current Biology. 21 January 2003,. 13, Number 2: 86–93(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年10月29日).
- ↑ Kashyap VK, Sitalaximi T, Sarkar BN, Trivedi R 2003. Molecular relatedness of the aboriginal groups of Andaman and Nicobar Islands with similar ethnic population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3: 5-11.
- ↑ Tindale's Catalogue of Australian Aboriginal Tribes: Tjapukai (QLD)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8-07-26.
- ↑ Australia for the Australians Template:Way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