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西大井国家矿山公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林西大井国家矿山公园(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大井国家矿山公园、内蒙古林西大井国家矿山公园)于2010年5月经国家矿山公园评审委员会在第二批国家矿山公园资格评审会上获得批准。国家矿山公园的获批,是大井矿矿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林西大井国家矿山公园于2010年5月7日经国家矿山公园评审委员会在第二批国家矿山公园资格评审会上获批。林西大井国家矿山公园规划面积约2.5平方公里,由2800多年前的古铜矿遗址和现在生产中的大井矿组成,矿山公园划分了四个景区:矿业遗迹景区、现代生产景区、矿业文化景区与生态体验区。
林西大井国家矿山公园以展示中国铜矿业发展的历史为主线,以古铜矿遗址为主体景观,结合现代铜矿业先进开采技术与公园优美的自然景观,挖掘公园绚丽多彩的铜文化和历史旅游文化,具备林西历史再现、矿业遗迹旅游、科学考察、休闲娱乐和爱国主义教育等功能,以保护利用矿业遗迹景观资源及其它人文景观为根本宗旨,使矿山公园成为集矿业历史再现、科学研究、游览观光、科普教育、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国家矿山公园。
经典地址
林西县位于赤峰市北部,矿山公园位于大井子镇,矿山公园规划范围; 东经 118°14′58″—118°16′50″ ,北纬43°41′22″—43°42′02″,面积2.5平方公里。
主要景点
矿业生产遗址
历史久远的各种规模的矿井、冶炼厂、加工场、工艺作坊、窑址和其它矿业生产构筑物、废弃地、矸石堆、采石坑、典型的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等。
矿产地质遗迹
地质遗迹是指与矿产形成有关的地质遗迹,包括典型的含矿地层剖面、构造地质遗迹、古生物遗迹、地质地貌遗迹、找矿标志物及指示矿物、水体景观以及具有科学研究意义的矿山动力地质现象(地裂缝、地面塌陷、泥石流、滑坡、崩塌等)遗迹。矿产地质遗迹反映了区域构造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背景,是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中,由于内外地质作用而形成、发展并保存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遗产。它们对研究成矿规律、矿区环境治理、旅游开发、地质矿产科学知识普及等都有重要意义。如林西组建组剖面屑岩段和泥灰岩段两岩性段中,但矿化对围岩并无明显选择性,而严格受构造控制、原生沉积构造、古生物化石遗存。
矿业活动遗迹
矿业生产及生活活动遗存的器械、设备、工具、用具等。在古矿坑矿冶遗址内,辽宁省博物馆试挖掘出土和采集了各类采矿石器约1500件,其中的1000多件是从4号古矿坑仅7米长的发掘区内出土的。如在5号炉址旁的灰土层中发现陶质兽首鼓风管1个。在4号炉址附近还出土7块小陶范残块。在6号矿体附近表土层中发现过一个圆形残破炼炉,局部生有绿色铜锈,底部残缺[1]。
规划模式
采用“斑块-廊道-基底”的规划模式。以古铜矿遗址、生产矿山和小镇为基底,保持建筑顺地形错落式建造风格。以中轴线、贯穿古今的铜矿矿业为规划廊道,以保护当地特色生物为生态廊道,将规划景观斑块分为残留斑块、干扰斑块、环境资源板块、引入斑块、再生斑块[2]。
视频
林西大井国家矿山公园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林西大井国家矿山公园简介及主要景点 ,土流网,2016-10-28
- ↑ 内蒙古林西大井国家矿山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效果图 ,八戒工程,2016-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