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英语: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SWJTU,简称交大、西南交大,前身是建校于1896年的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是中国近代实际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该校历经多次改名和迁校,目前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在民国时期有“东方康奈尔”之美誉。京张铁路与唐津铁路的总工程师詹天佑参与奠基。中国近代交通矿冶、土木工程教育发源于该校。中国第一位建筑师庄俊亦毕业于该校。西南交大现在是以工为主,理、管、经、文、法多学科综合发展,是“工商管理硕士协会”成员以及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2011计划"[1]、“双一流”和设有研究生院(56所之一)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西南交大是2000年全国首批16所本科教学工作优秀的学校之一。其拥有国家实验室1个(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个,其中交通类学科排名为国内第一,车辆工程学科排名与吉林大学并列第一。
西南交通大学共有26个下属学院,1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2个附属医院和2个异地研究生院,分别位于青岛市和唐山市。
目录
历史沿革
清朝末年(1896 - 1912)
西南交通大学1896年创建于山海关,时称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是中国创办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也是中国土木工程和交通工程高等教育的策源地。1905年,迁校河北唐山,定名为唐山路矿学堂。
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及国民政府时期)(1912-1937)
在民国初年,孙中山先生曾莅校视察,发表了“革命需要武装、建设两路大军”的著名演说。1920年(民国9年)12月,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叶恭绰以交通部所属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平铁路管理学校、北平邮电学校四校散居各地,不便管理。决定于1921年统一学制,统称交通大学。而分称各校为交通大学上海学校(沪校)、唐山学校(唐校,今西南交通大学)、北京学校(平校)。 茅以升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毕业去美国康奈尔大学时,该校起初不承认交通大学唐校之学历, 故出题考核茅之水平, 因为茅回答得极为出色, 故该校后来决定从此对交通大学的留学生免试入学。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1937-1949)
在1937年到1945年间的对日抗战八年时期,交通大学沪校内迁到重庆,唐校和平校内迁到贵州遵义。在抗战结束后,各校先后在原所在地复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今(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交通大学唐校更名为唐山铁道学院。
1972年,为支援“大三线”的建设和迫于国内外政治环境的压力,学校内迁四川峨眉改名为西南交通大学,并由毛泽东亲笔题写校名。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在成都市扩建西南交通大学总校,1988年原峨眉校址改为峨眉分校。2002年启动建设新校区,2004年9月18日成都犀浦校区(郫县犀浦镇和安靖镇)正式启用[2],另外峨眉分校更名为峨眉校区。至此,学校形成了“一校两地三校区”的办学格局。
视频
西南交通大学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2011计划“介绍,苏州大学
- ↑ 西南交大成都犀浦校区(组图),新浪